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隆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隆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1484470.jpg)
-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35114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81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850页
- 主题词:地方志(地点: 化隆回族自治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隆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编 地理45
第一章 位置与境域45
第一节 位置45
第二节 境域45
第二章 建置46
第一节 建置沿革46
第二节 行政区划49
第三章 自然环境52
第一节 地质52
第二节 地势地貌63
第三节 气候66
第四节 水文77
第五节 土壤84
第六节 自然资源88
第七节 自然灾害99
第八节 环境保护106
第四章 乡镇概况107
第一节 巴燕镇107
第二节 群科镇109
第三节 甘都镇111
第四节 扎巴乡113
第五节 昂思多乡114
第六节 支扎藏族乡116
第七节 雄先藏族乡117
第八节 查甫藏族乡118
第九节 牙什尕乡120
第十节 黑城乡121
第十一节 德加乡122
第十二节 二塘乡123
第十三节 加合乡124
第十四节 谢家滩乡126
第十五节 阿什努乡127
第十六节 沙连堡乡128
第十七节 德恒隆乡130
第十八节 石大仑乡131
第十九节 初麻乡133
第二十节 金源藏族乡134
第二十一节 塔加藏族乡135
第五章 人口137
第一节 人口发展与分布137
第二节 人口构成144
第三节 婚姻 家庭 生育155
第四节 人口普查与人口控制157
第二编 经济163
第一章 农业163
第一节 土地制度163
第二节 生产体制169
第三节 耕地与区划176
第四节 耕作制度183
第五节 农业生产184
第六节 农业经济效益188
第七节 农业技术推广195
第八节 农业机具200
第九节 经营管理207
第十节 农业管理机构208
第二章 畜牧业210
第一节 草场和饲料211
第二节 家畜种类与数量213
第三节 家畜改良218
第四节 畜疫防治220
第五节 畜牧兽医机构224
第三章 林业225
第一节 植树造林225
第二节 林业管理230
第三节 国营林场与苗圃234
第四章 水利235
第一节 水利资源开发236
第二节 水利建设236
第三节 水土保持247
第四节 水利投资和经济效益249
第五节 水利管理249
第五章 多种经营251
第一节 园艺业251
第二节 养殖业258
第三节 农副畜产品加工业259
第六章 工业260
第一节 轻手工业262
第二节 机械工业270
第三节 建材工业273
第四节 化学工业276
第五节 采矿冶炼业277
第六节 电力工业281
第七节 乡(镇)村工业283
第八节 管理机构287
第七章 交通运输287
第一节 道路287
第二节 渡口 桥梁 涵洞290
第三节 运输294
第四节 交通管理296
第八章 邮电302
第一节 机构302
第二节 邮政304
第三节 电信307
第九章 城乡建设309
第一节 县城建设309
第二节 集镇建设316
第三节 乡村建设318
第四节 建筑与设计319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321
第六节 城乡建设管理机构324
第十章 商业325
第一节 私营商业326
第二节 官僚资本商业328
第三节 集体商业329
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330
第五节 国营商业336
第六节 集市贸易340
第七节 外贸344
第十一章 粮食346
第一节 粮油征购346
第二节 储运保管349
第三节 粮油加工353
第四节 粮油供应355
第五节 机构与队伍357
第十二章 财政 金融358
第一节 财政358
第二节 税务365
第三节 金融374
第十三章 经济管理385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385
第二节 物资管理388
第三节 物价管理389
第四节 计量391
第五节 审计391
第六节 统计392
第一节 组织建设395
第三编 政治39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395
第二节 县党代表大会403
第三节 县委重要工作会议406
第四节 党员教育411
第五节 统战工作414
第六节 纪律检查416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418
第二章 国民党 三青团418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420
第三章 群众团体421
第一节 工会421
第二节 共青团424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430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会434
第五节 贫农、下中农协会435
第六节 工商业联合会、个体劳动者协会437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439
第一节 普选439
第二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41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442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446
第五章 政府449
第一节 抚番厅及县政府(附昂索、干户、百户制度)449
第二节 人民政府456
第六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63
第一节 机构设置463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463
第三节 政协工作466
第七章 民政469
第一节 救灾救济469
第二节 社会福利474
第三节 优抚安置475
第四节 移民480
第五节 婚姻登记481
第六节 人民来信来访482
第八章 劳动人事484
第一节 人事管理484
第二节 劳动就业491
第三节 劳动工资496
第四节 职工福利502
第一节 公安506
第九章 政法506
第二节 检察511
第三节 法院513
第四节 司法行政518
第四编 军事523
第一章 机构523
第一节 武备衙门523
第三节 人民武装部525
第二节 保安与壮丁司令部525
第二章 武装527
第一节 驻军527
第二节 地方武装529
第三章 兵役532
第一节 募兵制532
第二节 拔兵制532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与义务兵役制534
第一节 组织536
第四章 民兵536
第二节 军事训练537
第三节 武器装备与管理538
第四节 作战执勤539
第五章 拥政爱民与军民共建541
第一节 拥政爱民541
第二节 军民共建542
第六章 设施和要地542
第一节 设施542
第二节 要地543
第七章 重大兵事544
第五编 文化559
第一章 教育559
第一节 教育行政559
第二节 小学教育563
第三节 中学教育568
第四节 民族教育572
第五节 中等专业教育575
第六节 成人教育578
第七节 教师579
第八节 经费与设备584
第二章 科学技术586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586
第二节 科普活动与推广587
第三节 科研成果590
第四节 其它591
第三章 文化592
第一节 文学592
第二节 民间文学592
第三节 群众文化595
第四节 演出团体600
第五节 书法 美术 摄影602
第六节 图书 报纸 档案603
第七节 广播 电影 电视606
第八节 文物 古迹 名胜608
第四章 体育618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618
第二节 学校体育619
第三节 群众体育620
第四节 民族体育620
第五节 体育竞赛623
第五章 医药卫生626
第一节 机构626
第二节 医疗629
第三节 医疗体制632
第四节 卫生防疫633
第五节 妇幼保健637
第六节 药品638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639
第一章 人民生活643
第一节 农民生活643
第六编 社会643
第二节 职工生活650
第二章 民族656
第一节 回族656
第二节 汉族661
第三节 藏族665
第四节 撒拉族668
第五节 其它民族669
第六节 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670
第三章 宗教672
第一节 伊斯兰教672
第二节 佛教680
第三节 其它宗教690
第四节 宗教制度改革与宗教管理692
第四章 民俗693
第一节 衣食起居693
第二节 仪礼习俗697
第三节 传统节日699
第四节 婚嫁丧葬701
第五节 禁忌706
第五章 社会新风708
第一节 革除陋习708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708
第六章 方言 谣谚710
第一节 方言710
第二节 谣谚713
第三节 歇后语717
第七编 人物721
第一章 人物传721
第二章 人物表756
附录771
一 地方文献要目771
二 重要文献辑存773
《化隆县志》编纂始末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