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朱子门人与朱子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朱子门人与朱子学
  • 邓庆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2031636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45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5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朱子门人与朱子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研究现状与价值1

二 概念界定与资料分析15

三 研究视野与方法35

四 章节说明36

第一章 朱子门人群体概况41

第一节 朱子门人从学过程的阶段分析41

一 早期门人:绍兴十九年(1149)至乾道五年(1169)42

二 中期门人:乾道六年(1170)至绍熙五年(1194)50

三 晚期门人:庆元学禁之后的门人群体55

第二节 朱子门人群体特征57

一 聚集过程分阶段57

二 问学机缘多样58

三 地域分布广阔59

四 社会阶层来源广泛60

五 重视讲学著述61

六 兼学现象普遍62

七 学派贡献的差异化统一62

第三节 朱子私淑64

小结68

第二章 朱子学问题体系的拓展——以《朱子语类》为中心70

第一节 朱子学的体系结构与《朱子语类》71

第二节 朱子门人与《朱子语类》的编辑过程78

一 朱子门人在《朱子语类》编辑过程中的作用78

二 黄榦与《朱子语类》的编辑80

第三节 《朱子语类》对朱子学问题体系的拓展88

小结104

第三章 经学哲学的丰富与完善——以蔡氏父子为中心106

第一节 “领袖朱门”的蔡元定109

一 朱子学核心义理的问辨109

二 朱熹经学著述的参与113

三 朱子学研究领域的拓展114

第二节 家学传衍 朱学干城116

第三节 蔡沉的《书集传》119

第四节 其他门人的经学哲学研究122

一 《礼》学122

二 《春秋》学129

三 朱注经典的义理疏解134

小结138

第四章 义理的精致化与规范化——以陈淳为中心140

第一节 上达而下学的思想进程141

一 初涉道学——以《近思录》为核心142

二 根原之教——与以“天”为最高概念的宇宙论144

三 以理释天的本体论与主敬工夫150

四 下学工夫的告诫157

第二节 朱子学义理的精致化159

第三节 朱子学概念的规范化169

第四节 《北溪字义》的编排结构再论184

第五节 《北溪字义》的概念诠释思路187

一 性情论:命、性、心、情、才、志、意187

二 道德修养论:仁义礼智信、忠信、忠恕、一贯(情性)、诚、敬、恭敬200

三 本体论:道、理、德、太极、皇极204

四 境界论:中和、中庸、礼乐、经权207

五 批判异端:义利、鬼神、佛老210

小结212

第五章 朱熹历史形象的重建——以《朱子行状》为中心214

第一节 《朱子行状》之前的朱熹形象重建214

一 陈淳《侍讲待制朱先生叙述》:作为集诸儒之大成的朱熹215

二 陈文蔚《朱先生叙述》:作为伟大教育家的朱熹219

三 李心传《晦庵先生非素隐》:作为正面政治人物的朱熹220

第二节 《朱子行状》对朱熹的全面总结221

一 写作过程222

二 主要内容227

三 最终评价——道统之著者229

四 《朱子行状》的重要影响231

小结234

第六章 门人群体的凝集与朱子学道统的论定——以黄榦为中心236

第一节 门人群体的凝集236

一 黄榦与同门的聚讲活动239

二 黄榦与同门的书信论辩246

三 同门聚讲的制度化尝试261

四 同门之间的生活互助263

五 个案解读之一——黄榦与李燔的交往264

六 个案解读之二——陈淳与黄榦的交往271

小结273

第二节 朱子学道统的论定274

一 朱熹的道统论及遗留问题277

二 黄榦对朱熹生平学问的总结283

三 黄榦的朱子学道统论286

四 朱子其他门人的道统论292

小结303

第七章 朱子学的社会推广306

第一节 以身体道的模范309

一 居家守古礼309

二 推行乡约312

第二节 童蒙教育的义理化316

第三节 学校与书院教育323

一 整顿官学324

二 书院讲学328

第四节 编辑刻印图书335

一 编辑337

二 刻书340

小结347

第八章 朱子学的制度化350

第一节 朱子学制度化的三条路径353

一 教育制度的朱子学化354

二 科举考试的朱子学化355

三 进入国家祭祀系统356

第二节 朱子学制度化的内在根源359

第三节 朱子学制度化的影响363

小结368

第九章 朱子学传承370

第一节 黄榦门人370

第二节 饶鲁师承黄榦考辨376

一 饶鲁师承黄榦考377

二 相关辩驳383

第三节 朱子其他主要门人的弟子简况384

一 蔡元定门人385

二 陈淳门人386

三 陈埴门人388

四 叶味道门人389

五 辅广门人390

六 杜煜门人391

七 蔡渊门人391

八 蔡沉门人393

九 李燔门人394

十 张洽门人395

十一 廖德明门人395

十二 李方子门人395

十三 徐侨门人395

十四 刘清之门人396

十五 刘爚门人398

十六 詹体仁门人398

十七 林夔门人398

十八 傅伯成门人399

十九 度正门人399

二十 陈孔硕门人400

二十一 陈宓门人400

二十二 董铢门人400

二十三 ?渊门人400

二十四 方士繇门人401

二十五 窦从周、窦澄门人401

二十六 汤泳门人401

二十七 张宗说门人401

二十八 潘柄门人401

二十九 滕璘门人401

三十 滕珙门人402

三十一 胡泳门人402

三十二 章康门人403

三十三 陈骏门人403

三十四 欧阳谦之门人403

三十五 杨方门人404

三十六 杨复门人404

三十七 李唐咨门人404

三十八 杨至门人405

三十九 杨炎门人405

四十 孙枝门人405

四十一 潘时举门人406

四十二 陈文蔚门人406

四十三 刘砥门人406

四十四 蔡和门人406

小结407

第十章 朱子门人在海外——以韩国为例408

第一节 对朱子门人的整体评价409

第二节 黄榦在韩国414

一 资料传入414

二 义理影响417

三 行为模范428

第三节 陈淳在韩国431

一 《北溪字义》在韩的接受与评价431

二 “理与气合所以虚灵”的讨论437

三 对陈淳思想的批评443

四 对陈淳思想的肯定445

小结448

结语449

附录 朱子门人基本情况表454

参考文献526

后记5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