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文艺大系 1949-1966 评论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ISBN:7505917498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1127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11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新文艺大系 1949-1966 评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李庚 毛承志1
文学部分1
综合评论3
关于当前文艺创作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的讲话&周扬3
解答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几个问题&周扬18
答《文汇报》记者问&周扬30
我们十分需要正确而有力的文艺批评——摘自周扬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上的报告&周扬35
关于创作与批评&冯雪峰36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对于现实主义的再认识&何直57
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唐弢73
文艺批评的歧路&萧殷 易准77
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陈涌87
十年来文学理论和批评上的一个小问题&李何林98
长篇小说评论107
新时代生活的画卷——略谈十年来长篇小说的丰收&冯牧 黄昭彦107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冯雪峰117
读《暴风骤雨》&陈涌125
论《保卫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冯雪峰131
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康濯146
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 读《林海雪原》&侯金镜156
象生活一样丰富多采——谈艾芜的《百炼成钢》&蒋孔阳166
喜读《红日》&阎纲 闻山172
英雄的花 革命的花——读冯德英的《苦菜花》&李希凡178
铁划银沟出“金环”&陈辽184
《青春之歌》不可否定&何其芳187
谈《山乡巨变》及其它&朱寨195
读《上海的早晨》&王西彦208
读《我们播种爱情》&叶圣陶219
革命春秋的序曲——喜读《三家巷》&昭彦222
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严家炎228
《红旗谱》中人民大众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许之乔234
绘声绘色的《大波》&阎纲 沈思261
略谈文学上的“反面教员”&冯牧265
从邵顺宝、梁三老汉所想到的&沐阳268
时代革命精神的光辉——读《红岩》&朱寨270
风格独特的《风云初记》&钟本康282
论艾芜的创作道路&许觉民285
短篇小说评论293
一九六○年短篇小说漫评&茅盾293
两年来的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序言&林默涵320
激情和艺术特色——《一九五六年短篇小说选集》序言&侯金镜326
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邵荃麟333
农村社会主义新人物的颂歌——读康濯的《春种秋收》&李希凡342
高正国的命运——评刘澍德的《桥》&唐挚350
读《农村散记》&巴人355
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精神——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愚361
探求新的生活的美——从艾芜的短篇集《夜归》谈起&冯牧370
从情节说起——漫谈王愿坚的小说&王燎荧376
论王汶石的短篇小说——序《风雪之夜》&胡采382
在生活的激流中前进——谈李准的短篇小说&冯牧392
努力描绘社会主义的人物——试谈马烽同志十年来的短篇小说&宋爽400
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读茹志鹃小说有感&侯金镜409
关于孙犁作品的片断感想&黄秋耘422
把战歌唱得更嘹亮——读峻青的短篇小说&欧阳文彬426
漫评林斤澜的创作及有关评论&陈言432
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关键问题——儿童化&贺宜444
谈谈《小布头奇遇记》&叶圣陶457
散文·报告文学评论463
战斗和建设的赞歌——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三年散文特写选集序言&周立波463
从特写的真实性谈起&秦兆阳469
《白洋淀纪事》读后&石燕472
战斗热情最可贵——漫谈魏巍同志抗美援朝时期的散文&吉悌477
谈杨朔的几篇散文&许觉民485
谈陈残云的散文&曾华鹏 潘旭澜496
诗意小探——读菡子的散文&欧阳文彬500
时代的礼赞 革命的凯歌——谈刘白羽同志的《红玛瑙集》&林志浩505
读秦牧的散文——《花城》读后&杜埃509
试评碧野的《情满青山》&杨平513
诗歌评论521
成长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新诗歌&袁水拍521
公刘的诗&艾青530
由对《草木篇》和《吻》的批评想到的&孟凡533
谈臧克家的近作短诗——序《欢呼集》&张光年537
沿着和劳动人民结合的道路探索前进——略谈李季的诗歌创作&安旗541
《死不着序》&萧三552
李瑛的诗——序《红柳集》&张光?557
严阵的诗——《琴泉》小序&臧克家560
题张永枚的诗集《螺号》&田间565
读《雷锋之歌》&陶阳568
评《复仇的火焰》&潘旭澜 曾华鹏571
时代精神和艺术创造——试论郭小川诗的特色&易征577
艺术部分587
戏剧评论587
古为今用及其它&张真587
漫谈“戏剧观”&佐临595
有关戏剧创作的几个问题——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贺敬之603
中国戏曲艺术特征的探索&焦菊隐617
舞台上的沸腾的生活——从近年来话剧创作的成就谈起&冯牧634
社会主义的喜剧&李健吾642
论《红旗歌》&周扬651
“戏”和“戏”的停滞与中断——试谈胡可的《战斗里成长》、《英雄阵地》和《战线南移》&侯金镜657
读《茶馆》&李健吾674
《茶馆》漫谈&张庚675
诗情洋溢的《蔡文姬》&孟超678
响噹噹的一粒铜豌豆——读话剧剧本《关汉卿》断想&戴不凡682
对《布谷鸟又叫了》一剧及其批评的探讨&陈恭敏687
论戏剧冲突和性格——重谈《曹禺剧本选》&陈瘦竹 沈蔚德702
气壮山河的《甲午海战》&戴不凡710
谈《槐树庄》&佐临719
《名优之死》 剧作和演出&屠岸721
《雷雨》人物谈&钱谷融727
于伶的剧作并及《七月流火》&李健吾739
引人入胜 发人深思——看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陈默748
清除病态、丑恶、歪曲的舞台形象&马少波751
从《四进士》谈周信芳先生的舞台艺术&阿甲758
优美的喜剧——川剧《评雪辨踪》观后&王朝闻771
谈《游西湖》的改编&张真776
漫谈王金龙的阶级成分和人物评价&张真782
漫话《谢瑶环》&伊兵789
访问盖叫天&王朝闻795
看梅兰芳的《穆柯寨》、周信芳的《扫松下书》随感&马少波804
周传瑛和他在《十五贯》中的艺术创造&戴不凡808
反对戏曲工作中的过于执&伊兵812
谈程腔——悼砚秋同志&俞振飞814
评秦腔《赵氏孤儿》&屠岸816
论《将相和》&马彦祥821
曹操——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形象&张真824
诗情画意——谈《钟馗嫁妹》&李健吾832
绍剧《斩经堂》的历史真实与思想意义&郭汉城834
跋《李慧娘》&孟超839
电影评论845
论正面人物形象的创造&荒煤845
谈电影剧本创作中的三个问题&张骏祥861
关于创造人物的几个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笔记&荒煤873
本末——文学创作的共同性和电影文学的特珠性&于敏888
电影《南征北战》所达到的和没有达到的方面&钟惦棐914
《柳堡的故事》创作思想的探索&张立云920
论林老板这个性格——看电影《林家铺子》所想到的&甘惜分924
《林则徐》的艺术概括和人物塑造&艺军929
评彩色故事片《风暴》&凤子935
欢呼聂耳在银幕上再生&蔡楚生940
评影片《红旗谱》的成就与不足&袁文殊944
《达吉和她的父亲》从小说到电影&冯牧950
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瞿白音958
革命英雄的战斗历程——谈影片《红日》&冯牧968
美术评论973
开辟美术创作的广阔道路&蔡若虹973
面向生活——全国国画展览会观后&王朝闻978
对于发展和提高木刻创作的意见&江丰983
创造性的构思&王朝闻986
杰出的画家齐白石——祝贺齐白石的九十三岁寿辰&王朝闻992
可染的艺术&张仃998
我爱林风眠的画&米谷1001
画家董希文的艺术&江丰1004
“采花蜂苦蜜方甜”&王朝闻1009
读画札记&蔡若虹1012
读潘天寿近作——试谈中国画诗、书、印的结合&倪贻德1021
式廓的素描&蔡若虹1025
油画风采谈&艾中信1027
徐悲鸿的思想和艺术&朱丹1037
探索再探索——石鲁画集序&王朝闻1043
音乐·曲艺评论1051
音乐艺术中现存诸问题的商榷&贺绿汀1051
我对戏曲音乐改革工作的意见&贺绿汀1056
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贺绿汀1059
谈歌剧的革命浪漫主义&贺敬之1070
音乐艺术民族化问题&李凌1075
漫谈《洪湖赤卫队》各方面的成就和它的创作道路&周巍峙1081
耳目一新——谈歌剧《刘三姐》&乔羽1088
论刘三姐&蔡仪1094
看歌剧《江姐》&任加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