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 2016-2017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 2016-2017版
  • 闫坤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2606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分析-2016-2017;财政政策-研究-中国-2016-2017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 2016-201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2016年3

“供给侧”VS“需求侧”下的中美经济运行大格局——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3

一 “需求侧”调整下的美国:降不下去的需求和降下去的供给3

(一)美国“需求侧”调整政策框架4

(二)美国经济运行:降不下去的总需求6

(三)美国经济运行:降下去的总供给7

二 “供给侧”调整下的中国:艰难的去产能和偏离的总需求9

(一)我国总体经济形势稳中有进10

(二)三大动力增长总体乏力10

(三)新旧动能共同支撑,经济筑底前景可期11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优化调整并进12

三 过渡期下的财政:理性的支出扩张与非理性的收入增长13

(一)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13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15

(三)全国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15

四 “供给侧”财政货币政策框架下的金融协同16

(一)“供给侧”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6

(二)“供给侧”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金融协同17

(三)“供给侧”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工具箱”20

全球化受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思——2016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22

一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下半年加息概率较低22

(一)美联储可能2016年不加息或加息一次22

(二)2016年下半年热钱流出中国压力可能缓解25

(三)英国脱欧;欧洲、日本可能进一步货币宽松27

二 中国经济:上半年稳健增长,下半年略显压力29

(一)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平稳,下半年可能略微承压30

(二)第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放缓32

(三)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依然稳健33

(四)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下半年通胀压力不大34

(五)货币供应平稳增长,下半年可能保持适度宽松35

(六)第二季度工业生产企稳回升,企业利润稳步增长36

(七)外贸疲软,下半年有望改善37

三 上半年财政收支平稳,下半年政策性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38

(一)上半年“营改增”全面展开39

(二)坚持民生和保增长支出的持续增长41

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思45

(一)财政体制改革纲举目张46

(二)“去产能”之关键问题49

(三)“去杠杆”任重而道远54

(四)将金融稳定纳入宏观调控目标58

全球经济结构性改革乏力与促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能提升的财政政策——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65

一 全球经济结构性改革乏力65

(一)美国向实体经济回归的结构性改革未见实质性成效66

(二)欧元区基于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改革走偏68

(三)日本“安倍经济学”舍本逐末致结构性改革被忽视69

(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以经济结构优化为主题的结构性改革仍然“在路上”71

二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72

三 财政运行呈现若干结构性特征79

四 促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能提升的财政政策建议83

(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难题83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找准“痛点”发力84

(三)支持新动力形成的财税政策建议86

(四)为新动力形成营造良好的财税政策环境87

“民粹主义”下的世界经济失衡与中国“L”形1.0运行特征——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90

一 美国经济步入繁荣期,世界经济中的“民粹主义”兴起91

(一)美国经济政策回归常态,新一轮扩张政策正在酝酿91

(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运行环境向好,但“民粹主义”的影响在不断强化99

二 中国经济运行坚持稳中求进,“L”形完成探底运行第一阶段103

(一)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实体经济增长有序回归103

(二)“L”形探底运行第一阶段,实体经济成功克服“三大风险”107

三 生产性减税效果初现,财政赤字总体可控110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110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112

(三)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113

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系113

(一)深化供给侧改革需做好三件事:深得下、找得准、改得动114

(二)构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系119

2017年127

特朗普“百日新政”与中国“L”形企稳下的经济增长——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127

一 美国经济保持繁荣期特征,特朗普“百日新政”有得有失127

(一)美国经济运行平稳,财政货币政策总体转向“松紧搭配”128

(二)特朗普“百日新政”与主要政策131

二 中国经济已在“L”形底部形成企稳态势,稳中求进成为经济工作的方法论142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内在构成结构不断优化142

(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平稳运行,收入消费结构均有所提升143

(三)产业稳定增长,实体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坚实支撑144

(四)金融形势保持平稳,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环境总体改善146

三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受到减税政策影响,收支矛盾仍较突出147

(一)公共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生产性减税效应逐步显现147

(二)一般预算支出增长较快,对经济的拉动特征明显149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均快速增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保持盈余149

四 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方法论,实现“L”形底部运行和企稳工作的重大突破150

(一)应对经济的“L”形底部运行压力与风险是2017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150

(二)以加快转型升级为核心,夯实实体经济这一发展根基151

(三)着力防控资产泡沫,维护资产市场的平稳有序159

加强金融监管与财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2017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164

一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下半年加息和缩表164

(一)美联储2017年下半年可能加息一次并开始缩表165

(二)2017年下半年热钱流出中国压力不大168

(三)欧洲、日本经济复苏上半场,宽松货币政策接近尾声170

二 中国经济:增长稳健且超预期,全年完成目标无忧172

(一)上半年宏观经济略超预期173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放缓176

(三)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稳健可喜178

(四)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下半年通胀压力不大179

(五)货币供应平稳增长,下半年可能保持稳健179

(六)工业生产和利润加快增长,服务业较为稳健181

(七)外贸超预期,下半年有望持续182

三 上半年财政支出较快,下半年政策性减收效应可能显现184

(一)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84

(二)坚持民生和保增长支出的持续增长186

四 加强金融监管与财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188

(一)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背景189

(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财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192

(三)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匹配的广义财政赤字管理机制196

全球减税浪潮与我国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之思——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199

一 全球掀起新一轮减税浪潮199

(一)新一轮全球性宏观经济政策聚焦减税200

(二)减税是我国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203

(三)降低宏观税负是融入全球减税浪潮的战略选择204

二 中国减税降费助力经济稳增长205

(一)经济总量稳步保持中高速增长206

(二)经济结构优化趋势越发明显208

(三)改革保障供给的质与量均大幅提升209

(四)需求总量适度扩大与结构优化并进211

三 减税降费助力财政运行良性发展214

四 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思路:结构性降低宏观税负218

(一)我国宏观税负不高但市场主体“税感”强烈218

(二)降低市场主体“税感”的落脚点是宏观税负结构而非总量220

(三)采取“结构性降负”策略提高市场主体全球竞争力222

中国经济新时代与特朗普新政下的世界经济“调适”——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225

一 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期,“特朗普新政”再添新变数226

(一)持续在繁荣阶段运行的美国经济227

(二)“特朗普新政”的体系初步形成231

(三)中美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与“特朗普变数”235

二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五大特征”开启新发展240

(一)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工业发展为重心提升发展质量240

(二)以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241

(三)立足于企业效益和环境效益全力推进效益优先242

(四)“三驾马车”和创新发展成为动力提升的重要支撑244

(五)收入、物价、城镇化和房地产的良好运行成为我国经济平衡稳健的重要保障245

三 积极财政政策深入实施,减税降费有效推进247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247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248

(三)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248

四 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三大变革”249

(一)以提升产品质量、生产质量和生活质量为支撑推进质量变革249

(二)以生产效率、市场效率和协调效率为核心推进效率变革251

(三)以创新、结构、城镇化和产权保障为抓手推进动力变革252

参考文献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