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港口建筑物设计标准 第5分册 第8篇系船措施 第9篇 其他设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港口建筑物设计标准 第5分册 第8篇系船措施 第9篇 其他设施](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1583750.jpg)
- 日本港湾协会编;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15044·3157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港口建筑物设计标准 第5分册 第8篇系船措施 第9篇 其他设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八篇 系船设施1
第一章 码头1
1-1 总则1
1-1-1 码头的规模1
1-1-2 码头的布置1
1-1-3 码头的面积2
1-2 码头的形状6
1-2-1 码头的型式6
1-2-2 码头的方向6
1-3 泊位尺度6
1-3-1 大型船的泊位尺度6
1-3-2 小型船的泊位尺度9
1-4 码头面标高9
1-5 码头前沿9
1-5-1 码头前沿的宽度9
1-5-3 码头前沿的横向坡度10
1-5-2 码头前沿的路面铺砌10
1-6 货棚、仓库11
1-7 堆场、贮木场、贮煤场13
1-8 港区道路14
1-8-1 港区道路的技术指标14
1-8-2 港区道路的路面铺砌14
1-9-2 路基施工基面的宽度18
1-9-4 曲率半径18
1-9-3 轨道中心间距18
1-9-1 港区铁路的位置18
1-9 港区铁路18
1-9-5 纵坡19
1-9-6 建筑界限19
第二章 系船设施的结构型式20
2-1 结构型式的选择20
2-2 结构型式的类别21
第三章 重力式码头28
3-1 总则28
3-3 作用于壁体的外力与荷载29
3-2 设计程序29
3-4 稳定计算31
3-4-1 稳定计算项目31
3-4-2 壁体滑移验算31
3-4-3 基础承载力验算32
3-4-4 壁体倾覆验算33
3-4-5 软弱基础的验算33
3-4-6 特殊情况的稳定计算33
3-5 墙背回填的效果34
3-6 细部设计35
第四章 板桩码头36
4-1 总则36
4-2 设计程序39
4-3 作用于板桩墙的外力40
4-3-1 板桩墙设计中所考虑的土压力和剩余水压力41
4-4 锚杆的装设位置46
4-5 板桩的入土深度46
4-6-1 板桩的弯矩47
4-6 板桩设计47
4-6-2 板桩的断面49
4-7 锚杆设计49
4-7-1 锚杆拉力49
4-7-2 锚杆断面50
4-8 导梁设计51
4-9-1 锚碇结构型式的选择52
4-9-2 锚碇结构的装设位置52
4-9 锚碇结构设计52
4-9-3 锚板设计53
4-9-4 锚碇板桩的设计55
4-9-5 锚碇直桩的设计55
4-9-6 锚碇叉桩的设计55
4-10 圆弧滑动验算56
4-11 细部设计56
4-11-1 上部结构56
4-11-2 板桩、锚杆、导梁的连接57
4-11-5 隅角部分58
4-11-6 防冲设施58
4-11-4 锚碇结构与锚杆的连接58
4-11-3 锚杆58
资料4A 板桩墙计算图表59
4A-1 计算条件59
4A-2 最大弯矩、锚杆拉力和入土深度的计算图表60
4A-3 图表使用例题60
第五章 高桩台码头69
5-1 总则69
5-2 设计顺序70
5-3 桩台高度和宽度的确定71
5-4 作用于板桩上的土压力和剩余水压力71
5-5 板桩设计72
5-5-1 板桩的入土深度72
5-5-2 板桩的断面72
5-6 桩台部分的设计72
5-6-1 作用于桩台部分的外力72
5-6-2 桩台设计73
5-6-3 基桩设计74
5-8 圆弧滑动稳定验算75
5-9 细部设计75
5-9-1 板桩与桩台的连接75
5-9-2 桩台与基桩的连接75
5-7 重力式壁体的稳定验算75
6-1 总则76
6-2 设计程序76
第六章 格形钢板桩码头76
5-9-3 防冲设施76
6-3 作用于格形钢板桩结构上的外力及荷载77
6-4 壁体对剪切变形的换算宽度的计算78
6-4-1 壁体换算宽度的计算方法78
6-4-2 变形力矩的计算79
6-4-3 抵抗力矩的计算79
6-5 板桩入土深度的计算85
6-6 壁体的整体稳定计算85
6-7 格形结构的布置86
6-9-2 铆钉允许力的计算88
6-9-1 T型板桩88
6-9 T型板桩的设计88
6-8 板桩拉力计算88
6-9-3 所需铆钉数的计算89
6-10 上部结构设计89
6-10-1 桩的计算89
6-10-2 配筋及其应力计算89
第七章 顺岸栈桥及栈桥90
7-1 总则90
7-2-1 设计程序91
7-2 直桩式顺岸栈桥91
7-2-2 结构布置及尺寸92
7-2-3 设计外力及荷载94
7-2-4 关于海底地基的假定96
7-2-5 桩的内力及其断面的确定99
7-2-6 直桩的入土深度105
7-2-7 挡土结构设计105
7-2-8 斜坡稳定验算106
7-2-9 上部结构和引道板的细部设计106
7-2-10 桩顶部分的设计108
7-3-1 设计程序110
7-3 叉桩式顺岸栈桥110
7-3-2 结构布置和尺寸111
7-3-3 设计外力及荷载112
7-3-4 关于海底地基的假定112
7-3-5 桩的内力及其断面的确定113
7-3-6 码头纵向验算116
7-4-1 圆柱或矩形管柱的设计117
7-4 圆柱或矩形管柱式顺岸栈桥117
7-3-10 上部结构及引道板的细部设计117
7-3-9 斜坡稳定验算117
7-3-8 挡土结构设计117
7-3-7 桩的入土深度117
7-4-2 挡土结构设计118
7-4-3 上部结构设计118
7-5 桥墩式顺岸栈桥118
7-5-1 桥墩设计118
8-3 平面布置及其有关尺寸119
8-2 设计程序119
8-1 总则119
7-6 栈桥119
第八章 岛式桩基码头119
7-5-3 上部结构设计119
7-5-2 挡土结构设计119
8-4 设计外力及荷载120
8-5 下部结构的设计120
8-6 梁的设计120
9-1-1 设计程序121
9-1 无锚板桩码头121
第九章 特殊型式的码头121
8-8 附属设备121
8-7 挡土结构的设计121
9-1-2 土压力和剩余水压力122
9-1-3 板桩断面的确定122
9-1-4 板桩入土深度的确定123
9-1-5 板桩墙顶端变位的验算123
9-1-6 施工荷载验算123
9-3-2 设计顺序124
9-3-1 一般原则124
9-2 斜锚桩式板桩码头124
9-3 格形钢板码头124
9-1-7 细部设计124
9-3-3 作用于格形钢板结构上的外力及荷载125
9-3-4 格形结构形状的假定125
9-3-5 滑动稳定验算125
9-3-6 倾覆稳定验算125
9-3-7 变形验算127
9-3-8 格形结构前面壁趾的耐压力验算127
9-3-9 格形结构钢板厚度的确定128
9-3-10 细部设计129
第十章 浮码头129
10-1 设置位置及布置129
10-2 构造型式129
10-3 设计程序131
10-4 趸船的设计131
10-4-1 趸船的尺寸131
10-4-3 趸船的稳定132
10-4-2 作用于趸船上的外力及荷载132
10-4-4 趸船各部分的设计134
10-5 系船锚链及锚碇设备的设计135
10-5-1 设计外力135
10-5-2 系船锚链的设计136
10-5-3 锚碇设备的设计138
10-6-2 设计139
10-6-3 吊桥架139
10-6-1 尺寸及倾斜度139
10-6 联系桥和跳板的设计139
10-6-4 联系桥的桥台140
10-7 趸船的附属设备140
10-8 其他应注意事项141
资料10A 锚及锚链141
10A-1 日本工业标准JIS F 3301摘录141
10A-2 日本工业标准JIS F 3302摘录143
10A-3 日本工业标准JIS F 3303摘录144
11-2 设计程序145
11-1 总则145
第十一章 靠船墩145
10A-4 日本工业标准JIS F 3304摘录145
11-3 布置146
11-4 作用于靠船墩上的外力及荷载148
11-5 桩式靠船墩148
11-5-1 初步设计148
11-5-2 细部设计148
11-7-1 初步设计149
11-7 沉箱式靠船墩149
11-6-2 细部设计149
11-6-1 初步设计149
11-6 钢板桩式靠船墩149
11-7-2 细部设计150
第十二章 系船浮筒150
12-1 总则150
12-2 设计程序150
12-3 设计条件152
12-4 作用于系船浮筒上的牵引力152
12-5-3 接地锚链153
12-5-2 沉锤和沉锤锚链153
12-5 系船浮筒各部分的设计153
12-5-1 锚153
12-5-4 浮筒锚链154
12-5-5 浮筒设计154
12-6 细部设计155
第十三章 连接部分156
13-1 总则156
13-2 码头前水深不同的两部分之间的连接156
13-3 不同结构物之间的连接157
13-4 隅角部分160
13-5 码头与防波堤等之间的连接段163
第十四章 装卸机械的基础165
14-1 总则165
14-2 设计程序166
14-3 作用于装卸机械基础上的外力及荷载167
14-4 不采用桩基础的情况168
14-4-1 验算对码头的影响168
14-4-2 混凝土梁168
14-4-3 道碴基床173
14-5 采用桩基础的情况174
14-5-1 混凝土梁174
14-5-2 桩的承载力174
第十五章 附属设备174
15-1 防冲设备174
15-1-1 一般原则174
15-1-2 护木的布置175
15-1-4 橡胶护木176
15-1-3 木护木176
15-2 系船柱及系船环181
15-2-1 一般原则181
15-2-2 布置181
15-2-3 代表船型的牵引力182
15-2-4 系船柱结构182
15-3 护轮槛182
15-4 给排水设备182
15-4-1 给水设备182
15-6-1 阶梯及爬梯183
15-6 其他附属设备183
15-4-2 排水设备183
15-5 照明设备及标志灯183
第九篇 其他设施184
第一章 船闸及其他184
1-1 船闸平面位置的选择184
1-2 船闸各部分的名称和尺寸185
1-3 型式选择186
1-3-1 闸门186
1-3-2 闸室188
1-4 作用于船闸上的外力及荷载189
1-5 附属设施190
1-5-1 输水系统190
1-5-2 导航堤191
1-6 其他(涵闸、涵管、水闸)191
1-6-1 一般原则191
1-6-2 平面位置的选择192
1-6-3 过水断面的确定192
2-1 总则193
第二章 沉箱预制场193
2-2 下水方式的选择195
2-3 滑道196
2-3-1 滑道各部分的尺寸196
2-3-2 滑道各部分的设计197
2-3-3 附属设施198
2-4 干船坞199
2-4-1 船坞各部分的尺寸199
2-4-2 作用在干船坞上的外力及荷载200
2-4-3 坞门201
第三章 船台滑道202
3-1 平面位置的选择202
3-2 各部分尺寸的确定202
3-2-1 滑道各部分的高程202
3-2-2 滑道的坡度203
3-2-3 坡前水深204
3-3 基础与护面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