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与道德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与道德教程
  • 范龙堂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1930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法律-基本知识-中国;道德规范-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与道德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律的一般原理1

第一节 法的含义1

一、法的概念和本质1

二、法的基本特征3

三、法律的职能6

第二节 法律的起源7

一、原始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7

二、法产生的原因8

三、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10

第三节 法系和法的历史类型12

一、法系12

二、法律的历史类型14

第四节 法律的渊源和分类18

一、法律渊源18

二、法律的分类19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治21

一、法治概述21

二、立法与法治23

三、执法与法治24

四、守法与法治25

五、法律监督与法治27

六、社会主义德治与社会主义法治27

第二章 宪法29

第一节 宪法概述29

一、宪法概念29

二、宪法保障30

三、宪法的历史发展31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34

一、我国的国体和政体34

二、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36

三、我国的经济、文化制度38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39

五、我国的国旗、国徽和首都42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3

一、公民的概念43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43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45

四、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46

第三章 民事法律制度48

第一节 民法概述48

一、民法的概念48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49

三、民事法律关系50

第二节 民事主体制度51

一、公民(自然人)51

二、法人53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55

一、民事法律行为55

二、代理57

第四节 民事权利制度58

一、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58

二、债权与合同法律制度61

三、人身权66

四、知识产权68

第五节 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80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80

二、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81

三、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81

四、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82

五、特殊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82

六、诉讼时效83

第六节 婚姻与继承法律制度84

一、婚姻法律制度84

二、财产继承权89

第四章 行政法律制度96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96

一、行政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96

二、行政法的渊源、分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00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104

一、国家行政机关104

二、国家公务员106

第三节 行政行为112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112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113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和效力114

四、行政行为的种类115

第四节 行政法制监督117

一、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和行政法制监督法117

二、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和种类117

三、行政法制监督体系118

第五节 行政处罚法律制度118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点118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120

三、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121

四、行政处罚的原则121

五、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123

六、行政处罚程序124

第五章 经济法律制度126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126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26

二、经济法律关系127

第二节 企业、公司法律制度128

一、国有企业法128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法130

三、私营企业法132

四、外商投资企业法133

五、公司法律制度136

第三节 票据、证券法律制度138

一、票据法律制度138

二、证券法律制度140

第四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41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141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43

第五节 税收法律制度144

一、税收和税法概述144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145

三、税法分类145

四、税收征收管理的法律规定149

第六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150

一、劳动法150

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53

第六章 刑法156

第一节 刑法概述156

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156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157

三、刑法的效力范围158

第二节 犯罪160

一、犯罪概念和特征160

二、犯罪构成162

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167

四、故意犯罪中的几种停顿形态171

五、共同犯罪173

六、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176

第三节 刑罚183

一、刑事责任与刑罚183

二、量刑186

三、刑罚的执行与消灭190

第七章 诉讼法律制度194

第一节 诉讼法概述194

一、诉讼法的概念和种类194

二、我国诉讼法的任务195

三、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96

第二节 证据198

一、证据的概念和特征198

二、诉讼证据的种类198

三、诉讼证据的提供与收集199

四、证据保全202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202

一、民事诉讼的管辖202

二、民事诉讼参加人205

三、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206

四、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207

五、民事诉讼审判程序207

六、执行程序212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212

一、受案范围和管辖212

二、行政诉讼参加人214

三、行政诉讼程序216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218

一、刑事案件的管辖218

二、刑事诉讼参与人219

三、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221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22

五、刑事诉讼程序222

第八章 道德的本质与社会作用228

第一节 道德的本质228

一、旧道德学说对道德本质的解释228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本质的解释229

三、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234

第二节 道德的职能与社会作用239

一、道德的相对独立性239

二、道德的职能242

三、道德的社会作用244

第三节 道德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248

一、道德与政治248

二、道德与法250

三、道德与文艺252

四、道德与宗教253

第九章 道德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56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256

一、旧道德学说的道德起源说256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257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260

一、道德的历史类型260

二、道德发展的规律性267

第十章 社会主义道德274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274

一、确立道德原则的依据274

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27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279

四、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2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285

一、爱祖国286

二、爱人民288

三、爱劳动290

四、爱科学292

五、爱社会主义294

第十一章 社会生活三大领域中的道德298

第一节 社会公德298

一、社会公德的形成、发展和作用298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302

三、社会主义时期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304

第二节 职业道德307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307

二、职业道德的形成、发展与作用309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314

第三节 家庭美德316

一、爱情、婚姻与家庭316

二、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323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32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326

一、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导向的一元化32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层次性329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33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33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双重效应334

二、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341

第三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348

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348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几种关系352

第十三章 人生观与道德修养358

第一节 人生观358

一、人的本质358

二、人生观的形成及其类型362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66

第二节 人生价值观370

一、人生价值及其特点370

二、人生价值观的类型和内容372

三、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376

第三节 道德修养378

一、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378

二、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382

第十四章 法律调控与道德调控相结合386

一、社会调控与法律、道德调控386

二、法律调控与道德调控的关系389

三、建立法律调控与道德调控相结合的社会调控机制392

后记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