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管理主体与工具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管理主体与工具问题研究
  • 刘东杰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21070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公共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管理主体与工具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体篇3

第一章 公共管理主体的“人性”研究视角3

一、“人”的观点对于公共行政的影响4

二、“人性”假设与公共行政的演进7

第二章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转换12

一、公共管理者角色和角色转换的内涵12

二、公共管理者角色的主要类别14

第三章 公共管理者能力19

一、政府能力与“有限政府”的逻辑一致性21

二、基于能力提升的“有限政府”塑造路径22

第四章 公共管理者的既得利益26

一、公共管理者既得利益释义27

二、公共管理者既得利益形成机理分析28

三、对公共管理者既得利益治理的路径分析31

第五章 秘书超职能权力35

一、秘书超职能权力的特征36

二、秘书超职能权力的形成37

三、秘书超职能权力的治理39

第六章 公共企业伦理问题研究41

一、公共服务与经营营利的冲突42

二、公共利益与团体利益的争竞44

三、国家责任与公民责任的选择45

第七章 公共管理者的忠诚48

一、行政忠诚对于政府的价值49

二、行政忠诚意识弱化的表现及原因51

三、行政忠诚意识弱化的治理56

四、结语63

第八章 公共管理者的腐败心理逻辑64

一、非合理自利性:公务员腐败行为的根本心理动因65

二、收益与侥幸心理:公务员腐败行为的催化心理动因66

三、公务员腐败行为动因的治理路径68

第九章 治理公共管理者“永业”问题72

一、公务员“永业”现象带来的公共行政困境73

二、造成我国公务员事实上“永业”的退出机制形成原因76

三、治理公务员“永业”问题的路径78

第十章 优化公共管理政治生态81

一、良好政治生态的总体标准82

二、良好政治生态的具体标准84

第十一章 强化公共管理者官德建设87

一、当前强化官德治理的现实意义88

二、提升干部官德的根本途径91

三、淮安市以周恩来精神教育治理官德的实践探索92

四、以周恩来精神教育强化官员道德治理的建议99

工具篇113

第一章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视角下的公共行政113

一、行政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不同选择114

二、未来公共行政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选择118

第二章 公共管理工具:公共政策119

第一节 公共政策产出机制119

一、多中心治理带来的政策产出机制的变化120

二、多中心治理下政策产出机制存在的问题124

三、多中心治理下政策产出机制的优化路径126

第二节 公共政策合法化129

一、公共政策合法化概念之辨129

二、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意义130

三、公共政策合法化的路径132

四、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公民参与134

第三节 公共政策能力135

一、政策能力的含义136

二、廓清政策能力概念的价值139

第四节 公共政策异化141

一、公共政策异化的三重表现142

二、公共政策异化的引致原因分析147

三、治理公共政策异化的对策建议149

第五节 公共政策被动参与152

一、政策参与的三种表现形式152

二、被动政策参与形成的机理154

第三章 公共管理工具:科学技术159

第一节 社会治理中的民生科技159

一、民生科技释义160

二、民生科技作用社会治理的运作机理分析161

三、民生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治理的建议164

第二节 公民幸福与民生科技166

一、民生科技与公民幸福相关性研究167

二、当前我国政府发展民生科技的主要成绩:基于淮安样本分析170

三、民生科技进一步增进公民幸福的对策建议174

第三节 传统科技孵化器转型177

一、传统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区别177

二、科技孵化器转型的必要性180

三、科技孵化器向“众创空间”转型的路径183

第四节 新常态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87

一、政府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职能定位188

二、淮安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举措190

三、新常态下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对策建议191

第五节 优化地方政府科技管理体制195

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96

二、优化我国地方政府科技管理体制的对策201

治理篇209

第一章 网格化治理与现代治理契合度研究209

一、网格化治理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嬗变210

二、网格化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的契合度分析212

三、网格化治理迈向现代治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214

第二章 “互联网+”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216

一、“互联网+”革新着政府的治理理念217

二、“互联网+”不断为政府建构新的治理工具218

三、“互联网+”改变着政府的组织结构、决策体制与行动体制219

四、“互联网+”带来政府治理机制的嬗变221

第三章 自主组织管理224

一、基于政府介入社会公共事务程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划分225

二、自主组织治理模式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价值227

三、自主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可能困境230

第四章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创新233

一、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意义234

二、当前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37

三、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政策建议241

第五章 乡村治理246

第一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研究246

一、乡村社会治理改革的方向:城乡并轨同治247

二、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248

三、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强化的对策建议252

第二节 农村经济能人介入社会治理258

一、农村经济能人浅层、中位与深度介入政治的三个层次259

二、农村经济能人对政治浅层介入的不利影响261

三、农村经济能人浅层介入政治的原因264

第三节 新农民政策能力培育269

一、新农民政策能力的内涵269

二、新农民政策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272

三、破除新农民政策能力提升障碍的路径274

四、结论277

第四节 农民政策敏感性培育277

一、农民政策敏感性释义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278

二、农民政策敏感性的培育和提升路径281

第六章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实践284

第一节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新举措与新经验284

一、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意义284

二、淮安市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新举措286

三、淮安市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新经验289

第二节 淮安市推进“阳光信访”的实践及经验分析294

一、“阳光信访”的时代价值294

二、淮安市推进“阳光信访”的实践举措295

三、淮安市推进“阳光信访”的基本经验297

参考文献301

后记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