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字形体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字形体学
  • 蒋善国著 著
  • 出版社: 文字改革出版社
  • ISBN:9060·282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字形体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的分析1

自序1

第二章 古今文字的断代10

第三章 古文字时代17

第一节 大篆时代17

一 甲骨文17

1甲骨文名称的由来和内容17

2甲骨文的字形和书法的发展20

图版目录24

第一图 初期甲骨的拓片24

第二图 大龟七版之一26

第三图 后期的甲骨拓片28

3甲骨文的出土和收藏28

4甲骨文的著录和研究40

二 金文65

1金文的名称65

2夏、商、周三代对于鼎?的重视66

3铭文的发生和演变67

甲 最初铭文的发现68

乙 辨别商器铭文的标准70

第四图 司母戊鼎铭文70

丙 周代铭文的发展73

第五图 大盂鼎铭文74

第七图 越王矛铭文77

第六图 ?鼎铭文77

4 金文的发现和研究81

1石鼓与石鼓文97

(一)石鼓文97

三 石鼓文和诅楚文97

2石鼓的发现和保存经过98

第八图 节录石鼓文98

3石鼓的年代99

4石鼓文的拓本107

(二)诅楚文109

1史籀篇是最古的字书110

四 籀文110

2史籀篇的字数112

3史籀篇的作者和时代116

4说文里面的籀文123

1孔壁古文127

(一)说文里?收的古文127

五 古文127

2孔壁古文的真伪和写藏年代132

3说文?收其他古文经传134

4说文?载古文的年代135

1三体石经的刊立和流传140

(二)三体石经里面的古文140

第九图 新出三体石经之一(春秋·僖公、文公经文)142

2三体石经和说文里面的古文先掉笔势的原因143

(三)竹简和缯书146

第二节 小篆时代154

一 仓颉篇与小篆的关系154

第十二图 新?虎符155

第十三图 阳陵虎符156

二 小篆与大篆的关系158

三 小篆的流传160

第十四图 五十三字本泰山刻石前九字162

第一节 古隶166

一 古隶与程邈的关系166

第四章 过渡时代166

二 古隶与小缘和古籀169

三 古隶的流传171

第十五图 二世诌权172

第十六图 上林鼎铭文174

一 隶变是汉字演变的分水岭175

第十七图 高句丽好大王?175

第二节 隶变对于汉字的影响175

二 隶书的进步性和限制性184

第一 隶变的特点与古文形体的转化186

三 隶变对于汉字形体?发生的巨大变化186

第二 隶变突破造字的条例195

第三 分析隶变的症结197

第四 古文的分化198

第五 隶书的混同229

四 隶变对于汉字意义的影响277

1总的观察286

五 隶变对于汉字质变?起的巨大作用286

2 象形的会意字变成表意的会意字288

3 「后起的形声字」的突增和汉字主潮的形成289

第五章 今文字时代291

第一节 今隶291

一 「八分」辨正292

二 第一个著名的八分书家294

三 汉、魏的八分石刻和木简296

1石刻296

第十八图 史晨乡孔子庙碑297

第十九图 汉石经周易文言说卦298

甲 木简的发现299

2木简299

乙 木简的著录和研究301

四 研究今隶的作品303

第二节 真书303

一 真书的各种名称303

二 真书与汉隶的异同309

第二十图 魏甘露元年三月十七日写譬喻经第甘九311

第二十一图 唐?刻经记312

第二十三图 孝文帝?比干墓文313

第二十二图 西晋写经断片313

三 真书的起源和最早的著名书家316

第二十四图 元和四年木简316

四 唐以前真书的重要性319

第二十六图 ?董美人墓志铭321

第二十七图 石经山雷音洞壁嵌石经之一(金刚经的一部分)323

第三节 草书330

第二十五图 魏故宁陵公主墓志铭330

一 草书的意义和起源330

二 篆草334

1章草名称的由来334

三 章草334

2杜操与章草343

第二十八图 汉代木简之一344

四 今章346

第二十九图 九月十七日帖的前三行349

五 狂章350

1草书的进步性352

六 草书的进步性和缺点352

2草书的缺点357

一 行书的发生和特点362

第四节 行书362

第三十图 永寿二年三月?363

二 最早著名的行书家和真迹363

第三十一图 定武本兰亭叙(独孤长老本)365

第五节 简体字367

一 历史上简化汉字的四种现象367

二 简化汉字与当前改革汉字的关系386

第十图 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的一部分1478

第十一图 战国缯书15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