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全史 第5卷 中国秦汉宗教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全史 第5卷 中国秦汉宗教史
  • 史仲文;胡晓林,颜品忠,岳庆平,颜吾芟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1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全史 第5卷 中国秦汉宗教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秦汉宗教史1

一、秦汉宗教概述1

二、秦汉时期的五帝、太一神崇拜与巫术5

(一) 五帝、太一神崇拜和封禅5

1. “五帝”崇拜和祠祀5

2. “太一”神崇拜和祭祠9

3. 封禅10

(二) 巫术与术数的发展11

1. 神仙方术11

2. 神秘的阴阳五行说15

3. 占星术18

4. 卜筮19

5. 望气和风角22

三、两汉的官方神学25

(一)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体系25

(二) 儒学神化的谶纬学30

(三) 《白虎通义》的宗教神学34

四、道教的起源39

(一) 道教产生的历史条件39

(二) 道教的信仰根源41

1. 自然崇拜41

2. 鬼神崇拜43

3. 神仙信仰44

1. 先秦道家思想46

(三) 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46

2. 儒学思想48

3. 墨家思想49

4. 阴阳五行说和谶纬神学50

(四) 道教的法术根源51

1. 巫术51

2. 方术54

(五) 道教组织的根源56

1. 方仙道56

2. 黄老道58

1. 《太平经》一书的来历61

五、《太平经》与太平道61

(一) 《太平经》的来历及主要思想61

2. 《太平经》的主要思想64

(二) 张角的创教活动69

(二) 黄巾起义和太平道的匿迹75

六、张陵和五斗米道80

(一) 张陵的创教活动80

(二) 五斗米道的发展与张鲁对五斗米道的改革87

1. 张修对五斗米道的发展88

2. 张鲁对五斗米道的改革89

(三) 《老子想尔注》的主要思想93

(一) 魏伯阳其人98

七、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98

(二) 《周易参同契》的思想渊源100

1. 纳甲说101

2. 十二消息说102

3. 六虚说104

4. 卦气说106

(三) 《周易参同契》的丹术理论107

(四) 《周易参同契》的历史影响111

八、佛教在中国的初传113

(一) 印度佛教113

1. 释迦牟尼与佛教的创立113

2.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115

3.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外传播117

(二) 佛教输入中国的一些传说119

1. 三代以前已知佛教119

2. 周代已知佛教120

3. 孔子已知佛教121

4. 战国末年佛教已传入122

5. 古阿育王寺122

6. 秦始皇时佛教已入中国123

7. 汉武帝时已知有佛教124

8. 刘向校书发现佛经125

(三) 两汉之际佛教的传入126

1. 西域与内地的往来127

2. 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佛经128

3. 楚王英--中国最早的佛教信仰者129

4. 明帝感梦遣使求法131

(四) 东汉末年佛教的流行133

1. 东汉末年佛教流行的社会条件133

2. 东汉末佛教的流行概况及其特点134

3. 桓帝祠佛136

4. 笮融事佛138

5. 严佛调出家为僧139

(五)《牟子理惑论》的主要思想141

1. 牟子和《牟子理惑论》简介141

2. 《牟子理惑论》的佛陀思想142

3. 《牟子理惑论》的佛法思想144

4. 《牟子理惑论》的僧侣修行思想145

5. 牟子对道教思想的批判146

九、汉代译经149

(一) 《四十二章经》149

(二) 安世高的译经153

(三) 支娄迦谶的译经156

(四) 安玄、竺佛朔、支矅、康巨、康孟祥的译经159

十、汉代传译的主要佛学思想163

(一) 安世高传译的小乘禅学思想163

(二) 支娄迦谶传译的大乘般若思想169

十一、结语1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