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史 第3册 志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民国史 第3册 志2
  • 朱汉国,杨群主编;陈争平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7007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中国-近代史-民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史 第3册 志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工矿业志1

一 概述1

(一)民国成立前中国工矿业发展概况1

(二)北洋政府时期工业发展条件及发展概况2

(三)抗战前十年间的国统区工业4

(四)1937年后各类区域的工业6

二 纺织印染工业10

(一)棉纺织业10

(二)丝绸工业19

(三)毛纺织业21

(四)针织业27

(五)印染业29

三 饮食品加工工业31

(一)面粉工业31

(二)榨油业36

(三)产盐业42

(四)碾米、制糖、酿酒、制茶及蛋品加工等行业49

四 能源工业53

(一)煤炭工业53

(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64

(三)电力工业67

五 冶金工业71

(一)钢铁工业74

(二)特矿工业82

(三)其他有色金属工业92

六 机械工业(含船舶修造、兵器、电器工业等)98

(一)船舶修造业98

(二)兵器工业(附航空工业)101

(三)其他各类机械工业106

(四)电器工业112

七 其他工业114

(一)基础化工工业114

(二)日用化工工业116

(三)近代医药化工的兴起119

(四)烟草工业和造纸工业120

(五)建材工业121

农业志123

一 概述123

(一)民国成立前中国农业发展概况124

(二)民国时期农村土地关系状况和变化趋势125

(三)土地开发与农业科技推广127

(四)农产品商品化与资本主义经营的发展134

(五)30年代初期农村危局及国民党政府的挽救措施136

(六)日本帝国主义在其占领区对农业的野蛮统制和疯狂掠夺142

(七)1937—1949年国统区农业概况146

(八)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农业149

二 种植业:粮食作物154

(一)粮食作物概说154

(二)谷类159

(三)豆类166

(四)薯类168

三 种植业:经济作物170

(一)棉花170

(二)麻类172

(三)油料作物174

(四)茶179

(五)糖料作物181

(六)烟草182

四 林业184

(一)民国时期中国森林资源概况184

(二)林政、林法与林学185

(三)东北林区的林业186

(四)西北林区和西南林区的林业190

(五)其他地区的林业192

五 养蚕业、畜牧业及渔业196

(一)养蚕业196

(二)畜牧业和养殖业197

(三)渔业198

交通志200

一 概述200

二 水运202

(一)中国新型水运方式的开端202

(二)战前中国轮运业的发展203

三 铁路205

(一)晚清中国铁路的兴修206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铁路建设208

(三)30年代铁路建设的新高潮209

(四)战前中国铁路运营管理215

(五)七七事变以后的铁路建设216

四 公路218

(一)近代公路的初兴218

(二)二三十年代的大规模筑路218

(三)战前公路运输220

(四)七七事变以后的公路建筑与运输223

五 航空225

(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端225

(二)国民党政府时期航空事业的发展225

六 邮电228

(一)邮政228

(二)电信234

财政志238

一 清末财政体制遗产238

(一)财政主权的旁落238

(二)中央财权旁落地方的演变趋势241

(三)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242

(四)清末财政制度改革244

二 北洋政府的财政246

(一)影响财政体制的因素246

(二)财务行政体制:从改革走向混乱247

(三)杂乱苛重的赋税248

(四)北洋政府的外债251

(五)北洋政府的内债266

(六)财政支出特征与赤字269

三 抗战前国民党政府的财政271

(一)统一财政行政271

(二)划分国家和地方收支272

(三)预决算制度的实施273

(四)税制与税收273

(五)外债整理及再借新债277

(六)国民党政府的内债281

(七)财政支出特征与赤字282

四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财政285

(一)战时财政危机及财政政策调整285

(二)赋税与专卖收入286

(三)战时内债291

(四)战时外债292

(五)战时财政支出296

五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财政297

(一)对敌伪资产的接收297

(二)外债299

(三)内战军费开支浩大与财政危机加重303

(四)发行内债与加征赋税304

六 新民主主义政权的财政305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财政305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财政307

(三)抗战胜利后的解放区财政309

商贸金融志312

一 概述312

二 对外贸易313

(一)清末民初中外贸易制度与组织313

(二)中外贸易的发展变化322

(三)战前国统区的对外贸易354

(四)七七事变以后的对外贸易355

三 国内商业358

(一)国内市场的扩大及其局限性358

(二)大宗商品流转模式与商品价格结构361

(三)新式商业的崛起364

(四)商业的三重结构368

(五)商人资本的增长368

四 货币与金融370

(一)杂乱的货币与币制的改革370

(二)票号业由盛转衰379

(三)钱庄业的发展变化380

(四)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兴起382

(五)“四行两局”及官僚资本金融体系的发展387

(六)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391

(七)解放战争时期的金融411

主要参考书目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