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法律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审定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0873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45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法律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技与法律1
第一节 科技的概念1
一、科技一词的含义1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
三、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12
第二节 科技与法律的关系20
一、法律一词的含义20
二、法律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26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法律的影响30
第三节 科技法的概念33
一、科技法的含义33
二、科技法的特征39
三、科技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41
四、科技法的结构48
五、科技法的基本功能50
六、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法制建设55
第四节 科技人员应当学一点科技法61
第二章 专利制度65
第一节 发明和专利65
一、发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65
二、专利制度的作用和功能65
三、专利权的内容与特点67
四、专利的类别和专利性的条件69
五、专利代理72
第二节 专利申请和专利审查74
一、把发明思想变为专利申请74
二、专利申请文件的准备74
三、提交专利申请76
四、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77
五、专利权的授予、期限、终止和无效80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82
第三节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82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84
三、强制许可85
四、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87
第四节 专利权的保护88
一、专利保护范围的确定89
二、构成专利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条件91
三、判断专利侵权行为的方法92
四、请求法律保护的司法途径和行政途径93
第五节 专利技术的开发和利用96
一、开发利用专利技术的重要意义96
二、开发利用专利技术中所需注意的问题97
三、选择适当的开发或实施形式98
四、专利技术在国外的开发和利用100
一、专利文献的重要作用102
第六节 专利文献102
二、专利文献中技术情报的特点103
三、专利文献的用途104
四、专利文献的国际分类105
五、专利文献中技术情报的检索108
第七节 我国专利法的修改动向110
一、扩大专利保护的技术领域111
二、规定专利权人有进口权112
三、延长专利保护的期限113
四、授权后的行政撤销制114
五、关于强制许可114
第三章 著作权制度116
第一节 著作权制度概述116
一、著作权制度的含义116
二、我国的著作权法律制度116
三、著作权的国际保护制度120
第二节 著作权121
一、著作权的内容121
二、著作权的主体及其权利归属122
三、著作权的保护期限125
第三节 邻接权126
一、邻接权概述126
二、出版者的权利与期限127
三、表演者的权利与期限127
四、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与期限128
五、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与期限128
第四节 权利的行使、保护与限制129
一、著作权的行使与保护129
二、作品传播过程中著作权的行使与保护130
三、邻接权的行使与保护131
四、著作权与邻接权的许可使用132
五、著作权与邻接权的权利限制137
第五节 著作权纠纷及法律责任139
一、著作权纠纷的种类139
二、著作权纠纷的解决途径140
三、著作权纠纷中的法律责任143
第四章 计算机软件保护制度145
第一节 软件的著作权保护145
一、程序的双重属性145
二、软件著作权保护客体146
三、软件著作权主体151
四、软件著作权的权利内容153
五、软件著作权限制155
六、软件著作权保护的期限158
第二节 我国软件著作权登记158
一、软件著作权申请登记159
三、软件著作权转移备案登记163
二、软件著作权续展登记163
第三节 软件的专利保护165
一、专利法的保护客体与计算机软件165
二、计算机汉字输入与专利保护168
第四节 软件的营业秘密保护170
一、营业秘密的保护客体170
二、营业秘密的成立要件171
三、营业秘密的产权属性173
四、营业秘密的侵权救济174
五、计算机软件与营业秘密175
第五章 技术合同制度177
第一节 技术合同制度概述177
一、我国技术合同制度的确立177
二、技术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79
三、技术合同的原则182
四、技术成果的权属183
第二节 技术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185
一、技术合同的订立185
二、技术合同的履行与违反合同的责任193
三、技术合同的无效197
四、技术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201
第三节 技术开发合同205
一、技术开发合同概述205
二、委托开发合同207
三、合作开发合同210
四、技术成果的归属和分享212
五、风险责任的承担213
第四节 技术转让合同214
一、技术转让合同概述214
二、专利权转让合同215
三、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216
四、专利实施许可合同217
五、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219
六、后续改进技术成果的分享220
第五节 技术咨询合同221
一、技术咨询合同概述221
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22
三、违反技术咨询合同的责任223
第六节 技术服务合同224
一、技术服务合同概述224
二、技术辅助服务合同225
三、技术培训合同227
四、技术中介合同228
一、技术合同管理概述230
二、各级科委的管理职能230
第七节 技术合同的管理230
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231
第六章 商标制度232
第一节 商标与商标法232
一、商标232
二、商标法232
第二节 商标注册233
一、商标注册原则233
二、商标注册申请234
三、商标注册审核235
四、商标争议裁定236
第三节 商标专用权的特点及其保护237
一、商标专用权的特点237
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238
第四节 商标印制和使用管理240
一、商标印制管理240
二、商标使用管理241
第五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与使用许可242
第七章 科技奖励制度244
第一节 科技奖励制度概述244
第二节 发明奖励制度245
一、设立发明奖的目的245
二、奖励对象及获奖项目应具备的条件245
三、评审机构及其职责246
四、申报和审批程序247
五、异议的提出和处理249
六、奖励的标准和授奖方式249
第三节 自然科学奖励制度251
一、设立自然科学奖的目的251
二、奖励的范围及获奖成果应具备的条件251
三、评审机构及其职责252
四、申报和评审程序252
五、异议的提出和处理255
六、奖励的标准和授奖256
第四节 科技进步奖励制度258
一、设立科技进步奖的目的258
二、奖励的范围、对象和获奖项目的条件258
三、评审机构及其职责259
四、申报和审批程序260
五、异议的提出和处理263
六、奖励标准和奖励方式264
第五节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制度266
一、设奖的目的266
二、奖励的范围、对象和获奖项目的条件266
三、评审机构和监督机构267
四、建议的提出及申报和评审程序268
五、奖励标准和授奖269
一、设奖的目的272
第六节 星火奖励制度272
三、评审机构及其职责273
二、奖励的对象及获奖项目应具备的条件273
四、申报和审批程序274
五、异议的提出和处理275
六、奖励的标准和授奖275
第八章 技术合同仲裁制度279
第一节 概述279
一、技术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279
二、建立技术合同仲裁制度的意义和法律依据281
三、技术合同仲裁制度的基本特点282
四、技术合同仲裁的基本原则284
第二节 技术合同仲裁机构和仲裁员291
一、技术合同仲裁机构及其成立条件291
二、技术合同仲裁机构的业务范围293
第三节 技术合同仲裁程序294
三、技术合同仲裁员的资格294
一、技术合同仲裁案件的受理295
二、技术合同仲裁庭的组成296
三、技术合同仲裁案件的审理297
四、技术合同仲裁案件的裁决298
五、技术合同仲裁裁决的执行299
第九章 科技争议诉讼制度300
第一节 概述300
一、诉讼与诉讼组织300
二、诉讼是解决科技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302
三、诉讼的基本原则与重要制度304
四、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312
第二节 科技争议的民事诉讼313
一、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313
二、几类主要的科技争议民事诉讼318
第三节 科技争议的行政诉讼333
一、科技争议行政诉讼的概念333
二、受案范围334
三、诉讼参加人334
四、行政诉讼程序的特殊规定335
五、科技行政侵权的赔偿问题338
六、几类主要的科技行政案件339
第四节 科技争议的刑事诉讼343
一、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343
二、科技争议刑事诉讼中的特殊问题348
附录:34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35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3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3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4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426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4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4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4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45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457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459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461
技术合同仲裁机构管理暂行规定465
技术合同仲裁机构仲裁规则(试行)4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47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4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507
后记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