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RIPS协议与中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TRIPS协议与中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
  • 王珍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7919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TRIPS协议与中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TRIPS协议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

第一节 TRIPS协议的发展历史1

一 前TRIPS时代3

二 TRIPS时代5

三 后TRIPS时代7

第二节 TRIPS协议的基本内容18

一 七个组成部分19

二 四个重要议题20

三 八个弹性空间22

四 TRIPS协议争论实质的理论分析32

第三节 TRIPS协议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35

一 重大机遇35

二 严峻挑战43

第四节 应对TRIPS挑战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50

一 与TRIPS协议相协调50

二 不能用一个知识产权保护标准适用所有国家52

三 对TRIPS协议进行正确的解释54

四 充分利用TRIPS协议的弹性空间58

五 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58

六 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60

第二章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61

第一节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概念和渊源61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公共政策62

第三节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66

一 理性主义理论模型66

二 利益集团理论模型67

三 渐进主义理论模型69

四 公共选择理论模型70

五 精英主义理论模型70

六 机构决策理论模型71

第四节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国际协调71

第三章 国际背景下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发展历史及启示74

第一节 14—18世纪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萌芽74

第二节 19世纪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争论78

第三节 20世纪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国际协调86

第四节 历史启示89

第四章 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及启示91

第一节 美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91

一 美国专利政策的特点91

二 美国版权政策的特点101

第二节 日本知识产权公共政策112

一 日本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发展历程113

二 日本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特点及启示118

第三节 韩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120

一 韩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演变120

二 韩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启示147

第四节 印度知识产权公共政策149

一 印度《专利法》的起草和三次修改149

二 印度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启示151

第五章 利益平衡的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158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原则158

第二节 完善反垄断制度162

第三节 维护公共健康164

第四节 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166

一 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是发展中国家的长项166

二 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国际框架167

三 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理论依据169

四 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中存在的挑战171

五 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立体模式172

六 我国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的政策建议176

第六章 动态渐进的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178

第一节 我国《专利法》历次修改179

一 1984年《专利法》的创建179

二 1992年《专利法》修改:迫于美国压力的自上而下的被动适应性修改181

三 2000年《专利法》修改:符合TRIPS协议的自上而下的被动适应性修改182

四 2009年《专利法》修改:适宜本国国情的自下而上的主动性修改186

五 未来我国进一步修改《专利法》的建议188

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法》历次修改192

一 2001年《著作权法》修改192

二 2010年《著作权法》修改196

第七章 适宜国情的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198

第一节 技术发展轨迹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199

一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轨迹199

二 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轨迹201

三 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转移技术202

四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吸收能力至关重要203

五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204

第二节 我国的具体国情207

一 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207

二 我国的技术发展阶段209

三 我国的文化发展状况253

第三节 适宜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254

一 不同发展阶段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256

二 不同知识产权领域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256

三 保护渐进性创新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258

四 辩证看待专利数量和质量关系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259

第八章 完善创新政策260

第一节 我国创新政策的效果评估260

一 研发投入强度260

二 研发人员队伍263

三 研发机构266

四 科学研究能力268

第二节 影响我国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原因269

一 主体目标不一致269

二 顶层设计不足与政策导向不合理271

三 外部环境不完善271

第三节 完善我国创新政策的建议272

第九章 改革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274

第一节 我国中央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改革274

一 我国中央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现状和弊端274

二 世界各国中央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经验277

三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279

四 我国中央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建议280

第二节 我国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改革282

一 我国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283

二 我国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改革的探索284

三 我国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改革的建议286

第十章 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289

第一节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289

一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况290

二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297

三 完善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建议302

第二节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研究317

一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概况317

二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及成因323

三 美国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329

四 完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建议338

第十一章 推动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融合344

第一节 外来文化在母国的建构346

一 文化结构转变346

二 开放多元和自主性价值观体系347

三 国民思想改变和价值意识重构347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滞后性348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融合影响因素分析349

一 文化基础因素349

二 外来文化因素350

三 经济发展因素351

四 技术发展因素352

第四节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融合的困境分析353

一 技术层面:技术模仿与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高学习成本353

二 经济层面: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制约354

三 文化层面:固有文化基础与外来文化的撞击355

四 教育层面:人均受教育水平与研发人员不足356

第五节 我国推动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融合的政策建议357

一 我国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357

二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融合将经历渐进式动态发展过程360

三 我国应制定政策推动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融合362

参考文献364

后记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