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通信新技术
  • 毛京丽,桂海源,孙学康,张玉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1845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通信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通信网的基本组成1

1.1.1通信网的概念1

1.1.2通信网的构成要素1

1.1.3通信网的基本结构2

1.2通信网的分类5

1.2.1按业务种类分5

1.2.2按所传输的信号形式分9

1.2.3按服务范围分9

1.2.4按运营方式分9

1.2.5按所采用的传输媒介分9

1.3通信网的质量要求10

1.4现代通信业务11

1.4.1视音频业务11

1.4.2数据通信业务12

1.4.3多媒体通信业务15

1.5支撑网技术16

1.5.1现代通信网的构成16

1.5.2支撑网技术17

1.6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27

小结30

练习题31

第2章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32

2.1同步数字体系32

2.1.1同步数字体系的概念32

2.1.2SDH设备38

2.1.3SDH传送网40

2.1.4SDH网络保护42

2.2MSTP的基本概念及其关键技术44

2.2.1MSTP的基本概念及特点44

2.2.2MSTP中的关键技术46

2.3多业务传送平台51

2.3.1以太网业务在MSTP中的实现51

2.3.2ATM业务在MSTP中的实现52

2.3.3TDM业务在MSTP中的实现53

2.3.4MSTP在城域网中的应用53

2.4基于SDH多业务传送平台的光纤通信系统55

2.4.1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55

2.4.2光通信系统有关指标的计算和核算56

2.4.3SDH网络性能分析57

小结61

练习题62

第3章 智能光网络63

3.1波分复用63

3.1.1波分复用技术的基本概念63

3.1.2WDM的特点65

3.1.3波分复用系统66

3.1.4WDM网络的关键设备OADM和OXC70

3.2智能光网络73

3.2.1智能光网络的概念、特点及功能73

3.2.2ASON的网络体系结构74

3.2.3ASON控制平面及其核心技术76

3.3光网络的发展趋势86

3.3.1下一代光网络86

3.3.2全光网络89

小结90

练习题91

第4章 Internet92

4.1Internet概述92

4.1.1Internet的概念及发展92

4.1.2Internet的特点95

4.1.3TCP/IP分层模型95

4.2IP及辅助协议97

4.2.1IP协议(IPv4)97

4.2.2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106

4.2.3ARP和RARP108

4.3路由器与Internet的路由选择协议109

4.3.1Internet的网间连接设备——路由器109

4.3.2Internet的路由选择协议概述114

4.3.3内部网关协议RIP(路由信息协议)115

4.3.4内部网关协议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119

4.3.5外部网关协议BGP(边界网关协议)121

4.4TCP和UDP124

4.4.1协议端口124

4.4.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24

4.4.3传输控制协议(TCP)125

4.5应用层协议133

4.5.1域名系统133

4.5.2文件传输协议135

4.5.3远程终端协议137

4.5.4电子邮件138

4.5.5万维网140

4.5.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142

4.6下一代IP技术——IPv6143

4.6.1IPv6的引入及其特点143

4.6.2IPv6数据报格式144

4.6.3IPv6地址体系结构146

4.6.4IPv4向IPv6过渡的方法147

小结148

练习题152

第5章 宽带IP城域网154

5.1宽带IP城域网的概念及分层结构154

5.1.1宽带IP城域网的概念154

5.1.2宽带IP城域网的分层结构155

5.2宽带IP城域网的骨干传输技术157

5.2.1IP over ATM157

5.2.2IP over SDH162

5.2.3IP over DWDM165

5.2.4千兆以太网技术167

5.3宽带IP城域网的接入技术171

5.3.1ADSL接入技术171

5.3.2HFC接入技术175

5.3.3FTTX+LAN180

5.3.4无线接入182

5.3.5几种宽带接入技术的选择186

5.4宽带IP城域网的IP地址规划186

5.4.1公有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186

5.4.2宽带IP城域网的IP地址规划188

小结189

练习题191

第6章 智能网193

6.1智能网概述193

6.1.1智能网基本概念193

6.1.2智能网概念模型194

6.1.3基本呼叫状态模型196

6.1.4智能网应用协议200

6.2固定智能网206

6.2.1固定智能网的物理结构206

6.2.2固定智能网中典型的信令流程208

6.3移动智能网210

6.3.1移动智能网的物理结构210

6.3.2CAP协议和MAP协议212

6.3.3移动智能网中智能业务的触发214

6.3.4移动智能网中典型的信令流程214

6.4智能网的发展216

6.4.1固定电话网的智能化改造216

6.4.2移动智能网的发展222

小结228

练习题230

第7章 下一代网络231

7.1下一代网络概述231

7.1.1NGN的定义231

7.1.2NGN的特点232

7.1.3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结构233

7.2下一代网络中采用的主要协议238

7.2.1下一代网络中传输媒体信息的协议238

7.2.2SIP协议和SDP协议241

7.2.3H.248协议259

7.3下一代网络的应用268

7.3.1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的应用示例268

7.3.2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电话网的应用示例270

小结272

练习题276

第8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278

8.1第三代移动通信简介278

8.1.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278

8.1.2IMT-2000的频谱划分280

8.1.33G业务分类281

8.2WCDMA移动通信系统282

8.2.1WCDMA网络特点282

8.2.2UMTS系统结构283

8.2.3基于R99、R4、R5/R6的核心网结构285

8.2.4Uu接口协议结构290

8.2.5物理层291

8.2.6数据链路层294

8.2.7无线资源控制层297

8.3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298

8.3.1TD-SCDMA网络特点298

8.3.2TD-SCDMA空中接口300

8.3.3TD-SCDMA物理层302

8.3.4TD-SCDMA物理信道305

8.4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306

8.4.1CDMA2000及发展306

8.4.2CDMA2000网络结构309

8.4.3CDMA2000空中接口312

小结317

练习题318

第9章 移动通信新技术320

9.1IP多媒体子系统320

9.1.1IP多媒体子系统特点320

9.1.2IMS网络结构322

9.1.3IMS网络接口及协议325

9.1.4IMS网络的应用327

9.23G无线系统的高速解决方案332

9.2.1概述332

9.2.2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333

9.2.3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338

9.2.4CDMA2000增强技术341

9.3第三代移动通信演进347

9.3.1概述347

9.3.2未来移动通信关键技术349

9.3.33GPP ITE技术353

9.3.4IMT-Advanced355

小结358

练习题360

参考文献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