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妇科肿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妇科肿瘤学
  • 曹泽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3280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198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6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妇科肿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七章 外阴肿瘤545

第一节 外阴良性肿瘤545

一、外阴乳头状瘤545

二、外阴纤维瘤546

三、外阴脂肪瘤546

四、外阴血管瘤546

五、外阴淋巴管瘤546

六、外阴瘤样病变547

第二节 外阴上皮内瘤变547

一、命名与分类547

二、病理改变548

三、临床表现548

四、诊断548

五、治疗549

第三节 外阴恶性肿瘤549

一、外阴鳞状细胞癌549

三、外阴腺癌557

二、外阴派杰病557

四、外阴基底细胞癌559

五、外阴肉瘤560

参考文献562

第十八章 阴道肿瘤567

第一节 阴道良性肿瘤567

一、乳头状瘤567

二、纤维瘤567

三、平滑肌瘤567

五、阴道腺病568

四、神经纤维瘤568

第二节 阴道癌前疾病569

一、病理检查569

二、临床表现570

三、诊断570

四、治疗570

第三节 阴道恶性肿瘤570

一、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癌571

二、阴道腺癌575

三、阴道肉瘤577

四、阴道胚胎性横纹肌肉瘤578

五、阴道内胚窦瘤579

参考文献580

第十九章 子宫颈癌585

第一节 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585

一、患病率与发病率585

二、死亡率586

三、流行特征588

第二节 子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591

一、发病危险因素591

二、其他与子宫颈癌发病可能有关的因素598

三、高危人群的确定600

第三节 病毒与子宫颈癌601

一、单纯疱疹病毒601

二、巨细胞病毒603

三、人乳头状瘤病毒604

一、鳞状细胞癌608

第四节 病理类型608

二、腺癌610

第五节 预防与普查612

一、子宫颈癌的预防612

二、普查普治614

三、积极治疗宫颈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615

第六节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616

一、CIN的发生*616

二、CIN的定义617

四、湿疣及CIN的病理诊断618

三、CIN的病理特征618

五、临床表现619

六、疹断620

七、治疗623

八、转归627

第七节 子宫颈微灶型浸润癌628

一、种类628

二、分期629

三、症状和体征630

四、诊断631

五、治疗632

第八节 子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634

一、临床表现634

二、转移和扩散途径636

三、临床分期641

四、诊断与辅助诊断644

五、治疗646

第九节 子宫颈腺癌669

一、发病原因669

二、组织发生670

三、病理类型670

四、关于子宫颈腺癌的癌前病变问题671

五、关于子宫颈微灶浸润腺癌的问题671

六、临床表现672

七、临床分期672

八、诊断672

十、预后673

九、治疗673

第十节 子宫颈残端癌674

一、临床表现674

二、诊断674

三、治疗674

四、预后及随访675

一、子宫颈复发癌的发病情况676

二、子宫颈复发癌的检查676

第十一节 子宫颈复发癌676

三、子宫颈复发癌的临床表现677

四、子宫颈复发癌的诊断677

五、子宫颈复发癌的治疗678

六、子宫颈复发癌的预后680

第十二节 子宫颈癌的预后及随访681

一、子宫颈癌的预后681

二、子宫颈复发癌及残端癌的预后685

三、子宫颈癌治疗后远期并发症685

五、子宫颈癌的死亡率686

六、子宫颈癌的随诊686

四、子宫颈癌预后的判断686

参考文献688

第二十章 子宫肌瘤699

第一节 发病率及病因学699

一、子宫肌瘤的发病率699

二、子宫肌瘤的病因学700

第二节 发生部位及类型703

一、子宫体肌瘤703

二、子宫颈肌瘤704

四、寄生性肌瘤705

三、阔韧带肌瘤705

第三节 病理学变化706

一、大体观706

二、镜下结构706

三、继发改变708

第四节 临床表现711

一、症状711

二、体征714

三、扭转715

二、感染715

第五节 并发症715

一、红色变性715

第六节 诊断716

一、临床表现716

二、诊断性刮宫716

三、B型超声检查716

四、子宫输卵管造影717

五、宫腔镜检查718

六、腹腔镜检查718

第七节 鉴别诊断718

一、妊娠子宫718

二、充盈膀胱719

三、卵巢肿瘤719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719

五、子宫腺肌症719

十一、子宫肉瘤720

十、慢性子宫内翻720

九、盆腔炎性肿块720

八、子宫肌肥大症720

七、子宫颈癌720

六、子宫内膜癌720

第八节 处理721

一、治疗原则721

二、期待疗法721

三、药物治疗722

四、手术治疗724

五、放射治疗731

第九节 特殊类型子宫肌瘤732

一、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732

二、高分裂象平滑肌瘤733

三、奇异型平滑肌瘤733

四、血管型平滑肌瘤733

五、上皮样平滑肌瘤733

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735

参考文献736

八、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736

七、腹膜弥漫性平滑肌瘤病736

第二十一章 子宫内膜癌740

第一节 流行病学及病因学740

一、发生率740

二、危险因素741

第二节 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742

一、前言742

二、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及其与恶变关系743

五、临床表现及诊断744

三、子宫内膜瘤样变及原位癌744

四、癌前病变发生率744

六、治疗及对预后的判断745

七、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预后747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病理形态748

一、癌前病变748

二、子宫内膜癌病理改变748

一、直接蔓延扩散750

二、淋巴道转移750

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的转移及播散途径750

三、血行转移751

第五节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751

一、临床表现751

二、辅助诊断方法751

第六节 子宫内膜癌分期755

第七节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757

一、有关子宫内膜癌治疗的回顾757

二、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758

三、子宫内膜癌的放射治疗762

四、子宫内膜癌的激素治疗764

五、化学药物治疗766

六、复发癌的治疗768

第八节 预后及影响因素769

一、预后769

二、预后影响因素769

参考文献775

第二节 组织学分类782

第一节 概述782

第二十二章 子宫肉瘤782

第三节 病理784

一、子宫平滑肌肉瘤784

二、粘液样平滑肌肉瘤784

三、上皮样细胞平滑肌肉溜785

四、子宫内膜间质肉溜785

五、葡萄状肉瘤785

六、恶性米勒管混合瘤786

第四节 扩散与转移787

第五节 分期788

第六节 临床表现789

一、子宫平滑肌肉瘤789

二、恶性米勒管混合瘤789

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789

第七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790

一、诊断790

二、鉴别诊断790

第八节 治疗791

一、手术治疗791

二、放射治疗792

三、化学治疗793

四、内分泌治疗794

五、复发子宫肉瘤的治疗794

第九节 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796

参考文献797

第二十三章 输卵管肿瘤802

第一节 输卵管良性肿瘤802

一、病理802

二、临床表现802

三、鉴别诊断803

四、治疗803

第二节 原发性输卵管癌804

一、发病因素804

二、病理805

三、临床表现806

四、转移途径806

六、诊断807

五、临床分期807

七、鉴别诊断809

八、治疗809

九、预后及随访810

十、预防810

第三节 其他输卵管恶性肿瘤811

一、转移性输卵管癌811

二、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811

三、原发性输卵管肉瘤811

参考文献812

四、输卵管恶性混合性米勒管肿瘤812

五、输卵管恶性畸胎瘤812

第二十四章 卵巢肿瘤814

第一节 发病率、致病因素及流行病学特点814

一、流行病学特点814

二、危险因素和发病因素818

三、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的共同性823

第二节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及分级824

一、分类824

二、分级829

第三节 卵巢恶性肿瘤的转移和临床分期830

一、卵巢恶性肿瘤的转移830

二、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834

三、卵巢恶性肿瘤转移及分期的重要性835

第四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838

一、临床诊断838

二、辅助诊断840

三、分期诊断853

四、盆腔肿块的鉴别诊断854

五、腹水的鉴别诊断856

第五节 卵巢上皮性肿瘤857

一、发病率858

二、年龄858

三、临床症状859

四、临床检查859

五、病理检查860

六、实验室检查880

八、影像学检查882

七、腹腔镜检查882

九、合并症884

十、诊断885

十一、预后特征885

十二、治疗886

第六节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887

一、定义887

二、诊断887

四、预后889

三、转移和复发889

五、几个问题的看法和讨论890

六、治疗后随访890

七、建议891

第七节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892

一、概述892

二、发病率892

三、年龄892

四、临床症状892

六、病理检查893

五、实验室检查893

七、合并症907

八、治疗和预后907

第八节 卵巢类固醇(脂质)细胞肿瘤909

一、概述909

二、临床表现909

三、实验室检查909

四、病理检查909

六、治疗及预后911

五、合并症911

第九节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912

一、概述912

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病因学912

三、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概述、临床资料、病理检查、生物学行为及预后913

四、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处理949

五、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后监测952

六、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长期结果952

一、卵巢性腺母细胞瘤953

第十节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953

二、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958

第十一节 卵巢间皮肿瘤959

一、概述959

二、临床表现959

三、病理检查959

四、鉴别诊断960

五、治疗及预后961

第十二节 来源未定的卵巢肿瘤961

一、卵巢小细胞癌961

二、卵巢肝样癌962

三、卵巢嗜酸细胞肿瘤963

四、可能来源于午非管的肿瘤964

第十三节 卵巢转移性肿瘤965

一、概述965

第十四节 卵巢瘤样病变974

一、卵巢孤立性滤泡囊肿974

二、治疗974

二、卵巢黄体囊肿976

三、卵巢卵泡膜黄素囊肿977

四、多囊卵巢病977

五、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981

六、卵巢间质增生985

七、卵巢卵泡膜细胞增殖症985

八、卵巢妊娠黄体瘤986

九、卵巢重度水肿987

十、卵巢冠囊肿989

十一、卵巢生发上皮包涵囊肿990

十二、卵巢单纯性囊肿990

十三、卵巢纤维瘤病990

十四、妊娠期及产褥期卵巢大的孤立性黄素化滤泡囊肿992

十五、卵巢门细胞增殖993

第十五节 其他类型的卵巢肿瘤993

一、非卵巢特殊组织来源的肿瘤993

二、卵巢网肿瘤998

三、卵巢恶性淋巴瘤999

第十六节 卵巢癌的手术治疗1001

一、年龄1001

二、生育状况1001

三、组织病理学1001

四、早期卵巢癌的手术治疗1005

五、晚期卵巢癌的手术治疗1005

二、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类1012

三、卵巢上皮性癌的化学治疗1012

一、卵巢癌的转移特点和化学治疗的意义1012

第十七节 卵巢癌的化学治疗1012

四、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化学治疗1021

五、常用化疗药物的主要副反应及其处理1024

第十八节 卵巢恶性肿瘤的其他治疗1025

一、免疫治疗1025

二、内分泌治疗1026

第十九节 卵巢恶性肿瘤治疗后监测及随访1027

四、磁共振成像1028

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1028

五、肿瘤标记物1028

一、妇科检查1028

二、B超检查1028

六、多种标记物1030

七、放射免疫显像1030

八、二次剖腹探查手术1031

九、各种监测方法的比较1035

十、定期随访1035

参考文献1036

第一节 滋养细胞肿瘤的名称、概念及特点1055

第二十五章 滋养细胞肿瘤1055

第二节 滋养细胞肿瘤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1057

一、流行病学1057

二、滋养细胞肿瘤(疾病)的发病原因1063

第三节 滋养细胞肿瘤的病理学1067

一、正常绒毛和滋养细胞1067

二、葡萄胎1068

四、绒毛膜癌(绒癌)1069

五、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微结构1069

三、侵蚀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1069

六、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检测1070

第四节 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表现1071

一、葡萄胎1071

二、侵蚀性葡萄胎1072

三、绒毛膜癌1073

第五节 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学1076

一、病理诊断1077

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1077

三、B型超声检查1079

四、妊娠特异性蛋白的检测1080

五、X线检查1080

六、腹腔镜检查1082

七、流式细胞计数1082

八、磁共振成像1083

九、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1083

十、荧光原位杂交法1083

第六节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期1084

三、临床分期的应用及优缺点1085

二、临床分期的标准1085

一、临床分期的依据1085

四、国际妇产科联盟对本方案的修订1086

第七节 滋养细胞肿瘤的处理1087

一、葡萄胎的处理1087

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的处理1088

三、化学治疗方案1089

四、化学治疗的注意事项1092

五、化学治疗的毒副反应及其并发症处理1093

六、各转移瘤的治疗1094

第八节 滋养细胞肿瘤的预后和预防1096

一、预后1096

二、预防1099

第九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100

一、病理所见1100

二、临床表现1101

参考文献1102

第一节 黑色素瘤的生长形式1106

一、浅表蔓延型黑色素瘤1106

第二十六章 女性生殖器官黑色素瘤1106

二、结节型黑色素瘤1107

三、雀斑型黑色素瘤1107

第二节 组织学特点1107

一、外阴黑色素瘤1107

二、阴道黑色素瘤1107

三、病理学1108

二、症状1108

一、发生率1108

第三节 外阴黑色素瘤1108

四、卵巢转移性黑色素瘤1108

三、子宫颈黑色素瘤1108

四、分期1109

五、诊断1110

六、鉴别诊断1110

七、治疗1110

八、生存率1111

九、影响预后的因素1111

四、生存率1113

三、病理1113

一、发生率1113

第四节 阴道黑色素瘤1113

二、临床表现1113

五、治疗1114

第五节 尿道黑色素瘤1114

一、发生率1114

二、症状与诊断1114

一、发生率1115

二、治疗和预后1115

第六节 子宫颈黑色素瘤1115

三、治疗和疗效1115

参考文献1116

第二十七章 女性生殖道恶性混合性中胚叶肿瘤1117

第一节 概论1117

一、命名和分类1117

二、组织发生1117

第二节 癌肉瘤1119

一、临床表现1119

二、诊断1119

四、治疗1120

三、分期1120

第三节 腺肉瘤1122

一、病理1122

五、随访及预后1122

二、临床表现1123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1123

四、治疗1123

五、随访及预后1124

参考文献1124

一、平滑肌瘤1127

第二十八章 女性生殖器官邻近组织的肿瘤1127

第一节 子宫圆韧带的肿瘤1127

二、腺肌病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128

三、囊肿1128

四、其他良性肿瘤1128

五、恶性肿瘤1128

第二节 子宫骶骨韧带的肿瘤1128

一、阔韧带囊性肿瘤1129

第三节 子宫阔韧带的肿瘤1129

二、阔韧带实性肿瘤1130

三、阔韧带转移性肿瘤1130

第四节 卵巢韧带的肿瘤1131

参考文献1131

第二十九章 青少年及小儿妇科肿瘤1132

第一节 发病情况及特点1132

第二节 妇科检查的特殊性1133

一、适应证1133

二、器械1133

三、检查方法1133

第三节 外阴肿瘤1133

一、囊肿1133

二、良性肿瘤1135

三、恶性肿瘤1135

第四节 阴道肿瘤1136

一、囊肿1136

三、恶性肿瘤1137

二、良性肿瘤1137

第五节 子宫颈肿瘤1141

一、良性肿瘤1141

二、恶性肿瘤1142

第六节 子宫体肿瘤1143

一、良性肿瘤1143

第七节 卵巢肿瘤1144

一、概述1144

二、恶性肿瘤1144

二、非赘生性囊肿1146

三、赘生性肿瘤1147

第八节 输卵管肿瘤1155

参考文献1156

第三十章 女性生殖器官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157

第一节 发病率及发病因素1157

一、遗传倾向1157

六、扩大的Muller系统1158

五、癌基因突变1158

三、免疫功能缺陷1158

二、宿主的易感性1158

四、辐射致癌1158

第二节 病理1159

一、病理学诊断标准1159

二、临床病理1159

二、临床征象1162

一、病理学诊断1162

第四节 诊断1162

一、发病年龄1162

第三节 临床表现1162

二、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1163

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1163

第五节 治疗及预后1164

一、治疗原则1164

二、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1164

参考文献1165

二、子宫颈癌合并妊娠1167

一、子宫平滑肌瘤合并妊娠1167

第三十一章 妇科肿瘤合并妊娠1167

第一节 发病概况1167

三、卵巢肿瘤合并妊娠1168

四、输卵管肿瘤合并妊娠1168

五、子宫内膜癌合并妊娠1168

六、阴道肿瘤合并妊娠1168

七、外阴肿瘤合并妊娠1169

第二节 妇科肿瘤与妊娠的相互关系1169

一、妊娠对肿瘤的影响1169

二、肿瘤对妊娠的影响1170

第三节 临床症状及体征1171

一、早期妊娠1171

二、中期妊娠1172

三、晚期妊娠1172

四、分娩期1172

二、阴道检查1173

一、体表视诊1173

五、产褥期1173

第四节 诊断方法1173

三、宫颈检查1174

四、临床检查1174

五、细胞学检查1174

六、诊断性刮宫1174

七、病理学检查1174

十一、内镜检查1175

十三、血清甲胎蛋白测定1175

十二、放射免疫显像技术1175

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1175

九、腹部X线检查1175

八、B型超声检查1175

十四、肿瘤穿刺活检1176

第五节 鉴别诊断1176

一、卵巢肿瘤与生理性黄体囊肿1176

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1176

三、妊娠合并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1176

六、妊娠合并妇科肿瘤与病理妊娠1177

四、妊娠合并子宫内膜癌与子宫粘膜下肌瘤1177

五、妊娠合并妇科肿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1177

七、子宫韧带肿瘤1178

八、妊娠合并妇科肿瘤与盆腔结核性包块1178

九、妊娠合并妇科肿瘤与肠道、网膜肿瘤1178

十、妊娠合并妇科肿瘤与异位肾脏1178

第六节 治疗1179

一、子宫肌瘤合并妊娠1179

二、子宫颈癌合并妊娠1179

四、卵巢恶性肿瘤合并妊娠1181

三、卵巢良性肿瘤合并妊娠1181

五、输卵管肿瘤合并妊娠1182

六、子宫内膜癌合并妊娠1182

七、阴道肿瘤合并妊娠1183

八、外阴肿瘤合并妊娠1183

第七节 放射治疗对胎儿的影响1183

参考文献1184

索引11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