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南前寒武纪藻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西南前寒武纪藻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 王福星等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03533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6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西南前寒武纪藻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言1

第一节前寒武纪化石概况1

(一) 化石特征1

目 录1

(二) 两种学派2

第二节前寒武纪化石分类2

(一)疑源类化石4

(二)燧石相藻类微化石4

第三节本区前寒武纪化石研究的新进展5

(三) 叠层石5

(一) 前寒武纪藻类化石性质的研究6

(二) 前寒武纪藻类化石的总结7

(三) 前寒武纪各类藻化石的应用7

第二章地层及化石8

第一节河口群10

第二节昆阳群12

(一)莲塘-尘河组12

(二)黄草岭组12

(三) 塔甸组13

第三节东川群16

(一) 美党组17

(二) 因民-落雪组18

(三)鹅头厂组20

(四)绿汁江组21

第四节辽南系22

(一)大营盘组23

(二) 苏雄组23

川滇地区23

(三) 澄江组24

(四) 南沱组24

湘黔桂区24

(一) 番召组24

(二) 清水江组25

(三)平略组25

(四) 隆里组25

(五) 长安组25

(六) 富禄组25

(七)大塘坡组26

(八) 南沱组27

第五节震旦系27

(一) 陡山沱组27

(二) 灯影组28

第六节下寒武统梅树村组31

(一) 中谊村段31

(二) 八道湾段34

(一)化石属种的变化特征36

第一节疑源类化石36

第三章化石组合特征36

(二) 化石个体大小变化特征39

(三)组合47

第二节燧石相藻微化石49

(一)微化石纵向变化特征50

(二)微化石横向变化特征51

(三) 组合51

第三节叠层石52

(一) 非柱状叠层石52

(二)叠层石微构造58

(三) 叠层石组合61

第四章古生物讨论62

第一节微化石的化石化过程及其保存62

(一) 影响化石形态、结构、构造的因素62

(二)微化石的保存65

第二节微化石的分类命名67

(一)分类命名要素67

(二) 共生群落与生态67

第三节假微化石70

(三) 与现代相似分子的比较70

(一) “轻化石”71

(二)矿物球粒假微化石72

(三)其它假微化石74

第四节矿化微化石与生物矿化作用75

(一)矿化微化石75

(二)生物矿化作用77

第五节主要微化石的古生物学讨论78

(一) 疑源类化石的生物地层特征81

第一节层序的建立81

第五章生物地层讨论81

(二)叠层石依据83

(三) 氧同位素依据86

第二节地壳运动及几个地层问题89

(一)地壳运动89

(二)几个地层问题93

第三节本区前寒武系的时限与区域对比96

(一) 同位素年龄依据97

(二) 氧同位素依据97

(五) 区域对比99

(三)叠层石依据99

(四) 疑源类化石依据99

第四节几个地层层位的讨论100

(一) 云南易门军哨组100

(二) 云南易门狮山层101

(三)云南易门牛肩山层101

(四) 云南晋宁柳坝塘组101

(五) 云南东川面山地层101

(七) 四川会理白鸡沟灰岩102

(六) 云南东川茂麓断层以西地层102

(八) 四川南江上两组103

(九) 湘黔桂梵净山群的层位103

第六章生态与环境104

第一节生态104

(一)疑源类生物化石104

(二) 燧石相藻类微生物化石106

(三) 叠层石109

第二节古环境讨论116

(一) 塔甸期117

(二) 美党期118

(三)落雪期119

(四) 鹅头厂期121

(五) 陡山沱期121

(六) 灯影期124

(七)梅树村早期126

第七章生物演化128

第一节地质-生物演化史128

(一) 第一阶段(河口时期,>1600Ma)130

第二节西南地区生物演化130

(二) 第二阶段(昆阳时期,1600—1200Ma)131

(三) 第三阶段(东川时期,1200—850Ma)132

(四) 第四阶段(辽南时期,850—700Ma)133

(五) 第五阶段(震旦纪,700—600Ma)134

(六) 第六阶段(梅树村期,<600Ma)135

第八章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层控铁、铜、锰和磷矿分布与成因的生物分析137

第一节一些矿床的生物成因机理137

第二节几种矿床的生物成因探讨138

(一)塔甸组菱铁矿138

(二)落雪组铜矿139

(三)大塘坡组锰矿140

(四)梅树村组磷矿143

第九章古生物属种描述146

第一节疑源类146

(一) 球形藻群146

(二) 多面体藻群150

(四)刺球藻群151

(三)船形藻群151

(五)双极藻群157

(六)分区藻群158

(七)具刺多面体藻群158

(八)未定分类位置疑源类化石158

第二节燧石相藻类微化石161

(一)蓝藻门161

(二)绿藻门165

第三节叠层石166

(三) 未定分类位置的微化石166

第四节微植石168

英文简介169

英文目录170

英文摘要175

英文附录261

参考文献272

汉英地层名称及地层代号279

图版说明282

图版Ⅰ—ⅩⅩⅩ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