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兽医药实验室检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兽医药实验室检验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717622.jpg)
- 王俊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80167686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动物疾病-实验室诊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兽医药实验室检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实验室检验的概念与发展现状1
二、实验室检验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1
三、实验室检验技术的应用范围2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3
一、血液样品的采集及处理3
二、尿液标本的收集5
三、粪便标本的采集5
四、胃液、肠液及其内容物的采集5
五、体腔液及分泌物标本的采集6
第三节 常用试剂配制6
一、广范缓冲液混合液6
二、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7
三、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7
四、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7
五、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8
六、醋酸—醋酸钠缓冲液(0.2mol/L)8
七、磷酸氢二钾—氢氧化钠缓冲液8
八、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2mol/L)9
九、Tris-HCl缓冲液(25℃)9
十、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0.1mol/L)9
第四节 常用器械的准备和灭菌10
一、一般玻璃器皿的准备10
二、供细胞培养用的玻璃器皿的准备12
三、橡胶制品的准备12
四、金属用具的准备12
第五节 参考值与测定误差13
一、参考值13
二、误差14
三、参考值与误差15
第六节 影响因素15
一、生理因素15
二、其他因素15
第七节 常用方法介绍16
一、临床化学检测常用方法16
二、临床免疫学检测常用方法18
三、流失细胞技术19
四、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19
第八节 试验诊断的临床应用和评价19
一、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19
二、检验的质量控制19
第二章 血液学检查20
第一节 红细胞检查20
一、红细胞计数21
二、血红蛋白测定24
三、红细胞压积的测定26
四、红细胞指数的计算27
五、红细胞形态学检查28
第二节 白细胞检查30
一、白细胞计数30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31
三、白细胞变化的基本规律34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37
一、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7
二、血液黏滞度测定39
第四节 其他血液检验40
一、出血时间测定40
二、凝血时间测定40
三、血凝块收缩时间测定41
四、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42
五、血小板计数43
六、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测定44
第五节 家禽的血液检查45
一、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滞度检查45
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凝血细胞计数45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46
第六节 输血及配备试验47
一、输血的适应症47
二、配血试验48
三、常用的交叉配备48
四、生物学试验50
五、输血的副作用及其处理50
第三章 血液生化检验51
第一节 血清电解质测定51
一、血清钾测定51
二、血清钠测定54
三、血清氯化物测定57
四、血清钙测定58
五、血清无机磷测定61
六、血清镁测定63
第二节 血气与酸碱平衡分析64
一、酸碱度(pH)64
二、二氧化碳分压(PCO2)64
三、氧分压(PO2)65
四、实际碳酸氢根(AB)和标准碳酸氢根(SB)65
五、缓冲碱(BB)65
六、剩余碱(BE)65
七、阴离子隙(AG)65
第三节 糖和脂质代谢检验66
一、血糖测定66
二、血液乳酸(Lac)测定(对苯二酚显色法)72
三、血清胆固醇(Chol)测定73
四、酮体的测定75
第四节 肝脏功能检验75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测定76
二、血清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80
三、血清总胆红质和结合胆红质测定(改良J—G法)83
四、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和门冬氨酸氨基移换酶测定85
五、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磷酸苯二钠法)90
六、血清γ-L-谷氨酰基移换酶测定(α-萘胺重氮试剂显色法)91
七、血清黄疸指数测定93
八、血清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94
九、血清麝香草酚的测定95
十、磺溴酞钠清除试验97
十一、血清硫酸锌浊度试验97
第五节 肾脏功能检验98
一、血清肌酐测定98
二、血清尿素测定(二乙酰一肟显色法)99
三、血清尿酸测定(磷钨酸还原法)100
第六节 反映心脏和肌肉损伤的酶的检验102
一、血清肌酸激酶测定(肌酸显色法)102
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测定104
第七节 有关其他酶的检测106
一、血清淀粉酶测定106
二、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106
三、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测定(DTNB显色法)108
四、血清铜氧化酶测定110
五、血清胆碱酯酶测定111
第八节 微量元素检验113
一、血清铁测定113
二、血清铜测定113
三、血清锌测定114
第四章 尿液检验116
第一节 尿液的外观及理化检查116
一、尿液的外观检查116
二、尿液的物理学检查117
三、尿液的化学检查118
四、尿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的检验122
五、尿中糖的检验124
六、尿中酮体的检验126
七、尿中亚硝酸盐的检验127
八、尿中尿蓝母的检验127
九、尿中肌红蛋白的检验128
十、尿中蛋白?的检验129
十一、尿黑色素检验129
第二节 尿液的显微镜检查129
一、尿沉渣标本的制备与检查方法130
二、尿中的有机沉渣130
三、尿中的无机沉渣133
四、抗体包裹细菌135
五、尿液的其他检验135
六、肾功能检验136
第五章 药物残留的检测139
第一节 概述139
第二节 动物源性食品的药物残留检测140
一、呋喃唑酮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40
二、磺胺对甲氧嘧啶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42
三、磺胺二甲嘧啶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44
四、磺胺喹恶啉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46
五、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其他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48
六、氯羟吡啶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50
七、莫能霉素和盐霉素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52
八、乙氧酰胺苯甲酯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54
九、新霉素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学检测法156
十、猪尿中克仑特罗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158
第六章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检验技术160
第一节 病料的采集、保存、送检与处理160
一、病料的采集160
二、病料的保存163
三、病料的送检164
四、病料的处理165
第二节 细菌学检验技术166
一、细菌形态学检验技术166
二、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176
三、细菌运动性的检查210
四、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查211
五、菌种的保存214
六、细菌的快速鉴定方法简介218
第三节 病毒学检验技术220
一、病毒直接检验技术220
二、病毒的分离223
三、病毒的鉴定229
第四节 其他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230
一、病原性真菌检验技术230
二、病原性放线菌检验技术232
三、支原体检验技术233
四、衣原体检验技术233
五、立克次氏体检验技术234
六、钩端螺旋体检验技术235
第五节 动物试验技术236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237
二、实验动物接种方法237
三、实验动物的采血方法238
四、实验动物的观察239
五、实验动物的尸体剖检240
第六节 免疫学检验技术240
一、血清学检验技术240
二、变态反应检验技术258
第七章 毒物检验263
第一节 毒物检验程序与检验技术263
一、现场调查263
二、临床检查263
三、病理诊断264
四、采样264
五、正确运用各种检验方法266
六、检验结果的判定与报告书269
第二节 毒物的系统分离与提取270
一、挥发性毒物的分离270
二、不挥发性有机毒物的分离270
三、水溶性毒物的分离271
四、金属毒物的分离272
第三节 检验技术273
一、薄层层析273
二、薄层层析—酶抑制法275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77
四、气相色谱分析法279
五、紫外分光光度法280
六、红外分光光度法281
七、高效液相色谱法281
第四节 饲料中毒的检验282
一、亚硝酸盐中毒的检验282
二、氢氰酸中毒的检验284
三、食盐中毒的检验286
四、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检验289
五、有机氮农药(氨基甲酸酯类)中毒的检验298
六、有机氯农药中毒的检验300
七、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检验302
八、磷化锌中毒的检验303
九、安妥中毒的检验305
十、敌鼠及其钠盐中毒的检验306
十一、其他杀鼠药中毒的检验307
十二、棉酚中毒的检验308
十三、镰刀菌毒素中毒的检验311
十四、蓖麻毒素中毒的检验319
十五、生物碱中毒的检验323
十六、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检验325
十七、有毒真菌中毒的检验328
十八、黑斑病甘薯酮中毒的检验336
十九、氟化物中毒的检验337
第五节 重金属中毒的检验339
一、铅中毒的检验339
二、砷、汞中毒的检验342
三、硒中毒的检验344
第八章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348
第一节 粪便寄生虫检验技术348
一、粪便样品的采集348
二、粪便样品的检查方法349
第二节 血液寄生虫检验技术353
一、检查方法353
二、常用染色方法354
第三节 生殖器寄生虫检验技术356
一、牛胎毛滴虫检查法356
二、马媾疫锥虫检查法357
第四节 组织内寄生虫检验技术357
第五节 其他器官排泄物和分泌物寄生虫检验技术358
一、尿液检查法358
二、气管和鼻腔分泌物检查法358
三、禽类气管内容物检查法358
第六节 皮肤寄生虫检验技术359
一、螨的检验技术359
二、蠕形螨检验技术360
三、蜱和吸血昆虫检验技术360
四、丝虫类检验技术360
第七节 动物接种检验技术360
第八节 寄生虫病的免疫学检验技术361
一、变态反应361
二、沉淀反应363
三、凝集反应364
四、补体结合试验(CFT)365
五、荧光抗体试验366
六、其他免疫血清反应367
参考文献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