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实在论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实在论教程
  • 郭贵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9393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实在论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科学实在论的基本形式2

1.1 科学实在论的定义2

1.2 科学实在论的类型4

1.3 科学实在论的基本观点6

1.4 科学实在论的意义8

第二节 科学实在论的历史演变12

2.1 科学实在论的先驱——原于实在论12

2.2 “语言学转向”与科学实在论的发展17

2.3 “解释学转向”与科学实在论的复兴25

2.4 “修辞学转向”与科学实在论的走向28

2.5 科学实在论可能走的特征35

第二章 现代科学实在论的发展39

第一节 科学实在论在科学研究中的表现形式39

1.1 测量实在论39

1.2 实验实在论48

1.3 因果实在论57

1.4 仪器实在论68

1.5 数学实在论76

第二节 科学实在论在理性进步中的表现形式85

2.1 知识实在论85

2.2 理性实在论94

2.3 批判实在论102

2.4 自然主义实在论109

2.5 意向实在论118

第三节 著名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实在论思想127

3.1 普特南的数学实在论思想127

3.2 邦格的物理实在论思想135

3.3 奎因的语言自然主义实在论思想144

3.4 玻尔的测量实在论思想153

第三章 科学实在论的认识论“价值”163

第一节 科学实在论的认识论扩张163

1.1 科学解释模型的认识论趋向163

1.2 科学认识论发展的开放性172

1.3 科学认识运动的空间形式181

第二节 科学实在论的认识论趋向189

2.1 科学心理认识论189

2.2 科学史学认识论198

2.3 科学社会认识论206

第四章 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特征215

第一节 科学实在论与语义分析215

1.1 语义分析与实在论215

1.2 语义分析与意义的意义224

1.3 语义分析与可能世界232

第二节 科学实在论与语用分析240

2.1 语用分析方法的意义240

2.2 建构语境实在的意义249

第三节 科学实在论与解释学方法257

3.1 现象学的方法论意义258

3.2 解释学的方法论意义266

3.3 从现象论与工具实在论275

第五章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284

第一节 科学实在论的“弱化”284

1.1 经验主义的演变284

1.2 科学实在论“弱化”的特征293

第二节 反科学实在论300

2.1 反科学实在论的形式和根源301

2.2 反科学实在论的特征303

2.3 反科学实在论的基本观点304

第三节 著名科学哲学家的反实在论思想307

3.1 劳丹的规范的自然主义308

3.2 范·弗拉森的构造经验主义314

3.3 罗蒂的“后现代主义”322

第六章 科学实在论的“后现代”走向333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333

1.1 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现存性334

1.2 后现代科学哲学的趋向特征337

1.3 后现代科学哲学的走向340

第二节 语言哲学的后现代趋向344

2.1 指称理论的后现代演变345

2.2 真理论的后现代走向354

2.3 心理意向的后现代重建363

第三节 科学实在论的后现代趋向372

3.1 后现代性与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的现存性372

3.2 后现代趋势与科学实在论转向375

3.3 解构战略与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的特征378

第四节 科学实在论“后现代走向”的意义380

注释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