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韩句法结构对比结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韩句法结构对比结构
  • 金莉娜著 著
  • 出版社: 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 ISBN:753891756X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汉语-句法结构-对比研究-朝鲜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韩句法结构对比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1

0.2 研究范围和内容2

0.3 理论基础和方法3

0.4 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4

0.4.1 语料来源4

0.4.2 符号说明7

第一章 汉韩“S1+S2+P”结构的研究现状8

1.1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研究现状8

1.1.1 主语的研究9

1.1.2 主语和话题关系的研究11

1.1.3 主谓谓语句范围的研究12

1.1.4 主谓谓语句类型的研究16

1.2 韩国语双重主语句(?)的研究现状17

1.2.1 主语的研究18

1.2.2 主语和主题关系的研究20

1.2.3 助词“-?/-?”和“-?/-?”的研究22

1.2.3.1 助词“-?/-?”的研究22

1.2.3.2 辅助助词“-?/-?”的研究24

1.2.3.3 本文对助词“-?/-?”、“-?/-?”的认识26

1.2.4 双重主语句类型的研究27

1.3 汉韩“S1+S2+P”结构的对比研究现状29

第二章 汉韩“S1+S2+P”结构的界定标准、范围及性质29

2.1 汉韩“S1+S2+P”结构的界定标准32

2.2 汉韩“S1+S2+P”结构的范围33

2.2.1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范围34

2.2.2 韩国语双重主语句的范围36

2.3 汉韩“S1+S2+P”结构的性质36

2.3.1 语言递归性的体现37

2.3.2 属于句型范畴38

2.3.3 “近景式”认知模式的反映39

第三章 汉韩“S1+S2+P”结构的句法特点40

3.1 汉韩“S1+S2+P”结构的层次关系40

3.2 汉韩“S1+S2+P”结构的句法位置42

3.2.1 构成完整的单句43

3.2.2 构成单句的句法成分44

3.2.3 构成复句中的小句44

3.2.3.1 位居第一个分句44

3.2.3.2 位居最后分句45

3.2.3.3 位居中间分句47

3.2.3.4 连锁结构“S1+(S2+P)n”48

3.3 汉韩“S1+S2+P”结构的句法构成49

3.3.1 S1的构成51

3.3.1.1 S1由词构成52

3.3.1.2 S1由短语构成55

3.3.2 S2的构成63

3.3.2.1 S2由词构成63

3.3.2.2 S2由短语构成66

3.3.3 P的构成71

3.3.3.1 P由动词性成分构成72

3.3.3.2 P由形容词性成分构成76

3.3.3.3 P由名词性成分构成81

3.4 汉韩“S1+S2+P”结构的句法功能82

3.4.1 充当主语83

3.4.2 充当宾语83

3.4.3 充当补语85

3.4.4 充当定语86

第四章 汉韩“S1+S2+P”结构的语义特点87

4.1 汉韩“S1+S2+P”结构的语义连接模式87

4.1.1 S1受P格框架的支配88

4.1.1.1 S1和S2是施事或受事88

4.1.1.2 S1和S2是感事或主事91

4.1.1.3 S1和S2是与事或工具94

4.1.2 S1不受P格框架的支配95

4.2 汉韩“S1+S2+P”结构的语义类型97

4.2.1 领属关系类98

4.2.1.1 S1和S2具有“整体—部分”的关系98

4.2.1.2 S1和S2具有“事物—属性”的关系102

4.2.1.3 S1和S2具有“类别—成员”的关系103

4.2.2 施受关系类105

4.2.3 关涉关系类108

4.2.4 陈述关系类110

4.2.5 数量关系类113

4.3 汉韩“S1+S2+P”结构的语义功能115

4.3.1 描写说明115

4.3.2 叙述说明117

4.3.3 判断说明118

第五章 汉韩“S1+S2+P”结构的语用特点120

5.1 汉韩“S1+S2+P”话题结构120

5.1.1 单一式话题结构121

5.1.2 辐射式话题结构122

5.2 汉韩“S1+S2+P”信息结构124

5.2.1 汉韩“S1+S2+P”结构的知识信息124

5.2.1.1 话题为回指信息125

5.2.1.2 话题为共享信息126

5.2.1.3 话题为对比信息128

5.2.2 汉韩“S1+S2+P”结构的指称信息128

5.2.2.1 话题由定指充当129

5.2.2.2 话题由通指充当130

5.2.2.3 话题由不定指充当132

5.3 汉韩“S1+S2+P”结构的话题化136

5.3.1 话题化的条件136

5.3.1.1 句法限制137

5.3.1.2 语义约束139

5.3.1.3 语用制约141

5.3.2 话题化的手段144

5.3.2.1 移位144

5.3.2.2 添加146

5.3.2.3 删略147

5.3.2.4 复指149

第六章 汉韩“S1+S2+P”结构的对应形式152

6.1 汉语主谓谓语句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152

6.1.1 对等式对应形式152

6.1.1.1 对应于“NP1?/?+NP2?/?+VP”句153

6.1.1.2 对应于“NP1?/?+NP2?/?+VP”句154

6.1.2 转换式对应形式155

6.1.2.1 S1转换为韩国语的定语(?)156

6.1.2.2 S1或S2转换为韩国语的宾语(?)160

6.1.2.3 S2转换为韩国语的状语(?)165

6.1.3 删减式对应形式171

6.1.4.1 删减名词171

6.1.4.2 删减代词173

6.2 韩国语双重主语句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175

6.2.1 对等式对应形式175

6.2.2 转换式对应形式178

6.2.2.1 S1转换为汉语的定语178

6.2.2.2 S1或S2转换为汉语的宾语181

6.2.2.3 S2转换为汉语的状语186

6.2.3 分解式对应形式187

6.2.3.1 S1分解为主谓句189

6.2.3.2 S1分解为复指成分191

6.2.3.4 S1分解为状语和宾语192

6.2.4 引申式对应形式194

6.2.5 增减式对应形式196

6.2.5.1 增添式对应形式196

6.2.5.2 删减式对应形式197

第七章 结语201

一、明确了汉语、韩国语研究中的几组重要概念201

二、提出了汉韩“S1+S2+P”结构的性质问题201

三、描写了汉韩“S1+S2+P”结构在句法上的共性和个性202

四、考察了汉韩“S1+S2+P”结构在语义上的共性和个性202

五、探讨了汉韩“S1+S2+P”结构在语用上的共性和个性203

六、归纳了汉韩“S1+S2+P”结构的对应形式204

参考文献207

后记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