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南理景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南理景艺术
  • 潘谷西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722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古建筑(学科: 建筑艺术 学科: 研究 地点: 华东地区) 古建筑 建筑艺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江南理景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绪论--从“园林”到“理景”1

0.1 庭景1

0.2 园林1

0.3 风景点2

0.4 风景名胜区2

1 庭院理景6

1.1 我国庭院理景的演进6

1.2 庭院理景的特点9

1.2.1 主题突出9

1.2.2 少而精11

1.2.3 利用天然景物11

1.2.4 围墙与地面12

1.3 庭院理景实例选录12

1.3.1 住宅庭院12

1.3.2 园中庭院45

1.3.3 祠寺庭院92

1.3.4 公共建筑庭院112

2 园林理景132

2.1 江南园林的盛衰132

2.2 江南园林的理景特色134

2.3 名园选录137

2.3.1 瞻园137

2.3.2 煦园144

2.3.3 个园149

2.3.4 何园154

2.3.5 小盘谷159

2.3.6 平山堂西园164

2.3.7 乔园168

2.3.8 寄畅园170

2.3.9 拙政园174

2.3.10 留园177

2.3.11 网师园179

2.3.12 环秀山庄181

2.3.13 耦园182

2.3.14 退思园184

2.3.15 燕园188

2.3.16 豫园190

2.3.17 绮园192

2.3.18 小莲庄196

2.3.19 西泠印社199

2.3.20 郭庄205

3 村落理景211

3.1 江南村落理景概况211

3.2 村落理景的构成要素212

3.2.1 实用性要素212

3.2.2 俗文化要素218

3.2.3 娱乐219

3.2.4 雅文化要素220

3.3.1 普遍采用景的冠名,并构成景的组群226

3.3.2 寓理景于功能要素之中226

3.3 村落理景的特色226

3.3.3 村头景点是全村的文化中心227

3.3.4 重视水口建设228

3.4 村东理景实例选录229

3.4.1 桃花潭理景229

3.4.2 棠越村村头理景231

3.4.3 许村村头景点235

3.4.4 唐模村村头檀干园景点237

3.4.5 雄村濒江景点238

3.4.6 南屏村村头景点239

3.4.7 善和村村头理景243

3.4.8 明湾村村头理景244

3.4.9 苍坡村村头理景245

3.4.10 岩头村落理景247

4 邑郊理景249

4.1 江南邑郊理景的发展及其特点249

4.2 江南邑郊理景的类型251

4.2.1 宗教山林理景252

4.2.2 城邑治水理景253

4.2.3 名人效应理景253

4.2.4 开山采石理景254

4.2.5 登高远眺理景257

4.2.6 综合理景258

4.3 江南邑郊理景的手法研究259

4.3.1 因借增减,全天逸人259

4.3.2 宜旷宜奥,旷奥兼用261

4.3.3 塑造意境,各具性格262

4.4 邑郊理景实例选录264

4.4.1 扬州瘦西湖264

4.4.2 苏州虎丘269

4.4.3 嘉兴南湖烟雨楼273

4.4.4 杭州三潭印月278

4.4.5 绍兴兰亭282

5.1.1 士人出世的生活态度与“因寄所托”287

5.1 沿江景观的历史成因287

5 沿江理景287

5.1.2 对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纪念289

5.1.3 以山水美的欣赏与崇拜289

5.1.4 人为建造扼守、镇水、引渡的标志290

5.2 沿江景观的类型291

5.2.1 岛环水型292

5.2.2 半岛环水型293

5.2.3 背山面水型294

5.2.4 石矶临水型295

5.2.5 平冈面水型296

5.2.6 两山夹水型297

5.3 沿江理景的手法298

5.3.1 整体序列式--狼山和金山298

5.3.2 散点分布式--采石矶300

5.3.3 沿江建筑组合式--岳阳楼301

5.3.4 点穴建置式--黄陵庙和六和塔302

5.4 景观诗文与意境创造303

附录:江南沿江重要景观建置一览表305

6 名山理景308

6.1 名山理景的成因与特点308

6.11 名山理景的成因308

6.12 名山理景的特点310

6.2 江南名山发展概况311

6.3 江南名山的类型314

6.3.1 避暑型314

6.3.2 朝圣型314

6.3.3 观奇型317

6.4 名山理景的观念特征317

6.4.1 因山就势,理景成趣318

6.4.2 顺应自然,融于山林318

6.4.3 名山理景中的风水说319

6.4.4 意境的烘托320

6.5.1 游览路线的勘定322

6.5 名山理景方法各论322

6.5.2 景观轴线与视觉构成323

6.5.3 景点的设置及其与环境的融合324

6.5.4 群体建筑的选址与布局325

6.5.5 建筑风格327

7 景观建筑328

7.1 景观建筑类型330

7.1.1 楼阁330

7.1.2 亭台353

7.1.3 厅堂380

7.1.4 画舫斋390

7.1.5 斋、馆、轩、榭、廊、桥402

7.1.6 塔殿434

7.2 传统景观建筑技艺435

7.2.1 大木做法435

7.2.2 装修436

7.2.3 砖瓦作439

后记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