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
  • 侯精一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8084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说1

表1 官话八区在26省市区分布的县市统计表4

官话方言4

一 官话方言的地域分布4

官话4

二 官话方言的形成5

三 官话方言的特点10

表2 官话方言跟非官话方言的四项语音特点比较表11

表4 官话方言内部八项特点比较表13

表3 官话方言跟非官话方言的四项词汇、语法特点比较表13

四 官话方言的分区及内部特点比较17

表5 官话方言分区表17

表7 古影疑母开口呼字在北京官话中的读音比较表18

表6 古入声字在北京官话中的归类表18

表9 古入声清声母字在东北官话中的归类跟北京的比较表19

表8 古入声字在东北官话中的归类跟北京的比较表19

表11 古日母在东北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20

表12 古影疑母开口呼字在东北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20

表10 东北官话ts t?两组声母读音对照表20

表13 古入声字今胶辽官话归类表21

表14 古日母及少量云以等母今北京读?声母的字在胶辽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21

表15 胶辽官话内部差异比较表21

表16 古知系字在胶辽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22

表17 古山臻摄合口字在胶辽官话青州片与登连片的不同归类比较表22

表18 胶辽官话尖团分混表22

表19 古蟹止山臻摄合口端系声母字在胶辽官话中有无u介音的比较表22

表20 古清声母入声字在冀鲁官话中的归类表23

表21 北京ts t?两组声母在冀鲁官话中的读音与北京读音比较表24

表22 冀鲁官话尖团分混表24

表23 古日母字在冀鲁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24

表24 古影疑母开口呼字在冀鲁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25

表25 古曾开一、梗开二入声字在冀鲁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25

表26 古入声字在中原官话中的归类表26

表27 古全浊声母字在中原官话汾河、秦陇、陇中三片部分仄声字读为送气音表26

表29 北京t? t? ?合口呼字在中原官话汾河片及关中片读pf p? f v表27

表30 古影疑母开口呼字在中原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27

表28 北京ts t?两组声母在中原官话中的读音比较表27

表32 古曾开一、梗开二入声字在中原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28

表31 古深臻摄和曾梗摄舒声在中原官话信蚌等四片跟北京的韵尾读音比较表28

表35 中原官话汾河片古曾梗摄舒声白读韵尾失落、跟假摄合流的读音比较表29

表34 中原官话汾河片古宕江摄舒声白读韵尾失落、跟果摄合流的读音比较表29

表36 中原官话汾河片部分地区古见组细音白读t? t?或t ?表29

表37 古入声字在兰银官话中的归类表29

表33 中原官话汾河片新绛、万荣古宕江、曾梗通舒声合为一套韵母表29

表38 古深臻摄跟曾梗摄舒声在兰银官话中合韵表30

表39 北京ts t?两组声母在兰银官话中的读音比较表30

表40 北京t? t? ?合口呼字在兰银官话金城片读pf p? f v表30

表41 古影疑母开口呼字在兰银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30

表42 古曾开一、梗开二入声字在兰银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31

表43 兰银官话银川方言曾梗摄文白异读对照表31

表44 古入声字在西南官话中的归类表31

表45 西南官话分ts t?的保潞等片ts t?两组字的读音对照表32

表46 古日母字在西南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32

表48 古影疑母开口呼字在西南官话中的读音表33

表49 西南官话成渝等片古泥来母读音比较表33

表47 西南官话尖团音表33

表51 西南官话昆贵等片撮口呼韵母有无的读音比较表34

表52 西南官话黔北等片古蟹止山臻合口端系字读开口呼的读音表34

表53 西南官话滇西等片古咸山摄跟宕江摄舒声合韵的读音比较表34

表50 西南官话岑江等片古非组和晓组读音基本相混的读音表34

表54 西南官话成渝等片古深臻摄跟曾梗通舒声开口字合韵的读音表35

表55 古曾开一、梗开二入声字在西南官话中的读音对照表35

表56 西南官话部分地区流摄和通摄入声有舌根鼻韵尾的字音表35

表57 江淮官话分片表36

表58 江淮官话入声分不分阴阳的对照表36

表59 江淮官话古全浊声母今塞音和塞擦音仄声送不送气的读音表36

表60 江淮官话古知系合口字是否跟见系合口相混的字音对照表37

表61 江淮官话古泥来母分混表37

表62 江淮官话古深臻和曾梗通舒声韵分混的读音表37

表63 江淮官话分不分阴阳去的读音比较表37

附录:表64 官话方言41片62代表点调类、调值比较表38

晋语41

二 晋语区的历史沿革41

一 晋语的地理分布41

三 晋语区的形成43

四 确立晋语区的标准46

晋语46

表1 曾开一和梗开二帮组入声字今多读齐齿呼46

表2 曾开一和梗开二帮组入声字今韵母主要元音不同47

表3 通一与通三精组入声字今韵母多有分别47

五 晋语的主要特点及晋语的分区48

表449

A 岚县方言韵母一二等的读音49

B 太谷方言韵母一二等的读音50

C 孝义方言韵母一二等的读音50

表5 指示代词三分55

六 晋语的分片及内部差异56

表6 古今声调的演变57

表8 古平声今读音58

表7 古入声调今读音58

表9 古清平与古清上、次浊上今读音59

表11 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的送气、不送气问题60

表10 古去声今读音60

表12 古蟹效咸山宕江曾梗八摄是否分文白异读61

表13 古蟹郊咸山宕江曾梗八摄的白读能否区分一二等62

七 晋语研究的回顾62

表14 古疑母字“爱岸袄饿”今读音62

二 吴语区的形成和发展67

一 吴语区的地理分布67

吴语67

三 确立吴语区的标准71

表1 吴语区六个片塞音三分读音72

吴语72

四 吴语的分区及各片主要特点74

表2 杭州小片“家江茶花闻味人耳”等字的读音76

表3 铜泾小片古全浊声母今读音79

表4 太高小片人称代词特点80

表6 石陵小片人称代词特点80

表5 石陵小片指示代词特点80

五 吴语跟相邻方言的关系81

六 前人对吴语的研究82

徽语88

一 徽语区的地理分布及历史背景88

二 划分徽语区的标准及徽语特点91

表1 古崇母宕摄三等徽语与官话、赣语、吴语的音值差异91

徽语91

表2 徽语韵尾脱落弱化的特点表现92

表3 蟹止两摄官话同音字徽语不同韵的特点表现92

表4 通摄浊上字徽语读上声及不读u?韵的特点93

三 徽语的内部差异及分片说明95

表6 徽语常用词分异情况97

表5 徽语古调类分合表97

表7 绩歙片古鼻尾韵洪音分合比较99

表8 绩歙片古鼻尾韵细音分合比较(咸山除外)100

表9 绩歙片咸山摄细音的介音分异100

表10 绩歙片“基资知支”的读音差异101

表11 绩歙片流摄一等的细音化现象101

表12 歙县全浊塞类声母送气不送气相兼现象101

表13 绩歙片常用词同异情况102

表14 古鼻尾韵深渡与王村跟其他点的比较102

表16 淳安唐村威坪话类同绩溪话的语音词汇比较103

表17 旌德白地洪川话类同绩溪话的语音比较103

表15 深渡与王村尖团变化的差异103

表18 严州片语音词汇与绩溪话的同异比较107

表21 旌占片韵尾的弱化、脱落108

表20 遂安与开化分界处徽吴语语音词汇差异比较108

表19 建德严州话与同县吴语的比较108

表22 旌占片鼻尾保留的情况109

四 已有的徽语记录及调查研究情况110

表23 旌占片常用词汇比较举例110

表24 安凌民话与相邻祁门话的异同比较110

一 湘语区的地理分布116

湘语116

二 湘语区的形成118

湘语119

表1 土著与外来移民数目分配表119

表2 外来移民原籍统计表121

表3 历代移民来历统计表121

三 确认湘语的标准123

表4 长沙、衡阳、娄底、邵阳古全浊声母今读比较表123

表5 吉首等地与西南官话代表点声调比较表123

表6 溆浦、辰溪、泸溪声调表124

四 湘语的特点124

表7 非敷奉母字和晓匣母合口韵字读音表125

表8 泥来两母字读音表125

表9 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读音表125

表10 曾梗两摄鼻韵尾与臻摄比较表126

表11 鼻音韵尾演变比较表126

表12 松蚊文白异读比较表127

五 湘语的内部差异135

六 前人对湘语的研究139

赣语141

一 赣语区的地理分布141

二 赣语和客家话的关系143

表3 梗摄字有文白两套韵母144

表2 遇三鱼韵流一臻开一曾开一梗开二文读主要元音是ε144

表1 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为送气清音144

赣语144

三 赣语的特点144

表6 “菜梗”的“梗”韵母有u介音145

表7 咸山摄一二等字韵母的主要元音有区别145

表4 “大小 的“大”读ai韵,“大姑”“大娘”的“大”读o韵145

表5 影母字开口呼多读?声母145

四 赣语的分片146

五 赣语研究概述151

一 客家话的名称及其地理分布154

客家话154

二 客家话的形成157

三 客家话的语音特点及其内部差异159

客家话159

表1 客家话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送气清音159

表2 客家话一些古全浊声母字今读不送气清音159

表3 粤西客家话部分字读?声母160

表4 一些客家话地区古歌豪两韵的读音161

表5 一些客家话地区古入声字今读阴入与阳入163

表6 一些客家话地区古入声字今读入声163

表7 客家话古入声次浊声母字的分化164

四 客家话的词汇特点165

表8 梅县客家话的变调165

表9 梅县客家话的代词、指示词、疑问词168

五 客家话的语法特点169

六 客家话的研究171

粤语174

一 粤语的地理分布174

粤语174

表1 通行粤语的县市174

表2 粤海片声母18个176

表3 粤海片韵母85个177

表4 粤海片声调9个177

表5 四邑片声母19个178

表6 四邑片韵母43个178

表7 四邑片声调8个178

表9 高阳片韵母55个179

表10 高阳片声调8个179

表8 高阳片声母22个179

表11 莞宝片声母17个180

表12 莞宝片韵母50个180

表13 莞宝片声调8个180

表14 香山片声母16个181

表15 香山片韵母83个181

表16 香山片声调6个182

表17 桂南片声母21个182

表18 桂南片韵母53个183

表19 桂南片声调9个183

二 粤语的形成和发展183

三 粤语的特点187

四 粤语的研究198

闽语207

一 闽语的分布207

二 闽语的形成208

三 闽语的特征209

表1 闽语共同的声母特征210

闽语210

表2 闽语共同的韵母特征211

表3 闽语主要代表点调类调值对照表212

表4 闽语共有的特征词215

四 闽语的分区216

表5 沿海闽语与沿山闽语语音、词汇差异217

表6 闽东方言7点声母对照表218

表7 闽东方言7点韵母对照表220

表8 闽东方言7点声调对照表225

表9 闽南方言5点声母对照表226

表10 闽南方言5点韵母对照表227

表11 闽南方言6点声调对照表230

表12 闽北方言6点声母对照表232

表13 闽北方言6点韵母对照表233

表14 闽北方言6点声调对照表234

表15 闽中方言3点声母对照表235

表16 闽中方言3点韵母对照表236

表17 闽中方言3点声调对照表237

表18 顺将过渡区语音特点与闽、客、赣方言比较表239

表19 大田、尤溪7点方言语音特点比较表240

表20 闽方言在国内区、片分布地域表241

五 闽语与其他方言的关系241

六 闽语研究概况245

后记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