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 2015-201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 2015-2017](https://www.shukui.net/cover/4/31392075.jpg)
- 方茜,廖冲绪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161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咨询机构-研究报告-中国-2015-2017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 2015-201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5)3
新目标、再出发3
第一章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义5
一、智库概念之流变5
二、解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6
(一)智库建设的中国元素6
(二)智库建设的再定位7
第二章 2014年中华智库影响力评价9
一、评价方法及数据采集9
二、评价对象与评价分类12
三、中华智库影响力排名14
(一)综合影响力排名14
(二)分项影响力排名15
(三)分类影响力排名16
四、智库及其影响力特征分析18
(一)极化及空间集聚态势明显18
(二)智库影响力发展各有侧重18
(三)低调及内敛成为普遍共性19
(四)影响力发展失衡表现各异20
(五)半官半民性智库发展向好20
第三章 基于热点议题的智库影响力分析22
一、热点议题筛选及结构22
二、热点智库机构及学者24
(一)热点智库机构24
(二)热点智库学者25
三、热点议题的基金支持26
第四章 智库成长困境及对策建议28
一、成长困境28
二、对策建议30
2014年中国智库大事记33
第二部分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6)43
新发展、新征程43
第一章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之“行”46
一、中国智库七大运行模式46
(一)政府主导型(G型)46
(二)院校支撑型(I型)47
(三)精英领衔型(E型)48
(四)企业资助型(F型)48
(五)媒体侧翼型(M型)49
(六)跨界联盟型(T型)49
(七)共生融合型(S型)49
二、中国智库运营管理之变50
(一)集中优势、聚焦领域50
(二)延伸触角、飞地发展50
(三)蓄聚智力、为我所用50
(四)按需选项、灵活为上51
(五)精品立库、导向指引51
(六)岗位激励、活力添翼52
第二章 2015年中华智库影响力评价53
一、指标体系、数据及赋权53
(一)指标体系53
(二)数据采集55
(三)赋权方法56
二、评价对象与评价分类57
三、中华智库影响力排名58
(一)综合影响力排名58
(二)分项影响力排名59
(三)分类影响力排名61
四、智库及其影响力特征分析64
(一)空间分布呈现集聚和扩散态势64
(二)传统智库与新型智库同步发展64
(三)结构重心倾斜高校和社会智库65
(四)智库行动凸显积极性与开放性65
(五)传播表现出上线与联媒的偏好66
第三章 基于热点议题、重大活动的智库影响力分析68
一、基于热点议题的智库影响力分析68
(一)热点议题筛选68
(二)热点议题的活跃作者/智库70
(三)热点议题的基金资助情况77
(四)智库的议题设置与研究特点79
二、基于重大活动的智库影响力分析79
(一)传统型知名智库仍为活跃主体79
(二)合作突出“纵横”倾斜“三化”80
(三)活动形式主打会议和成果发布81
第四章 智库发展瓶颈及对策建议83
一、发展瓶颈83
(一)人才供给存在阶层和分布失衡83
(二)智库分工模糊及考核导向不明83
(三)思想与建言渠道的“三”不畅84
(四)智库传播意识和品牌意识薄弱84
(五)决策咨询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85
二、对策建议85
(一)形成建言渠道畅通的思想市场86
(二)健全公开多元的决策咨询制度86
(三)强化对外传播和话语体系建设87
(四)深化智库与媒体共生共享机制87
(五)提升信息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88
(六)创新智库人才培养和考核模式88
(七)引导体制内智库适度市场化89
2015年中国智库大事记90
第三部分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7)101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101
第一章 智库建设的中国特色105
一、智库成长与重大事件105
二、智库治理的中国方案106
(一)垂直治理:强政府—强市场模式107
(二)平行治理:多元主体的竞合共生108
(三)自我治理:内生驱动的有序生长109
第二章 2016年中华智库影响力评价111
一、指标体系、数据及赋权111
(一)指标体系111
(二)数据采集113
二、评价对象与评价分类116
三、中华智库影响力排名116
(一)综合影响力排名116
(二)分项影响力排名117
(三)分类影响力排名120
四、智库及其影响力特征分析122
(一)优质智库在空间上持续收紧122
(二)影响力方阵呈“1+3”格局123
(三)专业影响力是智库发展短板124
(四)智库打造影响力有行为偏好124
(五)大众媒体积极参与智库造势127
第三章 2016年基于热点议题的智库影响力分析128
一、热点议题筛选及议题特征分析128
(一)热点议题筛选方法128
(二)热度排名前20议题129
(三)2016年热点议题特征129
二、热点议题的活跃作者及活跃智库131
(一)“一带一路”倡议131
(二)科技创新132
(三)新型城镇化134
(四)全面深化改革135
(五)中国梦137
(六)绿色发展138
(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40
三、基于重大活动的智库行为特征分析141
(一)国家高端智库发挥引领作用141
(二)联盟成为智库活动的新亮点142
(三)重大活动聚焦年度热点议题143
(四)合作网络的国际化趋势明显144
第四章 2016年基于热点智库的影响力分析145
一、热点智库备选池及热点智库筛选145
二、热点智库的研究主题及高贡献专家148
(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48
(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149
(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149
(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150
(五)中国社会科学院151
(六)中共中央党校152
(七)上海社会科学院152
(八)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154
(九)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155
(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155
三、2016年十大热点智库特征分析156
(一)发展兼顾传统优势领域的实力巩固156
(二)以研究专长促进热点议题深度挖掘157
(三)在关注层面与专业分工中实现定位157
(四)同步领军人物造势与学术团队培养157
第五章 媒体智库的演进与建设160
一、我国媒体智库的演进160
二、媒体智库与智库媒体辨析161
三、媒体智库建设“三个递进”163
(一)传播定位,从宣传报道到深度解析163
(二)价值创造,从局部参与到全面介入164
(三)人才使用,从拿来主义到引育并重164
第六章 智库发展瓶颈及对策建议166
一、发展瓶颈166
(一)智库服务意识内化与标准外化166
(二)优质智库分布存在结构性失衡166
(三)政府反馈不及时形成信息瓶颈167
(四)主体发育失衡与协同治理不畅167
(五)创新性不足与短平快产品泛化168
二、对策建议168
(一)鼓励智库“摸高”,打造全球一流的智库品牌169
(二)完善竞争机制,形成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169
(三)实施放水养鱼,优化智库发展的软硬环境170
(四)形成良性互动,健全事前、事后沟通机制170
(五)强化服务功能,搭建智库成果的转化平台170
(六)细化内部分工,建立因人制宜的激励机制171
2016年中国智库大事记172
附录:基于系统理论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评价研究191
后记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