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慧的故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智慧的故事](https://www.shukui.net/cover/8/31587689.jpg)
- 向世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266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慧的故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 希哲之路1
一、哲人之梦1
(一) “希圣”的“拙”见2
(二) 哲人“志学”与不梦周公3
(三) “诚明”与“清才”5
二、大智无知7
(一) 舜的传说8
(二) “大智”的内涵8
(三) 儒、道对“智”的回答9
三、一阴一阳之谓道11
(一) 阴阳何物11
(二) 两性与圆满13
四、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5
(一) 道在哪里15
(二) 孔子问“礼”16
(三) 《伐柯》的启示16
(四) “忠恕”与道17
五、道统与传道18
(一) “道统”问题的由来19
(二) 道德与仁义20
(三) 《论语》引出的话题21
(四) 文本的转换与十六字“心法”22
(五) “道南”的意义24
一、天从何而来25
Ⅱ 知天篇25
(一) 盘古开天地26
(二) 虚廓生宇宙29
(三) 道生万物31
(四) 太极生两仪33
(五) 太极动静与宇宙模式35
二、天如何构成36
(一) 天叠九重,谁测度之37
(二) 杞人忧天38
(三) 天圆地方39
(四) 浑天如鸡子42
(五) 天无了质43
三、祈天与造神44
(一) 天梯45
(二)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46
(三) 五星与二十八宿47
(四) 北斗与北极49
(五) 天坛、明堂与帝都50
四、天人之际53
(一) 有命在天54
(二) 天命德延55
(三) 乐天知命56
(四) 纯任造化与天人相分58
(五) 天是人之曾祖父60
(六) 天人交相胜62
五、天之上是什么64
(一) 天地之外是个甚64
(二) 宇宙一理65
(三) 人心是天渊67
(四) 天下惟器69
六、补天之路70
(一) 一个古老的传说70
(二) 天“圆”的憧憬71
(三) 天不变,道亦不变72
(四) “无材”补天73
(五) 天地,人所造74
(六) 神话的破除75
Ⅲ 观物篇77
一、仰观俯察,远求近取77
(一) 九方皋相马78
(二) 周公、王莽的忠与奸79
(三) 不出户知天下80
(四) 炊沙能否成饭82
(五) 王守仁格竹83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85
(一) 解蔽86
(二) 虚心与大心88
(三) 致一90
(一) 言必有三表91
三、是非的标准91
(二) 以道观物93
(三) 濠梁观鱼94
(四) 独尊儒术96
(五) 天理良心98
(六) 无稽之言勿信100
四、正名实而化天下101
(一) 正名101
(二) 白马非马102
(三) 制名以指实104
(四) 深察名号105
(一) 意不可言传106
五、道可道,非常道106
(二) 不言之言107
(三) 微言大义108
(四) 得意忘言110
(五) 意不尽言112
六、听其言而观其行113
(一) 纸上谈兵114
(二) 知为力115
(三) 神童、盲童的不同命运116
(四) 经学与改革117
(五) 知行合一118
(六) 知行难易120
一、生命在于主静123
Ⅳ 生命篇123
(一) 生命的起源124
(二) 天地之心本静125
(三) 智者乐,仁者寿128
(四) 全生保真130
(五) 动静与养生133
二、长生久视之道137
(一) 变化万品,奇怪无方137
(二) 吐故纳新141
(三) 迷信与理性145
(四) 仙法与善道149
(一) 未知生,焉知死151
三、安死而顺生151
(二) 曾子启手足154
(三)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156
(四) 髑髅之乐与屈原之哀158
(五) 存顺没宁160
四、成佛的道路163
(一) 猪八戒的烦恼163
(二) 西天的诱惑165
(三)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168
(四)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171
五、有鬼无鬼之间174
(一) 非其鬼不享174
(二) 典籍中的鬼神176
(三) 人死不为鬼179
(四) 人死不必为鬼181
(五) 烛火、薪火与刃利183
Ⅴ 心性篇188
一、心是什么188
(一) 人禽有别189
(二) 先立乎其大190
(三) 诚意正心192
(四) 四海同心195
(五) 赤子之心196
(一) 人之初,性本善199
二、性的探索199
(二) 性善与性恶202
(三) 性有多少品205
(四) 人性可复209
三、佛法与性相210
(一) 由苦入空211
(二) 佛性何在214
四、伦理的正名216
(一) 君臣父子217
(二) 角色的冲突221
(三) 三条绳索222
(四) 名教与自然223
五、道德的发明226
(五) 伦理与天理226
(一) 智仁勇227
(二) 谁是大丈夫228
(三) 孔颜乐处229
六、尊德性与道问学231
(一) 春阳之温与整齐严肃231
(二) 学东渐与道南传232
(三) 真道学与假道学233
(四) 满街都是圣人234
(五) 与道为一236
一、民惟邦本240
Ⅵ 经世篇240
(一) 民贵君轻241
(二) 如保赤子242
(三) 与民同乐244
(四) 汤武革命245
二、富而后教250
(一) “众”、“富”有教250
(二) 富贵人之所欲251
(三) 仓廪实,知礼节252
(四) 小国寡民253
三、利用厚生254
(一) 正德,利用,厚生254
(二) 实践力行255
(三) 科学精神258
(四) 工商理念261
四、通古今之变265
(一) 世异则事异265
(二) 治国“通义”266
(三) 合群能分269
(四) 理势合一270
五、王霸之辨274
(一) 管仲之仁274
(二) 治国之道276
(三) 舜弃天下278
(四) 理欲义利之间279
(一) 大同与小康281
六、天下为公281
(二) 背私曰公285
(三) 秘而不宣《大同书》286
Ⅶ 结语288
(一) 精华与糟粕288
(二) 中国有无哲学289
(三) 语言与思维291
(四)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292
(五) 道待人而后传293
(六) 日月的光辉294
(七) “中”外交流与智慧的生长296
后记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