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易道主干 中华文化源头活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易道主干 中华文化源头活水
  • 张其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店
  • ISBN:780568890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易道主干 中华文化源头活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周易》: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1

一、《周易》的文化地位1

前言1

二、《周易》的构成3

经文3

传文4

三、《周易》的作者与时代4

八卦的作者与时代5

六十四卦的作者与时代5

封爻辞的作者与时代6

《易传》的作者与时代7

“周”的含义8

四、“周易”的含义8

“易”的含义10

“周易”的含义11

五、《周易》的性质12

《周易》是卜筮书12

《周易》是哲学书12

《周易》是历史书13

《周易》是科学书13

《周易》是百科全书14

第二章 《易经》:上古先民对宇宙生命的占问16

一、卦爻象--《易经》符号系统16

神秘的封爻符号17

封爻的来源21

封爻的组成34

封爻的现代“破译”36

封爻的内涵49

六十四卦的次序51

二、封爻辞--《易经》文字系统65

卦名65

封辞67

爻名68

爻辞69

《易经》四要素与二要素70

三、封爻象与卦爻辞70

封爻象与卦爻辞的关系71

封爻象与卦爻辞的意义71

第三章 《易传》:先秦哲人智慧的结晶74

一、“十翼”介绍75

象传75

象传77

文言传78

系辞传79

说卦传81

序卦传83

杂卦传84

爻位分析法85

二、解《经》的方法85

取象分析法89

取义分析法94

三、概念范畴与思想精华97

位--卦位--爻位97

时--卦时--趋时100

序--卦序105

中--中正--时中109

太极--太和110

气111

阴阳112

五行120

三才--三极123

反复--往来125

四、《易传》:儒道互补、百家会通的典范133

《易传》各篇的思想来源133

先秦儒道各家思想的汇总135

《易传》思维模式的特征和意义136

第四章 易学:中华文化的主旋律138

一、什么是“易学”?138

作为经学的“易学”139

作为哲学的“易学”140

二、一花两瓣141

象数141

义理155

象数与义理的关系159

三、先秦易学167

四、两汉易学169

象数派--孟、京易学171

古文经派--费直易学173

黄老派--严、扬、魏易学173

五、魏晋易学174

玄学义理派--王、韩易学175

象数派(术数派)--管、孙、干、郭易学176

佛易糅合派--萧衍易学177

义理派--孔、李易学178

六、隋唐易学178

佛道派--宗、李易学179

七、宋代易学180

象数(图书)派--陈、周、邵、朱、蔡易学180

义理派--程、张、朱、杨易学184

八、明清易学189

义理派宋易--王、李易学189

象数派易学--来、方易学193

朴学派汉易--毛、惠、张、焦易学194

九、现代易学198

义理--哲学派199

象数--科学派201

考据--考古派204

综合派207

十、国外易学208

《周易》译本208

《周易》研究212

第五章 易道:中华文化的精神主干216

一、从“道”的高度看“易”217

《易传》论“易道”217

历代论“易道”221

“易道”三层面224

易贯儒道226

二、易道本体观念228

易学各派的本体观229

易道宇宙生成论与结构论236

三、易道思维方式238

易道思维的形式239

易道思维的方法242

易道思维模型248

四、易道价值观念253

五、中华传统科学的实质255

自然科学256

生命科学272

六、中华文化的理念特征与走向293

周流--循环变易294

太和--整体和谐295

意象--直悟联想297

功用--动态功能297

结语 中西文化:从大冲突到大融合300

附录《周易》全文308

乾308

坤310

屯312

蒙313

需313

讼314

师315

比315

小畜316

履317

泰318

否318

同人319

大有320

谦320

豫321

随322

蛊323

临323

观324

贲325

噬嗑325

剥326

复327

无妄328

大畜328

颐329

大过330

坎330

离331

咸333

恒333

遁334

大壮335

晋336

明夷336

家人337

睽338

蹇338

解339

损340

益341

夬341

姤342

萃343

困344

升344

井345

革346

鼎346

震347

艮348

渐349

归妹349

丰350

旅351

巽351

兑352

涣353

节354

中孚354

小过355

既济356

未济356

系辞传上358

系辞传下363

说卦传368

序卦传371

杂卦传373

后记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