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1486136.jpg)
- 邹汉法,张玉奎,卢佩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67169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7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色谱法的定义和历史1
1.2色谱法的特点、原理和应用范围3
1.3色谱法的分类5
1.3.1体积排阻色谱6
1.3.2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6
1.3.3反相色谱7
1.3.4离子对色谱8
1.3.5疏水作用色谱9
1.3.6亲和色谱9
1.4高效液相色谱与其它色谱方法的比较10
1.4.1现代高效液相色谱与经典液相色谱的比较10
1.4.2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比较11
第二章 液相色谱过程动力学13
2.1液相色谱动力学理论13
2.1.1塔片理论13
2.1.2随机模型理论17
2.1.3非平衡理论22
2.1.4质量平衡理论27
2.2影响色谱柱塔片高度的因素29
2.3色谱峰形参数的规律性31
2.3.1色谱峰半宽度的规律性31
2.3.2色谱指数修正模型中参数的规律性35
参考文献36
第三章 液相色谱的热力学过程38
3.1中性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模型38
3.1.1顶替吸附模型38
3.1.2溶质-溶剂相互作用模型41
3.1.3溶解度理论42
3.1.4顶替吸附-相互作用模型44
3.1.5疏溶剂理论46
3.1.6以分子作用力为基础的液相色谱理论模型的比较48
3.2基于离子静电作用力的色谱保留机理50
3.3液相色谱中各种参数对保留值的影响56
3.3.1有机溶剂浓度的影响56
3.3.2无机盐浓度的影响60
3.3.3柱温的影响63
3.3.4固定相性质对保留值的影响65
3.3.5流动相酸度对保留值的影响69
3.3.6流动相中离子对试剂的影响75
参考文献77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中溶质分子结构与保留值的定量关系79
4.1色谱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80
4.1.1离子-偶极作用力80
4.1.2定向作用力81
4.1.3诱导作用力81
4.1.4色散作用力82
4.1.5疏水作用力82
4.1.6氢键作用力82
4.1.7电子对给体-电子对受体相互作用83
4.2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83
4.2.1偶极矩(μ)83
4.2.2极化率(a)85
4.2.3电离能(I)86
4.2.4分子间的距离(r)86
4.3分子结构参数87
4.3.1与分子体积相关的结构参数87
4.3.2反映溶质分子电子分布的结构参数88
4.3.3分子形状的结构参数89
4.3.4拓扑参数90
4.4分子结构与保留值定量关系的应用91
4.4.1高效液相色谱中的自由能关系91
4.4.2分子结构色谱保留值定量关系用于色谱保留机理的研究和保留值预测92
4.4.3色谱保留值用于疏水性的测定112
4.4.4液相色谱保留值与生物活性和一些环境化学参数的关系122
参考文献123
第五章 液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126
5.1液相色谱流动相126
5.1.1正相色谱常用冲洗剂130
5.1.2反相色谱常用冲洗剂133
5.1.3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常用冲洗剂135
5.2高效液相色谱常用固定相136
5.2.1液-固吸附色谱固定相136
5.2.2化学键合固定相141
5.2.3键合固定相的分类152
5.3其它基质材料的液相色谱固定相161
5.3.1有机高分子基质的液相色谱固定相161
5.3.2其它无机基质的液相色谱固定相166
参考文献167
第六章 液相色谱专家系统及其柱系统推荐170
6.1专家系统的结构171
6.1.1知识库和知识表达171
6.1.2推理机173
6.2液相色谱专家系统及其应用174
6.3色谱专家系统中的柱系统推荐规则库179
6.3.1分离模式选择的基本条件179
6.3.2液相色谱保留值和选择性的一些基本规律182
6.3.3液相色谱分离模式的推荐184
6.3.4反相色谱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性原则194
6.3.5液相色谱流动相和添加剂的推荐197
6.3.6实际样品对柱系统推荐规则的验证200
参考文献204
第七章 液相色谱分离条件最优化208
7.1优化参数与优化指标208
7.1.1优化参数208
7.1.2优化指标210
7.2试验设计方法217
7.2.1正交设计217
7.2.2因子设计218
7.2.3混合设计219
7.2.4匀壳设计221
7.2.5均匀设计223
7.3优化方法及其应用226
7.3.1单纯形优化方法227
7.3.2复合形和重复设计优化方法234
7.3.3“窗口图形法”和“重叠分辨分离度法”245
参考文献259
第八章 样品预处理技术262
8.1液-液萃取262
8.1.1萃取溶剂的选择263
8.1.2pH值的控制264
8.1.3液-液萃取其它操作因素的控制265
8.2液-固萃取266
8.2.1液-固萃取固定相和流动相267
8.2.2固相萃取的影响因素269
8.2.3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275
8.3膜技术在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277
8.3.1微渗析278
8.3.2超滤膜技术281
8.4衍生化和柱浓缩样品预处理282
8.4.1衍生化技术282
8.4.2液相色谱柱浓缩预处理技术295
参考文献299
第九章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301
9.1高压输液系统301
9.1.1贮液系统301
9.1.2高压输液泵302
9.1.3梯度淋洗装置309
9.2进样系统312
9.2.1注射器进样312
9.2.2阀进样312
9.2.3自动进样器313
9.3色谱柱系统317
9.3.1色谱柱的结构317
9.3.2色谱柱的填充318
9.3.3色谱柱的评价319
9.3.4色谱柱的使用技术321
9.3.5色谱柱恒温装置与馏分收集器323
参考文献325
第十章 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和色谱峰定性定量326
10.1检测器的性能指标327
10.1.1噪声和漂移327
10.1.2灵敏度328
10.1.3敏感度330
10.1.4最小检测量(Mmin)330
10.1.5线性范围331
10.1.6谱峰的扩张331
10.2液相色谱检测器332
10.2.1紫外吸收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32
10.2.2示差折光检测器336
10.2.3荧光检测器338
10.2.4电导检测器339
10.2.5安培检测器342
10.3离子对色谱的抑制柱反应347
10.4间接检测方法349
10.4.1间接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350
10.4.2间接检测的理论基础354
10.4.3间接检测系统的设计357
10.4.4检测灵敏度359
10.5定性分析361
10.5.1利用已知标准样定性361
10.5.2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定性362
10.5.3利用紫外检测器全波长扫描功能定性362
10.5.4利用改变流动相组成时被测组分的保留值变化规律定性365
10.5.5收集色谱柱流出各组分,再用其它化学或物理方法定性367
10.6定量分析367
10.6.1峰面积的测量368
10.6.2定量计算的几种方法368
参考文献371
第十一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373
11.1正相色谱的应用373
11.2反相色谱的应用381
11.2.1反相色谱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381
11.2.2反相色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389
11.2.3反相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394
11.3反相离子对色谱的应用399
11.3.1反相离子对色谱分离分析无机离子399
11.3.2离子对色谱在生物医学分析中的应用405
参考文献412
第十二章 手性对映体的HPLC拆分415
12.1非对映异构化衍生拆分法418
12.1.1异硫氰酸酯(ITC)及异氰酸酯(IC)422
12.1.2萘衍生物(NAD)类424
12.1.3酰氯与磺酰氯类428
12.1.4光学活性氨基酸类431
12.1.5其它手性衍生试剂433
12.2手性流动相拆分法435
12.2.1配基交换型手性添加剂(CLEC)437
12.2.2手性离子型络合剂(CIPC)439
12.2.3环型葡聚糖(CD)添加法444
12.2.4其它手性流动相添加剂445
12.3手性固定相拆分法446
12.3.1蛋白质手性固定相449
12.3.2聚合碳水化合物衍生物手性固定相454
12.3.3空穴型手性固定相456
12.3.4π电子给予体、π电子受体型手性固定相(Pirkle型)458
12.3.5配基交换手性固定相460
参考文献461
第十三章 生物大分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470
13.1生物大分子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471
13.1.1体积排阻色谱的分离机理472
13.1.2离子交换色谱的分离机理475
13.1.3疏水作用色谱的保留机理477
13.1.4亲和色谱的理论模型479
13.1.5金属络合亲和色谱482
13.1.6共价色谱483
13.2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用固定相484
13.2.1有机高分子基质固定相486
13.2.2无机基质生物大分子分离固定相495
13.3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的影响因素511
13.3.1尺寸排阻色谱的影响因素511
13.3.2离子交换色谱的影响因素515
13.3.3反相液相色谱的影响因素520
13.3.4疏水作用色谱(HIC)的影响因素522
13.3.5亲和色谱的影响因素524
13.4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中的应用527
参考文献538
第十四章 毛细管电色谱541
14.1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原理541
14.1.1毛细管电色谱中自加热效应543
14.1.2毛细管电色谱的谱带展宽545
14.1.3电色谱的保留机理550
14.2毛细管电色谱仪器和柱制备552
14.2.1毛细管电色谱填充柱的制备553
14.2.2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554
14.2.3毛细管电色谱的梯度洗脱技术557
14.2.4毛细管电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559
14.3毛细管电色谱的应用561
参考文献570
主题索引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