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纺织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纺织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595929.jpg)
- 许永绥,郭东瀛编译 著
- 出版社: 徐氏基金会
- ISBN:750621087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纺织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简介1
第一章 纺织工业和织物1
1.2 纺织工业的主要部门2
1.2-1 纤维2
1.2-2 纱2
1.2-3 织物2
1.2-4 染色和印花3
1.2-5 整理3
1.3 成衣市场的计书3
1.4 一般纺织产品的适用范围4
1.4-1 成衣方面5
1.4-2 家庭室内装饰品方面6
1.4-3 工业用方面6
1.5-1 织布厂家7
1.5 织物的主要供应厂商7
1.5-2 织物加工厂商8
1.5-3 织物的二级供应商9
1.5-4 批发商9
第二章 纺织用纤维10
2.1 定义10
2.2 来源10
2.2-1 天然纤维10
2.2-2 人造纤维11
2.3 纤维的长度12
2.3-1 天然纤维12
2.3-2 人造纤维12
2.4 纤维的形状和表面13
2.5 纤维的性质13
2.5-2 吸湿性14
2.5-1 抗磨损性14
2.5-3 化学作用15
2.5-4 覆盖性16
2.5-5 弹性16
2.5-6 环境情形16
2.5-7 可挠性16
2.5-8 手感17
2.5-9 光泽17
2.5-10 起毛球17
2.5-11 线头毛球18
2.5-12 回弹性18
2.5-13 比重18
2.5-14 静电18
2.5-15 强度19
2.5-16 热塑性19
2.6-1 天然纤纤维20
2.6 纤维的分类20
2.6-2 人造纤维26
2.6-3 其它的人造纤维35
第三章 纱线及缝纫线42
3.1 简介42
3.2 机纺纱及长丝纱42
3.2-1 鉴别机纺纱和长纤维43
3.2-2 单纤纱和复纤纱44
3.2-3 机纺纱与长纤纱性质之比较44
3.2-4 机纺纱和长纤纱的应用48
3.2-5 纱的捻数48
3.2-6 梳棉纱和精梳纱50
3.2-7 短亚麻纱和长亚麻纱51
3.2-8 粗纺毛纱和精纺毛纱51
3.2-9 单纱及股线53
3.3-1 花式纱54
3.3 特种型式的纱54
3.3-2 弹力纱(宽紧纱)56
3.3-3 变形纱线58
3.3-4 高膨松纱62
3.3-5 开端式OE机纺纱62
3.3-6 雪尼尔纱63
3.4 起球63
3.5 混纺纱及混合纱64
3.6 纱的号数(支数)系统65
3.6-1 丹尼系统66
3.6-2 支数系统66
3.6-3 德士系统69
3.7-4 线的号数70
3.7-3 线的整理70
3.7-2 线的型态70
3.7-1 用于线的纤维70
3.7 缝纫线70
3.7-5 在选择纱线时重要的因素73
3.7-6 接缝外观给予线重要的因素74
第四章 梭织物76
4.1 简介76
4.2 梭织物的制造76
4.2-1 织布机76
4.2-2 织机的运动79
4.2-3 织机的产量80
4.3 布边80
4.4 经纱及纬纱82
4.4-1 鉴定82
4.5 布面及背面83
4.5-1 差异的原因83
4.6 上端及下端84
4.6-1 差异的原因85
4.7 织物之浮纹组织85
4.8 组织设计86
4.9 基本组织87
4.9-1 平纹组织87
4.9-2 平纹组织的变化组织89
4.9-3 斜纹组织92
4.9-4 锻纹组织95
4.10 采用那一种织法可以获得最强的织物97
4.11 特殊组织98
4.11-1 纱罗组织98
4.11-2 起毛组织99
4.11-3 剪断起毛纱100
4.11-4 未剪断起毛织物103
4.11-5 织物设计的重要103
4.12 颜色及组织的影响106
4.13 织物颜色效果的分析107
4.14 织物性质的测定之一:每吋的纱数107
4.14-1 決定每吋的根数108
4.15 影响织物成本的因素111
4.15-1 纤维含量111
4.15-2 纱的种别111
4.15-3 结构112
4.15-4 附加说明112
4.16 织物的缺点112
4.16-1 关于纱方面者113
4.16-2 发生于经方向上之缺点113
4.16-3 发生在纬方向上之缺点114
4.17 问题114
第五章 针织物119
5.1 针织工业119
5.2 重要的针织名词120
5.3 圈距针的类型124
5.4 针织物的种类126
5.4-1 纬编织物126
5.4-2 经编织物127
5.5 纬编织物的分类127
5.5-1 平针织物128
5.5-2 罗纹针织物128
5.5-3 双反面针织物129
5.6 纬编织物的设计131
5.6-1 色纱之处理131
5.6-2 改变织物组织131
5.6-3 电子及电脑控制系统132
5.7 重要的特别纬编织物133
5.7-1 双面针织物133
5.7-3 高毛绒针织物134
5.7-2 贴身针织物134
5.7-4 毛圈针织物135
5.7-5 丝绒针织物135
5.7-6 双罗纹针织物135
5.8 经编织物136
5.8-1 经编织物的鉴定136
5.8-2 经编织物之分类136
5.8-3 特利可得织物136
5.8-4 拉斜尔织物139
5.9 针织物与梭织物扼要不同点141
5.10 针织物性质的织物构造效应141
5.11 针织物的瑕疵142
第六章 纺织浸染(染色)工程144
6.1 前言144
6.3 染色配方和配色调145
6.2 染色坚牢度145
6.3-1 异色性148
6.4 传统染色或浸染148
6.4-1 染料的分类149
6.4-2 染色工程149
6.5 特殊染色效应154
6.5-1 交染色154
6.5-2 混染155
6.5-3 异色调效果155
6.6 颜料染色155
6.7 纺前染色156
第七章 纺织印染工程158
7.1 前言158
7.2 印染方法158
7.2-1 辊筒印染法159
7.2-2 网版印染工程161
7.2-3 热转移印花164
7.3 印花布的染色坚牢度167
7.4 湿乾显色法与湿罩印法或湿显色法的效应168
7.5 印花布的配色和异色性168
7.6 印染的方式169
7.6-1 直接印染169
7.6-2 消色印花169
7.6-3 防遏印染170
7.6-4 颜料印染171
7.6-5 满地印花或底色印花172
7.6-6 纤毛印染(植毛印花)172
7.6-7 植毛173
7.6-8 经轴印染173
7.6-9 烧印173
7.7 工程印染织物174
7.6-10 双面印花织物174
第八章 织物整理176
8.1 引言176
8.2 整理的分类177
8.3 前处理工程177
8.4 树脂179
8.5 重要的织物整理180
8.5-1 静电防止整理180
8.5-2 防腐整理181
8.5-3 滚筒压光182
8.5-4 防绉整理185
8.5-5 防捻整理186
8.5-6 缩呢187
8.5-7 丝光加工187
8.5-9 揉毛加工188
8.5-8 防蛀加工188
8.5-10 细绉布(泡泡纱)189
8.5-11 永久定型加工189
8.5-12 去污处理194
8.5-13 剪毛工程195
8.5-14 防缩整理195
8.5-15 防水及防污整理198
8.5-16 防水织物201
8.6 织物整理的缺点201
第九章 织物测试204
9.1 织物性能测试204
9.2 测试的组织205
9.3 实验室测试和使用者的关系206
9.4 织物尺寸和构造性质207
9.5-2 燃烧法——辨别纤维种类209
9.5-1 简介209
9.5 纺织纤维的辨认209
9.5-3 其他纤维鉴别试验216
9.6 织物染色牢度之性质224
9.6-1 简介224
9.6-2 耐烟熏色牢度(气体褪色)225
9.6-3 耐摩擦色牢度(磨损法決定染色牢度)227
9.6-4 染色乾洗牢度230
9.6-5 耐起霜色牢度的测定230
9.6-6 耐光色牢度231
9.6-7 耐汗坚牢度233
9.6-8 耐洗色牢度235
9.7 其他相关特性239
9.7-1 简介239
9.7-2 耐磨牢度239
9.7-3 尺寸改变240
9.7-4 织物强力244
9.7-5 燃烧性249
9.7-6 永久定型性250
9.7-7 毛球性251
9.7-8 硬挺性254
9.7-9 弹性织织物(Elastic Fabrics)拉伸测试256
9.7-10 防皱性257
9.7-11 纱线扭变260
9.8 性能标准及其应用263
第十章 织物重量及品质268
10.1 织物重量表示法268
10.1-1 织物重量公式269
10.1-2 织物重量公式的使用270
10.1-3 织物成本值274
10.1-4 织物重量的估算278
10.2 织物品质的分级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