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528309.jpg)
- 谭乃彰,王德夫等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17615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与民主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民主的制度1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
二、社会主义民主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民主4
三、社会主义民主中的几个关系9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16
一、民主离不开专政16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19
第二章 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24
第一节 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提出及其意义24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新课题24
二、两类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25
第二节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29
一、区分两类矛盾29
二、两类矛盾的不同性质30
三、两类矛盾的转化31
第三节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33
一、用专政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33
二、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予盾34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39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体39
一、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39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41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42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雏型演变和正式建立43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发展45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成、职权和原则52
一、组织构成52
二、职权54
三、组织原则57
一、加强组织建设60
第四节 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
二、在民主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62
第四章 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64
第一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64
一、政治协商会议名称的由来64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形成65
第二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68
一、人民政协的第一个时期68
二、人民政协的第二个时期73
三、人民政协的第三个时期78
四、人民政协的第四个时期78
第三节 新时期人民政协的职能82
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82
二、动员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85
四、积极开展人民外交活动,开展征集、整理、研究和出版文史资料工作86
三、调整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加强人民政协内部团结86
第四节 作好人民政协工作推进民主政治建设87
第五章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社会主义民主90
第一节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与发展90
一、多党合作关系的孕育91
二、多党合作关系的萌芽92
三、多党合作关系的形成93
四、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95
五、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97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活动准则10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102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103
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104
四、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是多党合作的重要职责106
第三节 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107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与协商107
二、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成员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作用109
三、加强在各级人民政府中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110
四、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112
五、支持民主党派积极参加建设和改革实践113
第六章 人民群众组织与社会主义民主114
第一节 人民群众组织的性质114
一、人民群众组织的性质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114
二、人民群众组织是在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117
第二节 人民群众组织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120
一、人民群众组织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持者120
二、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121
三、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124
四、促进社会协商对话、维护社会安定团结126
五、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126
六、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27
七、人民群众组织是学习社会主义民主的学校127
第三节 加强人民群众组织参政议政意识128
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国家行政机关的社会公仆性质133
第七章 国家行政机关与社会主义民主1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是社会公仆133
二、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公仆性质的若干特征135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37
一、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建设137
二、领导制定行政法规139
三、参与领导政治体制改革140
四、领导司法行政建设、维护社会治安141
五、领导和促进国防建设、维护军政军民团结142
六、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培养法学人才143
第三节 反对官僚主义、清除腐败现象144
一、反对官僚主义、清除腐败现象的必要性144
二、官僚主义及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147
三、发扬党和政府反对官僚主义、清除腐败现象的光荣传统150
四、正确开展反对官僚主义、清除腐败现象的斗争154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158
第八章 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158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158
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1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制的建立和发展164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建立164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166
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167
第三节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173
一、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领导173
二、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174
三、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75
第九章 中国不能实行资本主义议会民主177
第一节 资本主义议会民主的本质177
一、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的形成177
二、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的本质178
一、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在中国的破产181
第二节 资本主义议会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181
二、新中国实践的力证184
第三节 宣扬资本主义议会民主的实质186
一、宣扬抽象民主,否定无产阶级民主186
二、宣扬“民主社会主义”,否定社会主义民主187
第十章 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1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长期性190
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一种新生的民主制度191
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建立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基础192
三、社会主义民主必须经历同封建残余思想、资产阶级思想的反复半争192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本途径195
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目标195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196
三、民主政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197
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