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149898.jpg)
- 谢春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5838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03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历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设想1
二、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4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18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26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31
第一编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41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41
一、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影响41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0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59
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观念66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实践74
一、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74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局部实践82
三、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全面实施88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02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02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15
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21
四、中国进人社会主义社会142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48
一、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148
二、中共八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部署157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新学说的提出168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183
第五章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失误及纠正195
一、寻求一种更快的建设方法195
二、急于求成和急于过渡的失误201
三、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215
四、国民经济调整中的理论思考228
第六章“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239
一、“反修防修”的迷误239
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255
三、脱离落后国情的教训264
第七章 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抵制271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抵制和抗争271
二、周恩来的纠“左”及挫折284
三、邓小平复出与全面整顿298
四、“文化大革命”的结束308
第二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321
第八章 伟大历史转折的酝酿和实现321
一、邓小平等对“两个凡是”方针的抵制321
二、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干部政策327
三、经济理论的拨乱反正337
四、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343
五、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351
第九章 改革开放起步365
一、农村改革的成功365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373
三、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383
四、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392
五、个体经济的出现及被肯定403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415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和阐发415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调整423
三、历史决议的形成与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439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448
第十一章 理论突破和改革开放全面展开457
一、“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457
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469
三、沿海城市和海南、浦东的开放487
第十二章 对外关系的发展和“一国两制”的构想495
一、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495
二、外交工作新局面的开创506
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528
第十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轮廓54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541
二、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绘就552
三、“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570
第十四章 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交接和邓小平南方谈话577
一、国内外困难的考验577
二、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交接587
三、破除思想障碍的邓小平南方谈话592
第三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607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607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贯彻落实60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613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626
四、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635
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641
第十六章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世纪646
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宣示646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659
三、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663
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定677
第十七章 新的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685
一、科教兴国战略685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693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697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04
第十八章 对外关系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推进710
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的外交方针710
二、对外关系的发展713
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转变728
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733
五、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739
第十九章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747
一、香港的回归和繁荣稳定747
二、澳门的回归和繁荣稳定760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769
第二十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780
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780
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792
三、江泽民“七一”讲话的理论创新798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805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823
第二十一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823
一、科学发展观的多重背景和重要地位823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836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859
第二十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864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864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86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871
四、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878
第二十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885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885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指南892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及初步成效900
第二十四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909
一、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909
二、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916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的形成921
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924
第二十五章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935
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战略选择935
二、中国的国际战略取向941
三、改善和调整大国关系944
四、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951
五、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955
第二十六章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958
一、中共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面推进958
二、党的建设的新挑战新考验与新布局966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971
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975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983
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990
后记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