图书介绍
化工原理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工原理 第5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379257.jpg)
- 王志魁,向阳,王宇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30427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工原理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1
二、“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与任务2
三、物理量的单位与量纲3
四、混合物含量的表示方法5
五、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9
习题10
本章符号说明10
第一章 流体流动11
第一节 流体静力学11
一、流体的压力12
二、流体的密度与比体积12
三、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14
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15
第二节 管内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19
一、流量与流速19
二、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21
三、连续性方程式21
四、伯努利方程式22
五、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式24
第三节 管内流体流动现象26
一、黏度26
二、流体流动类型与雷诺数29
三、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31
第四节 管内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损失34
一、直管中流体摩擦阻力损失的测定35
二、层流的摩擦阻力损失计算35
三、湍流的摩擦阻力损失37
四、非圆形管的当量直径41
五、局部摩擦阻力损失43
六、管内流体流动的总摩擦阻力损失计算44
第五节 管路计算46
一、简单管路46
二、复杂管路51
第六节 流量的测定53
一、测速管53
二、孔板流量计55
三、转子流量计58
四、湿式气体流量计60
思考题60
习题61
本章符号说明67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68
第一节 离心泵68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69
二、离心泵的主要部件69
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71
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72
五、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74
六、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与安装高度79
七、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82
第二节 其他类型化工用泵84
一、往复泵84
二、齿轮泵87
三、旋涡泵87
第三节 气体输送机械88
一、离心式通风机88
二、鼓风机和压缩机91
三、真空泵95
思考题96
习题96
本章符号说明98
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99
第一节 概述99
一、非均相物系的分离99
二、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阻力100
第二节 重力沉降101
一、沉降速度101
二、降尘室103
三、悬浮液的沉聚105
第三节 离心沉降106
一、离心分离因数106
二、离心沉降速度107
三、旋风分离器107
四、旋液分离器110
五、沉降式离心机110
第四节 过滤112
一、悬浮液的过滤112
二、过滤速率基本方程式115
三、恒压过滤117
四、过滤设备120
思考题124
习题125
本章符号说明126
第四章 传热127
第一节 概述127
一、传热过程的应用127
二、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128
三、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与传热速率方程式129
第二节 热传导130
一、傅里叶定律130
二、热导率131
三、平壁的稳态热传导133
四、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136
第三节 对流传热139
一、对流传热方程与对流传热系数139
二、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140
三、对流传热的特征数关系式141
四、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142
五、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147
六、选用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注意事项152
第四节 两流体间传热过程的计算153
一、热量衡算153
二、传热平均温度差154
三、总传热系数159
四、壁温计算164
五、传热计算示例166
第五节 热辐射171
一、热辐射的基本概念171
二、物体的辐射能力与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173
三、克希霍夫定律175
四、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176
五、辐射与对流的联合传热180
第六节 换热器180
一、换热器的分类181
二、间壁式换热器181
三、列管式换热器选用计算中有关问题187
四、系列标准换热器的选用步骤190
五、加热介质与冷却介质193
六、传热过程的强化194
思考题195
习题196
本章符号说明199
第五章 吸收201
第一节 概述201
一、吸收操作的应用202
二、吸收设备202
三、吸收操作的分类202
四、吸收剂的选择203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204
一、平衡溶解度204
二、亨利定律205
三、气液相平衡在吸收中的应用208
第三节 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210
一、分子扩散与费克定律211
二、等摩尔逆向扩散211
三、组分A通过静止组分B的扩散213
四、分子扩散系数215
五、单相内的对流传质217
六、两相间传质的双膜理论219
七、总传质速率方程221
八、传质速率方程式的各种表示形式223
第四节 吸收塔的计算225
一、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225
二、吸收剂的用量与最小液-气比226
三、填料层高度的计算229
四、吸收塔的操作计算237
五、解吸塔的计算240
第五节 填料塔244
一、填料塔的结构及填料性能244
二、气液两相在填料层内的流动247
三、塔径的计算249
四、填料塔的附件250
思考题252
习题253
本章符号说明255
第六章 蒸馏258
第一节 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258
一、溶液的蒸气压与拉乌尔定律258
二、理想溶液汽液相平衡259
三、非理想溶液汽液相平衡265
第二节 蒸馏与精馏原理266
一、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266
二、精馏原理267
第三节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与分析269
一、全塔物料衡算270
二、恒摩尔流量的假设271
三、进料热状态参数q272
四、操作线方程与q线方程275
五、理论板数计算280
六、回流比与进料热状态对精馏过程的影响283
七、塔顶液相回流比的选择286
八、理论板数的简捷计算法291
九、精馏塔的操作计算292
十、直接蒸汽加热及两股进料的精馏塔297
第四节 间歇精馏300
一、回流比恒定的操作301
二、馏出液组成恒定的操作301
第五节 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302
一、恒沸精馏302
二、萃取精馏303
第六节 板式塔304
一、塔板结构305
二、塔板上汽液两相的流动现象306
三、塔板效率309
四、塔高的确定311
五、塔径的计算311
六、塔板类型313
思考题315
习题317
本章符号说明320
第七章 干燥322
第一节 概述322
一、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322
二、湿物料的干燥方法323
三、对流干燥过程的传热与传质324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324
一、湿空气的性质324
二、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330
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33
一、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333
二、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335
第四节 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与干燥速率339
一、物料的干燥实验曲线339
二、物料的平衡含水量曲线341
三、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342
第五节 干燥设备347
一、常用对流干燥器简介347
二、干燥器的选用351
思考题352
习题353
本章符号说明355
附录356
一、单位换算356
二、基本物理常数356
三、饱和水的物理性质357
四、某些液体的物理性质358
五、某些有机液体的相对密度(液体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359
六、饱和水蒸气表(按温度排列)360
七、饱和水蒸气表(按压力排列)361
八、干空气的热物理性质(p=1.01325×105Pa)363
九、某些气体的重要物理性质363
十、液体饱和蒸气压p°的安托因(Antoine)常数364
十一、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365
十二、液体黏度共线图366
十三、气体黏度共线图(101.3 25kPa)368
十四、固体材料的热导率369
十五、某些液体的热导率370
十六、气体热导率共线图370
十七、液体比热容共线图372
十八、气体比热容共线图(101.3 25kPa)374
十九、液体比汽化热共线图376
二十、液体表面张力共线图377
二十一、管子规格379
二十二、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规格(摘录)380
二十三、热交换器系列标准(摘录)382
二十四、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数据384
二十五、常用化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