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道路设计手册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道路设计手册 上
  • 北京市市政设计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15040·4653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1357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13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道路设计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道路的分类1

第一章 城市道路的分类及标准1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分类1

第二节 城市道路设计标准2

第二章 公路等级的划分及标准4

第二篇 路线设计5

第一章 横断面设计5

第一节 车道通行能力5

第二节 车道宽度26

第三节 街道宽度及郊区道路路基36

宽度36

第四节 路拱曲线及横坡度44

第五节 横断面的布置形式68

第六节 桥涵部分的横断面设计74

第二章 平面设计76

第一节 弯道76

第二节 视距416

第三节 平面布置428

第一节 纵坡度441

第四节 桥头路的平面设计441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441

第二节 竖曲线445

第三节 桥涵路面纵断设计481

第四章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482

原则482

第一节 城市道路设计的主要原则482

第二节 横断面设计的一般原则482

第三节 平面设计的一般原则484

第四节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原则485

技术标准488

第五章 设计参考资料488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道路及公路设计488

第二节 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507

第三节 汽车及工程运输机械资料512

第四节 交通量的计算566

第五节 城市道路中线座标点的计算570

第六节 日本有关道路通行能力及575

设计交通量的资料575

第二节 交叉口及交叉口组成要素582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设计的重要性582

的定义582

第一章 概说582

第三篇 平面交叉口设计582

第二章 平面设计583

第一节 平面交叉分类583

第二节 交叉口的设计原则585

第三节 渠化585

第四节 设计要素587

第五节 导流路590

第六节 导流岛590

第七节 人行道及人行横道591

第八节 路口道牙转弯半径592

第九节 路口视距600

第三章 竖向设计603

第一节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目的603

及原则603

第二节 交叉口设计等高线型式603

第三节 路口等高线设计方法603

第四章 现有交叉口的改善608

第四篇 路基路面设计611

第一章 路基设计611

第一节 公路自然区划及土壤分类611

第二节 土基湿度状况与外部自然条件的关系及水文地带类型的划分616

第三节 路基稳定622

第四节 预防路基冻害措施639

第二章 柔性路面厚度计算659

第一节 考虑结构有塑性形变积累,659

以形变模量为强度指标的659

计算方法659

第二节 以路面容许回弹弯沉值为强692

度指标的计算方法692

第三节 常用路面结构组合720

第四节 高级路面结构应力的计算727

第五节 柔性路面加州承载比744

设计方法简介744

方法757

第六节 双圆综合荷载、三层弹性层757

状体系、三个指标的设计757

第三章 刚性路面780

第一节 计算原则及设计参数780

第二节 混凝土路面板板厚计算803

第三节 板块平面尺寸计算833

第四节 接缝841

第五节 传力杆的设计864

第六节 基层设计与计算891

第七节 混凝土路面板加固措施913

与计算920

第八节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920

第九节 礓?路面928

第十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措施936

第十一节 混凝土路面的补强层设计938

第五篇 排水设计942

第一章 明渠、雨水管及其他构造物942

水力计算942

第一节 城市明渠及雨水管排水942

流量公式942

第二节 明渠等速流的计算953

第三节 明渠变速流的计算967

计算983

第四节 山区道路人工构造物的水力983

第五节 雨水口987

第六节 锯齿形偏沟997

第二章 小汇水面积洪峰流量计算1000

第一节 小汇水面积洪水计算的特点1000

及方法1000

第二节 调查洪水(形态调查)1000

第三节 推理公式1014

第四节 经验公式1035

第五节 公式使用评述1046

第六节 泥石流的流量计算1048

第一节 一般概念1064

第二节 明渠水面曲线推算1064

第三章 设计洪水位的推算1064

第三节 天然河道水面曲线推算1070

第六篇 广场、停车场的设计1079

第一章 广场1079

第一节 广场的类型及规划布局1079

第二节 广场的竖向设计与排水1083

第三节 广场的路面铺装1089

第四节 广场、停车场实例1094

第一节 停车场的设计原则1101

第二章 汽车停车场1101

第二节 停车场的车辆布置与交通1103

第三节 绿化、照明及其他1112

第三章 汽车保养场1117

第四章 自行车停车场的设计1120

第一节 自行车停车场的设计原则1120

第二节 自行车停车场的种类与形式1121

第三节 停车场的附属设施1123

第四节 设计数据1133

第一节 环行交叉的平面形式、适用条件及优缺点1136

第一章 平面环行交叉1136

第七篇 道路交叉口设计1136

第二节 环行交叉的通行能力1139

第三节 环行交叉的组成部分和主要设计指标的确定1142

第四节 环行交叉的竖向、横断及排水1146

第五节 环行交叉的附属设施及其他1147

第二章 道路与铁路的交叉1148

第一节 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1148

第二节 道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1159

第三章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1161

第一节 概述1161

成、类型及其适用条件1162

第二节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特征、组1162

第三节 道路立体交叉的规划与设计及主要设计指标1197

第八篇 交通设施1224

第一章 交通管理设施1224

第一节 交通标志牌1224

第二节 交通标志线1250

第三节 交通信号灯1282

第四节 其他设施1288

第二章 交通安全设施1291

第一节 行人安全设施1291

第二节 车辆安全设施1295

第九篇 道路设计与管线配合1307

第一章 管线综合与道路配合1307

第一节 管线综合的意义与目的1307

第二节 管线布置的一般原则1307

第三节 地下管道交叉原则1308

第四节 各种杆线管缆与道路之间的配合1309

第五节 各种杆线管缆与道路配合中矛盾的解决办法1311

第二章 参考资料1312

第一节 有关杆线管缆概况1312

第二节 管线位置排列的一般规定1317

第三节 现场地下管线的识别常识1320

第四节 现场地上杆线识别常识1321

第五节 现场杆线及管缆资料的搜集1324

第六节 其他参考资料1325

第三章 管道交叉处理1351

第一节 概述1351

第二节 排水管道与上水、煤气、油管(铸铁管或钢管)交叉1351

第三节 排水管道与各种电缆交叉1353

第四节 排水管道与热力沟交叉1354

第五节 雨、污水管道之间交叉1355

第六节 排水管道与地铁交叉1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