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上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0140683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上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1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2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6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现实把握7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8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1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1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12
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7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辩证发展17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18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19
第五章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23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3
第二节 社会基本结构24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5
第四节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26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30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30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3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3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3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4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革36
第六节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37
第七节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39
第八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0
第九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41
第十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3
第十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44
第十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46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0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50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52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54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56
第五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63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69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意义69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70
第三节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7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述73
第五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74
第六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76
第三部分 经济79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9
第一节 经济体制79
第二节 市场经济80
第二章 微观经济84
第一节 市场主体84
第二节 市场机制86
第三节 市场竞争90
第四节 收入分配96
第三章 宏观经济100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100
第二节 财政与税收103
第三节 货币与银行106
第四部分 法律117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117
第一节 基本概念117
第二节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119
第三节 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123
第二章 宪法128
第一节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2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12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32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135
第五节 国家赔偿制度141
第三章 有关部门法147
第一节 行政法147
第二节 刑法154
第三节 民法157
第四节 经济法163
第五部分 管理177
第一章 公共行政177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内涵177
第二节 政府职能178
第二章 公共政策184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184
第二节 政策制定186
第六部分 科技与人文常识191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191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及其作用191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193
第二章 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201
第一节 科学常识201
第二节 科学前沿问题205
第三章 人文常识210
第一节 历史常识210
第二节 文学常识215
第七部分 公文写作与国情国力222
第一章 公文写作与处理222
第一节 公文写作222
第二节 公文处理231
第二章 国情国力239
第一节 国土与资源239
第二节 人口与国民素质244
第三节 民族与宗教245
第四节 综合国力247
第八部 新农村建设252
第一章 我国新农村建设概述252
第一节 新农村提出的背景252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253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条件分析256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257
第二章 我国的农业与农民问题260
第一节 增强现代农业生产基础260
第二节 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260
第三节 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261
第四节 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262
第五节 进一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264
第六节 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265
第三章 乡村治理与民主政治建设268
第一节 我国乡村治理的建设历程268
第二节 我国乡村治理的基本特征和结构分析269
第三节 我国乡村治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71
第四节 我国乡村治理与民主政治建设道路探索273
第四章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274
第一节 关注农村义务教育274
第二节 建立农村低保制度275
第三节 发展农村合作医疗277
第四节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277
第九部分 时事政治专题27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79
第二章 建设和谐文化287
第三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89
第四章 四川汶川大地震291
第五章 2008年北京奥运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