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孙中山评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孙中山评传](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493653.jpg)
- 茅家琦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566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00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0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孙中山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繁荣有余,争鸣不足--半个世纪以来孙中山研究述评(作者:茅家琦教授)1
第一节 五十年来的一门显学1
一、国内研究概况2
二、日本、美国研究概况10
第二节 值得重视的三个问题17
一、摆脱主观因素的干扰17
二、将具体分析与综合研究结合起来20
三、打破封闭式,采取开放式的研究26
第二章 青少年时代(作者:沈道初研究员)29
第一节 忧患的岁月29
一、内忧与外患29
二、知识界寻求改革33
三、自下而上寻求改革的尝试--太平军起义36
第二节 翠亨村的童年生活38
一、诞生于翠亨村38
二、家庭生活、私塾教育与“石头仔”性格46
三、以“洪秀全第二”自许,反对传统恶习50
第三节 在檀香山读书52
一、随母初到檀香山52
二、毕业于意奥兰尼学校55
三、因接受基督教信仰,孙眉逼令回国59
第四节 在香港的学习、生活64
一、入香港拔萃书院及中央书院读书64
二、在广州南华医校及香港西医书院习医70
三、澳穗行医77
一、《致郑藻如书》中的社会改良思想82
第一节 社会改良思想的初现82
第三章 走向民主革命的道路(作者:蒋顺兴研究员)82
二、《农功》中的农业近代化思想87
第二节 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强治国四条纲要90
一、又一项改良主义的政治活动90
二、北上投书,受到冷遇100
第三节 创立兴中会104
一、广州兴中会是反清复汉组织104
二、檀香山兴中会是反清革命组织110
三、香港兴中会章程的改良色彩115
第四节 策划第一次广州起义122
一、欲袭取广州以为根据122
二、在广州发表《拟创立农学会书》132
三、起义流产136
一、环球之游146
第四章 “伦敦蒙难”与三民主义思想的萌发(作者:蒋顺兴研究员)146
第一节 在清朝驻伦敦使馆被捕146
二、清吏跟踪侦察152
三、闯使馆遭监禁156
第二节 得师友营救重获自由170
一、柯尔、贺维打开了营救的大门170
二、康德黎,孟生的营救活动173
三、重获自由182
第三节 萌发三民主义思想187
一、读书交友187
二、更坚定地开展反清革命斗争191
三、三民主义思想的萌发197
第一节 赴日本推动革命运动201
一、取道加拿大,到达日本201
第五章 为壮大兴中会的革命力量而奔走(作者:时平副教授)201
二、香港当局拒绝入境,以日本为筹划革命的基地213
三、从《笔谈残稿》看当时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理想和方略220
第二节 争取与康、梁联合229
一、“各取所需”,在日本的初步合作229
二、戊戌变法失败后,再次进行联合谈判232
第三节 联络会党,发动惠州起义241
一、联络会党,担任兴汉会总会长241
二、与李鸿章合作的缘起及其计划的落空244
三、惠州武装起义249
第四节 联合美洲洪门,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262
一、由台返日后的思索与努力262
二、新赴檀香山,改造美洲洪门270
三、《中国问题的真解决》的发表273
第六章 建立中国同盟会,被选为总理(作者:季云飞教授)276
第一节 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276
一、从欧洲到达日本276
二、筹建中国同盟会279
三、被推选为同盟会总理286
第二节 在《民报》上发表文章,揭橥“三大主义”290
一、为《民报》撰写发刊词,首次提出“三大主义”290
二、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说,进一步阐述“三大主义”293
第三节 赴欧美筹集经费,建立同盟会分会301
一、被外国当局驱逐,去西欧活动301
二、在美国各地筹建同盟会分会与“红龙”计划的流产306
三、再次赴北美在侨界筹集经费317
第一节 亲自主持制定《革命方略》--武装起义的指导文件322
一、筹划全国的武装起义322
第七章 在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中的作用(作者:时平副教授)322
二、制定武装起义的《革命方略》327
第二节 热情赞赏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330
一、萍浏醴起义的爆发330
二、孙中山采取的行动,对起义的评价333
第三节 亲自策划1907~1908年间的粤桂滇起义338
一、离日赴越,策动粤桂滇起义338
二、钦廉潮惠起义340
三、镇南关、钦廉、河口起义348
第四节 积极支持1910、1911年两次广州起义357
一、调整武装起义的战略357
二、广州新军起义361
三、黄花冈起义369
一、武昌起义成功后,访问美、英、法政要,寻求支持374
第一节 武昌起义成功,从美回国374
第八章 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作者:徐梁伯研究员)374
二、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组织中央政府的斗争385
第二节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89
一、到达上海,被选为临时大总统389
二、临时政府面临财政困难398
第三节 改造同盟会的努力418
一、上海会议呼吁团结418
二、同盟会散漫无纪,迅速蜕化421
三、改组为公开政党426
第四节 南北议和,辞临时大总统职430
一、袁世凯的政治阴谋430
二、时代的选择436
三、让位和历史的沉思446
一、宣传民生主义455
第九章 从专心经济建设到南下护法(作者:陆仰渊研究员)455
第一节 宣传民生主义,筹划全国铁路455
二、北上晤袁461
三、同盟会等五党合并成立国民党466
四、筹划全国铁路469
第二节 通电讨袁,建立中华革命党472
一、宋教仁被刺,通电讨袁472
二、流亡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479
三、组织中华革命军,发动二次讨袁487
四、和宋庆龄在东京结婚498
第三节 力促恢复《临时约法》,反对对德参战505
一、发表《规复约法宣言》,提倡直接民权与地方自治505
二、发表《中国存亡问题》一书,反对对德参战509
一、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519
第四节 南下护法519
二、军事活动和西南军阀的掣肘525
第十章 蛰居上海撰写理论著作(作者:徐梁伯研究员)535
第一节 《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535
一、总结革命经验的哲学思考--行易知难535
二、立意崇高、论证粗疏的“革命哲学”546
第二节 《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物质建设551
一、《实业计划》的主要内容551
二、《实业计划》的是非得失561
第三节 《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社会建设571
一、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571
二、民主参政基本规范的建构577
三、改造国民性的初步尝试582
一、三民主义理论的系统总结587
第四节 三民主义亲撰篇及其他587
二、《地方自治实行法》及其他598
第十一章 改建中国国民党,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非常)(作者:陆仰渊研究员)603
第一节 改建中国国民党603
一、宣布改建中国国民党603
二、公布总章,修订规约607
第二节 二次南下,就任大总统(非常)610
一、粤军克复广州610
二、就任大总统(非常)612
三、击溃旧桂系军阀618
第三节 出巡广西,组织北伐622
一、出巡广西622
二、准备北伐628
三、取道赣南,顺利进军635
第四节 驱逐陈炯明,第三次开府广州638
一、广州蒙难638
二、考虑和议,筹划平叛648
三、第三次开府广州655
第十二章 “联俄”思想的形成和它的主要内涵(作者:茅家琦教授)660
第一节 早期与俄国人的接触660
一、“二月革命”前后和俄国人的交往660
二、“十月革命”后与俄共(布)的接触662
第二节 共产国际的视线转向孙中山667
一、列宁提出《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667
二、共产国际加强对孙中山的工作670
三、共产国际与陈炯明、吴佩孚680
一、吸收中共党员个人加入国民党688
第三节 “联俄”、“联共”内容的具体化688
二、与越飞共同签署联合宣言698
第十三章 “以俄为师”--改组国民党,创建军官学校(作者:朱宝琴教授)707
第一节 密切与共产国际、中共的合作707
一、“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707
二、任命鲍罗廷参与筹划国民党改组717
三、支持鲍罗廷的工作,批评反对者727
第二节 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733
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733
二、“一大”的两大成果737
三、“一大”精神与孙中山的思想751
四、“一大”以后工农运动的初步发展755
一、“以俄为师”的又一件大事761
第三节 创建陆军军官学校761
二、军校学生参与平定商团叛乱768
第十四章 演讲三民主义,公布《建国大纲》等文件(作者:季云飞教授)775
第一节 演讲三民主义,公布《建国大纲》775
一、演讲三民主义775
二、公布《建国大纲》790
三、《三民主义》、《建国大纲》与“一大”《宣言》的思想差异800
第二节 裁可《国民党内之共产派问题》与《中国国民党与世界革命运动之联络问题》两个文件805
一、“一大”闭幕后反共人士的活动805
二、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811
第十五章 最后的岁月(作者:朱宝琴教授)818
第一节 为谋求国家的和平统一而北上818
一、北方政局出现转机818
二、应邀北上824
一、绕道访日831
第二节 绕道访日,演讲“大亚洲主义”831
二、在神户演讲“大亚洲主义”842
第三节 经天津到北京851
一、离日赴津851
二、抱病进京857
三、赍志以殁859
第十六章 一代伟人,思想的光辉和局限(作者:茅家琦教授)866
第一节 一代伟人866
一、推动中国乃至亚洲社会的发展866
二、丰富的人文精神869
第二节 经世致用与哲学思想的贡献879
一、思想资料渊源的多元879
二、经世致用--对待多元思想的基本方针894
三、哲学思想方面的贡献902
一、民族主义思想内容的发展913
第三节 政治思想的光彩913
二、民主政治思想的丰富914
第四节 经济思想、政治谋略之不足及其理论的局限923
一、经济思想切合国情之不足923
二、政治谋略之主要失误933
三、理论的局限950
附录956
孙中山大事记(沈道初研究员编纂)956
主要参考书目(沈道初研究员编纂)973
索引982
人名索引982
词语索引995
后记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