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1503081.jpg)
- 田禾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4026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绪论第一节 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必要性1
一 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是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的重要内容1
二 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发展的要求3
三 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是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6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对象、任务和方法8
一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研究对象8
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10
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12
第三节 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艰苦的探索过程14
一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历史回顾14
二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和失误的原因分析16
三 争取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稳定发展18
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在实践中的发展22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和从学说到实践22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新社会提出的天才预想22
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29
三 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39
一 近代中国的空想社会主义40
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43
三 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46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57
一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及其特点57
二 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63
一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9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9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69
二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76
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80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指导方针82
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2
二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92
三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94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96
一 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96
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96
二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100
三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106
第二节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116
一 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16
二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121
三 走中国式的城市化道路128
一 县经济的内涵、战略地位和作用133
第三节 我国县经济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战略133
二 我国现阶段县经济的发展战略138
三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现代化趋势143
第四章 我国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48
第一节 经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48
一 经济信息和信息产业148
二 经济信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52
三 积极开发和利用经济信息资源156
第二节 科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60
一 科技的特点和科技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位置161
二 科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66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71
一 开发人力资源的涵义171
二 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途径173
三 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179
第四节 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83
一 物质资源的涵义和分类183
二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183
三 物质资料的合理利用189
第五节 财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91
一 财力与财力资源开发的涵义191
二 财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192
三 财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195
第五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198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历史性成就198
一 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改革的必要性198
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成就202
三 经济体制改革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206
一 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209
二 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211
三 增强企业活力的主要途径214
第三节 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17
一 社会主义市场的内涵218
二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24
三 自觉利用市场机制,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227
第四节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230
一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内在统一性230
二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内在统一的模式232
三 充分重视和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235
第六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形式的改革238
第一节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全民所有制的主导作用238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及其发展238
二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全民所有制的主导作用243
三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改革2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发展247
一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247
二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发展251
第三节 积极发展其他经济成份254
一 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254
二 积极发展个体经济256
三 努力发展“三资”企业261
四 适当发展私营经济263
第四节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适当发展多种分配形式266
一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发展多种分配形式266
二 承认多种分配形式,正确处理各种个人收入的关系273
三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275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279
一 政治体制的基本内涵279
第七章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279
二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81
三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286
第二节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289
一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289
第二节 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290
二 进一步下放权力291
三 改革政府工作机构293
四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295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99
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和性质299
二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303
三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305
四 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308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11
一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和作用311
二 加强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切实做到有法可依314
三 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1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323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323
第八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23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329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3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338
一 理想建设338
二 道德建设342
三 纪律建设34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49
一 教育科学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49
二 认真贯彻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方针354
第四节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358
一 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359
二 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63
三 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367
第九章 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关系373
第一节 发展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373
一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373
二 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375
三 发展对外技术交流381
四 发展对外资金交流383
五 建设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地区385
一 开展对外文化思想交流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387
第二节 发展我国对外文化思想交流387
二 发展对外文化思想交流的方针389
三 学习外国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393
第三节 发展我国对外政治关系396
一 新中国对外政治关系的历史回顾396
二 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发展我国对外政治关系399
三 我国处理对外政治关系的政策406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410
一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410
第十章 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410
二 正确认识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415
三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417
第二节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424
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424
二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427
三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430
四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434
第三节 青年一代要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美好的未来439
一 当代青年的历史重任439
二 当代青年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