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的脉络 思维方式的历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精神的脉络 思维方式的历史研究
  • 杨楹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3668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神的脉络 思维方式的历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思维方式研究的历史考察14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5

一、“问题”提出的理论背景简析15

二、康德“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与“先验图式”19

1.考察“人类理性”——为“未来形而上学”奠基19

2.“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20

3.“先验图式”的本质及功能23

第二节 思维方式研究史的建构27

一、近代以前哲学家对思维方式的研究28

1.恩培多克里的“流射”说28

2.普罗泰戈那的“尺度”29

3.亚里士多德对“思维逻辑”的分析30

4.R·培根的“障碍”意识31

二、近代哲学家对思维方式的研究33

(一)F·培根的“假象说”与“归纳法”33

1.“假象说”33

2.“归纳法”39

(二)霍布斯的“加减法则”41

(三)笛卡儿的“方法谈”43

三、黑格尔对思维方式的研究47

1.思维方式研究的前提:黑格尔哲学观简析48

2.思维方式研究的必要性说明51

3.思维方式的本质与类型52

4.“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58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思维方式的研究59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思维方式研究必要性的说明59

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思维方式的理论前提60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思维方式本质的揭示66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思维方式的分类68

五、经典案例剖析: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69

第二章 思维方式研究的不同范例73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解释学与科学哲学审视73

一、海德格尔追问“理解何以可能?”75

1.“理解前结构”的逻辑75

2.“理解前结构”学说的启示78

二、伽达默尔的“传统”与“成见”何所指?何所能?82

1.伽达默尔重申“传统”、“成见”之缘由简析82

2.伽达默尔“系统”、“成见”的含义及作用83

三、对“理解前结构”和“成见”学说的几点看法87

四、库恩“范式”论89

1.“范式”的本质89

2.“范式”的功能91

3.“范式”的转换92

第二节 思维方式研究的心理学视角95

一、精神分析学95

1.弗洛伊德对“心理结构”的揭示96

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99

3.无意识对思维、思维方式的作用102

二、皮亚杰的“图式”论106

1.“图式”的本质及其形成108

2.“图式”的作用116

3.对思维方式的类型分析118

4.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分析122

5.对“图式”论的评价126

第三章 思维方式的本质、因素与特征128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本质128

1.思维方式的实践根源129

一、思维方式的实践本质129

2.思维方式差异的实践根据134

二、思维方式的文化本质137

三、思维方式的认识论本质145

(一)思维方式的语词分析145

(二)思维方式的认识论界定146

1.思维结构148

2.思维方法153

1.观念155

(三)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155

3.思维程序155

2.知识156

3.方法156

4.情感与意志156

5.语言157

第二节 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158

一、影响思维方式的内在、直接因素159

1.观念160

2.知识166

3.思维工具169

4.语言系统172

5.情感183

二、影响思维方式的外在、间接因素187

1.社会制度与社会关系187

2.思维传统193

3.文化氛围196

第三节 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200

1.时代性200

2.相对稳定性201

3.群体性203

第四章 思维方式的基本类型205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分类205

一、思维方式的区分205

1.思维方式的层次205

2.思维方式“种”与“类”的区分及其必要性211

二、我国理论界对思维方式的划分状况212

1.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划分212

2.综合评价214

2.以思维方法与原则为标准215

1.以思维结构为根据215

三、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标准215

3.以思维目的为标准216

4.以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在思维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为标准217

四、思维方式的基本类型217

五、思维方式划分的目的与意义218

第二节 直观类、想象类和逻辑类思维方式220

一、直观类思维方式220

1.直观动作思维220

2.情感思维222

3.经验思维225

二、想象类思维方式226

1.形象思维228

2.艺术思维230

三、逻辑类思维方式236

第三节 求“真”、求“善”和求“美”三种思维方式247

一、求“真”的思维方式247

二、求“善”的思维方式253

三、求“美”的思维方式257

第四节 宗教思维方式263

第五节 非理性主义思维方式274

第五章 思维方式的功能与演变286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功能286

一、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286

1.选择功能287

2.整合功能291

3.解释功能294

4.操作功能298

二、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301

1.转换-构造功能301

2.评价功能305

3.调控功能308

第二节 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309

一、思维方式与人的现代化311

1.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在需要312

2.人的现代化之实质314

3.促进思维方式现代化的途径318

二、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320

1.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观的关系简说320

2.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321

3.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可持续发展观329

4.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道德关系吗?333

三、思维方式与科学的发展——从思维传统看近代中西科学发展状况之差异336

四、思维方式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之典型案例——从思维方式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51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思维方式自觉转变的积极成果352

2.“邓小平理论”的思维逻辑362

第三节 思维方式的演变369

一、思维方式演变的条件370

1.客观条件370

2.主观条件371

二、思维方式演变的方式374

三、思维方式演变的规律376

1.渐进演化律377

2.“图式”拓深律378

3.与“世界图景”相关律380

4.与文化心理相互转化律382

5.相异互补律383

6.个体与群体转化律386

参考文献390

后记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