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3 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077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现代化建设(学科: 研究报告 地点: 中国 年代: 2003) 现代化建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3 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图1-1 20世纪世界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三次浪潮1
综述1
第一章 现代化研究五十年1
图表目录1
目录1
第一节 经典现代化理论2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溯源2
表1-1 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一些基本观点的思想溯源2
二、经典现代化的一般理论3
表1-2 “现代化”的三层涵义4
表1-3 经典现代化的现代性(第一现代性)5
图1-2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结构6
四、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历史局限6
三、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学术流派6
一、后现代化理论7
第二节 现代化研究新思潮7
表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种新思潮7
表1-5 人类社会变化的总图式8
表1-6 后工业社会的新特点8
图1-3 从现代化到后现代化10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11
表1-7 生态现代化的六个基本原则12
表1-8 环境管理的一般规定13
表1-9 风险社会的新特点14
三、再现代化理论14
图1-4 再现代化是对普通现代化的消除15
四、继续现代化16
第三节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16
一、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原理17
表1-10 人类文明进程的周期表(文明发展和两次现代化的周期性和加速性)17
图1-5 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示意图一)18
图1-6 人类文明进程的方向转变(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示意图二)18
表1-11 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的部分特征比较19
表1-12 广义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比较20
表1-13 传统性、第一现代性和第二现代性的特点21
表1-14 欧洲国家关于“第二次现代化”的相关研究21
图1-7 综合现代化的“运河模型”: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22
二、综合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22
三、广义现代化理论大厦:五十年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概括23
表1-15 何传启关于“广义现代化理论”的一般表述24
图1-8 广义现代化理论大厦25
图2-1 世界现代化发展方向和内涵的变化26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五十年26
第一节 世界现代化五十年26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分析方法27
二、世界现代化进程五十年的主要特点29
图2-2 1950~2000年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数量的增加29
表2-1 1950~2000年世界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变化(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个数)30
图2-3 1950~2000年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数量的增加30
图2-4 1970~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31
表2-2 1950~2000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进程31
图2-5 1950~2000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提高32
图2-6 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距32
三、1950年至2000年的世界现代化进程33
表2-4 1950年世界现代化评价指标发展的不平衡34
表2-3 1950年世界57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不平衡性34
表2-5 1960年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不平衡性36
表2-6 1960年世界现代化指标发展的不平衡37
表2-7 1970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排前5名的国家39
表2-8 1970年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不平衡性39
表2-9 1970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指标发展的不平衡40
表2-10 1980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排前5名的国家42
表2-11 1980年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不平衡性43
表2-12 1980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指标发展的不平衡43
表2-14 1980年美洲现代化水平44
表2-13 1980年非洲现代化水平44
表2-15 1980年亚洲现代化水平45
表2-16 1980年欧洲现代化水平46
表2-17 1990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排前5名的国家47
表2-18 1990年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不平衡性48
表2-19 1990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指标发展的不平衡48
表2-20 1990年非洲现代化水平48
表2-21 1990年美洲现代化水平49
表2-22 1990年亚洲现代化水平50
表2-23 1990年欧洲现代化水平51
表2-25 2000年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不平衡性52
表2-24 2000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排前5名的国家52
表2-26 2000年世界第二次现代化水平(按五大洲分布)53
表2-27 2000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指标发展的不平衡53
表2-28 2000年非洲现代化水平54
表2-30 2000年亚洲现代化水平55
表2-29 2000年美洲现代化水平55
表2-31 2000年欧洲现代化水平56
表2-32 1950~2000年世界两次现代化进程(五大洲的分布)57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五十年58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析方法58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五十年的基本特点58
图2-7 1950~200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提高了50个百分点59
图2-8 1970~2000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稳步提高59
图2-9 1950~200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速度变化的阶段性60
图2-10 2001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程的特点61
表2-33 1950~2001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和10个指标达标程度61
表2-34 1970~2000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进程62
图2-11 20世纪末中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差距的缩小62
三、1950年至2001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63
图2-13 195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63
图2-12 20世纪末中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差距的缩小63
图2-14 196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64
图2-16 198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65
图2-15 197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65
图2-17 199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66
图2-19 200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67
图2-18 1990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特点67
图2-20 2000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特点68
图2-21 2001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68
第三节 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69
一、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分析方法69
图2-22 1970~2000年中国大陆内地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提高70
二、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特点70
图2-23 1970~2000年中国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71
表2-35 1970~2000年中国34个地区现代化进程71
图2-24 1970~2000年中国大陆内地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差距的缩小72
图2-25 1970~2000年中国大陆内地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距拉大72
三、1970年至2001年的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73
表2-36 1970年中国大陆内地现代化水平73
图2-27 1970年中国大陆内地第二次现代化水平74
图2-26 1970年中国大陆内地第一次现代化水平74
表2-38 1980年中国大陆内地现代化水平75
表2-39 1980年中国大陆内地第一次现代化指标发展的不平衡75
表2-37 1970年中国大陆内地第一次现代化指标发展的不平衡75
表2-40 1990年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76
表2-41 1990年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指标发展的不平衡77
表2-42 2000年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77
图2-29 2000年中国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水平78
图2-28 2000年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水平78
表2-43 2000年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指标发展的不平衡79
表2-44 2001年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79
图2-30 2001年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水平80
四、中国三大类地区的现代化进程80
表2-45 2001年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指标发展的不平衡80
表2-46 2000年我国比较发达地区与10个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比较81
表2-47 1970~2000年中国比较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81
表2-48 1970~2000年中国初等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82
表2-49 2000年我国初等发达地区与世界初等发达国家的比较83
表2-50 1970~2000年中国欠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84
图3-1 2000年世界现代化的现状86
第一节 世界现代化展望86
第三章 现代化未来五十年86
一、未来五十年世界现代化的三种模式87
图3-2 世界第二次现代化模式:一场国际竞赛87
表3-1 2000年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程的国家88
表3-2 2000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地理分布90
图3-3 世界追赶现代化模式:从第一次现代化到第二次现代化91
图3-4 世界综合现代化模式: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94
二、未来五十年世界现代化的预期水平96
表3-3 2050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估计96
表3-4 2050年世界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估计97
表3-5 2050年12个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预期水平98
表3-6 2050年12个国家四个发展指数的预期水平99
表3-7 2050年高收入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指标的预期水平99
表3-8 2050年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预期水平101
表3-9 2050年世界平均“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预期水平(第二种估算)101
表3-10 2050年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估算102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展望102
图3-5 中国综合现代化模式示意图: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103
一、未来五十年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分析103
表3-11 2000~202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指标的估算值105
表3-13 2000~2050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标年均增长率的估计值106
表3-12 1980~2050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标年均增长率的分析106
表3-15 2000~2050年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对照107
表3-14 2010~2050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标的估算值107
二、未来五十年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建议109
技术注释112
表a 世界131个国家的编号表113
表b 中国34个地区的编号表114
表c 国家分组方法的比较114
表d 2000年131个国家按三种分组方法的分组结果比较(数量比较)115
表e 2000年131个国家按三种分组方法的分组结果比较(前47个国家比较)115
表f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的国家分组116
表g 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指标和标准117
表h 第一次现代化进程评价方法117
表i 第一次现代化信号指标的划分标准118
表j 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指标和基准119
表k 第二次现代化进程评价方法120
表l 第二次现代化信号指标的标准121
参考文献123
数据资料来源127
附录一 德国“第二次现代化”相关研究129
附录二 世界现代化大事年表134
附录三 1950~2000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进展评价数据集140
附录四 1970~2000年世界第二次现代化进展评价数据集170
附录五 世界131个国家现代化进展评价结果汇总218
附录六 1970~2001年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进展评价数据集225
附录七 1970~2000年中国地区第二次现代化进展评价数据集241
附录八 中国34个地区现代化进展评价结果汇总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