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利安著(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123989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黄心川1
序二&彭树智5
第一章 绪论:观音信仰研究的意义、现状和思路1
一、本研究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1
二、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4
三、学术界研究现状分析9
(一)印度佛教入华史研究现状10
(二)观音信仰研究现状分析17
四、研究思路51
第二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57
一、对学术界关于观音信仰起源问题诸观点的评析57
二、笔者关于观音信仰起源的意见69
第三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发展78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及其流传78
二、净土往生型观音信仰的形成及其与称名救难型观音信仰的融合88
三、观音信仰与般若思想的合流及智慧解脱型观音信仰的形成100
第四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变革120
一、密教观音信仰的产生及其早期形态121
二、全面密教化观音信仰形态的形成126
三、密教观音信仰在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变异与流行141
第五章 古代印度观音灵验信仰及其基本特征146
一、从观音灵验信仰之客体所作的考察147
(一)观音造像的流行及其基本类型148
(二)观音像灵验信仰的七种模式149
二、从观音灵验信仰之主体所作的考察154
第六章 观音名称在中国的历史演变与争论172
一、古译时代的观音译名173
二、旧译时代的观音译名176
三、“观音”简称形式的出现179
四、新译时代的观音名称及关于新旧译名的争论186
第七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的最初输入及其在中国引起的共鸣193
一、与观音信仰相关的佛教思想的传入及观音译名的最早出现193
二、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最早输入199
三、早期观音信仰在中国所引起的共鸣207
第八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的全面输入及中国人的选择接受213
一、印度观音信仰的全面输入214
(一)净土系观音信仰经典的输入214
(二)《普门品》的重译与现世救难信仰的进一步传入221
(三)华严系统观音信仰的最早传入225
(四)般若类观音经典的传入229
(五)受记类观音经典的传入235
(六)体现观音与菩萨行关系之经典的输入242
(七)杂密系统观音经典的传入245
二、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对印度观音信仰的理解与接受249
(一)对观音名义与品格的理解250
(二)对救难信仰的热衷255
(三)对净土系观音信仰的有限接受264
三、东晋南北朝时期宗教实践中的观音信仰277
(一)东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实践的盛行278
(二)东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实践的社会性与宗教性305
(三)伪经所体现的观音信仰的时代特征307
第九章 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输入的完成及中国人的进一步接受316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经典的继续输入316
(一)先期各系观音经典之续补316
(二)密教系统观音经典的输入333
二、对印度观音信仰理解和接受方面的新变化346
(一)对净土系观音信仰的理解与接受346
(二)对智慧解脱型观音信仰兴趣的产生365
(三)密教观音信仰的流行372
三、古代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传播历史的终结380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传播的历史总结380
(二)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终止输入以后观音信仰在中国的基本走向387
第十章 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中国化及其基本特征390
一、印度观音信仰中国化在正统佛教内的体现391
(一)印度佛教观音身世信仰的中国化392
(二)印度佛教观音显化信仰的中国化394
(三)印度佛教观音灵感信仰的中国化399
(四)印度佛教观音道场信仰的中国化403
二、古代印度观音信仰中国化在民间信仰领域的表现405
(一)道教信仰影响下的观音神格化406
(二)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观音伦理化415
三、中国化观音信仰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特征423
(一)中国化观音信仰的两重文化结构423
(二)中国观音宗教文化的两重结构425
(三)中国化观音信仰的宗教思想结构430
(四)中国化观音信仰的基本特征434
主要参考文献444
后记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