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供电企业总工必读 第4册 用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发供电企业总工必读 第4册 用电
  • 王靖中主编;山西省电力公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0833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供电企业总工必读 第4册 用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编写说明1

第一篇 综合篇1

第一章 用电管理在电力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1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构成及电力工业的特点1

一、电力系统的构成1

二、电力工业的特点1

序言1

一、用电管理是电力工业服务于社会的唯一窗口4

第二节 用电管理在电力工业中的作用4

二、用电管理体现电力工业经营管理成果5

三、用电管理工作潜力巨大5

第二章 电力法及配套的用电管理法规7

第一节 电力法7

一、《电力法》的目的、作用、适用范围7

二、《电力法》的主要内容7

一、《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的作用与意义9

二、《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的主要内容9

第二节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9

第三节 供用电监督管理办法10

一、监督管理职责10

二、监督检查人员资格10

三、电力违法行为查处11

四、行政处罚11

第四节 供电营业区划分及管理办法11

第五节 用电检查管理办法12

一、检查内容、范围、程序12

第六节 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处理办法13

二、用电检查组织机构及对检查人员的要求13

第七节 供电营业规则14

一、《供电营业规则》的作用和意义14

二、《供电营业规则》的主要内容14

第八节 供用电合同14

一、供用电合同的特征14

二、供用电合同与供用电协议15

三、经济合同的法律约束力15

一、用户受电工程的设计、安装、试验执行的主要标准、规程、法规16

第九节 电业标准、规程16

三、用户执行的地方性的主要的规程、管理办法17

二、用户执行的国家和电力行业制订的主要有关安全供用电的运行管理规程制度17

第三章 电能质量要求19

第一节 电能质量标准19

一、供电频率19

二、供电电压20

三、供电波形25

四、电能质量低劣的危害性25

五、改善电能质量的措施28

第二节 用户供电可靠性29

一、概述29

二、定义及要求30

三、影响用户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各种因素35

四、用户供电系统可靠性管理36

五、提高用户供电系统可靠性的途径38

第一节 谐波与负序标准39

一、谐波国家标准39

第四章 谐波与负序39

二、世界一些国家的谐波电压、电流允许值43

三、谐波源、负序源45

第二节 谐波管理47

一、谐波、负序(基波)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影响及其限制措施47

二、谐波、负序管理51

一、人口54

二、总产值54

第一节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54

第五章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54

第二节 用电管理技术经济指标55

一、电力生产主要指标55

二、电能质量指标57

三、电能销售指标57

四、用电负荷指标58

五、消耗指标及社会节电指标60

六、其他指标64

二、现代化管理的内容65

一、现代化管理的形成、发展和意义65

第一节 现代化管理的意义和内容65

第六章 现代化管理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65

第二节 滚动计划66

一、基本概念66

二、滚动计划的优点及其模式66

三、用滚动法编制计划67

第三节 网络技术67

一、基本概念67

二、网络技术在报装管理中的应用67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68

一、基本概念及其特点68

二、全面质量管理在电费管理中的应用69

第五节 ABC管理69

一、ABC管理的概念69

二、ABC管理的基本步骤69

一、标准化管理的意义70

二、用电营业标准70

三、ABC管理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70

第六节 标准化管理70

第七节 用电管理新技术的应用71

一、微机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71

二、抄表、核算、收费技术手段的改善72

一、社会主义 公共关系 的原则73

二、处理公共关系的模式73

三、电业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73

第八节 电业公共关系73

三、集中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73

第二篇 报装接电75

第一章 开户及报装75

第一节 报装的含义及其业务范围75

一、报装及业扩工程75

二、报装业务范围75

第二节 用户及分类76

一、用户76

二、用户分类76

二、用户应提供的资料77

一、用电申请77

第三节 用电申请的受理和审查77

三、受理与审查78

第四节 供电方案的制定与用户用电工程79

一、批准变压器容量79

二、供电电压79

三、不同种类用户供电方式的选择79

四、供电方案的有效期80

五、用户用电工程80

一、工程施工81

第五节 工程施工与检查验收和装表接电81

二、中间检查与送电前的试验和验收检查82

三、产权划分及计量点82

四、装表和立户83

第六节 几种主要报装业务流程图84

一、低压供电无线路工程的用户84

二、低压供电有线路工程的用户84

三、高压供电的用户84

二、档案管理85

第七节 户务档案管理85

一、档案内容85

第二章 供配电贴费87

第一节 贴费收取范围和标准87

一、贴费收取范围87

二、贴费收取标准88

第二节 贴费的使用范围及管理88

一、贴费的使用范围88

二、贴费的管理89

一、签订供用电合同的依据91

二、供用电合同的内容91

第三章 供用电合同及违约责任91

第一节 签订供用电合同的依据和内容91

第二节 违约责任93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及规定违约责任的必要性93

二、运行事故的责任93

三、电能质量的责任94

五、违约用电行为的责任95

四、电费滞纳的违约责任95

第三节 合同的履行96

一、合同的概念96

二、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责任与义务96

第四节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96

一、合同变更或解除的条件96

二、合同变更或解除时的一些相关问题96

六、违约金、赔偿金的支付与使用96

第五节 合同纠纷的处理97

一、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解决97

二、合同纠纷的调解97

三、合同纠纷的仲裁97

四、申请调解或仲裁的时效97

三、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98

一、供电营业区的划分原则及分类98

第二节 供电营业区划分的具体规定98

四、划分依据98

一、营业区的定义98

第一节 营业区的定义及划分意义98

第四章 供电营业区的划分98

二、划分营业区的意义98

二、供电营业区的申请与核准99

三、供电营业区的管理99

第五章 违约用电及窃电处理101

第一节 违约用电及处理101

二、窃电行为处理102

三、窃电量的确定102

一、窃电行为102

第二节 窃电及处理102

第六章 电费违约金和对欠费用户的处理103

第一节 违约处理依据103

一、公约103

二、特殊约定103

第二节 电费违约金的计算、收取与管理103

一、电费违约金的计算103

二、电费违约金的收取103

二、处理104

一、依据104

三、电费违约金的上交、返还及管理104

第三节 对欠费用户的处理104

第七章 对用户的赔偿和对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的处理106

第一节 对用户的赔偿106

一、调查106

二、赔偿108

第二节 对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的处理109

一、调查109

二、处理109

一、电价的特殊性112

二、制定电价依据的基本原则112

第三篇 电价与电费112

第一节 电价的构成及制定112

第一章 电价管理112

三、影响电价的因素114

四、电价与成本的分析114

五、制定电价的准备工作和步骤116

一、我国电价制度沿革117

第二节 电价制度与分类117

二、我国现行电价制度与分类120

第三节 电价管理与权限121

一、执行电价政策121

二、电价管理权限121

三、代征费用122

第二章 电费管理123

第一节 电费管理的任务123

一、电费管理的主要任务123

二、电费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内容123

三、电费户务资料管理124

第二节 抄表管理125

一、抄表程序125

二、抄表制度与抄表方式126

三、抄表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128

四、计量装置异常状态的判断与处理128

第三节 核算管理129

五、追、退电量、电费的计算129

一、用手工算费时的核算与复核程序130

二、用微机算费时的核算与复核程序130

三、统计与汇总131

第四节 电费账务管理131

一、核算原则131

二、记账方法131

三、会计科目131

六、记账规则132

五、会计凭证132

四、账簿设置132

七、结账、对账133

八、会计报表133

九、会计档案133

十、银行结算票据及印鉴管理133

第五节 电力销售经营统计分析133

一、电力销售统计133

二、电力销售经营情况分析134

第一节 电能计量常用名词及定义137

第四篇 电能计量137

第一章 电能计量的基本知识137

第二节 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知识140

一、电能计量装置的一般概念140

二、电能表的分类及铭牌标志141

三、互感器的主要作用、分类、名词术语、技术规范142

第二章 电能表、互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46

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146

一、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46

二、三相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155

三、无功电能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56

第二节 静止式电能表原理158

一、热电变换型静止式电能表158

二、高精度A/D(模拟-数字转换)型静止式电能表159

三、时分割乘法器型静止式电能表160

四、霍尔乘法器型静止式电能表161

五、不同工作原理的电能表性能比较162

一、国内复费率电能表的特点163

第三节 复费率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63

二、复费率电能表的基本原理164

第四节 特种电能表165

一、最大需量电能表165

二、损耗电能表166

三、标准电能表167

第五节 互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68

一、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68

二、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69

一、单相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171

第三章 电能计量方式171

第一节 有功电能的测量171

二、三相四线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172

三、三相三线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173

第二节 无功电能的测量176

一、三相四线电路无功电能的测量176

二、三相三线电路无功电能的测量177

第三节 电能表的联合接线179

一、电工型电能表检定装置182

第四章 电能表的检定与检修182

第一节 电能表检定装置182

二、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装置183

第二节 电能表的检定184

一、电能表的检定内容184

二、检定程序184

三、电能表的检定方法187

第三节 电能表的自动化检定189

二、电能表的检修工具和仪表191

三、检修中常用的设备191

一、电能表检修工作的重要性191

第四节 电能表的检修191

四、电能表的检修内容192

五、电能表的装配192

第五章 互感器的试验与正确使用193

第一节 互感器的误差193

一、电流互感器的误差193

二、电压互感器的误差194

一、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195

第二节 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及正确使用195

二、电流互感器的正确使用196

三、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197

四、电压互感器的正确使用199

第三节 互感器的试验200

一、绕组极性及接线组别的检查200

二、电流互感器的伏安特性试验202

三、电流互感器的退磁试验202

四、互感器的误差试验202

一、现场检验的主要设备204

第四节 互感器的现场检验204

二、现场检验互感器应注意的问题205

三、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检验205

四、三相电压互感器的误差检验205

第五节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的测量206

一、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的测量206

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及其误差计算207

二、带电检查接线的步骤209

一、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的检查和试验209

第一节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检查209

第六章 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209

三、检查电能表接线的几种方法210

四、改正接线212

第二节 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接线212

一、电压、电流回路断线和电压、电流互感器绕组极性接反212

二、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错误接线216

三、追退电量的计算方法218

一、电能表现场实负载检验219

第三节 电能表的现场检验219

二、多功能电能表的现场检验220

三、实用倍率的计算与电量的抄读220

第七章 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分析222

第一节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222

一、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计算222

二、各种接线方式下互感器的合成误差计算222

三、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方法226

一、电能表校验装置的系统误差227

第二节 检验电能表时的误差分析227

二、随机误差的估算和试验228

三、校验电能表的误差计算229

四、减小校验装置误差的方法229

第八章 电能计量工作的管理与考核230

第一节 电能计量管理的内容及要求230

一、电能计量管理的内容230

二、对电能计量管理的要求230

一、省、地级计量管理部门231

第二节 电能计量管理的职责分工231

二、电能计量测试机构232

三、发电企业电测计量室232

四、省级电科院电测室232

五、省级电能计量管理部门232

第三节 电能计量管理的技术考核指标232

一、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考核指标232

二、重要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考核指标233

二、电能量值传递234

一、计量标准设备的配备234

第四节 电能计量标准管理234

三、计量标准的考核235

第五节 电能计量技术机构236

一、基本职责236

二、人员配备及素质要求236

三、工作场所的环境要求237

四、技术管理要求237

六、电能计量计算机现代化管理238

五、资产管理238

第六节 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239

一、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原则239

二、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要求240

三、确定电能计量方式的基本原则241

四、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审定242

五、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242

六、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后的验收242

七、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和轮换243

二、计量技术法规245

第七节 计量法和计量法规245

一、计量法和计量法规体系245

第五篇 电力市场预测和负荷分析247

第一章 电力负荷预测理论及方法247

第一节 电力负荷预测综述247

一、概述247

二、负荷预测的物理原理248

三、预测方法的基本数学原理249

四、负荷预测的步骤254

五、预测的期限及其分类254

六、预测的内容254

七、负荷预测误差的修正255

八、预测理论与方法的最新进展256

第二节 通用序列预测方法--基本方法257

一、回归分析法257

二、动平均法259

四、灰色预测法260

五、人工神经网络方法260

三、指数平滑法260

六、增长速度法261

七、三种扩展饱和曲线261

第三节 年度预测的方法263

一、年度预测的意义和内容263

二、年度电量预测的专用方法263

三、年度电力预测的专用方法264

四、年负荷曲线预测265

一、月度预测的意义、内容和基本原理269

第四节 月度预测的方法269

二、序列预测理论在月度预测中的应用271

三、月间相关法271

四、总量配比法272

五、预测1月和2月指标时的特殊问题273

第五节 短期负荷预测的理论与方法275

一、短期负荷预测的基本概念275

二、短期负荷预测的数学模型275

三、对短期负荷预测的要求276

四、正常日负荷曲线预测276

五、节假日负荷曲线预测280

六、短期负荷预测的气象校正系统282

七、自回归动平均(ARMA)法284

八、人工神经网络法285

第二章 用电市场调查与分析288

第一节 用电市场调查288

一、调查的方式288

二、调查的种类288

三、调查的程序289

第二节 用电市场分析289

一、用电市场分析的内容290

二、用电市场分析的原则290

三、用电市场分析的种类290

四、用电市场分析的方法291

五、常用指标291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含义297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产生和发展297

第一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297

第三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297

第二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299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措施299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步骤303

三、美国电力公司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效果305

第三节 我国实施需求侧管理的可行性306

一、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潜力306

二、现阶段我国实施需求侧管理需开展的工作307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北京地区应用的实例308

第四章 电力负荷监控技术312

第一节 电力负荷监控技术的应用情况312

一、电力负荷监控技术的发展简史312

二、电力负荷监控技术在我国的开展和应用情况312

第二节 电力负荷监控技术313

一、分散型电力负荷监控技术313

二、集中型电力负荷监控系统314

第三节 电力负荷监控系统的发展前景321

二、能源、电力的重要性323

一、电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323

第一章 能源形势及政策323

第六篇 节约用电323

第一节 电气时代323

第二节 能源的分类和转化324

一、能源的分类324

二、能源的转化325

第三节 我国的能源资源325

一、能源资源情况325

二、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326

一、能源政策329

第四节 我国的能源政策329

二、有关节电的法规、条例、标准、办法、制度330

三、节电的基础知识332

第二章 企业电能平衡334

第一节 电能平衡的意义及其测试准备工作334

一、电能平衡的意义334

二、电能平衡测试准备工作334

二、设备电能利用率和全厂(车间)电能利用率335

一、电能利用率的基本概念335

第二节 电能利用率335

三、电能平衡能流图336

四、电能分布图及其电能利用率的计算336

第三节 电能平衡的原则和内容338

一、电能平衡的原则338

二、电能平衡的内容338

第四节 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338

一、测试与计算338

四、编制电能平衡测试总结报告340

二、电能平衡及平衡表340

三、制订节电整改规划与节电措施计划340

五、向主管单位报送资料342

第三章 节约用电的途径和方法343

第一节 产品电耗定额的制定343

一、制定产品电耗定额的意义及其准备工作343

二、单位产品电耗定额的定义、分类和计算方法343

三、单位产品电耗定额制定方法345

四、单位产品电耗定额的管理346

第二节 节电的一般途径350

一、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350

二、改造或更新用电设备和生产工艺350

三、开发、推广应用节电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352

四、电厂、电网的节电380

五、非生产用电的节电385

第三节 加强无功管理,提高企业用电功率因数399

一、改善功率因数的意义399

二、提高自然功率因数404

三、人工补偿无功功率406

四、无功管理和功率因数的考核413

五、电容器组的保护415

第七篇 安全用电418

第一章 安全用电知识及触电急救418

第一节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分类418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418

二、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分类421

一、单相触电422

第二节 人体触电的种类422

二、两相触电423

三、跨步电压触电423

四、接触电压触电424

五、雷击触电424

第三节 防触电技术措施425

一、导致触电的原因425

二、预防触电的几项措施425

三、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425

四、严守安全电压、安全电流、安全距离的规定427

五、绝缘电阻与屏护装置432

六、安装低压漏电保护器433

七、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435

第四节 人为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误措施437

一、误操作437

二、误入带电间隔438

三、装设防误闭锁装置438

第五节 触电急救438

二、迅速诊断439

一、脱离电源439

三、人工呼吸440

四、在抢救过程中触电者的移动、转院主要注意事项443

五、急救时采用的辅助办法和药物443

第二章 用户电气工作安全措施444

第一节 在高压电气设备上工作的安全措施444

一、电气安全工作应建立、健全并执行的规章制度444

二、用户应建立的图表曲线和具备的图纸资料445

三、一般安全规定446

四、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446

五、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446

三、在配电变压器上工作时的安全措施447

一、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工作的安全措施447

第三节 其他安全措施447

二、其他安全措施447

一、低压带电工作的安全措施447

第二节 低压带电工作的安全措施447

二、在带电的二次侧回路上工作时的安全措施447

第四节 电气安全用具448

一、电气安全用具的作用及其分类448

二、电气安全用具的试验、维护、保管和使用448

一、旋转电机防雷保护的特点和要求460

二、直配电机防雷保护的接线460

第一节 旋转电机的防雷保护460

第三章 过电压及保护460

第二节 用户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461

一、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461

二、35kV线路、变电所的防雷措施461

三、10kV配电柱上油断路器及配电变压器的防雷措施462

四、220~380V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463

第三节 内部过电压463

一、内部过电压的产生及危害463

二、电压互感器铁芯的饱和和引起的过电压463

三、消除电压互感器饱和过电压的措施464

二、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469

一、火灾和爆炸的有关概念469

第一节 电气火灾和爆炸469

第四章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469

三、常用灭火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471

第二节 静电的危害与防护474

一、静电现象及其危害474

二、静电危害的防护475

第二节 进网作业电工管理477

二、安全用电宣传的主要形式477

一、安全用电宣传的主要内容477

第一节 安全用电宣传477

第五章 安全用电管理477

一、对进网作业电工的要求478

二、进网作业电工的安全理论知识、技能培训工作478

三、进网作业电工的考核、发证工作478

四、对进网作业电工的日常管理478

五、用户停送电管理479

第三节 用户安全用电检查479

二、安全检查的组织机构及职责480

一、安全检查的内容和范围480

三、检查程序及纪律482

第四节 用户及社会电气试验机构的管理482

一、用户及社会电气试验机构的资格认证482

二、检查用户电气试验机构对电业安规和电气试验标准的执行483

三、用户进线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值计算和校验管理483

第五节 用户电气季节性安检试验活动484

一、春季安检试验484

二、夏季防暑、防洪、防汛、防树木、防飞禽及小动物的危害485

第六节 用户电气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反事故措施486

三、冬季迎峰防冻检查486

一、用户电气事故分类487

二、用户电气事故调查分析方法和步骤487

三、用户电气事故的处理和防范措施的制定489

四、用户用电事故的统计分析492

第七节 用户用电资料管理492

一、建立、健全用户用电资料台账492

二、用户电能质量监测记录及分析493

三、用户双电源(多电源)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资料493

四、用户继电保护、防雷、接地装置及预防性试验等有关资料的管理4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