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度的发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度的发现
  • (印度)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著;齐文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6
  • 标注页数:78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度的发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中译本序言1

序1

第一章 亚马那加堡垒1

一 二十个月1

二 饥荒3

三 争取民主的战争5

四 在狱中对时间的感觉。对行动的要求8

五 “过去”对于“现在”的关系12

六 人生哲学14

七 过去的负担26

第二章 巴登外勒,洛桑33

一 卡麦拉33

二 结婚和婚后35

三 人类的关系问题39

四 一九三五年圣诞节41

五 死亡42

六 墨索里尼。回国43

第三章 探索47

一 印度历史的全景47

二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52

三 印度的力量和弱点53

四 寻找印度58

五 印度母亲61

六 印度的多样性和一致性63

七 旅行全印度66

八 大选68

九 群众的文化71

十 两种人生72

第四章 印度的发现74

一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74

二 亚利安人的到来78

三 什么是印度教?80

四 最古的记载。经典与神话84

五 吠陀87

六 人生的肯定与否定90

七 合并与调整。种姓制度的开始94

八 印度文化的持续性98

九 奥义书100

十 个人主义哲学的好处与坏处106

十一 唯物主义110

十二 史诗。历史、传说与神话114

十三 “摩诃婆罗多”122

十四 “薄伽梵歌”126

十五 古代印度的生活和工作128

十六 大雄和佛。种姓139

十七 旃陀罗笈多王和阁那迦。孔雀王朝帝国的建立142

十八 国家的组织146

十九 佛的教义149

二十 佛的故事153

二一 阿育王155

第五章 世世代代的回忆160

一 在笈多王朝下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160

二 南印度165

三 和平发展与作战方法166

四 印度对自由的要求168

五 进步与安定169

六 印度与伊朗174

七 印度与希腊180

八 古代印度戏剧189

九 梵文的生命力与持久性200

十 佛教哲学207

十一 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213

十二 印度教怎样同化佛教219

十三 印度的哲学看法222

十四 哲学的六大派别226

十五 印度与中国238

十六 在东南亚的印度殖民地和印度文化247

十七 印度艺术在国外的影响257

十八 古代印度艺术261

十九 印度的国外贸易268

二十 古代印度的数学271

二一 发展与衰微278

一 阿拉伯人和蒙古人286

第六章 新的问题286

二 阿拉伯文化的繁盛及其与印度的接触293

三 伽色尼的麦哈慕德和阿富汗人297

四 印度—阿富汗人。印度南部。维查耶纳伽尔。301

巴卑尔。海权301

五 混合文化的合成及成长。闺间制度。迦比尔。307

师尊那纳克。艾密尔·胡斯鲁307

六 印度的社会组织。集团的重要性313

七 农村自治。苏克拉的“政术精华”317

八 种姓制度的理论与实际。大家庭319

九 巴卑尔与亚格伯。印度化的过程330

十 亚洲及欧洲在机械进步及创造能力上的对比334

十一 共同文化的发展340

十二 奥朗则布开倒车。印度民族主义的滋长。西瓦吉348

十三 马拉塔人和英国人的争夺霸权。英国人的胜利351

十四 印度的落后以及英国人在组织上和技术上的优势356

十五 兰杰·辛格和杰·辛格363

十六 印度的经济背景。两个英国367

一 帝国的思想意识。新的种姓374

第七章 最后阶段(一)英国统治的巩固和民族主义374

运动的兴起374

二 孟加拉的掠夺物帮助了英国工业革命383

三 印度工业的摧毁和农业的衰败387

四 印度初次成为另一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附属体392

五 印度土邦制度的成长399

六 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矛盾。罗姆·摩罕·罗易。报纸。407

威廉·琼斯爵士。孟加拉的英国式教育407

七 一八五七年的大起义。种族主义421

八 英国统治的伎俩。均势与对称427

九 工业的成长。各省不同之点433

十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中的改革以及其他的运动439

十一 凯末尔巴夏。亚洲的民族主义。伊克巴460

十二 重工业的开始。铁拉克和郭克雷。分别选举单位制464

第八章 最后阶段(二)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469

一 中产阶级的束手无策。甘地出现469

二 甘地领导下的国民大会党成为一个生气蓬勃的组织475

三 各省的国大党政府483

四 印度的动力与英国在印度的保守主义490

五 少数派问题。回教联盟。默·艾·真纳先生502

六 国家计划委员会522

七 国民大会党与工业。大工业与农村工业533

八 政府阻碍了工业发展。战时生产是正常生产的转变542

第九章 最后阶段(三)第二次世界大战550

一 国民大会党拟定一种外交政策550

二 国民大会党对战争的态度558

三 对战争的反应564

四 另一次国民大会党的提议和英政府的拒绝。572

温斯顿·丘吉尔先生572

五 个别人们的和平抵抗582

六 珍珠港事变以后。甘地与非暴力主义586

七 紧张595

八 克里浦斯爵士来到印度601

九 挫败615

十 挑战:退出印度的决议621

一 一连串发生的事件635

第十章 还是亚马那加堡垒635

二 两种背景:印度和英国637

三 群众的骚动和被镇压642

四 国外的反应651

五 印度的反应654

六 印度的疾病。饥荒657

七 印度的动力662

八 印度发展受到阻挠670

九 宗教、哲学和科学675

十 民族观念的重要性。印度变革的必要性683

十一 印度:分割的还是成为强有力的民族国家,或是695

超民族国家的中心?695

十二 现实主义与地理政治学。世界的征服或世界的联合。美国与苏联713

十三 自由与帝国728

十四 人口问题。出生率的降低和民族的衰微733

十五 理解旧问题的新途径741

十六 结束语747

后记754

索引7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