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徽省志 第37卷 测绘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徽省志 第37卷 测绘志
  •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阮魁,罗义源(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22280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测绘(学科: 工作 学科: 概况 地点: 安徽省) 地方志 测绘 安徽省(学科: 地方志) 安徽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徽省志 第37卷 测绘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大地测量4

第一章 天文测量4

第一节 清代的天文测量4

概述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天文测量6

第三节 建国后的天文测量7

第二章 重力测量14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重力测量14

第二节 建国后的重力测量15

第三章 基线测量25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基线测量25

第二节 建国后的基线测量25

第三节 长度基准3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三角测量32

第四章 三角测量32

第二节 建国后的三角测量34

第三节 坐标系统49

第五章 水准测量51

第一节 建国前的水准测量51

第二节 建国后的水准测量54

第三节 高程系统68

第四节 水准标石埋设71

第六章 大地形变测量73

第一节 地壳形变监测73

第二节 城市地面沉降观测75

第七章 大地计算77

第一节 天文计算77

第二节 基线计算及基线网平差78

第三节 三角测量平差79

第四节 水准测量平差84

第二篇 地形测量92

第一章 清代实测地图92

第一节 舆图92

第二节 水道图100

第二章 简易测图102

第一节 1:20万比例尺调查图102

第二节 水利勘测图104

第三节 新四军的军事测绘104

第四节 林业调查图105

第三章 平板仪测图106

第一节 1:5万比例尺测图106

第二节 1:2万、1:2.5万、1:4万比例尺测图111

第三节 1:1万比例尺测图115

第一节 概况123

第四章 航空摄影测量123

第二节 民国时期航测图126

第三节 建国后航测地形图128

第四节 遥感141

第三篇 工程测量144

第一章 水利测量144

第一节 长江测量144

第二节 淮河测量150

第二章 地质勘探测量161

第一节 地质矿产测量161

第二节 煤田地质测量167

第三节 冶金地质测量169

第三章 地籍测量173

第一节 建国以前的地籍测量173

第三节 建国后城市地籍测量177

第二节 建国后土地资源详查177

第四章 矿山测量179

第一节 淮南煤矿测量179

第二节 淮北煤矿测量182

第三节 马钢矿山测量185

第四节 铜陵有色金属矿山测量191

第五章 线路测量198

第一节 铁路测量198

第二节 公路测量201

第三节 航道测量205

第四节 输电线测量209

第六章 地震测量211

第一节 地震水淮测量211

第二节 激光测距和小三角测量212

第一节 合肥市213

第七章 城市测量213

第二节 芜湖市216

第三节 蚌埠市220

第四节 马鞍山市222

第五节 安庆市223

第六节 铜陵市226

第七节 淮北市227

第八节 淮南市228

第九节 黄山市231

第八章 风景区测量233

第一节 黄山风景区测量233

第二节 九华山风景区测量233

第三节 天柱山风景区测量234

第一章 地图编制236

第一节 普通地图236

第四篇 地图制图236

第二节 地形图与地理底图250

第三节 专题地图252

第四节 地图集(册)261

第二章 地图制印267

第一节 雕版印刷267

第二节 石印268

第三节 胶印269

第五篇 科技与教育274

第一章 测绘科学技术274

第一节 沿革274

第二节 测绘科技成果275

第三节 测绘科技情报与国际交流280

第四节 主要测绘科技论文与著作283

第一节 学校教育287

第二章 测绘教育287

第二节 专业培训与职工教育291

第三章 测绘学会295

第一节 学会机构295

第二节 学会工作296

第六篇 测绘机构与测绘管理300

第一章 测绘机构300

第一节 建国前的测绘机构300

第二节 建国后的测绘机构302

第二章 测绘管理316

第一节 清代与民国时期的测绘管理316

第二节 建国后的测绘管理317

附录329

历史述要329

文献辑存330

编纂始末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