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兴义市志(1978-2006) (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兴义市志(1978-2006) (下册)
  • 兴义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108151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431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778页
  • 主题词:兴义市-地方志-1978~200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兴义市志(1978-2006) (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特载1

总述4

大事记14

第一篇 建置·地理52

第一章 建置52

第一节 区位境域52

第二节 建置沿革52

第三节 行政区划52

第二章 撤县建市54

第一节 建市报批及筹备54

第二节 建市庆典55

第三节 区划变更55

第四节 机构设置56

第三章 建镇并乡撤区58

第一节 撤并工作58

第二节 乡镇(街道)设置59

第四章 土地资源61

第一节 地形地貌61

第二节 土壤植被61

第三节 耕地资源62

第四节 林地资源62

第五节 其他土地资源63

第五章 旅游资源65

第一节 自然资源65

第二节 自然遗产66

第三节 人文景观68

第四节 民族风情70

第六章 矿产资源71

第一节 煤矿71

第二节 金属矿71

第三节 非金属矿71

第四节 国家地质公园72

第七章 气候资源73

第一节 气温73

第二节 降水73

第三节 日照74

第八章 生物资源75

第一节 植物75

第二节 动物77

第三节 森林78

第四节 古树名木79

第九章 水利资源82

第一节 水域资源82

第二节 河流水系82

第三节 水资源84

第十章 环境保护86

第一节 环境保护发展概况86

第二节 环境质量86

第三节 环境监测90

第四节 环境污染治理92

第五节 环境管理92

第六节 环境保护宣传93

第七节 环境保护执法94

第八节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94

第九节 自然灾害94

第二篇 党派社团9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兴义市(县)委员会98

第一节 历届市(县)委组成98

第二节 历届市(县)纪委组成101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103

第四节 党委全体会议104

第五节 决策机制107

第六节 重大决策108

第七节 工作机构110

第八节 纪律检查113

第九节 党办工作119

第十节 组织建设120

第十一节 宣传思想工作126

第十二节 干部工作136

第十三节 离退休干部管理140

第十四节 企业党建141

第十五节 政研工作142

第十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143

第十七节 保密工作147

第十八节 信访工作148

第十九节 党校工作150

第二十节 机关党务工作152

第二十一节 机构编制156

第二十二节 事业单位登记158

第二十三节 远程教育168

第二章 民主党派170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兴义市总支委员会170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兴义市总支委员会172

第三章 人民团体174

第一节 工会174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177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183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会187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商会)190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194

第七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5

第三篇 政权·政协196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196

第一节 历届代表大会196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

第三节 人大选举205

第四节 人大工作机构207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207

第二章 市(县)人民政府210

第一节 历届政府组成210

第二节 政府内设机构及施政方式213

第二节 重大政务活动215

第四节 行政监察217

第五节 经济研究与体制改革218

第六节 政府法制218

第七节 国防教育219

第八节 人民防空220

第九节 交通战备221

第十节 公共突发应急221

第十一节 政府办公设施建设222

第三章 政协兴义市(县)委员会224

第一节 历届政协组成224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226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议230

第四节 机构设置232

第五节 提案工作232

第六节 文史资料工作233

第七节 视察考察调研234

第八节 祖国统一联谊235

第四篇 政法·军事238

第一章 机构238

第一节 政法委员会238

第二节 综合治理办公室238

第三节 维护稳定办公室238

第四节 “610”办公室238

第五节 公安局239

第六节 检察院240

第七节 法院240

第八节 司法局241

第九节 依法治理办242

第十节 人武部242

第二章 政法工作243

第一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43

第二节 维护社会稳定244

第三节 专项斗争及整治245

第四节 帮教工作246

第五节 案件协调247

第三章 公安249

第一节 治安管理249

第二节 刑事案件侦查250

第二节 人口与户籍管理252

第四节 经济案件侦查254

第五节 监所管理255

第六节 预审与法制256

第七节 消防257

第八节 交通管理258

第九节 防毒禁毒260

第十节 森林公安264

第十一节 国内安全保卫265

第十二节 公安体系建一设267

第四章 检察272

第一节 审查批捕272

第二节 审查起诉273

第三节 经济检查273

第四节 法纪检察278

第五节 控告申诉280

第六节 监所检察280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282

第八节 检察技术283

第九节 其他检察工作283

第五章 审判289

第一节 刑事审判289

第二节 民商事审判289

第三节 行政审判290

第四节 审判执行290

第五节 审判监督和立案工作291

第六节 法院自身建设291

第六章 司法行政298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298

第二节 基层法律服务299

第三节 人民调解299

第四节 律师事务300

第五节 公证事务300

第六节 法律援助301

第七节 安置帮教302

第七章 军事312

第一节 地方驻军312

第二节 征兵工作312

第三节 民兵314

第四节 预备役320

第五节 拥政爱民321

第五篇 改革开放323

第一章 政治体制改革323

第一节 党政机构改革323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实施325

第三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27

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28

第一节 联产承包制施行328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328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329

第三章 计划体制改革330

第一节 计划管理形式改革330

第二节 计划决策权改革330

第三节 计划方法改革331

第四章 流通体制改革332

第一节 商业体制改革332

第二节 物资体制改革332

第三节 供销合作体制改革332

第四节 粮食体制改革333

第五节 外贸体制改革334

第五章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335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335

第二节 税务体制改革336

第三节 价格改革337

第四节 金融体制改革338

第六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340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340

第二节 失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341

第三节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341

第四节 工伤保险制度改革342

第五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342

第七章 企业制度改革345

第一节 产权制度改革345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345

第三节 用工制度改革346

第八章 贵州省第二轮农村改革兴义市改革试验347

第一节 改革试验课题347

第二节 改革试验组织领导347

第三节 改革试验实施348

第四节 改革试验总结验收349

第九章 贵州省第三轮农村改革兴义市改革试点351

第一节 改革试点课题与目标确定351

第二节 改革试点方案制定与论证351

第三节 改革试点组织与实施351

第四节 改革试点成果353

第五节 改革试点总结验收354

第十章 教育改革355

第一节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55

第二节 学制改革356

第三节 教育投资改革356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57

第五节 办学体制改革358

第十一章 邮电体制改革359

第一节 邮电分营359

第二节 电信移动分营359

第十二章 招商引资361

第一节 概况361

第二节 项目库建设361

第三节 投资环境建设362

第四节 项目推介365

第五节 招商引资成效366

第十三章 出口贸易369

第一节 出口类别369

第二节 主要出口商品369

第三节 出口商品营销369

第六篇 人事劳动370

第一章 机构370

第一节 人事局370

第二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370

第三节 社会保险事业局371

第四节 安监局371

第二章 人事372

第一节 人事管理372

第二节 工资福利373

第三节 考核与奖惩375

第四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376

第五节 人才交流与培训376

第六节 军转干部安置377

第七节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377

第三章 劳动379

第一节 就业安置379

第二节 劳务输出381

第三节 工资分配382

第四节 劳动力培训383

第五节 劳动保障监察384

第六节 劳动争议仲裁385

第四章 社会保险事业386

第一节 养老保险386

第二节 失业保险388

第三节 医疗保险389

第四节 工伤保险391

第五节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391

第五章 安全生产392

第一节 安全管理392

第二节 安全监察393

第三节 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理393

第七篇 综合经济管理395

第一章 机构395

第一节 发改局395

第二节 招商引资局(三中心)395

第三节 统计局396

第四节 审计局396

第五节 国土局396

第六节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397

第七节 工商行政管理局397

第八节 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协会398

第九节 物价局398

第十节 质监局398

第十一节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99

第二章 计划管理400

第一节 计划编制400

第二节 计划实施400

第三节 农业区划402

第四节 项目管理与储备402

第三章 统计414

第一节 统计调查414

第二节 统计指标体系及报表419

第二节 统计服务与监督422

第四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料汇编423

第五节 农村经济调查423

第六节 经济强市建设监测424

第四章 审计427

第一节 国家审计427

第二节 内部审计431

第三节 社会审计432

第四节 重大审计案例432

第五章 土地管理435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435

第二节 地籍管理437

第三节 基本农田保护439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443

第五节 土地执法监察444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446

第一节 市场建设446

第二节 市场管理447

第三节 市场专项治理453

第四节 企业登记管理与监督454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459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462

第七节 经济执法检查462

第七章 物价464

第一节 价格管理464

第二节 收费管理465

第三节 收费调整466

第四节 价格水平468

第五节 物价监督与检查469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471

第一节 标准化代码管理471

第二节 计量检定管理471

第三节 质量监督472

第四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473

第五节 重大质量事件案例474

第九章 食品药品监督475

第一节 食品监督475

第二节 药品监督475

第三节 药学从业人员培训476

第十章 地质矿产管理477

第一节 矿产秩序整顿与管理477

第二节 矿产资源勘查管理477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管理477

第四节 地质灾害及管理478

第八篇 财政税收48

第一章 机构480

第一节 财政局480

第二节 国税局480

第三节 地税局481

第二章 财政483

第一节 财政收支483

第二节 财政预算管理483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484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485

第五节 公费医疗管理485

第六节 财政监督486

第七节 政府采购486

第八节 惠农补贴资金486

第九节 农业税收征收487

第三章 国税504

第一节 税种税率504

第二节 税收收入504

第三节 税收征管506

第四节 税务稽查507

第五节 税源管理507

第六节 扶贫济困508

第七节 荣誉508

第四章 地税510

第一节 税收收入510

第二节 税收征管510

第三节 信息化建设511

第四节 税收减免511

第五节 税务稽查512

第六节 税种税率512

第七节 重点税源513

第八节 扶贫帮困514

第九节 队伍及廉政建设514

第十节 荣誉515

第九篇 农业516

第一章 机构516

第一节 农办516

第二节 农业局516

第三节 烟草专卖局517

第四节 畜牧局517

第五节 林业局517

第六节 防汛抗旱指挥部518

第七节 水利局518

第八节 农机中心519

第九节 扶贫办519

第十节 农发办519

第十一节 气象局520

第二章 种植业521

第一节 粮食生产521

第二节 粮食作物521

第三节 经济作物522

第四节 农业科技推广524

第五节 植物保护526

第六节 投入产出527

第七节 种植业行政执法527

第八节 农产品仓储528

第三章 烤烟生产554

第一节 发展状况554

第二节 生产组织556

第三节 品种改良557

第四节 经济效益557

第四章 畜牧水产559

第一节 家畜家禽饲养559

第二节 动物疫病防治566

第三节 饲料及饲料工业568

第四节 牧草栽培与草地建设569

第五节 奶源基地建设570

第六节 兽药饲料监察与执法570

第七节 水产养殖571

第五章 林业575

第一节 山林权属575

第二节 植树造林575

第三节 退耕还林576

第四节 珠江防护林工程576

第五节 石漠化治理577

第六节 公益林保护577

第七节 护林防火578

第八节 病虫害防治580

第九节 林政管理583

第六章 水利584

第一节 设施建设584

第二节 水利管理592

第三节 防汛抗旱593

第四节 水土保持596

第七章 农机598

第一节 农机推广598

第二节 农机培训601

第八章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603

第一节 种子603

第二节 化肥农膜604

第三节 农药605

第九章 扶贫开发607

第一节 “八七”扶贫攻坚概述607

第二节 新阶段扶贫开发范围的确定607

第三节 设施建设扶贫609

第四节 产业扶贫610

第五节 信贷扶贫611

第六节 社会扶贫611

第七节 扶贫培训612

第十章 农业综合开发614

第一节 坡改梯工程614

第二节 农发项目的实施615

第三节 兴中灌区兴义工区工程622

第四节 沼气建设622

第十一章 农业企业624

第一节 国营农场624

第二节 国营林场624

第三节 种子公司624

第四节 绿茵公司625

第五节 木材公司625

第六节 林产品公司625

第十二章 农业气象626

第一节 事业发展626

第二节 人工影响天气626

第十篇 工业628

第一章 工业体制63

第一节 国有工业63

第二节 集体企业630

第三节 私营企业631

第四节 三资企业631

第五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631

第二章 工业门类632

第一节 化工632

第二节 采冶632

第三节 电力633

第四节 食品633

第五节 饲料634

第六节 油脂634

第七节 造纸634

第八节 印刷及包装634

第九节 针织634

第十节 服装635

第十一节 建材635

第十二节 制药636

第十三节 机械636

第三章 工业技术637

第一节 工业技术研究637

第二节 技改638

第四章 企业管理641

第一节 生产管理641

第二节 营销管理641

第三节 人才与技术管理64

第四节 质量管理642

第五节 财务管理642

第五章 工业园区建设644

第一节 酸枣工业园区644

第二节 龙井工业园区644

第三节 郑屯工业园区645

第四节 清水河工业园区647

第五节 威舍工业园区647

第六节 煤焦货场648

附 重点企业简介651

第十一篇 电力654

第一章 机构654

第一节 市电力管理机构654

第二节 驻兴电力管理机构655

第三节 移民开发局655

第二章 电站(厂)建设657

第一节 鲁布革电站657

第二节 天生桥电站657

第三节 老江底电站658

第四节 小水电开发659

第五节 火电厂建设660

第三章 电网建设662

第一节 输变电设施建设662

第二节 农村电网建设665

第三节 城网建设改造666

第四章 电价电量667

第一节 电价667

第二节 电量668

第五章 水电站建设移民搬迁安置669

第一节 水电站建设移民搬迁669

第二节 水电站建设移民安置670

第三节 老江底电站库区移民安置规划677

第四节 水电站建设移民后期扶持678

(下册)681

第十二篇 乡镇企业681

第一章 乡镇企业局681

第二章 乡镇企业发展概况682

第一节 企业兴起682

第二节 蓬勃发展683

第三章 乡镇工业684

第一节 矿产采冶684

第二节 化工685

第三节 制药685

第四节 建材686

第五节 食品加工688

第六节 酿酒688

第七节 农副产品加工689

第八节 烟花爆竹691

第九节 其他691

第四章 煤炭工业693

第一节 煤炭资源693

第二节 总体规划694

第三节 开发建设694

第四节 市场管理695

第五章 管理服务696

第一节 行政管理696

第二节 生产经营管理696

第三节 技术管理698

第四节 质量管理700

第五节 安全管理700

第六节 环保管理701

第七节 财务计划统计管理701

第八节 减负工作705

附 乡镇企业选介707

第十三篇 商贸服务710

第一章 机构710

第一节 经济贸易局710

第二节 供销社710

第三节 粮食局711

第四节 盐业公司(支局)711

第五节 黔西南石油分公司712

第二章 商业贸易713

第一节 国有商业713

第二节 集体合作商业713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714

第四节 集贸市场715

第三章 商品经营716

第一节 生活资料供应716

第二节 农副产品经营717

第三节 供销社办工业719

第四节 生活资料购销720

第五节 汽车贸易723

第六节 废旧物资经营724

第七节 物资经营727

第八节 国有商业管理729

第九节 仓储管理730

附 主要商业企业简介732

第四章 粮油购销737

第一节 收购737

第二节 销售738

第三节 调拨742

第四节 加工742

第五节 粮食仓储743

第五章 专营商品经营745

第一节 盐业购销745

第二节 盐政执法745

第三节 石油经营管理746

第四节 卷烟经营746

第五节 烟草专卖管理749

第十四篇 城乡建设与管理752

第一章 机构752

第一节 建设局752

第二节 房产局752

第三节 环保局753

第四节 城管局753

第五节 水务总公司754

第六节 环卫站754

第七节 客管局755

第八节 园林局755

第九节 桔山城市中心区工委755

第十节 顶效开发区管委755

第十一节 坪东新区管委756

第十二节 下五屯新区管委756

第十三节 黄草各小区756

第二章 城乡规划757

第一节 城市规划757

第二节 新区建设规划760

第三节 村镇规划763

第三章 城镇建设766

第一节 老城建设766

第二节 城市供排水770

第三节 桔山城市中心区建设773

第四节 坪东新区建设786

第五节 黄草各小区建设790

第六节 下五屯新区建设791

第七节 顶效开发区建设791

第八节 马岭新区建设794

第九节 镇区建设795

第十节 农村建设796

第四章 城镇建设资金801

第一节 基本建设投资801

第二节 城市维护费使用801

第五章 建设管理804

第一节 规划管理804

第二节 建设行政执法806

第六章 建筑业809

第一节 建筑队伍809

第二节 建筑管理811

附一 建筑企业选介813

附二 建筑工程选介814

第七章 房地产业816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816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817

第三节 商品住宅小区建设819

第四节 房地产企业820

附 市属企业选介823

第八章 城市管理824

第一节 市容管理824

第二节 环境卫生管理826

第二节 市政设施管理828

第四节 城市综合执法831

第五节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与整脏治乱831

第六节 城市“黄果树杯”竞赛活动832

第九章 城市公共交通834

第一节 城市公交概况834

第二节 城市公交规划835

第三节 公交经营权出让及设施建设835

第四节 城市客运与公交管理836

附 城市客运经营企业836

第十章 园林绿化838

第一节 园林绿化规划838

第二节 广场道路环城绿化839

第三节 单位小区庭院绿化842

第四节 公园绿化建设844

第五节 苗圃花卉盆景建设845

第六节 园林绿化管理846

第十五篇 交通·运输847

第一章 机构847

第一节 交通局847

第二节 地方海事处847

第三节 运管所847

第四节 公路管理所848

第二章 交通设施建设849

第一节 公路849

第二节 铁路853

第三节 机场856

第四节 渡口码头港口857

第五节 公路养护857

第三章 交通运输860

第一节 公路运输860

第二节 铁路运输863

第三节 水上运输864

第四节 航空运输865

第四章 交通运输管理866

第一节 公路运输管理866

第二节 铁路运输管理868

第三节 水上运输管理868

第四节 航空运输管理869

第十六篇 邮政·通信87

第一章 机构870

第一节 邮政局870

第二节 通信公司870

第二章 邮政872

第一节 邮政设施与网络872

第二节 邮政业务872

第三章 通信875

第一节 通信设施875

第二节 通信业务877

第十七篇 金融·保险879

第一章 机构879

第一节 黔西南银监分局879

第二节 人行兴义支行879

第三节 工行兴义支行879

第四节 中行兴义分行880

第五节 农行黔西南分行880

第六节 建行州分行881

第七节 农发行州分行(营业部)882

第八节 兴义农合行882

第九节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兴义支公司883

第十节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兴义支公司883

第十一节 太保财险黔西南中心支公司884

第十二节 太保寿险黔西南中心支公司884

第十三节 天安保险黔西南中心支公司884

第十四节 安邦保险黔西南中心支公司885

第二章 金融886

第一节 金融监管886

第二节 金融业务887

第三节 网络服务910

第三章 保险913

第一节 保险种类913

第二节 保费913

第三节 保险管理919

第四节 灾防与理赔922

第十八篇 旅游业925

第一章 机构925

第一节 旅游局925

第二节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管理处925

第二章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926

第一节 马岭河峡谷风景区设施建设926

第二节 万峰林景区设施建设926

第三节 万峰湖景区设施建设927

第四节 泥凼石林景区设施建设927

第五节 鲁布格景区设施建设927

第三章 旅游推介与经营928

第一节 旅游推介928

第二节 旅游经营928

附 旅游服务企业选介930

第十九篇 教育·科技932

第一章 机构932

第一节 教育局932

第二节 政府教育督导室932

第三节 科技局知识产权局933

第二章 普通中小学教育934

第一节 学前教育934

第二节 义务教育934

第三节 高中教育938

第四节 体育教育940

第五节 卫生保健940

第六节 教研活动940

第三章 职业成人与特殊教育942

第一节 职业教育942

第二节 成人教育943

第三节 特殊教育944

第四章 素质与特色教育945

第一节 素质教育945

第二节 特色教育945

第五章 教育条件947

第一节 教育经费947

第二节 校舍建设948

第三节 教育设备949

第六章 教师队伍950

第一节 师资结构950

第二节 师资培训951

第三节 教师职称评定与考核952

第四节 教师资格认定954

第五节 教师待遇954

第六节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955

第七节 民办与代课教师957

第七章 教育管理959

第一节 行政管理959

第二节 教学管理960

第三节 财务管理961

第八章 大中专教育963

第一节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963

第二节 省电大黔西南州分校967

第三节 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969

第四节 州民族行政管理学校973

附 中小学幼儿园选介975

第九章 科技982

第一节 科技队伍建设982

第二节 科技重大事项983

第三节 科技育传培训984

第四节 科技服务与推广986

第五节 科技成果及专利989

第六节 科技计划991

第七节 地震测报991

第八节 知识产权管理992

第二十篇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993

第一章 机构993

第一节 文体广电局993

第二节 新闻出版版权局994

第三节 新闻中心994

第四节 史志办994

第五节 档案局(馆)994

第二章 群众文化995

第一节 文化馆996

第二节 文化站996

第三节 业余文化团队997

第四节 文艺创作与演出998

第五节 民族民间文化999

第三章 图书1001

第一节 图书馆发展状况1001

第二节 馆藏图书1001

第三节 书刊流通服务1001

第四节 新华书店1002

第四章 文化市场1004

第一节 发展概况1004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1004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案例1005

第五章 文物保护1006

第一节 文物保护单位1006

第二节 文物“四有”工作1007

第三节 文物保护宣传1007

第四节 文保单位的保护与利用1008

第六章 体育1010

第一节 体育设施1010

第二节 体育培训与体育彩票1010

第三节 群众体育1011

第四节 体育锻炼1012

第五节 体育竞赛1012

第七章 广播电视1015

第一节 有线广播1015

第二节 无线广播1015

第三节 有线电视1016

第四节 无线电视1016

第五节 电视节目摄制1017

第六节 电视节目播出1018

第八章 电影1019

第一节 城区电影1019

第二节 农村电影1021

附 国办农村集资电影院1022

第九章 新闻1024

第一节 报纸1024

第二节 刊物1025

第三节 网络宣传1025

第四节 通讯队伍建设1026

第十章 史志编纂1028

第一节 志书1028

第二节 年鉴1029

第三节 党史1030

第四节 其他1032

第十一章 档案1033

第一节 档案馆建设1033

第二节 档案管理1034

第三节 馆藏1040

第四节 档案开发利用1041

第十二章 文艺创作1042

第一节 文学1042

第二节 戏剧舞蹈1043

第三节 音乐1044

第四节 书画美术1045

第五节 摄影1046

第六节 企业文艺1047

第七节 民族民间文艺1047

第八节 重大文艺活动1048

第二十一篇 卫生·人口计生1050

第一章 机构1050

第一节 卫生局1050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050

第三节 红十字会1050

第四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50

第五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1051

第六节 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院1051

第七节 卫生监督所1052

第八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1052

第九节 顶效开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52

第二章 医疗卫生1053

第一节 医疗机构1053

第二节 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1055

第三节 医疗设施与设备1055

第四节 医疗技术与疾病治疗1056

第五节 医政管理1058

第六节 疾病预防与控制1058

第七节 妇幼保健1062

第八节 卫生监督1063

第九节 爱国卫生运动1064

第十节 红十字会工作1064

第十一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65

附 医院选介1066

第三章 人口1068

第一节 人口规模1068

第二节 人口素质1070

第三节 人口分布1071

第四章 计划生育1073

第一节 计划生育工作开展1073

第二节 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1075

第三节 计划生育队伍建设1076

第四节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1076

第五节 计划生育“三结合”1077

第六节 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1077

第七节 计划生育统计工作1078

第八节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1078

第二十二篇 社会生活1079

第一章 机构1079

第一节 民政局1079

第二节 老龄委1080

第三节 民宗局1080

第四节 文明办1080

第二章 民政1081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1081

第二节 优抚安置1082

第三节 创建“双拥”模范城1085

第四节 社会救助1086

第五节 社会福利1091

第六节 婚姻登记管理1095

第七节 殡葬管理1097

第八节 民间组织管理1098

第九节 地名与勘界管理1099

第十节 收养1101

第十一节 老龄工作1102

第三章 残疾人工作1103

第一节 康复1103

第二节 文体与宣传1103

第三节 教育与就业1104

第四节 扶贫与社会保障1105

第五节 维权1105

第六节 荣誉1106

第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1109

第一节 文明卫生城市创建1109

第二节 文明单位村镇创建1110

第一节 思想道德教育1112

第四节 文体活动1113

第五章 人民生活1115

第一节 居住条件1115

第二节 城乡居民收人1115

第三节 城乡居民消费1116

第四节 老人生活1118

第五节 百岁老人1118

第六章 民族1119

第一节 民族工作1115

第二节 民族构成与分布1120

第一节 布依族1121

第四节 苗族1123

第五节 彝族1124

第六节 回族1126

第七章 宗教1127

第一节 宗教工作1127

第二节 佛教1127

第三节 天主教1128

第四节 基督教1128

第五节 伊斯兰教1128

第六节 宗教场所1129

第二十三篇 乡镇1131

第一章 街道1131

第一节 黄草街道1131

第二节 桔山街道1135

第三节 坪东街道1138

第四节 下五屯街道1140

第二章 乡镇1142

第一节 敬南镇1142

第二节 泥凼镇1144

第三节 巴结镇1146

第四节 捧鲊镇1149

第五节 鲁布格镇1151

第六节 乌沙镇1153

第七节 白碗窑镇1155

第八节 马岭镇1156

第九节 威舍镇1558

第十节 清水河镇1160

第十一节 郑屯镇1163

第十二节 万屯镇1164

第十三节 鲁屯镇1166

第十四节 仓更镇1168

第十五节 七舍镇1171

第十六节 则戎乡1173

第十七节 三江日镇1175

第十八节 洛万乡1176

第十九节 沧江乡1178

第二十节 猪场坪乡1180

第二十一节 雄武乡1182

第二十二节 顶效镇1184

人物1186

一 人物传略1186

二 人物简介1191

(一)正县级以上领导十部1191

(二)省部级以上劳模1197

(三)全国性先进人物1200

(四)学者名人1209

三 人物名录1212

(一)革命烈士1212

(二)正科级以上于部1213

(三)城区高级中学校长、医院院长1230

(四)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31

(五)兴义籍博士、硕士及留学人员1242

(六)人武部兴义籍二等功以上功臣1244

附录1246

重要文件辑录1246

国务院关于贵州省撤销兴义县设立兴义市的批复1246

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兴义县设立兴义市的通知1246

周培荣在庆祝兴义建市来宾座谈会上的讲话1247

胡隆甲在兴义建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1250

周培荣在中共兴义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253

周国才在中共兴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263

田忠明在中共兴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274

黄定承在中共兴义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282

黄定承在中共兴义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290

胡隆甲在兴义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294

胡隆甲在兴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303

周光元在兴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314

夏开益在兴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325

夏开益在兴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335

《兴义市中心区总体规划》(第三轮修编)摘要1347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347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351

近期建设规划1361

郊区规划1365

兴义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表1366

表1 兴义市主要阶段指标统计表1366

表2 1978~1991年兴义市主要指标统计表1368

表3 1992~2006年兴义市主要指标统计表1373

兴义市2003~2006年纳税先进企业排行榜1380

2003年1380

2004年1382

2005年1384

2006年1386

历史文献辑录1388

旧志(民国《兴义县志》)摘要1388

民国初期兴义军事政治集团史料选辑1389

清末民初的兴义教育1395

兴义历史上的战事1400

何应钦传略1412

略记王伯群先生1413

我所知道的王文华先生1415

敢把河山重安排1420

绿色的希望1425

《兴义市志》编纂始末1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