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原理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信原理概论
  • 贺贵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2164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通信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信原理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通信概论1

1.1 通信系统模型1

1.1.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1

1.1.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3

1.2 通信系统分类3

1.2.1 接信号特征分类3

1.2.2 按物理特征分类4

1.2.3 按传输媒介分类5

1.2.4 按调制方式分类6

1.3 信息的度量7

1.4 通信传输方式9

1.4.1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9

1.4.2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10

1.4.3 传输系统的传输速率11

1.5 通信复用技术12

1.5.1 频分多路复用12

1.5.2 时分多路复用14

1.5.3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15

1.6 通信数据交换技术16

1.6.1 线路交换方式17

1.6.2 报文交换方式17

1.6.3 报文分组交换方式18

习题21

第二章 几种典型通信系统概述22

2.1 传统明线、电缆电话通信系统22

2.1.1 话音通信系统22

2.1.2 高频(载波)通信系统24

2.1.3 同轴电缆高频通信系统27

2.1.4 长途电信网28

2.2 微波通信系统30

2.2.1 微波传播30

2.2.2 微波中断通信的特点31

2.2.3 微波通信系统31

2.2.4 微波的波段配置34

2.3 光纤通信系统35

2.3.1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35

2.3.2 光通信中的码型变换39

2.3.3 光纤通信系统举例40

2.3.4 数字光纤通信体系41

2.3.5 光纤通信的多种复用方式43

2.4 卫生通信系统46

2.4.1 卫星通信系统46

2.4.2 卫星地面站技术47

2.4.3 卫星信号接收设备的组成48

2.5 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49

2.5.1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关概念49

2.5.2 CDMA系统网络结构52

2.5.3 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54

习题58

第三章 通信信道59

3.1 信道概述59

3.1.1 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59

3.1.2 恒参信道与随参信道61

3.1.3 数据传输所要求的信道标准62

3.2 信道模型66

3.2.1 调制信道模型66

3.2.2 编码信道模型68

3.3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70

3.3.1 信号无失真传输70

3.3.2 信号振幅频率失真71

3.3.3 信号相位频率失真--群延迟失真72

3.4 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75

3.5 信道噪声78

3.5.1 热噪声80

3.5.2 散弹噪声81

3.6 信道容量83

3.5.3 宇宙噪声83

3.6.1 有扰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84

3.6.2 有扰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86

习题88

第四章 通信中的调制技术91

4.1 模拟信号线性调制技术91

4.1.1 幅度调制91

4.1.2 调幅信号的解调100

4.1.3 调幅系统的性能107

4.2 模拟信号非线性调制115

4.2.1 频率调制117

4.2.2 相位调制119

4.2.3 角调信号的解调121

4.3.1 窄带角调信号相干解调的噪声性能122

4.3 角调系统的性能122

4.3.2 宽带角调信号非相干解调的噪声性能126

4.4 二进制数字调制130

4.4.1 幅度键控131

4.4.2 频率键控133

4.4.3 称相键控135

4.4.4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136

4.5 多进制数字调制143

4.5.1 振幅调制143

4.5.2 频率调制(MFSK)144

4.5.3 相位调制(MPSK)145

习题147

5.1 信号采样150

第五章 模拟信号编码技术150

5.1.1 自然采样151

5.1.2 冲激采样152

5.1.3 拉样定理153

5.2 采样信号的量化154

5.2.1 均匀量化155

5.2.2 非均匀量化157

5.3 脉冲振幅调制(PAM)160

5.4 脉冲编码调制(PCM)161

5.4.1 PCM编码161

5.4.2 PCM译码163

5.4.3 PCM系统的噪声性能164

5.5 增量调剂(DM)165

5.5.1 增量调制原理165

5.6.1 DPCM概述167

5.5.2 自适应增量调制167

5.6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167

5.6.2 预测编码168

习题171

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74

6.1 基带传输系统结构174

6.2 数字基带信号175

6.2.1 数字基带信号175

6.2.2 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178

6.3 基带传输用的码型178

6.3.1 传号交替反转码(AMI码)179

6.3.2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码)179

6.3.3 三进码(PST码)180

6.3.4 双相码(Manchester码)181

6.3.5 延迟调制码(Miller码)182

6.3.6 传号反转码(CMI码)182

6.3.7 nBmB码182

6.4 基带传输系统的特性185

6.5 基带传输的奈奎斯特准则186

6.5.1 无畸变传输条件186

6.5.2 理想低通特性的传输网络187

6.5.3 叠加的理想滤波特性188

6.6 部分响应的基带传输系统191

习题193

7.1.1 插入导频法195

第七章 数字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同步195

7.1 位同步195

7.1.2 直接法197

7.2 帧同步199

7.2.1 连贯式插入法199

7.2.2 间隔式插入法201

7.3 网同步204

7.3.1 主从同步204

7.3.2 相互同步204

7.3.3 码速调整法205

7.4.1 数字信号接收的统计性能206

7.4 数字信号传输的最佳接收206

7.3.4 充分数据缓冲206

7.4.2 最佳接收准则208

习题208

第八章 纠错编码210

8.1 差错控制210

8.1.1 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212

8.1.2 自动反馈重发纠错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212

8.1.3 混合纠错HEC(Hybrid Error Correction)213

8.2 线性分组码213

8.2.1 线性分组码的概念213

8.2.2 线性分组码的矩阵描述217

10.4 100VG-AnyLAN网络技术218

8.3 线性分组码的纠错检错218

10.4.1 100VG-AnyLAN结构219

8.4 汉明码221

8.5 循环码223

8.5.1 循环码的概念223

8.5.2 循环的编译码225

8.5.3 循环码的纠检错能力227

8.6 BCH码229

8.7 RS码231

8.8 卷积码234

习题239

9.1 概述241

第九章 密码241

9.2 密码体制242

9.3 古典密码245

9.3.1 置换密码245

9.3.2 代替密码246

9.3.3 代数密码251

9.4 美国数据加密标准(DES)252

9.4.1 DES的整体加密过程253

9.4.2 DES加密过程细节255

9.4.3 DES解密过程262

9.4.4 DES的安全性263

9.5 CLIPPER密码266

9.5.1 CLIPPER密码芯片及算法概况267

9.5.2 芯片编程267

9.5.3 加解密过程268

9.5.4 法律干预269

9.5.5 关于CLIPPER的安全270

9.6 IDEA密码270

9.7 分组密码的应用技术275

9.7.1 链接技术275

9.7.2 短块加密279

9.8.1 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281

9.8 序列密码281

9.8.2 非线性序列284

9.9 有限状态自动机密码287

9.10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289

9.10.1 确保数据的秘密性291

9.10.2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291

9.10.3 确保数据的秘密性和真实性292

9.11 RSA密码292

习题298

第十章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与控制技术299

10.1 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299

10.1.1 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299

10.1.2 共享总线的控制方式301

10.1.3 环网控制方式303

10.2.1 总线网络接口及控制304

10.2 局部网接口的工作原理304

10.1.4 星型网控制方式304

10.2.2 环形网络接口与控制308

10.3 以太网交换机314

10.3.1 以太网交换机原理与结构314

10.3.2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100Base-T)315

10.4.2 100VG-AnyLAN底层的通信控制320

习题322

参考文献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