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南亚概览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热点地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南亚概览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热点地区](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447539.jpg)
- 季国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1498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南亚概览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热点地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东南亚地区总况3
第一章 东南亚一般概貌3
第一节 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3
第二节 东南亚的人口和民族6
第三节 东南亚的文化与宗教10
第四节 东南亚国家的政体12
一 社会主义的越南、老挝12
二 政体转型期的柬埔寨12
三 泰国、马来西亚的君主立宪制和文莱的君主专制政体13
四 共和制的菲律宾、印尼和新加坡14
五 现处于军人专政下的缅甸15
第五节 东南亚的华侨与华人15
第二章 东南亚的历史发展18
第一节 东南亚文明古国的兴衰18
第二节 殖民主义者对东南亚的统治25
一 葡萄牙对马六甲的入侵25
二 西班牙对菲律宾的侵略25
三 荷兰入侵印度尼西亚27
四 英国在缅甸和马来西亚的统治28
五 印度支那沦为法国殖民地30
六 美国侵占菲律宾31
七 日本对东南亚的占领32
第三节 战后东南亚的民族独立运动35
一 战后初斯越南、老挝的独立运动35
二 菲律宾和平移交权力37
三 马来亚联合邦获得独立38
四 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39
五 新加坡摆脱残民统治43
六 缅甸的民族独立运动44
第三章 战后印度支那人民的反侵略斗争47
第一节 印度支那人民的抗法斗争47
一 越南人民的反法斗争47
二 老挝人民的抗法斗争50
三 柬埔寨人民的抗法斗争51
四 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签订52
一 美国破坏日内瓦协议和运动“特种战争”54
第二节 印度支那反美救国斗争和越南的统一54
二 美国扩大侵略战争,印支三国人民坚决抵抗57
三 巴黎停战协议和印度支那人民的胜利60
第三节 越南入侵柬埔寨和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63
一 柬越关系的恶化63
二 越南大规模入侵柬埔寨64
三 柬埔寨人民反抗越南侵略的斗争64
四 艰难曲折的政治解决进程66
一 曼谷宣言71
第一节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与演变71
第四章 东南亚国家联盟71
二 言隆坡宣言73
三 巴厘宣言75
第二节 东盟区域合作的成就78
一 东盟运行机制78
二 政治合作80
三 经济合作84
四 社会、文化合作87
第三节 90年代的东盟88
第五章 东南亚的经济发展92
第一节 蓬勃发展的东盟国家经济92
一 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战略92
二 实现国民经济的多样化96
三 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99
第二节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越南经济105
一 封闭式经济造成严重后果105
二 越共六大后的经济改革107
三 经济改革的成效110
四 积极吸收外国投资111
第六章 东南亚海域与东南亚安全114
第一节 东南亚海域内的争议114
一 南沙群岛115
二 西沙群岛120
三 北部湾(东京湾)121
四 纳图纳海125
五 暹罗湾(泰国湾)东部126
六 暹罗湾(泰国湾)西南部128
七 苏拉威西海(西里伯斯海)130
八 阿拉弗拉海132
第二节 东南亚海域争议的类别和解决途径133
第三节 东南亚海域安全保障142
第七章 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146
第一节 东南亚与美国146
一 战后初期到60年代中期东南亚与美国关系146
二 尼克松主义和美国—东盟关系的调整149
三 越南入侵柬埔寨后美国的东南亚政策151
四 当前的东南亚与美国关系及其发展趋势153
第二节 东南亚与日本157
一 战后日本重返东南亚和双方经济关系的加深158
二 政治色彩渐浓的日本对东南亚政策160
三 日本迈向政治大国时期的东南亚政策163
第三节 东南亚与前苏联、俄国165
一 前苏联的东南亚政策165
二 东南亚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的对策167
一 历史上的友好往来168
第八章 东南亚与中国的关系168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168
二 华侨和平移居东南亚171
第二节 50年代的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174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情况174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亚非会议174
三 中国支持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175
四 中缅边界条约签订175
五 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176
一 中国支持印度支那各国人民的抗美斗争177
第三节 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关系177
二 中国反对越南侵略柬埔寨和中越关系的恶化179
三 东盟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180
第四节 80年代后期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181
一 东盟国家与中国关系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81
二 中越、中老关系正常化182
三 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183
第一节 综述187
下编 东南亚各国概况187
第一章 文莱187
第二节 简史188
第三节 政治190
一 政治体制和政治力量190
二 内外政策191
第四节 经济193
第五节 军事198
第六节 文化教育199
第一节 综述201
第二章 缅甸201
第二节 简史203
第三节 政治206
一 政权更迭后的局势206
二 政党208
三 历届政府的内外政策209
第四节 经济211
一 经济发展的特点211
二 工业213
三 农业214
四 林业216
五 财政金融216
六 对外贸易217
七 旅游业218
八 交通运输218
第五节 军事219
一 国防体制219
九 社会福利219
二 部队编制220
第六节 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220
一 佛教与文化220
二 教育事业的发展221
三 新闻出版222
第三章 印度尼西亚223
第一节 综述223
一 殖民势力入侵前的古代印尼226
第二节 简史226
二 殖民势力下的印尼227
三 殖民统治的终结与印尼的独立228
四 独立后的印尼共和国229
第三节 政治233
一 印尼的政治体制233
二 印尼的政党与社会力量234
三 内外政策235
一 印尼的经济发展战略238
第四节 经济238
二 初具规模的印尼经济243
三 经济发展前景与存在的问题250
第五节 军事251
第六节 文化教育252
一 教育252
二 新闻出版252
第四章 柬埔寨254
第一节 综述254
第二节 简史256
一 政治体制262
第三节 政治262
二 主要政党263
第四节 经济264
一 1979年前的经济情况264
二 1979年后的经济情况265
第五节 军事271
第六节 文化教育272
第一节 综述273
第五章 老挝273
第二节 简史274
第三节 政治276
一 政治体制和政治力量276
二 内外政策278
第四节 经济281
一 经济发展的特征281
二 经济发展的历程281
第五节 军事287
第六节 文化教育288
第六章 马来西亚290
第一节 综述290
第二节 简史293
一 古代马来亚293
二 殖民统治下的马来亚294
三 马来西亚的组成和发展298
一 政治体制300
第三节 政治300
二 主要政党303
三 内外政党304
第四节 经济306
一 经济的高速发展307
二 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310
三 经济现状313
四 趋势与问题319
第五节 军事320
一 教育321
第六节 文化教育321
二 新闻出版322
第七章 菲律宾324
第一节 综述324
第二节 简史326
第三节 政治329
一 政治体制329
二 主要政党330
三 对外政策331
第四节 经济332
一 一般概况332
二 工业334
三 农业336
四 财政金融338
五 对外贸易339
六 交通运输342
二 军队编制343
一 国防体制343
第五节 军事343
三 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344
第六节 科学、教育和文化345
一 科技研究345
二 教育346
三 文化事业346
第八章 新加坡348
第一节 综述348
第二节 简史349
第三节 政治351
一 政治体制351
二 主要政党352
三 内外政策352
四 从李光耀到吴作栋:新加坡的权力更替354
第四节 经济355
一 经济发展的特点355
二 工业359
三 农业361
四 财政金融363
五 对外贸易367
六 旅游369
七 运输通讯业370
八 社会福利371
二 部队编制372
一 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繁荣372
第六节 科技、教育和文化372
一 国防体制372
第五节 军事372
二 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和发展教育373
三 文化发展概况373
第九章 泰国375
第一节 综述375
第二节 简史377
一 古代社会377
二 封建制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77
三 西方列强凌辱下的泰国378
四 二战后的泰国379
五 1992年泰国的政治风波380
第三节 政治382
一 政治体制382
二 主要政党383
三 对外政策384
第四节 经济386
一 经济概况386
二 工业390
三 农业392
四 财政金融393
五 对外贸易395
六 交通运输397
第五节 军事398
一 国际政策398
二 军事编制398
一 教育399
第六节 教育、文化和卫生399
二 文化400
三 卫生400
第十章 越南401
第一节 综述401
第二节 简史402
第三节 政治406
一 政治体制406
二 主要政党407
三 越南统一后的内外政策409
第四节 经济413
一 概况413
二 农业421
三 工业424
四 交通运输427
五 对外经济关系428
六 财政金融431
第五节 军事432
第六节 科教文化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