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面水力平衡 暖通空调水力系统设计与调试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面水力平衡 暖通空调水力系统设计与调试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1726076.jpg)
- (瑞典)珀蒂琼编著;杨国荣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9239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采暖设备-给排水系统-手册;通风设备-给排水系统-手册;空气调节设备-给排水系统-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面水力平衡 暖通空调水力系统设计与调试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序3
序言13
引论15
符号18
图例21
第1章 系统部件23
1.1 水——传热媒介24
1.1.1 概述24
1.1.2 乙二醇水溶液24
1.1.3 水中的空气25
1.2 管道25
1.2.1 线性压力降25
1.2.2 水管选择28
1.2.3 其他压力损失34
1.2.4 热对流循环效应36
1.3 末端装置36
1.3.1 变流量供水37
1.3.2 定流量供水41
1.3.3 变流量与定流量供水比较43
1.4 水泵45
1.4.1 概述45
1.4.2 NPSH系数46
1.4.3 水泵向多台生产装置供水48
1.4.4 并联水泵耦合49
1.4.5 串联水泵组合53
1.4.6 备用水泵56
1.4.7 变速水泵56
1.4.8 水泵运行费用59
1.5 系统加压62
1.5.1 水的膨胀62
1.5.2 膨胀水箱的作用62
1.5.3 开式膨胀水箱63
1.5.4 闭式膨胀水箱64
1.5.5 带压缩机的自动化膨胀装置67
1.5.6 带备用或不间断运行泵的自动化膨胀装置67
1.5.7 水泵与控制阀的位置67
第2章 通用性设计75
2.1 水力干扰76
2.1.1 末端装置之间的干扰76
2.1.2 回路之间的干扰77
2.2 流量之间的兼容性88
2.2.1 概述88
2.2.2 供热示例90
2.2.3 供冷示例94
2.3 水力-控制兼容性95
2.4 结论100
第3章 控制环路105
3.1 控制环路的组件106
3.2 控制动作107
3.2.1 开/关控制107
3.2.2 比例控制“P”107
3.2.3 比例积分控制“PI”110
3.2.4 时间比例PI控制111
3.2.5 串级控制111
3.3 二通控制阀112
3.3.1 控制阀特性112
3.3.2 控制阀的阀权度113
3.3.3 控制阀的可调比119
3.3.4 二通控制阀顺序工作121
3.3.5 阀门与系统匹配123
3.3.6 控制阀选择126
3.3.7 结论132
3.3.8 二通控制阀回路示例133
3.4 三通控制阀148
3.4.1 混合功能148
3.4.2 分流功能159
3.4.3 回路示例163
3.5 二通阀和三通阀的应用170
3.5.1 回路比较170
3.5.2 主动式一次网路170
3.5.3 被动式输配网路175
3.5.4 计算示例176
第4章 输配平衡185
4.1 要进行输配平衡的原因186
4.1.1 概述186
4.1.2 水流量对室温的影响187
4.1.3 如何补偿水力不平衡189
4.2 输配网路189
4.2.1 定流量输配189
4.2.2 变流量输配193
4.2.3 结论207
4.3 流量获得准确性209
4.4 平衡阀的选择与安装212
4.4.1 受控流量213
4.4.2 平衡阀的规格214
4.4.3 平衡阀的安装位置218
第5章 平衡方法229
5.1 平衡之前的准备230
5.1.1 系统设计230
5.1.2 检查232
5.1.3 平衡前初步准备233
5.2 预设定法233
5.2.1 概述233
5.2.2 散热器回路234
5.3 迭代法234
5.4 比例法235
5.4.1 基本原理235
5.4.2 选择最大流量比的立管235
5.4.3 选择最大流量比的支管235
5.4.4 平衡支管上的末端装置236
5.4.5 在立管上平衡支管237
5.4.6 平衡干管上的各立管238
5.5 补偿法239
5.5.1 准备240
5.5.2 参照阀和合作阀240
5.5.3 参照阀设定241
5.5.4 平衡支管上的末端装置242
5.5.5 平衡立管上的支管243
5.5.6 平衡干管上的立管244
5.5.7 末端装置之间的压力降差异很大时的参照阀设定245
5.5.8 补偿法的衍生247
5.6 其他间接流量测量251
5.6.1 温度法251
5.6.2 盘管侧的压力降测量251
5.6.3 控制阀的压力降测量252
5.6.4 水泵压差测量252
5.7 用给定参差系数设计的系统的平衡253
5.8 采用固定孔板的补偿法255
5.8.1 准备255
5.8.2 参照末端装置与合作阀256
5.8.3 平衡支管上的末端装置257
5.8.4 平衡立管上的支管258
5.8.5 平衡干管道上的立管259
5.8.6 当末端装置之间的压力降相差很大时参照阀的设定259
5.9 采用压差控制阀平衡系统261
5.9.1 压差控制阀的用途261
5.9.2 压差控制阀如何工作262
5.9.3 在供热和空调系统中应用263
5.9.4 压差控制阀简化了平衡、调试和维护268
第6章 散热器回路275
6.1 要平衡的原因276
6.1.1 过流量导致欠流量276
6.1.2 输配时过流量278
6.2 散热器阀门279
6.2.1 概述279
6.2.2 温控阀280
6.2.3 温控阀与供水温度281
6.2.4 用流量来补偿干扰282
6.2.5 温控阀是不是一个比例控制器283
6.2.6 每个末端装置配一个平衡装置是否足够286
6.2.7 系统是否应在温控阀全开时进行水力平衡287
6.3 散热器288
6.3.1 名义工况与设计工况288
6.3.2 不在名义工况下工作的散热器选择288
6.3.3 散热器的散热量随流量而变化292
6.3.4 流量可达的精确度293
6.3.5 设计水温差选择294
6.3.6 现有系统295
6.4 双管系统输配296
6.4.1 根据恒定的△p平衡散热器296
6.4.2 基于计算的△p值进行预设定301
6.4.3 恒定或可变一次流量301
6.5 单管系统输配309
6.5.1 概述309
6.5.2 单管系统阀门313
6.5.3 进入散热器中的环路流量比例(λ系数)314
6.5.4 环路流量316
6.5.5 环路中的压力损失316
第7章 锅炉323
7.1 概述324
7.1.1 产出装置流量324
7.1.2 用同程环路平衡产出装置流量325
7.1.3 备用装置水力隔离的重要性326
7.2 系统中的一台锅炉327
7.2.1 流量变化限制范围327
7.2.2 锅炉中的流量有时为零327
7.2.3 变水量输配329
7.2.4 锅炉配以旁通泵330
7.2.5 配再循环泵的锅炉333
7.3 需要数台锅炉顺序工作的原因340
7.3.1 增加平均产出效率340
7.3.2 采用多台锅炉的安全性341
7.3.3 模块式产热锅炉341
7.3.4 复合供热系统341
7.4 锅炉模块342
7.4.1 各锅炉由公用泵供水342
7.4.2 锅炉由各自单独的泵供水343
7.4.3 锅炉控制344
7.4.4 旁通管位置345
7.5 常规锅炉防冷回水保护347
7.5.1 单独保护(individual protection)“PI”347
7.5.2 用三通阀全面保护(global protection)“PV”348
7.5.3 通过限制回路中的三通阀开度进行全面保护(global protection)“PL”349
7.6 与锅炉相关的回路351
7.6.1 主动集管与一次水定流量的二次回路351
7.6.2 主动集管与一次水变流量的二次回路351
7.6.3 被动集管与一次水变流量的二次回路352
7.7 锅炉与回路之间的接合352
第8章 冷水机组365
8.1 产出装置中的水流量366
8.2 定流量输配366
8.3 变流量输配369
8.3.1 恒定压差时的接合界面370
8.3.2 零压差时的接合界面373
8.3.3 旁通管位置374
附录A383
附录B 平衡用基本术语405
参考文献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