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 细胞分子生物力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 细胞分子生物力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1386479.jpg)
- 龙勉,季葆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7856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86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714页
- 主题词: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 细胞分子生物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龙勉1
1.1细胞分子力学发展概况2
1.1.1国际细胞分子力学发展简况2
1.1.2国内细胞分子力学发展概况4
1.2细胞力学与研究方法5
1.2.1单细胞力学性质5
1.2.2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底间相互作用6
1.2.3力学环境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6
1.2.4亚细胞组元的动力学过程8
1.3分子力学与研究方法8
1.3.1单分子或单个复合物力学行为9
1.3.2分子间反应动力学9
1.3.3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9
1.4分子与细胞的力学-化学-生物学耦合10
1.4.1细胞力学-生物学耦合11
1.4.2力学-生物学耦合研究方法12
1.4.3分子的力学-化学耦合12
1.4.4力学-化学耦合研究方法12
1.5力学组学13
1.5.1力学生物学与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14
1.5.2力学组学的进展与未来趋势19
1.6总结21
参考文献21
2细胞、亚细胞、生物大分子&李宁 龙勉25
2.1细胞25
2.1.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26
2.1.2细胞多样性27
2.1.3病毒28
2.2亚细胞29
2.2.1细胞质膜29
2.2.2内膜系统31
2.2.3细胞核32
2.2.4细胞骨架35
2.2.5线粒体36
2.2.6叶绿体37
2.2.7核糖体39
2.3生物大分子39
2.3.1核酸40
2.3.2蛋白质45
2.3.3多糖和脂类46
参考文献48
3分子力学理论基础&林蒋国 方颖51
3.1细胞黏附的理论研究51
3.1.1分子反应动力学51
3.1.2分子键的力学-化学耦合52
3.1.3黏附动力学54
3.2二维反应动力学参数测量的理论基础62
3.2.1小系统概率动力学模型63
3.2.2负反应速率的测量63
3.2.3正反应速率的测量67
3.3分子物理特性测量的理论基础71
3.3.1分子长度的测量及其理论基础72
3.3.2分子弹性的测量及其理论基础73
3.3.3分子弯曲刚度的测量及其理论基础75
3.4总结78
参考文献79
4分子反应动力学及其力学调控&龙勉83
4.1二维受体-配体结合与解离的反应动力学83
4.1.1受体-配体键介导的细胞聚集与黏附的理论模拟84
4.1.2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反应动力学86
4.2力致受体-配体键的解离91
4.2.1选择素-配体键91
4.2.2整合素-配体键92
4.3二维反应动力学的拓展与应用94
4.3.1拓展商业化分子反应动力学测量的方法与技术94
4.3.2提升抗体药物候选物的有效筛选96
4.3.3实现细胞表面分子的微流控检测97
参考文献98
5蛋白质力学-化学耦合&娄继忠101
5.1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力学调控101
5.2选择素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力学-化学耦合102
5.2.1选择素的生物功能102
5.2.2选择素和它们的配体103
5.2.3选择素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结构和功能特性104
5.2.4机械力对选择素与配体解离的调控作用105
5.3 GPlb α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力学-化学耦合107
5.3.1血小板与内皮下层的相互作用107
5.3.2血液流动促进GPIbα与vWF-A1的结合109
5.3.3血液流动抑制GPIbα与vWF-A1的解离110
5.4整合素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力学-化学耦合112
5.4.1整合素介导了细胞间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112
5.4.2整合素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114
5.5踝蛋白激活过程中的力学-化学耦合116
5.5.1踝蛋白的功能及结构特征116
5.5.2踝蛋白自抑制状态的力学调控117
5.6细胞微丝骨架结聚过程的力学-化学耦合118
5.6.1微丝与细胞骨架118
5.6.2机械力导致微丝强度增加119
5.7总结121
参考文献121
6 DNA和RNA力学&肖波涛125
6.1双螺旋结构——半柔性的聚合物126
6.1.1结构126
6.1.2 DNA弯曲127
6.1.3 DNA的拉伸130
6.2链的分离133
6.2.1链分离的自由能模型133
6.2.2拉伸单链核酸136
6.2.3拉开双螺旋结构137
6.3 DNA的拓扑结构139
6.3.1 DNA超螺旋139
6.3.2在拉力下扭转DNA141
6.3.3力和转矩可以驱动双螺旋结构的大结构重组142
6.3.4 DNA打结142
6.4 RNA力学144
6.4.1 RNA折叠:构象统计与折叠动力学144
6.4.2单分子力谱方法的进展148
6.4.3复杂系统:RNA及细胞过程中折叠的相互作用148
6.5总结151
参考文献152
7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应用&吕守芹155
7.1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原理156
7.2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流程158
7.2.1模拟系统构建158
7.2.2模拟参数选取159
7.2.3分子动力学模拟161
7.2.4模拟结果分析163
7.3分子动力学模拟发展与应用164
7.3.1调控分子动力学(SMD)165
7.3.2靶标分子动力学(TMD)166
7.3.3量子-分子耦合动力学模拟167
7.3.4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CG-MD)167
7.3.5加速分子动力学模拟(AMD)168
7.4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典型应用170
7.4.1细胞黏附分子选择素、整合素的分子动力学模拟170
7.4.2水、离子通道蛋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175
参考文献179
8分子力学实验技术&章燕183
8.1分子力学探针184
8.1.1原子力显微技术184
8.1.2光镊操控技术187
8.1.3微管吸吮技术192
8.1.4平行平板流动腔技术196
8.1.5磁镊技术199
8.2分子力荧光探针201
8.2.1高分辨率荧光显微观测技术202
8.2.2荧光蛋白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203
8.2.3分子力荧光探针205
8.3力谱-荧光谱耦合技术206
参考文献208
9分子生物力学与免疫反应&安宸毅 陈伟211
9.1 T细胞的运动211
9.1.1 T细胞的生命周期概述211
9.1.2 T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转运212
9.1.3 T细胞的迁移214
9.1.4免疫突触和Kinapse215
9.2 T细胞的力学感知216
9.3 TCR的动力学调控216
9.3.1 TCR抗原识别的分子力调控217
9.3.2机械力触发TCR的激活218
9.4 T细胞整合素的力学调控220
9.4.1整合素的结构与功能220
9.4.2整合素的逆锁键222
9.4.3力引起的整合素构象变化223
9.5 T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动力学的机械力调控225
9.6总结228
参考文献228
10细胞膜特性及胞吞&李龙 王九令 施兴华 宋凡231
10.1细胞膜的基本特性231
10.1.1细胞膜的结构231
10.1.2细胞质膜的基本物理性质232
10.1.3细胞的跨膜输运233
10.2细胞膜的波动力234
10.2.1细胞膜间的相互作用力234
10.2.2波动力240
10.2.3波动力的理论研究243
10.3细胞膜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251
10.3.1细胞摄取一维纳米材料251
10.3.2细胞摄取二维纳米材料253
10.3.3细胞摄取多个纳米颗粒254
10.3.4细胞摄取不同刚度纳米颗粒255
参考文献257
11细胞骨架力学&董臣令 陈彬263
11.1构成细胞骨架的纤维及常见细胞骨架结构263
11.1.1细胞骨架纤维263
11.1.2亚细胞结构266
11.2细胞骨架纤维组装与解聚271
11.2.1组装速率和解聚速率271
11.2.2肌动蛋白丝的动力学行为272
11.2.3微管的动力学行为274
11.3细胞骨架纤维力学276
11.4由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杂结构的力学278
11.4.1细胞骨架纤维的交联结构278
11.4.2应力纤维280
11.4.3纤毛281
11.4.4骨骼肌纤维282
11.5分子马达283
11.5.1肌球蛋白284
11.5.2驱动蛋白285
11.5.3动力蛋白286
11.6总结287
参考文献287
12钙火花的生物力学&陈熹 谭文长291
12.1钙火花的生理机理291
12.1.1钙火花定义291
12.1.2钙火花的时空动力学特征292
12.2钙火花的实验研究293
12.3钙火花的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294
12.3.1钙火花的反常扩散模型295
12.3.2钙火花的数值模拟295
12.3.3钙火花的生理参数敏感性分析296
12.4钙波的生物力学研究300
12.4.1随机钙波的生物力学模型300
12.4.2局部钙波的性质301
12.4.3钙波相撞的多样性303
12.5总结306
参考文献308
13细胞黏附的力学机理与理论建模&季葆华 和世杰 李德昌311
13.1细胞-基底间和细胞间黏附概述311
13.2分子尺度的细胞力敏感机理313
13.3亚细胞尺度的细胞力敏感机理318
13.3.1黏附斑的力敏感理论318
13.3.2应力纤维的力敏感理论325
13.4细胞尺度的细胞力敏感机理330
13.4.1细胞-基底间作用模型330
13.4.2周期性载荷作用下细胞转向的力敏感理论336
13.4.3多细胞极化和排列的力敏感理论340
13.5总结346
参考文献347
14细胞迁移的力学理论与建模&姜洪源353
14.1细胞迁移概述353
14.2细胞在受限空间内的迁移机制:渗透压引擎模型358
14.2.1基本思想358
14.2.2水分子的动力学行为360
14.2.3离子的动力学行为360
14.2.4细胞质的流动362
14.2.5力学平衡与细胞皮层的本构关系363
14.2.6离子在细胞内的扩散364
14.2.7细胞的迁移速度365
14.3细胞在受限空间内的迁移机制:理论预测与实验验证366
14.3.1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重要作用367
14.3.2在受限空间内迁移需要细胞的极化368
14.3.3渗透压冲击可以改变细胞迁移方向369
14.3.4细胞体积变化370
14.3.5细胞迁移速度与细胞体积的关系371
14.3.6细胞迁移速度与微通道几何形状的关系371
14.3.7其他机制的可能性373
14.4总结373
参考文献375
15细胞力学实验技术&熊春阳 黄建永 林峰 滕瑶379
15.1主动(操纵)技术379
15.1.1机械牵张380
15.1.2流动剪切381
15.1.3微管吸吮382
15.1.4原子力显微镜383
15.1.5光学技术387
15.1.6磁力388
15.1.7微流控389
15.2被动方法393
15.2.1弹性基质393
15.2.2微柱阵列394
15.2.3微液滴395
15.3牵引力显微镜395
15.3.1牵引力显微镜实验396
15.3.2牵引力显微镜数据处理397
15.3.3牵引力显微镜应用406
15.3.4牵引力显微镜新进展407
15.4总结408
参考文献409
16细胞的弹性感知力学信号转导通路&杨春413
16.1细胞的命运受到细胞外基质的力学刺激调控413
16.1.1细胞外基质刚度对干细胞的影响413
16.1.2细胞外基质刚度对分化终末细胞的影响414
16.1.3细胞外基质刚度对肿瘤细胞的影响414
16.2力学刺激通过力传感(导)器和效应器影响细胞415
16.3整合素参与了细胞对胞外基质弹性的感知416
16.4较软的ECM能够促进整合素内吞417
16.4.1β1整合素的结构与活化β1整合素的检测418
16.4.2生物素示踪试验方法419
16.5小窝蛋白可介导较软ECM诱发的整合素内吞419
16.6 ECM弹性影响了α2β1整合素与配体复合物的寿命422
16.7整合素内吞影响BMP-SMAD信号通路的改变427
16.8细胞通过整合素上的加载速率感知ECM弹性428
16.9细胞膜上的整合素启动β-链蛋白/Wnt正反馈调节环429
16.10总结431
参考文献432
17力学微环境与干细胞干性和分化&吕东媛437
17.1干细胞生长的力学微环境437
17.1.1力及力学信号在发育中的作用437
17.1.2干细胞存在于力学环境中439
17.1.3干细胞生长的力学微环境440
17.2力学微环境对干细胞命运的影响441
17.2.1干细胞生长的力学微环境对其分化的影响442
17.2.2干细胞生长的力学微环境对其干性的影响451
17.3力学微环境与干细胞的肝向诱导分化452
17.3.1 ESC肝向分化意义及进展452
17.3.2 ESC肝向分化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453
17.3.3基底硬度影响肝细胞的生长455
17.3.4基底微拓扑结构对肝细胞生长的影响456
17.3.5基底硬度耦合拓扑结构影响ESC肝向分化457
参考文献459
18气道平滑肌细胞生物力学行为及其生理病理意义&邓林红463
18.1呼吸过程中各级肺组织所处的力学环境464
18.2气道平滑肌细胞的收缩结构465
18.3气道平滑肌细胞的长度适应性466
18.4应力与应变对气道平滑肌细胞骨架的影响468
18.5气道平滑肌细胞骨架的软玻态动力学行为470
18.6气道平滑肌细胞受一次短暂拉伸后发生流态化行为472
18.7气道平滑肌细胞生物力学行为受内外环境的影响474
18.8总结476
参考文献477
19肿瘤细胞力学与信号转导&刘贻尧 李顺481
19.1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信号通路调控481
19.1.1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482
19.1.2 Notch信号转导与肿瘤转移483
19.1.3趋化因子MCP-1信号转导与肿瘤转移486
19.2肿瘤微环境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影响机制488
19.2.1低氧微环境调控EMT诱导肿瘤转移488
19.2.2酸性微环境调控肿瘤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490
19.2.3肿瘤微环境中的炎性与肿瘤转移492
19.3肿瘤细胞力学主要研究方法494
19.4肿瘤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495
19.4.1整合素α、β3和GP Ⅱb/Ⅲa在切应力调控肿瘤细胞血源性转移中作用496
19.4.2小窝蛋白-1/小窝在低切应力诱导乳腺癌细胞转移过程的力学调控机制499
19.4.3肿瘤细胞血源性转移中抗失巢凋亡的生物力学调控503
19.4.4胞外基质官能团对乳腺癌增殖与凋亡的影响506
19.4.5基质刚度与细胞几何形态对肿瘤细胞EMT发生和迁移的影响509
19.4.6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力学研究510
19.4.7肿瘤组织的血管新生与传质的生物力学机制511
19.5总结512
参考文献513
20骨组织细胞力学与信号转导&霍波 赵杨 李晓婷517
20.1骨组织内细胞的基本性质517
20.1.1细胞的组成517
20.1.2骨内细胞的力学微环境518
20.2成骨细胞的力致钙响应机制521
20.2.1成骨细胞力致钙响应的机制521
20.2.2成骨细胞间钙传递路径523
20.2.3有物理连接的力致钙响应和传递524
20.2.4无物理连接的力致钙响应和传递526
20.2.5成骨细胞力致钙响应机制的研究意义530
20.3骨细胞的力学信号转导研究531
20.3.1流体剪切力影响骨细胞的存活情况532
20.3.2生理水平流体剪切力通过增加Cx43的表达来调控信号分子533
20.3.3沉默Cx43影响流体剪切力调控的信号通路533
20.3.4化学阻断间隙连接影响流体剪切力调控的信号通路536
20.3.5超生理水平流体剪切力通过抑制Cx43调控信号通路537
20.3.6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537
参考文献540
21血管细胞力学与信号转导&周菁 姚伟娟545
21.1血流动力学与血管结构和功能545
21.1.1动脉管壁结构545
21.1.2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功能547
21.1.3血流动力学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549
21.2血流剪切力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信号转导550
21.2.1体内与体外研究模型550
21.2.2内皮细胞对力信号的感知、传递和转导553
21.2.3剪切力诱导的内皮细胞基因表达和功能改变555
21.3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力学信号转导和表型调控558
21.3.1机械牵张力对平滑肌细胞基因表达和表型的影响558
21.3.2介导力信号对平滑肌表型调控的信号通路559
21.3.3机械力调节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串话561
21.4总结563
参考文献564
22免疫细胞的流变学&曾柱 邱炜 胡祖权 贾义567
22.1 DCs的流变学研究567
22.1.1不同分化阶段DCs的流变学特性568
22.1.2肿瘤微环境来源因素对DCs流变学特性的影响575
22.1.3无蹼壁虎提取物对肿瘤微环境条件下DCs流变学特性的影响589
22.2淋巴细胞的流变学592
22.2.1淋巴细胞的流变学特性593
22.2.2病理条件下的淋巴细胞流变学特性594
22.2.3淋巴细胞流变学的临床意义595
22.3粒细胞的流变学595
22.3.1生理条件下粒细胞的流变学特性596
22.3.2病理条件下粒细胞的流变学特性597
22.3.3粒细胞流变学的临床意义598
参考文献599
23基于流体动力学的细胞高通量操控&刘超 胡国庆603
23.1颗粒的微流动操控604
23.2基于免疫吸附的细胞分离604
23.3外加物理场的颗粒操控605
23.3.1磁场606
23.3.2电场606
23.3.3声场608
23.3.4光场609
23.4传统流体动力学操控609
23.5颗粒的惯性操控611
23.5.1牛顿流体中的惯性效应611
23.5.2颗粒的惯性微流动操控612
23.5.3惯性迁移的机理研究618
23.6颗粒的黏弹性操控623
23.6.1黏弹性流体性质与颗粒迁移623
23.6.2颗粒的黏弹性微流动操控623
23.7总结627
参考文献628
24基于微纳芯片技术的细胞力学微环境调控及其应用&李昱辉 黄国友 徐峰637
24.1细胞力学微环境概述638
24.1.1刚度640
24.1.2黏弹性641
24.1.3拉压应力641
24.1.4流体剪切应力642
24.2基于微纳芯片构建细胞力学微环境642
24.2.1基质刚度模拟642
24.2.2拉压应力模拟645
24.2.3流体剪切应力模拟647
24.3微纳芯片在组织再生领域的潜在应用647
24.3.1血管芯片647
24.3.2肾脏芯片650
24.4总结651
参考文献652
25微重力细胞力学与工程&孙树津 龙勉657
25.1重力影响因素分析658
25.2细胞(微)重力感受机制的理论分析658
25.2.1对细胞作用力权重的分析658
25.2.2细胞间接感受重力的可能机理659
25.3微重力细胞力学与工程的实验技术660
25.3.1空间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求660
25.3.2现有空间细胞培养实验装置特点及问题662
25.3.3地面微重力效应模拟实验技术666
25.4微重力细胞生物力学与工程的理论模型研究668
25.5微重力影响(动物)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673
25.5.1(微)重力导致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发生改变673
25.5.2(微)重力导致免疫细胞功能异常674
25.5.3(微)重力导致骨细胞功能改变674
25.5.4(微)重力下细胞力学-生物学耦合及其调控675
参考文献679
索引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