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近现代史干部读本 1500-194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世界近现代史干部读本 1500-1945](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1435788.jpg)
- 齐世荣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414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近现代史干部读本 1500-194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近代编3
第一章 西方的崛起3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4
一 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4
二 地理大发现的主要成果5
三 殖民掠夺和商业革命8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10
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10
二 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13
三 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16
第三节 欧洲的绝对主义王权20
一 绝对主义王权的特点与性质20
二 英国的绝对主义王权21
三 法国的绝对主义王权22
第四节 尼德兰革命25
一 尼德兰革命的起因25
二 革命的过程26
三 三十年战争及其结果28
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30
第二章 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变革30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结构的变化30
二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32
三 商业资本、手工工场和金融资本36
四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40
五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意义43
第二节 启蒙时代45
一 启蒙运动的兴起45
二 理性主义社会观46
三 战斗唯物主义的哲学49
四 尊重科学 崇尚自然51
五 描绘理想社会的蓝图52
第三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54
一 革命的爆发54
二 内战和对封建制度的改造58
三 共和国与护国政治60
四 旧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63
一 旧制度的衰落65
第四节 法国大革命65
二 革命爆发68
三 君主立宪派的功勋70
四 共和国建立76
五 恐怖统治80
六 热月党执政83
七 拿破仑帝国87
第五节 开明君主政治95
一 普鲁士的开明君主政治95
二 奥地利的开明君主政治96
第六节 早期殖民活动和商业战争97
一 西欧的殖民扩张97
二 商业战争99
第三章 美洲的革命101
第一节 美国独立战争101
一 独立前的英属北美殖民地101
二 独立战争103
三 1787年宪法106
一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108
第二节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108
二 海地革命109
三 西属殖民地独立战争109
四 巴西独立112
第四章 17-18世纪的东欧与亚洲114
第一节 东欧与俄国114
一 东欧概述114
二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114
三 北方战争116
四 叶卡特琳娜二世时的俄国117
第二节 处在传统文明中的亚洲118
一 日本118
二 奥斯曼帝国120
三 莫卧儿帝国121
第五章 进入蒸汽时代123
第一节 工业革命123
一 英国工业革命123
二 各国工业革命124
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和19世纪的历史潮流126
第二节 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129
一 自由主义政策129
二 “世界工厂”和殖民帝国132
第三节 法国政局的变迁133
一 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133
二 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138
第四节 德意志统一145
一 俾斯麦和普鲁士的雄起145
二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47
第五节 意大利统一149
一 加富尔和撒丁王国149
二 对奥战争和中部革命151
三 统一的完成152
第六节 俄国的改革153
一 农奴制危机和克里米亚战争153
二 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55
第七节 美国内战156
一 西进运动156
二 南北矛盾的加剧157
三 内战和重建南方159
第八节 日本明治维新162
一 倒幕运动162
二 明治政府的改革166
第六章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69
第一节 早期工人运动169
一 工人阶级状况169
二 宪章运动170
三 里昂起义和布朗基派171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73
一 空想社会主义173
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75
第三节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177
一 第一国际177
二 巴黎工人3月18日起义180
三 公社的业绩182
四 “五月流血周”183
一 伊朗沦为半殖民地185
第七章 亚洲民族运动的高涨185
第一节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185
二 巴布教徒起义186
第二节 印度民族大起义187
一 莫卧儿帝国瓦解和沦为殖民地187
二 民族大起义189
第八章 开始跨入电气时代的世界191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191
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191
二 垄断组织的形成193
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的发展趋势197
一 自由主义和专制主义的交错197
二 英、法、美的自由主义倾向199
三 德、俄、日的专制主义道路207
第三节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17
一 和平时期的工人运动217
二 第二国际的早期活动219
一 民族运动的演进222
第四节 新型民族运动的兴起222
二 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224
三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229
四 亚洲民族运动的高涨232
现代编239
第一章 20世纪初的世界239
第一节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239
一 欧洲列强瓜分世界239
三 欧洲的军事优势240
二 欧洲的经济优势240
第二节 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241
一 美国工业跃居世界首位241
二 美国的对外扩张241
三 日俄战争和日本吞并朝鲜242
四 日本产业革命的完成和垄断资本的形成243
第三节 列宁主义的诞生和俄国1905的革命244
一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44
二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244
三 1905年革命245
一 伊朗的立宪革命246
第四节 亚洲的觉醒246
二 印度的自主自产运动247
三 青年土耳其革命248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250
第一节 大战的起源250
一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50
二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251
三 巴尔干问题251
二 战争的性质253
第二节 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性质253
一 战争的爆发253
第三节 大战的进程254
一 战争的第一阶段:1914年254
二 战争的第二阶段:1915--1916年255
三 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256
四 战争的结束257
一 大战造成的损失258
二 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258
第四节 大战的结果和影响258
三 战争引起的一系列革命259
四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260
第三章 冲击资本主义世界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261
第一节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61
一 二月革命261
二 两个政权的并存和列宁的“四月提纲”262
三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263
四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264
五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和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265
第二节 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巩固266
一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治经济措施266
二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267
三 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268
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270
第三节 欧洲的革命风暴270
一 德国十一月革命270
二 德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柏林一月起义273
三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274
一 共产国际的成立275
第四节 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275
二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276
三 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277
第五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78
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78
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279
三 国民经济的恢复280
四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280
五 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开展281
七 1936年宪法的制定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83
六 五年计划的实施283
八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和大清洗运动285
第六节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286
一 印度的非暴力运动286
二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289
三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291
四 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293
五 墨西歌的卡德纳斯改革295
一 巴黎和会297
第四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297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97
二 国际联盟299
三 华盛顿会议300
第二节 魏玛共和国304
一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304
二 赔款问题与鲁尔斗争305
三 1923年啤酒馆暴动306
四 经济的复兴307
二 法西斯党的建立及其夺权斗争308
第三节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08
一 战后初期意大利的经济政治形势308
三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10
第四节 战胜国英、法的困扰311
一 英国持续萧条的经济311
二 第一届工党政府312
三 1926年大罢工313
六 法国寻求安全314
五 法国恢复经济314
四 1926年英帝国会议314
七 频繁更替的法国政府315
第五节 国际关系的调整316
一 “道威斯计划”316
二 “杨格计划”与胡佛的“延债宣言”317
三 欧洲安全问题与《洛迦诺公约》317
第五章 走向大战319
第一节 1929-1933的世界经济危机319
一 经济危机与纳粹运动的迅速发展320
第二节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20
二 共和国的危机和希特勒上台321
三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23
四 德国的扩军备战324
第三节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25
一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325
二 “九一八”与“一·二八”325
三 法西斯统治的确立326
一 英国国民政府的成立327
第四节 英、法的衰落327
四 广田内阁与1936年“国策基准”327
二 英国应付危机的措施328
三 法国法西斯组织的出现和夺权活动329
四 人民阵线政府329
第五节 罗斯福新政330
一 “新政”的提出330
二 “新政”第一阶段331
三 “新政”第二阶段332
一 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333
二 英、法的纵容333
第六节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333
四 “新政”的影响333
三 战争的爆发及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334
四 霍尔--赖伐尔协定335
五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335
第七节 西班牙内战335
一 人民阵线政府的组成和武装叛乱的开始335
二 各大国的介入336
一 武力吞并奥地利338
三 内战的进程和共和国的灭亡338
第八节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慕尼黑协定338
二 苏台德问题339
三 慕尼黑会议341
第九节 大战的迫近341
一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341
二 波兰危机与英国的对波保证342
三 英、法、苏三国谈判342
四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343
一 德国入侵波兰345
二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345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345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开始345
三 西线战争与法国的败降346
四 不列颠之战348
五 德国入侵巴尔干与北非348
第二节 大战的新阶段: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349
一 德国发动侵苏战争349
二 莫斯科保卫战350
三 欧战爆发后的中国战场351
四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352
五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353
第三节 战争的根本转折353
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353
二 阿拉曼战役和意大利投降354
三 太平洋战局的重大变化355
四 开罗宣言与德黑兰会议355
一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356
第四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356
二 欧洲的抵抗运动357
三 雅尔塔会议357
四 直捣柏林和德国投降358
五 波茨坦会议359
六 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359
七 亚洲人民的抗日斗争360
八 日本投降361
九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