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英语教学法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英语教学法基础
  • 何广铿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94806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英语-教学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英语教学法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总前言1

第1章导言1

1.1 什么是英语教学法2

序3

1.2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环境4

前言5

1.2.1 什么是语言5

1.2.2 教与学的关系7

1.2.3 母语、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学习环境8

1.3 英语教学法和它的相关学科10

1.3.1 英语教学法和教育学10

1.3.2 英语教学法和语言学11

1.3.3 英语教学法和心理学12

1.3.4 英语教学法和哲学13

1 4本书的特点15

2.1 古代和中世纪西方的外语教学18

第2章外语教学法简史18

2.2 文艺复兴到18世纪西方的外语教学19

2.3 19世纪西方的外语教学21

2.3.1 语法翻译法的建立22

2.3.2 19世纪中期的教学改革22

2.3.3 19世纪后期的改革运动和直接法的建立24

2.3.4直接法的建立26

2.4 20世纪西方的外语教学27

2.4.1 听说法的建立27

2.4.2情景法的建立30

2.4.3 20世纪60年代后的西方外语教学32

2.5中国外语教学简史37

2.5.1 新中国成立前的外语教学37

2.5.2 1950年至1966年期间的英语教学38

2.5.3 文化大革命中的英语教学39

2.5.4 外语教学繁荣发展的阶段40

第3章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44

3.1 各教学法流派的原则和方法44

3.1.2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任务和作用45

3.1.1 教师的教学目的45

3.1.3 主要的教学活动和特点46

3.1.4 强调哪一个方面能力的培养47

3.1.5 教学材料的设计47

3.1.6母语的作用47

3.1.7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48

3.2语法—翻译法49

3.2.1 教师的教学目的49

3.2.2 主要的教学活动和特点49

3.2.3 强调哪一方面能力的培养51

3.2.4 教学材料的设计51

3.2.5 教师和学生的作用52

3.2.6母语的作用52

3.2.7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52

3.3 直接法52

3.4 情景法57

3.5听说法60

3.6 认知法66

3.7 交际法69

3.8全身反应法75

第4章 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79

4.1 学习外语教学理论的必要性79

4.2结构主义语言学81

4.2.1 美国结构主义81

4.2.2 美国结构主义和听说法82

4.3.1 行为主义心理学83

4.3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外语教学83

4.2.3 语言结构研究在英国83

4.3.2 行为主义和听说法85

4.4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86

4.4.1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86

4.4.2 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87

4.5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理论和语言教学89

4.5.1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89

4.5.2 认知法和乔姆斯基语言学90

4.6.1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91

4.6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91

4.6.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92

4.7 “交际能力”理论和语言功能的研究93

4.7.1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94

4.7.2 卡南尔和斯温纳对交际能力的分析95

4.8 韩礼德对语言功能的描述97

4.9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98

4.9.1 “监察模式”的内容98

4.9.3 对克拉申监察模式的质疑102

4.9.2 监察模式和外语教学102

4.10 第二语言(外语)阅读和聆听理解的模式103

4.10.1 自下而上的模式104

4.10.2 从上而下的模式105

4.10.3 相互作用的模式105

第5章 英语学习、学习者和学习策略110

5.1 成功学习者的特征111

5.2 学习者策略的研究112

5.2.2 学习者策略的分类113

5.2.1 什么是学习者策略?113

5.2.3 学习策略114

5.2.4 交际策略117

5 3 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120

5.3.1 动机,结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120

5.3.2 不同动机学习者的学习成就121

5.4 性格、情绪和外语学习122

5.4.1 内、外向的学习者和外语学习122

5.4.2 自尊心强弱与外语学习123

5.4.3 焦虑和外语学习125

5.5 年龄与外语学习的关系126

5.5.1 外语学习的临界期假设126

5.5.2 研究年龄和外语学习的实验127

第6章 外语教学研究的方法130

6.1 实验法132

6.1.1 外语教学实验报告的撰写132

6.1.2 研究课题的确定136

6.1.3 假设的设立和检验136

6.1.4 无关变量的控制144

6.1.5 抽样方法147

6.2 观察法149

6 3 内省法150

6.4 追思法152

6.5 调查法152

第7章语言测试164

7.1 语言测试的作用164

7.1.1 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164

7.1.2 用于选拔人才166

7.2语言测试分类167

7.1.3 用于社会调查167

7.2.1 按用途分类168

7.2 2 按评分的客观性分类175

7.2.3 按考试方式分类176

7.2.4 从解释分数的方法分类177

7.3评价试卷的标准178

7.3.1 信度178

7.3.2效度183

7.4.1 客观性试题的设计189

7 4 各种题型的设计189

7.4.2 主观性试题的设计209

第8章教学操作原则214

8.1 语言输入的原则215

8.1.1 语言输入的重要性216

8.1.2 获取语言输入的途径217

8.2 适当使用母语的原则220

8.2.1 利用母语220

8.2.2排除母语干扰222

8.3实践性原则223

8.3.1 控制性的语言活动225

8.3.2 准交际性的语言活动232

8.3.3 交际性的语言活动234

8.4 处理几种关系的原则240

8.4.1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240

8.4.2 演绎法和归纳法242

8.4.3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244

8.4.4 准确性和流利性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