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气电子绝缘技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气电子绝缘技术手册
  • 《电气电子绝缘技术手册》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2570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079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1108页
  • 主题词:电气绝缘-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气电子绝缘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电气电子绝缘技术有关的通用资料2

第1章 电气电子绝缘技术有关的国际/国内机构、期刊、会议2

1.1.1 电气电子绝缘技术有关的主要国内机构2

1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CES)2

2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CSEE)2

3 中国电子学会(CIE)2

4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3

1.1.2 电气电子绝缘技术有关的主要国际机构3

5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3

6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3

7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4

8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4

9 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4

10 国际电信联盟(ITU)5

1.1.3 电气电子绝缘技术有关的期刊、会议和网站5

11 绝缘相关的国内主要期刊和网站5

12 绝缘相关的主要国外期刊5

13 IEEE电介质与电气绝缘学会及国内主要相关会议5

第2章 绝缘技术的国际/国家标准10

1.2.1 标准及其分级和代号10

14 标准和标准化10

15 标准的分级和代号10

1.2.2 国际标准10

16 基本概念,部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名称和代号10

17 绝缘相关的IEC标准11

1.2.3 绝缘技术的中国国家标准56

18 绝缘相关的国家标准56

19 国家标准中与绝缘有关的通用电工标准56

第3章 绝缘材料的命名、型号和代号67

1.3.1 电工绝缘材料产品分类67

20 电工绝缘材料产品分类和命名原则概述67

21 绝缘材料大类67

22 绝缘材料小类67

23 绝缘材料品种和规格68

1.3.2 绝缘材料命名原则和型号编制方法68

24 漆、树脂和胶类产品的命名原则68

25 浸渍纤维制品类产品的命名原则68

26 层合制品类产品的命名原则68

27 塑料类产品的命名原则68

28 云母制品类产品的命名原则68

29 薄膜、黏带和复合制品类产品的命名原则68

30 电工绝缘材料按品种编制产品型号68

第4章 计量单位和单位换算69

1.4.1 计量单位和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69

31 法定计量单位69

32 空间、时间和周期的量和单位71

33 力学的量和单位71

34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72

35 热学的量和单位72

36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72

37 声学的量和单位72

38 常用的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72

39 常用的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及固体物理的量和单位72

40 常用的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72

1.4.2 单位换算关系78

41 时间和空间的单位换算78

42 力学单位换算79

43 电学和磁学单位换算81

44 热学单位换算81

45 光学和声学单位换算82

46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单位换算82

第5章 物理常数和常用材料物理性能83

1.5.1 物理常数数据83

47 物理和电学的常数表83

48 大气压力、温度与海拔的关系83

49 常用电磁波谱频率区段83

1.5.2 常用材料的物理性能83

50 常用电工导体材料的电气性能83

51 常用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83

52 部分液体材料的性能83

53 部分气体材料的性能83

参考文献83

第2篇 工程电介质化学基础(结构-性能)90

第1章 电介质中的化学键和聚集态90

2.1.1 电负性和化学键90

1 原子结构和元素电负性90

2 原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的形成91

3 离子键91

4 共价键92

5 金属键和配价键92

2.1.2 分子轨道的概念和轨道杂化92

6 分子轨道的概念92

7 轨道杂化和σ、π键93

8 离域π键94

2.1.3 物质聚集态和固体能带96

9 范德华力和氢键96

10 物质聚集态96

11 固体能带97

第2章 分子结构98

2.2.1 低分子电介质的结构和命名98

12 低分子电介质的主链骨架98

13 分子电介质中的重要基团99

14 分子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101

15 分子的异构101

2.2.2 高分子电介质的结构和命名102

16 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02

17 高分子化合物主链结构的基本特征103

18 大分子链的化学结构103

19 大分子链的几何形状104

20 分子链的内旋转105

21 大分子链的柔性106

22 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107

第3章 晶体、非晶体和液晶结构108

2.3.1 晶体的空间格子、密勒指数和密堆积108

23 空间格子和点阵参数108

24 14种布拉维格子109

25 晶胞110

26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110

27 晶体中的球体紧密堆积和配位数111

2.3.2 常见离子电介质的晶体结构111

28 AB型氧化物111

29 AB2型氧化物112

30 A2B3氧化物112

31 ABO3型复合氧化物(含氧酸盐)112

32 AB2O4型氧化物113

33 硅酸盐结构113

2.3.3 晶体结构的缺陷114

34 晶体的热缺陷114

35 位错114

36 形成固溶体时产生的缺陷115

37 电子空穴缺陷116

2.3.4 分子晶体和液晶117

38 分子晶体117

39 液晶118

2.3.5 非晶体结构和玻璃119

40 非晶体的形成和玻璃通性119

41 非晶态硅酸盐玻璃结构120

42 玻璃的析晶作用和微晶玻璃120

第4章 非晶态和结晶聚合物的聚集态121

2.4.1 非晶态聚合物聚集态和结构转变121

43 非晶态聚合物聚集态结构121

44 非晶态聚合物分子运动的主要特征121

45 非晶聚合物力学三态122

46 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123

47 非晶态聚合物的黏流转变124

2.4.2 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聚合物聚集态125

48 聚合物的晶体结构125

49 聚合物的结晶形态126

50 聚合物的结晶过程126

51 聚合物结晶的熔化和熔限127

52 两相共存聚合物聚集态结构128

53 结晶度及其对结构转变的影响129

2.4.3 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电学状态129

54 高弹态129

55 黏流态130

56 拉伸过程和取向态130

57 玻璃态132

58 力学松弛与介电松弛现象132

59 聚合物的导电134

第5章 多相体系界面/晶界和纳米复合材料136

2.5.1 多相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界面136

60 多相体系分类136

61 高分子合金的结构特征136

62 聚合物-填充料多相体系138

63 聚合物多相体系的界面相138

2.5.2 多晶(陶瓷)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其界面140

64 多晶(陶瓷)材料的组织结构140

65 陶瓷主晶相的组织结构140

66 陶瓷玻璃相(非晶相)141

67 陶瓷中的晶界141

68 陶瓷中的气孔142

2.5.3 纳米复合材料和偶联作用142

69 纳米科学和纳米材料142

70 纳米材料的特性142

71 纳米复合绝缘材料143

72 偶联剂和偶联作用143

第6章 绝缘材料的老化146

2.6.1 绝缘材料老化的概念和类型146

73 老化的概念146

74 老化的类型149

2.6.2 热老化150

75 热老化机理150

76 化学结构对热老化的影响150

2.6.3 热氧老化151

77 自动氧化机理151

78 化学结构和杂质对热氧老化的影响151

2.6.4 脆化151

79 热脆化和氧化脆化151

80 增塑剂迁移脆化152

2.6.5 光老化和光氧老化152

81 光氧老化的机理152

82 影响光氧老化的因素153

2.6.6 臭氧老化和化学老化153

83 臭氧老化153

84 化学老化154

2.6.7 其他老化形式155

85 绝缘材料的疲劳155

86 生物老化155

2.6.8 防老添加剂156

87 抗氧剂156

88 紫外线稳定剂156

89 热稳定剂157

90 抗臭氧剂157

91 其他防老剂157

参考文献157

第3篇 工程电介质物理基础160

第1章 电介质极化和电介质损耗理论160

3.1.1 电介质极化的基本概念160

1 相对电容率和绝对电容率160

2 电偶极子161

3 束缚电荷161

3.1.2 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电介质极化163

4 电介质的极化163

5 电子位移极化163

6 离子位移极化164

7 偶极转向极化165

8 热离子极化166

9 内电场与克-莫方程167

3.1.3 直流电场作用下各种电介质的极化168

10 非极性气体的电容率168

11 极性气体的电容率169

12 非极性和弱极性液体的电容率170

13 极性液体的电容率171

14 非极性固体的电容率172

15 极性聚合物的电容率173

16 极性分子晶体的电容率174

17 高电容率的离子晶体175

18 铁电体的自发极化176

3.1.4 交流电场作用下的电介质极化和电介质损耗理论178

19 极化电流和去极化电流178

20 静态电容率178

21 电介质损耗角179

22 电介质损耗角正切和电介质损耗因数179

23 电介质损耗指数180

3.1.5 交流电场作用下各类电介质的极化与损耗181

24 气体电介质的损耗181

25 非极性和弱极性液体电介质的损耗181

26 极性液体电介质的损耗182

27 固体电介质的损耗182

28 复合电介质的极化和损耗183

第2章 电介质的电导、击穿和电老化184

3.2.1 电介质中的载流子及其迁移和电阻率184

29 载流子184

30 自由电荷185

31 体积电阻率和体积电导率185

32 表面电导率和表面电阻率185

33 离子迁移率186

3.2.2 电荷的逸出和注入187

34 电极和功函数187

35 接触电动势187

36 电极注入188

3.2.3 陷阱、空间电荷和空间电荷限制电流189

37 陷阱189

38 空间电荷190

39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191

3.2.4 电介质的击穿191

40 击穿、介电强度和耐电压特性191

41 电击穿192

42 热击穿193

43 固体击穿的边缘效应193

44 电-机械击穿194

3.2.5 电介质中的放电195

45 局部放电195

46 电晕放电196

47 火花放电197

48 伪火花放电197

49 沿面闪络198

50 电弧放电200

3.2.6 电介质的电老化200

51 放电老化和无放电老化200

52 局部放电老化201

53 电树枝化201

54 水树枝化202

55 电痕化202

56 电化学老化202

57 多因子老化203

第3章 电介质的电/光功能特性203

3.3.1 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203

58 压电效应203

59 电致伸缩效应204

3.3.2 热释电效应和电热效应205

60 热释电效应205

61 电热效应206

3.3.3 电阻正温度系数效应和非线性电阻特性207

62 电阻正温度系数效应207

63 非线性电阻特性208

3.3.4 电介质的驻极体效应、热刺激电流效应和静电特性209

64 电介质的驻极体效应209

65 热刺激电流效应209

66 电介质的静电特性210

67 油流带电210

3.3.5 电介质光学电容率与谐振极化、光频色散和吸收211

68 折射率与光学电容率211

69 电介质在光频电场中的谐振极化211

70 电介质的光频色散212

71 电介质的光频吸收213

3.3.6 光在介质中的传输特性213

72 光在介质中传输时的损耗特性213

73 晶体介质的双折射现象214

3.3.7 电光效应、电致发光效应和激光215

74 克尔效应和普克尔效应215

75 电致发光效应216

76 激光216

参考文献217

第4篇 绝缘系统设计和优化原理220

第1章 绝缘系统设计基础220

4.1.1 绝缘系统设计概述220

1 输变电系统和高压输变电设备220

2 绝缘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20

3 影响绝缘系统的其他因素221

4 绝缘系统的寿命与可靠性221

5 绝缘系统设计内容222

6 绝缘系统试验223

4.1.2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上的过电压223

7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223

8 电力系统过电压223

9 内部过电压224

10 外部过电压(雷电过电压)224

4.1.3 绝缘配合和高压电气设备试验电压225

11 避雷器的残压和限制过电压作用225

12 绝缘配合定义225

13 绝缘配合方法226

14 绝缘配合程序226

15 高压电气设备试验电压226

4.1.4 绝缘系统对绝缘材料的基本要求230

16 绝缘材料的应用性能230

17 绝缘系统按功能分类231

18 绝缘材料的选择步骤232

第2章 绝缘结构电场的计算233

4.2.1 绝缘结构电场的基本计算方法233

19 计算电场的基本方程233

20 典型电场的计算公式233

21 电场的解析计算方法236

22 电场的数值计算方法236

4.2.2 绝缘结构电场分布图、典型电场和电场优化方法237

23 电场分布图的绘制237

24 绝缘结构中两类典型电场238

25 绝缘结构电场的优化方法238

4.2.3 支柱形电场计算与优化238

26 支柱形电场的改善和悬式/棒形绝缘子电场计算238

27 避雷器电场239

4.2.4 套管型绝缘结构电场的特征及改善电场分布的原理和方法240

28 套管型绝缘结构电场的特性240

29 改善套管型电场分布的原理和方法240

4.2.5 高压套管和高压电缆附件的电场设计计算242

30 电容式套管电场设计计算242

31 直流套管电场设计计算242

32 电缆附件应力锥设计计算242

4.2.6 电机线棒端部的电场和防晕技术243

33 电机定子线棒端部的电场分布特性243

34 电机定子线棒端部的防晕技术243

35 电机定子端部防晕结构的计算方法244

36 一级防晕层的计算实例245

37 三级防晕层的计算实例247

38 内屏防晕结构的计算248

第3章 绝缘结构的热计算249

4.3.1 绝缘结构中最高温度的计算249

39 绝缘系统中的发热和散热249

40 热稳态时最高温度的计算250

41 热暂态计算252

4.3.2 绝缘系统热击穿计算253

42 热击穿条件253

43 热击穿电压的计算253

参考文献255

第5篇 绝缘材料测试技术及应用258

第1章 介电性能测试技术258

5.1.1 试样和测试条件258

1 试样准备和试样处理258

2 测试条件及其建立260

3 建立测试条件的设备260

5.1.2 绝缘电阻和电阻率的测量261

4 绝缘电阻和电阻率定义与测量方法概要261

5 绝缘电阻和电阻率测量方法、原理和选择262

6 绝缘电阻和电阻率测量试样与电极264

5.1.3 相对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266

7 相对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的定义与测量方法概要266

8 电桥法测量相对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方法与原理266

9 用谐振法测量相对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方法与原理268

10 相对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测试试样与电极268

11 电桥法测量相对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272

12 谐振法测量相对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274

13 相对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仪器274

14 工频介质损耗测量中电极边缘试样表面状态对测量值的影响275

5.1.4 介电强度的测量277

15 介电强度定义与测量方法概述277

16 介电强度测量的原理与方法278

17 Weibull分布在介电强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278

18 介电强度的测量试样、电极和媒质279

19 介电强度测试技术279

20 介电强度的测量设备与仪器281

5.1.5 电介质介电谱的测量282

21 绝缘材料的介电性能与频率、温度的关系282

22 自动平衡电桥法测量电介质频谱283

23 不平衡电桥测量电介质频谱284

24 时域技术傅里叶变换法测量电介质频谱285

25 电介质温谱的测量286

第2章 空间电荷测试、电痕化和电弧试验方法286

5.2.1 空间电荷测试方法286

26 电压波法286

27 压力波法287

5.2.2 电痕化试验方法和电痕化指数288

28 电痕化定义与试验方法概要288

29 滴液法——相比电痕指数的测定288

30 斜板法289

5.2.3 电弧测试方法290

31 电弧定义与测试方法概要290

32 间歇高压小电流法291

33 低压大电流炭棒电弧法292

第3章 绝缘材料的气候环境试验和电热老化试验293

5.3.1 气候环境试验总则和自然暴露试验293

34 气候环境试验总则293

35 自然暴露试验293

5.3.2 人工模拟试验294

36 湿热试验294

37 长霉试验294

38 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试验296

39 化工气体腐蚀试验297

40 高、低温和温变试验297

5.3.3 绝缘材料的电、热老化试验297

41 电老化寿命试验297

42 热老化寿命试验298

参考文献300

第6篇 绝缘系统可靠性、绝缘状态的监测和诊断技术304

第1章 绝缘系统的可靠性304

6.1.1 绝缘系统的可靠性概述304

1 绝缘系统的可靠性304

2 可靠度及可靠度函数304

3 失效率及失效率函数304

4 平均寿命306

5 可靠寿命306

6.1.2 绝缘系统的可靠性试验分类306

6 可靠性试验概述306

7 可靠性试验分类307

8 可靠性筛选试验概述307

9 可靠性筛选试验的方法与依据307

10 可靠性筛选试验的设计308

6.1.3 主要电力设备的可靠性309

11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电力设备可靠性309

12 旋转电机的可靠性310

13 电力变压器的可靠性312

第2章 绝缘系统绝缘性能试验314

6.2.1 绝缘系统性能试验概述314

14 绝缘系统性能试验分类314

15 绝缘系统工艺性检查试验314

16 电力设备绝缘性能的例行试验317

17 预防性维修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320

18 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项目320

6.2.2 绝缘系统绝缘性能的通用试验方法325

19 通用试验方法分类325

20 绝缘系统直流试验325

21 绝缘系统绝缘电阻测量326

22 绝缘系统介质损耗正切测量326

23 绝缘系统交流电流试验327

6.2.3 绝缘系统局部放电测量329

24 局部放电及其测量概述329

25 局部放电的表征参数与谱图329

26 局部放电的电测法及其测试系统330

27 局部放电的声测法及其测试系统333

28 局部放电的其他检测法334

29 局部放电的校正334

30 局部放电测量的抗干扰335

31 主要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试验336

6.2.4 绝缘系统介电强度的测量337

32 绝缘系统交流电压试验337

33 绝缘系统雷电冲击电压试验338

34 绝缘系统操作冲击电压试验340

35 绝缘系统直流电压试验340

第3章 绝缘系统绝缘状态的在线监测与诊断341

6.3.1 绝缘状态的在线监测341

36 绝缘状态在线监测概述341

37 电力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的主要项目与系统组成341

6.3.2 绝缘诊断与寿命评估342

38 电力设备的绝缘诊断342

39 电力设备的寿命评估与管理344

参考文献344

第7篇 气体和液体电介质346

第1章 气体电介质种类和基本性能346

7.1.1 气体电介质种类346

1 简单气体346

2 氧化物气体346

3 电负性气体346

4 混合气体347

5 真空347

7.1.2 气体基本性能347

6 气体物理特性347

7 化学与热稳定性349

8 毒性349

第2章 气体电介质介电、放电和灭弧性能350

7.2.1 气体电介质介电性能350

9 电容率350

10 电导350

11 介质损耗350

12 电气强度350

7.2.2 各种气体的放电特性和灭弧性能351

13 空气的放电特性351

14 压缩气体的放电特性352

15 六氟化硫气体的放电特性353

16 真空的放电特性355

17 混合气体的放电特性355

18 高频放电356

19 灭弧性能357

7.2.3 应用气体介质时应注意的问题358

20 控制气体的纯度与杂质含量358

21 可燃性和可爆性359

22 对环境的影响359

第3章 液体电介质的性能与试验360

7.3.1 液体电介质的性能要求360

23 液体电介质概述360

24 电气设备对液体电介质的一般性能要求360

25 各种充油电气设备对液体电介质的特殊性能要求360

7.3.2 液体电介质的物理和介电性能与试验361

26 液体电介质的物理性能361

27 液体电介质的介电性能362

7.3.3 液体电介质的化学性能与稳定性364

28 液体电介质的化学性能364

29 液体电介质的氧化稳定性和热老化稳定性365

30 液体电介质的电场稳定性365

31 液体电介质的析气性366

7.3.4 液体电介质的兼容性和毒性367

32 液体电介质与接触材料的兼容性367

33 液体电介质与薄膜等的兼容性367

34 液体电介质的毒性369

第4章 天然绝缘油与合成绝缘油369

7.4.1 矿物和植物绝缘油369

35 矿物油的主要组成及其作用369

36 绝缘油的提炼精制工艺与调配370

37 变压器油、β油与开关油370

38 电容器油371

39 电缆油372

40 植物油372

7.4.2 聚烯烃和芳烃合成绝缘油373

41 聚丁烯(PB)373

42 烷基苯(DDB)与烷基萘(DIPN)373

43 二芳基乙烷(PXE)与枯烯基苯基乙烷、苯基乙苯基乙烷374

44 异丙基联苯(IPB)375

45 苄基甲苯(M/DBT)、SAS-40与SAS-70E375

7.4.3 酯类、醚类和难燃性合成油376

46 酯类合成油376

47 醚类合成油377

48 硅油377

49 磷酸酯及其混合油377

50 含氟液体378

参考文献378

第8篇 有机固体电介质382

第1章 聚合物的合成382

8.1.1 聚合物合成概述382

1 聚合物和聚合反应分类382

2 单体及其合成物382

3 聚合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382

4 聚合反应特征384

8.1.2 自由基加成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384

5 自由基聚合的一些基本概念384

6 自由基聚合的单体385

7 自由基聚合的特征385

8 自由基聚合的历程385

9 引发剂385

10 分子量与分子量调节剂388

11 常见的加成聚合方法389

8.1.3 离子型加成聚合反应(离子型聚合)391

12 阳离子聚合概述391

13 工业上采用阳离子聚合生产的聚合物材料391

14 阴离子聚合概述392

15 阴离子聚合反应392

16 工业上采用阴离子聚合生产的聚合物材料393

17 离子聚合与自由基聚合的比较393

18 配位聚合概述393

19 工业上采用配位聚合生产的聚合物材料393

8.1.4 缩合聚合反应(缩聚反应)395

20 缩聚反应概述395

21 缩聚反应单体及类型395

8.1.5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逐步聚合)395

22 逐步聚合概述395

23 工业上采用逐步聚合反应生产的聚合物材料396

附录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396

第2章 聚合物成型加工基础399

8.2.1 聚合物成型加工基本理论399

24 聚合物的加工性399

25 聚合物的流变性399

26 温度对黏度的影响400

27 压力对黏度的影响401

28 剪切速率对黏度的影响401

29 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对黏度的影响402

8.2.2 聚合物加工助剂402

30 聚合物加工助剂概述402

31 增塑剂403

32 热稳定剂404

33 光稳定剂405

34 抗氧剂406

35 填充剂(填料)407

36 增强剂412

37 增韧剂412

38 偶联剂413

39 润滑剂和脱模剂413

40 其他助剂414

第3章 聚合物的成型加工418

8.3.1 压缩模塑418

41 压缩模塑概述418

42 压缩模塑设备418

43 压缩模塑工艺过程418

44 压缩模塑工艺条件419

8.3.2 传递模塑421

45 传递模塑概述421

46 传递模塑设备421

47 传递模塑工艺过程和工艺条件421

8.3.3 注射模塑422

48 注射模塑概述422

49 注射模塑设备423

50 注射模塑工艺过程423

51 注射模塑工艺条件424

8.3.4 挤出成型427

52 挤出成型概述427

53 管材挤出设备及工艺427

54 板材、片材和吹塑薄膜挤出设备及工艺428

55 电线包覆挤出设备及工艺429

附录 各种成型制品的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430

第4章 电气/电子用各类聚合物材料437

8.4.1 电气/电子用聚合物料437

56 模塑成型类热塑性工程塑料437

57 挤出成型类聚合物料442

8.4.2 电气/电子用聚合物薄膜和纸446

58 电介质薄膜446

59 绝缘纸与纸板450

8.4.3 电气/电子用模塑成型类热固性聚合物、绝缘涂料和电磁线漆450

60 模塑成型类热固性聚合物450

61 绝缘涂料453

62 电磁线漆456

参考文献458

第9篇 无机电介质462

第1章 陶瓷粉体的基本物理性能及制备462

9.1.1 陶瓷粉体的基本物理性能462

1 粉体颗粒462

2 粉体的表面特性462

3 粉体粒径的测量与表示方法462

9.1.2 陶瓷粉体的制备464

4 粉体的制备方法464

5 固相法464

6 液相法466

7 气相法467

第2章 陶瓷的成型方法468

9.2.1 陶瓷坯料的制备468

8 陶瓷坯料的组成468

9 瓷料的研磨混合469

9.2.2 陶瓷的成型470

10 干压成型470

11 等静压成型472

12 塑法成型473

13 热压铸成型473

14 辗压成型(轧膜成型)474

15 流延法成型(刮刀法)474

16 胶态成型474

第3章 陶瓷的烧结478

9.3.1 陶瓷烧结概念478

17 烧结基本概念478

9.3.2 陶瓷的烧结过程478

18 固相烧结478

19 液相烧结479

20 热压烧结480

21 热等静压烧结480

第4章 电力电子装置陶瓷481

9.4.1 绝缘陶瓷的分类和性质481

22 绝缘陶瓷481

23 普通电瓷483

9.4.2 釉484

24 釉的作用484

25 常用电瓷釉484

26 半导电釉484

第5章 电容器陶瓷484

9.5.1 电介质陶瓷的种类和特性484

27 电介质陶瓷484

28 高频电容器陶瓷484

29 微波介质材料486

9.5.2 钛酸钡陶瓷的结构和特性487

30 钛酸钡的结构与自发极化487

31 钛酸钡陶瓷的介电性能488

32 钛酸钡陶瓷的改性490

9.5.3 钛酸锶基高介陶瓷492

33 钛酸锶铋陶瓷492

34 钛酸锶铋的改性492

第6章 压电、热释电和敏感陶瓷493

9.6.1 压电和热释电陶瓷493

35 压电体、热释电体和铁电体比较493

36 压电陶瓷的压电参数493

37 常用压电陶瓷494

38 热释电陶瓷495

9.6.2 敏感陶瓷496

39 敏感陶瓷概述496

40 PTC热敏电阻陶瓷497

41 NTC热敏电阻陶瓷498

42 CTR半导体陶瓷498

43 气敏陶瓷498

44 湿敏陶瓷499

45 氧化锌压敏陶瓷499

第7章 片式电子陶瓷元件和超导陶瓷499

9.7.1 片式电子陶瓷元件499

46 片式电子元件的发展499

47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500

48 片式多层陶瓷电感500

49 多层复合压电陶瓷变压器501

9.7.2 超导陶瓷及其电工电子应用502

50 超导材料的发展502

51 超导陶瓷的结构502

52 高温超导陶瓷的特点与研究进展503

53 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505

第8章 电工玻璃和云母505

9.8.1 钢化玻璃绝缘子和玻璃纤维505

54 钢化玻璃绝缘子505

55 钢化玻璃的组成与性能505

56 玻璃纤维的结构和组成506

9.8.2 云母与石棉507

57 云母507

58 云母纸508

59 云母玻璃508

60 石棉509

参考文献509

第10篇 复合电介质和纳米电介质512

第1章 复合电介质512

10.1.1 复合绝缘材料概述512

1 复合材料和复合绝缘材料512

2 常用的复合绝缘材料512

10.1.2 橡胶513

3 橡胶及其分类513

4 橡胶的配合剂和助剂513

5 橡胶的加工515

10.1.3 泡沫绝缘材料515

6 泡沫绝缘材料的结构和分类515

7 泡沫塑料制品的制造、性能和应用516

10.1.4 浸渍织物518

8 浸渍织物概述518

9 绝缘漆布518

10 绝缘漆套管518

11 玻璃绑扎带519

10.1.5 层合箔521

12 层合箔的特点521

13 层合箔的性能和用途521

14 层合箔的试验方法522

10.1.6 绝缘黏带523

15 黏带概述523

16 绝缘黏带的品种和用途523

17 各类绝缘黏带的组成和制备523

18 绝缘黏带的试验方法524

第2章 纳米电介质525

10.2.1 纳米粉体-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525

19 纳米粉体-聚合物复合材料概述525

20 共混法525

21 溶胶-凝胶(Sol-Gel)法526

22 插层法526

23 原位分散聚合法526

24 辐射合成法526

25 自组装技术527

10.2.2 纳米粉体-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在绝缘领域的应用527

26 纳米介电效应527

27 纳米介电效应的几种应用529

28 提高阻燃、导热和力学性能530

参考文献530

第11篇 层合制品和印制电路板534

第1章 层合制品534

11.1.1 电气电子层合制品分类、试验及其相关技术标准534

1 层合制品概述534

2 层合制品相关技术标准534

11.1.2 电气电子层合制品的制造、特性和应用538

3 电气电子层合制品所用材料538

4 电气电子层合制品制造流程539

5 电气电子层合制品的特性540

6 电气电子层合制品的应用540

7 电气电子层合制品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540

第2章 覆金属箔层压板和刚性印制电路541

11.2.1 覆金属箔层压板概述541

8 覆铜箔层压板的定义和重要性541

9 覆铜箔层压板的结构和分类541

10 覆铜板的标准541

11.2.2 覆铜板制造542

11 制造覆铜板的材料542

12 制造覆铜板的工艺流程及设备542

11.2.3 刚性印制电路板(PCB)的制造和性能543

13 PCB的制造流程和技术说明543

14 印制电路板使用的材料544

15 PCB的接收标准545

16 PCB的电老化现象547

11.2.4 高新技术覆铜板PCB和应用547

17 高新技术覆铜板PCB547

18 覆铜板市场趋势和发展建议548

第3章 挠性覆铜箔板和挠性印制电路549

11.3.1 挠性印制电路概述549

19 挠性印制电路的技术要求549

20 挠性覆铜箔板和挠性电路产品制造商549

11.3.2 制造挠性覆铜箔板所用材料549

21 制造挠性覆铜箔板的柔韧绝缘材料549

22 制造挠性覆铜箔板的铜箔材料550

23 挠性印制电路用覆盖膜材料553

24 挠性印制电路常用的镀层材料553

11.3.3 挠性印制电路的制造流程和应用554

25 挠性印制电路的制造554

26 挠性印制电路的应用555

27 挠性印制电路的发展555

参考文献555

第12篇 电子元器件与组件绝缘558

第1章 半导体器件芯片的绝缘和封装558

12.1.1 半导体器件芯片绝缘概述558

1 现代电子组件及其绝缘558

2 半导体芯片的表面钝化558

3 常用表面钝化膜种类、主要特点和用途559

12.1.2 二氧化硅膜560

4 二氧化硅膜概述560

5 二氧化硅膜的制备560

6 二氧化硅膜的性质561

12.1.3 磷硅玻璃(PSG)膜562

7 磷硅玻璃膜特点562

8 磷硅玻璃膜的制备方法562

12.1.4 氮化硅膜563

9 氮化硅膜及其制备方法563

10 常压化学气相淀积(CVD)氮化硅563

11 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氮化硅564

12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氮化硅565

13 氮化硅膜的溅射566

14 氮化硅膜的性质567

15 氮化硅膜的光刻腐蚀568

12.1.5 其他钝化膜/保护膜568

16 三氧化二铝钝化膜568

17 半绝缘多晶硅钝化膜(SIPOS)569

18 有机保护膜570

12.1.6 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和可靠性571

19 封装的可靠性571

20 封装类型571

第2章 无线电电容器、电感元件和电阻及其绝缘573

12.2.1 无线电电容器概述573

21 固定电容器的结构与作用573

22 电容器的种类573

23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573

24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574

12.2.2 有机和无机介质固定电容器及其检测和应用575

25 固定电容器概述575

26 纸介电容器575

27 金属化纸介电容器575

28 有机薄膜介质电容器576

29 瓷介电容器577

30 云母电容器577

31 玻璃釉电容器578

32 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578

33 无极性电容器的使用578

12.2.3 无线电电感器579

34 电感器的型号命名和电路图形符号579

35 电感器的结构与作用579

36 电感器的种类580

37 常见电感器581

38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583

39 提高电感器品质因数的措施583

12.2.4 无线电电阻器584

40 固定电阻器的种类和型号命名584

41 固定电阻器的主要参数584

42 常用的固定电阻器584

43 熔断电阻器586

附录 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的标识587

第3章 电子和电工用低k介质材料和绝缘塑封料591

12.3.1 低k介质材料591

44 低k介质材料概述591

45 降低材料电容率途径和制备低k介质的淀积工艺592

46 常见的低k介质593

47 低k介质材料的发展594

48 低k介质材料通孔和沟槽刻蚀后的清洗工艺594

49 低k介质的失效和Cu互连集成技术中的可靠性595

12.3.2 塑封料概述和塑封件中的内应力596

50 塑封料的分类和用途596

51 塑封料及其主要性能要求597

52 塑封件中内应力的产生原因597

53 塑封半导体器件固化后的残余应力598

54 内应力的抑制和消除599

12.3.3 塑封料的树脂体系、配料和代表性配方600

55 树脂体系概述600

56 环氧树脂体系601

57 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601

58 聚氨酯树脂601

59 有机硅树脂602

60 塑封料填料性能和性能要求603

61 常用填料及其对塑封料性能的影响603

62 塑封料的偶联剂605

63 几种塑封材料和浇注料的性能605

64 粉末涂料606

参考文献607

第13篇 电压敏材料和过电压保护器610

第1章 电压敏材料610

13.1.1 电压敏材料概述610

1 电压敏特性610

13.1.2 ZnO压敏陶瓷611

2 ZnO压敏陶瓷的材料组分611

3 ZnO压敏陶瓷的制备工艺612

4 ZnO压敏陶瓷的显微结构613

5 ZnO压敏陶瓷的导电机理614

6 ZnO压敏陶瓷的介电特性615

7 ZnO压敏陶瓷的老化特性617

8 ZnO压敏电阻片的能量吸收能力617

9 ZnO压敏陶瓷的外绝缘特性618

10 ZnO压敏陶瓷的几何效应620

11 ZnO压敏陶瓷的新发展621

13.1.3 SrTiO3压敏陶瓷623

12 SrTiO3压敏陶瓷制备工艺623

13 SrTiO3压敏陶瓷的晶界势垒模型623

14 氧化热处理的表面效应624

15 SrTiO3环形压敏电阻器624

13.1.4 其他类型的压敏陶瓷625

16 TiO2压敏陶瓷625

17 SnO2压敏陶瓷626

第2章 过电压保护器627

13.2.1 ZnO陶瓷过电压保护器627

18 ZnO压敏电阻器627

19 ZnO避雷器628

13.2.2 电涌保护器628

20 电涌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和类型628

21 电涌保护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629

参考文献631

第14篇 绝缘子和套管634

第1章 线路悬式绝缘子634

14.1.1 绝缘子概述634

1 绝缘子的闪络和分类634

2 污秽等级和爬电距离635

14.1.2 线路悬式绝缘子636

3 瓷和玻璃线路悬式绝缘子636

4 棒形复合线路绝缘子637

14.1.3 盘形悬式绝缘子串的电场仿真计算638

5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电压分布和均压环设计优化638

6 猫头塔中相V形绝缘子串电压分布计算638

7 猫头塔边相I串电压分布计算641

14.1.4 棒形复合绝缘子电场仿真计算644

8 复合绝缘子的电场分布和均压环设计优化644

9 直流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的优化650

第2章 高压套管655

14.2.1 高压套管概述655

10 高压套管结构特点655

11 国内外研制套管的情况655

14.2.2 高压电容式套管656

12 电容式套管结构特点656

13 电容式套管设计计算656

14 电容芯子的等电容、等厚度、等裕度及大小极板等五种设计方法661

15 电容芯子的有限元设计方法663

14.2.3 直流套管665

16 直流套管与交流套管特点对比665

17 直流套管的电容芯子设计665

参考文献667

第15篇 电线电缆绝缘670

第1章 电气装备用绝缘电线电缆绝缘结构670

15.1.1 电气装备用绝缘电线670

1 通用橡皮、塑料绝缘电线670

2 通用橡皮、塑料绝缘软线670

3 屏蔽绝缘电线671

4 公路车辆用绝缘电线673

5 电机绕组引接软线673

6 航空电线674

15.1.2 电气装备用电缆674

7 通用橡套软电缆674

8 矿井/油井谮液电泵和地质勘探用电缆676

9 船用电缆679

10 电梯电缆680

11 直流高压软电缆680

12 核电站用电线电缆681

13 自控温电缆682

第2章 输配电电力电缆绝缘结构以及计算683

15.2.1 输配电电力电缆绝缘结构683

14 输配电电力电缆概述683

15 聚氯乙烯电缆683

16 交联聚乙烯电缆685

17 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688

18 架空绝缘电缆689

19 黏性浸渍纸绝缘电缆689

20 充油电缆与钢管电缆690

21 压缩气体绝缘电缆691

22 超导电缆692

15.2.2 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选用和电缆设计概要692

23 电力电缆绝缘性能参数与厚度确定692

24 电力电缆的热阻和温度分布694

25 电缆附件绝缘与结构694

第3章 电线电缆用橡塑绝缘材料698

15.3.1 聚烯烃电缆绝缘材料698

26 聚乙烯(PE)698

27 聚丙烯(PP)699

28 聚氯乙烯(PVC)700

29 含氟聚合物701

15.3.2 弹性体电缆绝缘材料701

30 硅橡胶701

31 有机弹性体702

32 热塑弹性体(TPE)703

第4章 电缆用油纸绝缘材料704

15.4.1 电缆用纸绝缘704

33 电缆纸704

34 层合纸704

15.4.2 电缆用油和油纸绝缘706

35 黏性浸渍剂706

36 充油电缆浸渍剂707

37 浸渍纸绝缘结构的制造709

参考文献710

第16篇 电机绝缘714

第1章 电机绝缘概论714

16.1.1 电机的绝缘系统714

1 电机的分类714

2 电机绝缘系统的内涵714

3 电机对绝缘系统的要求715

4 电机绝缘等级和绝缘系统耐温指数715

5 选择绝缘系统时应考虑的因素716

16.1.2 电机绝缘系统的特点716

6 主绝缘的发展716

7 匝间绝缘716

8 对地绝缘716

9 层间绝缘和相间绝缘717

10 端部整形及绑扎717

16.1.3 电机绝缘的基本性能指标717

11 电机绝缘强度和耐电性能717

12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719

13 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及其增量(Δtanδ)720

14 第一和第二电流激增点电压Upil和Upi2721

15 局部放电722

16 力学性能722

17 耐热性和导热性724

18 环境指标724

19 工艺性要求725

16.1.4 电机绝缘处理工艺的基本问题725

20 绝缘处理的目的725

21 漆的黏度725

22 漆的流失与防止725

23 浸渍工艺和参数的选择726

24 绝缘处理的安全和环保727

第2章 低压电机绝缘727

16.2.1 低压异步电机的绝缘系统727

25 低压电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系统727

26 绕线型转子绕组的绝缘系统728

27 异步电动机的派生和专用系列728

16.2.2 直流电机的绝缘系统732

28 电枢绝缘系统732

29 主极绝缘系统732

30 换向极绝缘系统733

31 电枢绕组端部绑带733

32 无槽直流电机734

33 换向器734

16.2.3 低压同步电机和集电环的绝缘系统734

34 同步电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系统734

35 同步电机转子绕组的绝缘系统734

36 集电环绝缘系统735

16.2.4 铁心硅钢片的片间绝缘735

37 硅钢片氧化膜绝缘处理735

38 硅钢片涂漆绝缘处理736

16.2.5 电机绝缘的浸渍技术736

39 沉浸736

40 滴浸737

41 真空压力浸渍(VPI)737

42 浇注738

43 涂敷738

第3章 高压电机绝缘739

16.3.1 高压电机绝缘系统设计739

44 高压电机的发展趋势和设计要求739

45 导体截面形状的影响739

46 主绝缘厚度740

47 主绝缘材料742

16.3.2 定子绕组匝间绝缘742

48 匝间绝缘742

49 对匝间绝缘的要求743

50 股间和匝间胶化工艺744

16.3.3 定子绕组的绝缘工艺744

51 主绝缘包扎工艺744

52 定子绕组绝缘处理工艺流程745

53 对多胶模压和少胶VPI工艺的评价746

16.3.4 定子绕组端部的间距、并头套和连接线绝缘748

54 绕组端部的电场和间距748

55 并头套绝缘749

56 端部连接线和固定件绝缘750

16.3.5 定子绕组下线后的固定750

57 槽部固定750

58 端部固定751

16.3.6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防晕系统751

59 高压电机绕组防晕原理751

60 高压电机绕组槽部防晕方案752

61 整机中的放电及其防晕方案752

62 绕组端部出槽口局部防晕方案754

63 防晕系统的改进754

64 防晕系统的新进展755

第4章 变频电机和特殊电机绝缘756

16.4.1 变频电机绝缘系统756

65 变频电机的绝缘系统特点756

66 变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系统756

67 变频电机转子绝缘系统757

16.4.2 潜入电机绝缘系统758

68 充水式(湿式)低压潜水电动机绝缘系统758

69 充水式(湿式)高压潜水电动机绝缘系统758

70 充油式潜水电动机绝缘系统758

71 井用潜油(潜卤)电动机绝缘系统759

72 潜入电动机的接头密封759

73 干式和半干式潜水电动机绝缘系统760

16.4.3 屏蔽电动机和高温液态金属电磁泵的绝缘系统760

74 屏蔽电动机绝缘系统760

75 高温液态金属电磁泵绝缘系统760

16.4.4 电缆绕组发电机的绝缘系统760

76 电缆绕组发电机原理760

77 电缆绕组发电机的结构761

78 电缆绕组发电机的特点761

第5章 电机/变压器应用的重要绝缘材料762

16.5.1 大电机主绝缘材料762

79 大电机主绝缘材料概述和导体绝缘762

80 少胶绝缘系统762

81 多胶绝缘系统765

16.5.2 Nomex纸类绝缘材料及其应用766

82 Nomex纸及其制品性能的主要特点766

83 Nomex纸的主要品种及其应用767

84 Nomex纤维压板及其应用774

参考文献776

第17篇 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绝缘780

第1章 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概述780

17.1.1 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的分类780

1 电力变压器的电压分级和单台容量780

2 变压器按绝缘方式分类780

3 互感器分类783

17.1.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用的主要绝缘材料784

4 变压器用绝缘纸及其制品784

5 变压器油784

第2章 油浸式变压器/互感器的绝缘786

17.2.1 变压器铁心和导线的绝缘786

6 变压器/互感器铁心的绝缘786

7 导线的绝缘787

17.2.2 油浸式变压器的内部绝缘790

8 内部绝缘系统分类790

9 内部绝缘的电气强度791

10 绕组的纵绝缘792

11 绕组的主绝缘系统794

12 引线和分接开关的绝缘系统798

17.2.3 变压器的外部绝缘802

13 气压、气温和空气湿度对空气绝缘影响的校正802

14 空气间隙的电气特性803

15 高海拔地区的外绝缘804

16 变压器外部绝缘的选择805

17.2.4 套管的绝缘系统805

17 变压器套管的种类805

18 纯瓷套管805

19 电容式套管806

20 电缆出线套管806

17.2.5 油浸式互感器806

21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806

第3章 变压器油的老化、油流带电和对策807

17.3.1 变压器油的老化、防老化和净化807

22 油的老化807

23 变压器油的防老化措施808

24 油的净化809

17.3.2 油流带电及其对策810

25 油流带电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810

26 抑制油流带电的相应对策812

17.3.3 油浸式变压器的干燥和注油812

27 变压器的干燥处理812

28 注油814

第4章 换流变压器和其他类型变压器/互感器绝缘815

17.4.1 换流变压器815

29 换流变压器功能和分类815

30 换流变压器的不同工况和绝缘系统815

31 处理谐波和直流偏磁等其他技术问题816

17.4.2 气体绝缘变压器816

32 空气冷却干式变压器816

33 SF6气体绝缘变压器817

17.4.3 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互感器818

34 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818

35 环氧树脂浇注式互感器820

17.4.4 硅油绝缘和蒸发冷却绝缘变压器820

36 硅油绝缘变压器820

37 蒸发冷却变压器820

参考文献822

第18篇 开关绝缘824

第1章 高压开关设备分类、基本结构和绝缘水平824

18.1.1 高压开关设备分类和基本结构824

1 高压开关设备的分类824

2 高压开关设备的基本结构824

3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825

4 断路器825

18.1.2 高压开关设备的绝缘水平826

5 高压开关设备所承受的各种电压826

6 绝缘水平826

第2章 开关绝缘基本特性和绝缘距离的选择与计算828

18.2.1 空气间隙绝缘828

7 空气间隙绝缘的特点828

8 间隙距离与击穿电压的关系828

9 大气状态对空气间隙绝缘的影响828

10 海拔对空气间隙绝缘的影响831

11 高压开关的断口绝缘831

18.2.2 压缩空气绝缘831

12 压缩空气的静态绝缘831

13 压缩空气的动态绝缘特性832

18.2.3 油间隙绝缘832

14 高压开关油间隙绝缘油的特点832

18.2.4 高真空间隙绝缘833

15 高真空间隙的绝缘特性833

16 高真空间隙的绝缘结构834

18.2.5 六氟化硫(SF6)气体绝缘835

17 SF6的电负性和热化学特性835

18 SF6气体的绝缘特性837

19 SF6气体绝缘结构中的固体绝缘及其分界面839

18.2.6 六氟化硫(SF6)混合气体绝缘840

20 SF6混合气体的发展与应用840

21 SF6-N2混合气体工频击穿特性841

18.2.7 绝缘间隙介电强度的影响因素842

22 影响各种绝缘间隙介电强度的主要因素842

18.2.8 绝缘距离的选择与计算843

23 SF6气体中的绝缘距离843

24 空气和油中的绝缘距离845

第3章 高压开关设备的绝缘结构和工艺846

18.3.1 概述846

25 高压开关设备的绝缘系统846

18.3.2 断口的绝缘结构846

26 灭弧室的断口对绝缘的要求846

27 SF6断路器的灭弧室846

28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851

29 压缩空气断路器的灭弧室852

30 油断路器852

31 高压隔离开关断口绝缘855

18.3.3 传动元件的绝缘855

32 传动元件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855

18.3.4 支撑件的绝缘855

33 对支撑件绝缘的要求855

34 高压电瓷856

35 高压电瓷绝缘支撑件856

36 环氧树脂浇注绝缘件858

37 复合绝缘子859

18.3.5 高压开关设备中的固体绝缘工艺859

38 固体绝缘工艺概述859

39 环氧树脂绝缘浇注工艺859

40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绝缘件的成型工艺与应用861

41 聚四氟乙烯塑料的成型工艺与应用861

第4章 真空开关和伪火花间隙开关绝缘862

18.4.1 真空开关绝缘862

42 真空开关绝缘概述862

43 真空间隙的击穿现象和绝缘强度862

44 真空中的电击穿机理862

45 影响真空击穿的各种因素863

46 真空电弧熄灭后的绝缘恢复特性864

47 几种常见的真空灭弧室外绝缘865

18.4.2 伪火花间隙开关865

48 伪火花间隙开关概述865

49 伪火花间隙开关绝缘866

第5章 低压电器绝缘866

18.5.1 低压电器的分类及其绝缘结构的特点866

50 低压电器的分类866

51 低压电器绝缘结构的特点867

18.5.2 线圈的绝缘结构868

52 线圈的主绝缘结构868

53 线圈的层间绝缘869

54 线圈引出线端的绝缘870

55 线圈的整体绝缘871

56 线圈表面的缠绕绝缘871

18.5.3 灭弧室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871

57 对灭弧室绝缘的基本要求871

58 灭弧室绝缘结构的类型选择871

59 断路器灭弧室的绝缘结构872

60 接触器灭弧室的绝缘结构874

61 熔断器灭弧室的绝缘结构875

18.5.4 基座的绝缘876

62 基座绝缘的介电性能要求876

63 基座绝缘的力学性能要求876

64 基座绝缘的耐电弧性能要求876

18.5.5 塑料制件绝缘877

65 塑料制件绝缘的品种、特性和用途877

参考文献879

第19篇 电力电容器绝缘882

第1章 电力电容器及其介质882

19.1.1 电力电容器概述882

1 电力电容器的分类882

2 电力电容器基本概念882

19.1.2 电力电容器介质884

3 气体与液体介质884

4 电容器纸884

5 塑料薄膜884

6 金属化介质886

19.1.3 电力电容器的组合介质886

7 电容器的组合介质形式886

8 组合介质的εr与tanδ的计算887

9 影响组合介质εr与tanδ的因素888

10 组合介质的电气强度889

11 组合介质的局部放电性能890

第2章 电力电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工艺892

19.2.1 电力电容器的基本结构892

12 电力电容器的基本结构892

13 几种主要类型电容器的结构893

19.2.2 电力电容器的设计原则894

14 设计依据与基本结构的确定894

15 电容器介质和极板的选择894

16 电容器元件有关参数和尺寸的确定895

19.2.3 电力电容器的设计897

17 芯子设计897

18 绝缘外壳与出线套管的设计897

19.2.4 电力电容器绝缘处理工艺897

19 绝缘油的净化处理897

20 真空干燥浸渍处理898

第3章 几种特殊电力电容器900

19.3.1 自愈式电容器900

21 自愈式电容器的镀膜和元件卷绕900

22 自愈式电容器元件处理工艺901

19.3.2 充油/充气集合式大容量电容器901

23 集合式大容量电容器901

19.3.3 超电容器和高压瓷介电容器902

24 超电容器902

25 高压瓷介电容器903

参考文献905

第20篇 光纤与光缆908

第1章 光纤概论908

20.1.1 光纤结构及传输模式908

1 光纤结构908

2 光纤传输模式908

20.1.2 光纤分类909

3 多模光纤909

4 单模光纤910

第2章 二氧化硅系光纤和塑料光纤911

20.2.1 二氧化硅系多模光纤品性911

5 多模光纤的几何尺寸参数和光学特性911

6 多模光纤传输特性912

20.2.2 二氧化硅系单模光纤品性913

7 单模光纤几何尺寸参数和光学特性913

8 单模光纤传输特性914

9 非线性特性914

20.2.3 玻璃光纤的静态疲劳特性916

10 弹性和断裂强度916

11 筛选试验916

12 静态疲劳和动态疲劳916

13 光纤寿命917

20.2.4 环境性能917

14 衰减温度特性917

15 核辐射性能917

20.2.5 塑料光纤917

16 塑料光纤材料和分类917

17 塑料光纤的品性917

第3章 光缆和光纤光缆应用918

20.3.1 光缆918

18 光缆的结构要求和功能元件918

19 通信用光缆的结构构件919

20 光缆分类和品性919

21 电力线路专用光缆921

20.3.2 光纤光缆的应用及展望922

22 光纤光缆的应用922

23 展望922

参考文献923

第21篇 绝缘材料的阻燃、耐火和导热926

第1章 材料的燃烧926

21.1.1 材料的燃烧926

1 燃烧和燃烧条件926

2 材料燃烧的特性926

3 材料的燃烧过程926

4 材料燃烧的特点及危害927

5 燃烧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930

21.1.2 材料燃烧试验方法932

6 材料燃烧试验方法的分类932

7 材料燃烧性评定932

8 材料燃烧时的发烟程度表征934

9 聚合物燃烧释出气体的毒性的综合评定936

第2章 绝缘材料的阻燃937

21.2.1 绝缘材料的阻燃技术途径937

10 提高阻燃材料基体的阻燃性937

11 添加阻燃剂937

21.2.2 常用阻燃剂的分类937

12 有机阻燃剂937

13 无机阻燃剂938

14 阻燃抑烟剂939

15 几类阻燃材料的比较939

21.2.3 阻燃机理和阻燃剂发展趋势941

16 阻燃机理941

17 聚合物常用的几类阻燃剂作用机理范例941

18 阻燃剂的发展趋势942

第3章 绝缘材料的耐火(防火)943

21.3.1 绝缘材料的耐火(防火)及其试验方法943

19 耐火绝缘材料943

20 耐火电缆和耐火云母带试验方法944

21 电缆耐火涂料的试验方法944

21.3.2 云母、云母带和氧化镁耐火绝缘材料945

22 云母945

23 耐火云母带946

24 氧化镁耐火绝缘材料947

21.3.3 耐火绝缘纤维和织物947

25 无碱玻璃布947

26 耐火绝缘纤维948

21.3.4 半无机耐火绝缘材料和电缆耐火涂料950

27 有机硅耐火绝缘材料950

28 全氟聚合物950

29 电缆耐火涂料950

第4章 绝缘材料的导热性952

21.4.1 绝缘材料的导热机理和测量952

30 绝缘材料导热性对于电气设备的重要意义952

31 固体材料的导热机理953

32 热导率及其测量953

21.4.2 提高导热性的途径和导热绝缘材料954

33 提高导热性的途径954

34 导热绝缘材料955

参考文献956

第22篇 耐高温绝缘和超导电工绝缘960

第1章 耐高温绝缘960

22.1.1 高温对绝缘材料的影响960

1 高温对绝缘材料的物理作用960

2 高温对绝缘材料的化学作用960

22.1.2 耐高温有机绝缘材料960

3 耐高温有机绝缘材料的分类960

4 常用耐高温有机绝缘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961

22.1.3 耐高温无机绝缘材料962

5 高温绝缘瓷的特点与分类962

6 多元(多孔)氧化物瓷962

7 特种氧化物陶瓷963

8 氮化物高温绝缘瓷963

9 灭弧罩用高温陶瓷963

10 耐高温无机绝缘绕组线963

11 云母绝缘材料963

12 玻璃纤维965

13 其他耐热纤维和绝缘纸966

第2章 超导电工和低温绝缘966

22.2.1 超导电工设备与元件966

14 超导体基本特性966

15 合金系超导线967

16 化合物系超导线967

17 超导电缆967

18 超导电机969

19 超导变压器969

20 超导限流器970

21 超导储能970

22 其他超导电工970

22.2.2 超导电工绝缘材料及其选择970

23 低温下绝缘材料性能变化趋势970

24 低温下的气体绝缘材料971

25 低温下的液体绝缘材料972

26 低温下固体绝缘材料的力学性能973

27 低温下固体绝缘材料的热性能和介电性能974

28 超导电工用绝缘材料的选择974

参考文献975

第23篇 耐辐射和高海拔绝缘978

第1章 辐射种类978

23.1.1 辐射种类及其一般特征978

1 辐射种类978

2 太阳辐射978

3 紫外辐射980

4 电磁装置产生的电磁辐射980

5 核辐射980

6 宇宙辐射981

7 等离子体辐射982

23.1.2 辐射种类及其一般特征982

8 辐射化学的常用术语982

9 照射剂量和吸收剂量的测量和计算983

第2章 绝缘材料的辐射效应及耐辐射性的评定985

23.2.1 辐射对绝缘材料的作用985

10 光辐射对绝缘材料的作用985

11 高能辐射老化985

12 各种高能射线对绝缘材料的不同作用987

13 高能辐射对材料作用中的两种效应987

23.2.2 绝缘材料的耐高能辐射性及其影响因素988

14 绝缘材料的耐高能辐射性988

15 剂量率对材料耐高能辐射性的影响988

16 温度对材料耐高能辐射性的影响990

17 气体环境对高能辐射的影响991

18 多因子综合效应对高能辐射的影响991

23.2.3 绝缘材料的耐高能辐射性评价指标、定义及方法992

19 绝缘材料相对耐高能辐射性的评价指标992

20 材料的高能照射试验方法992

21 高能照射效应检查试验和试验结果评定993

第3章 绝缘材料的耐高能辐射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