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
  • 朱炳寅,娄宁,杨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9472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地基-基础(工程)-建筑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要求1

说明1

第一节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的基本规定1

一、勘察工作的基本要求2

二、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及分级标准2

三、勘察所需基本资料3

四、勘察工作的主要任务4

五、勘察方案的确定4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勘察4

一、可行性研究勘察要求5

二、设计建议5

三、相关索引5

第三节 初步勘察5

一、初步勘察要求6

二、理解与分析7

三、设计建议8

四、相关索引8

第四节 详细勘察8

一、详细勘察要求9

二、理解与分析11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12

四、设计建议12

五、相关索引14

第五节 施工勘察及监测15

一、施工勘察及监测要求15

二、理解与分析15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15

四、设计建议16

五、相关索引16

第六节 地震安全性评价16

一、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规定16

二、理解与分析17

三、设计建议17

四、相关索引17

第七节 工程实例及实例分析17

【实例1.1】某大学城新校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技术指南(提纲)18

【实例1.2】福建龙岩会展中心工程初步勘察说明19

【实例1.3】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工程初步勘察说明20

【实例1.4】福建龙岩会展中心工程详细勘察说明23

【实例1.5】山东东营会展中心工程详细勘察说明25

【实例1.6】福建龙岩会展中心工程施工勘察要求28

【实例1.7】福建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28

【实例1.8】青藏铁路拉萨站站房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32

第八节 与勘察相关的常见设计问题分析32

一、无勘察报告时的结构设计32

二、勘探点位置不满足要求时的结构设计33

三、勘探孔深度不满足要求时的结构设计33

四、加固加建工程未进行地基评价33

五、结构设计采用未通过施工图审查的勘察报告35

六、勘察报告中未提出建议采用的基础方案35

七、地下水位较高时,勘察报告中未明确提出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或抗浮设计水位明显不合理35

参考文献35

第二章 天然地基37

说明37

第一节 地基岩土的分类及重要参数的确定38

一、地基土的分类38

二、地基土的主要技术参数41

三、相关索引43

第二节 地基承载力44

一、地基承载力的控制要求44

二、理解与分析49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51

四、设计建议52

五、相关索引54

第三节 地基变形54

一、地基变形的控制要求54

二、理解与分析57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62

四、设计建议63

五、相关索引65

第四节 软弱地基及软弱下卧层地基66

一、软弱地基及软弱下卧层地基的相关设计规定66

二、理解与分析68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69

四、设计建议70

五、相关索引75

第五节 特殊岩土地基76

一、冻土地基76

二、湿陷性黄土地基82

三、膨胀土地基90

四、液化地基90

五、相关索引95

第六节 工程实例及实例分析95

【实例2.1】各类情况下用于基底地基承载力修正的基础埋置深度计算95

【实例2.2】独立基础中心点处的最终沉降量计算98

【实例2.3】深圳某迎宾馆工程软土地基基础设计100

【实例2.4】采用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102

【实例2.5】采用灰土挤密桩加钢筋混凝土钻(挖)孔灌注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103

【实例2.6】多层建筑中采用灰土挤密桩及人工挖孔灌注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105

【实例2.7】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工程防冻设计概要106

第七节 天然地基的常见设计问题分析107

一、地基承载力修正时参数取值差错107

二、对基础埋深理解的常见问题107

三、房屋高度计算不正确108

四、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基础计算埋深d的常见问题109

五、地基承载力验算时,上部结构的柱(墙)底内力取值不正确109

六、采用独立柱基加防水板基础时,地基承载力调整计算出现错误110

七、地下室采用独基或条基时,周边挡土墙基础与中间独立基础采用相同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0

八、天然地基的设计中,只注重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而忽略地基沉降的问题110

九、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未采取切实有效的结构措施111

参考文献111

第三章 地基处理113

说明113

第一节 换填垫层法114

一、换填垫层的要求114

二、理解与分析118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118

四、设计建议120

五、相关索引120

第二节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120

一、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的相关规定120

二、理解与分析122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123

四、设计建议124

五、相关索引124

第三节 强夯及强夯置换法124

一、强夯及强夯置换法的相关规定124

二、理解与分析127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128

四、设计建议128

五、相关索引128

第四节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128

一、预压法128

二、振冲法129

三、砂石桩法131

四、夯实水泥土桩法133

五、水泥土搅拌法134

六、高压喷射注浆法136

七、石灰桩法137

八、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138

九、柱锤冲扩桩法140

十、单晶硅化法和碱液法141

十一、相关索引143

第五节 工程实例及实例分析143

【实例3.1】敦煌博物馆工程换填垫层地基设计143

【实例3.2】青藏铁路拉萨站站房工程换填垫层设计145

【实例3.3】石家庄北国——开元广场工程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147

【实例3.4】福建广播电视中心工程水泥搅拌桩基坑支护设计151

【实例3.5】天津某厂房深层搅拌桩工程实例154

第六节 地基处理的常见设计问题分析159

一、地基处理只注重处理后的承载力要求,对变形不作要求159

二、在复合地基中,不重视褥垫层的作用159

三、对超高层建筑仍采用离散性很大的地基处理方法解决承载力和沉降问题159

四、不考虑结构设计的经济性,一律采用桩基础160

参考文献160

第四章 独立基础161

说明161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161

一、一般规定162

二、理解与分析163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163

四、设计建议163

五、相关索引164

第二节 扩展基础164

一、相关规定164

二、理解与分析171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172

四、设计建议172

五、相关索引176

第三节 独基加防水板基础176

一、受力特点176

二、计算原则177

三、构造要求180

四、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181

五、设计建议181

六、特别说明181

七、相关索引182

第四节 工程实例及实例分析183

【实例4.1】山东荣成市政府办公大楼毛石混凝土基础找平层设计183

【实例4.2】山东荣成市政府办公大楼A段柱下独立基础设计184

【实例4.3】某工程柱下独基加防水板基础设计186

【实例4.4】某小区地下室浮力消除型抗浮设计189

第五节 独立基础的常见设计问题191

一、对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超过300kPa的素混凝土基础未进行抗剪验算191

二、采用独立基础时,台阶的宽高比大于2.5时基底反力仍按直线分布的假定计算192

三、e>b/6的独立基础设计时,误用e≤b/6时的计算公式192

四、独立基础设计时,未进行最小配筋率控制193

五、联合基础未设置地梁(板)193

六、柱下独基加防水板基础设计中,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未考虑防水板对独立基础的影响193

七、柱下独基加防水板基础设计中,防水板下未设置软垫层194

八、独立基础设计中,抗浮设计水位及防水设计水位混用194

九、独基加防水板基础中,当防水板厚度较厚(≥250mm)时,仍另设基础拉梁195

十、独立基础之间一律设置基础拉梁195

十一、独立基础之间基础拉梁的计算问题195

十二、独立基础的抗震设计问题196

十三、新老建筑结合部,采用偏心独立基础196

十四、基础拉梁侧面未按混凝土规范配置构造钢筋197

参考文献197

第五章 条形基础198

说明198

第一节 墙下条形基础198

一、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要求199

二、理解与分析200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201

四、设计建议201

五、相关索引203

第二节 柱下条形基础203

一、柱下条形基础的相关规定203

二、理解与分析204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205

四、设计建议205

五、相关索引208

第三节 条基加防水板基础208

一、受力特点209

二、防水板计算210

三、条形基础计算211

四、构造要求213

五、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213

六、设计建议213

七、特别说明214

八、相关索引214

第四节 工程实例及实例分析215

【实例5.1】北京谷泉会议中心工程墙下条形基础设计215

【实例5.2】墙下单向条基加防水板基础设计216

【实例5.3】墙下双向条基加防水板基础设计219

【实例5.4】地下室边、角部位基础及防水板设计221

第五节 条形基础的常见设计问题223

一、地下室外墙下条形基础设计时未考虑挡土墙土压力的影响223

二、条基加防水板基础设计中,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未考虑防水板对条形基础的影响223

三、条基加防水板基础设计中,防水板下未设置软垫层224

四、条形基础设计中,抗浮设计水位与防水设计水位混用224

五、条基加防水板基础中,当防水板厚度较厚(≥250mm)时,仍另设基础拉梁224

六、在条基加防水板基础中,地下室周边条形基础设计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未按规定进行调整224

七、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时,当墙长很大时仍采用平均竖向力设计225

八、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假定计算时,柱下条形基础的通长钢筋及配筋率不满足相关规定225

九、条基加防水板基础设计时,对地下室角部及周边防水板采用等代框架法设计时,未考虑地下室外墙平面外的实际刚度225

十、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假定设计条形基础时,台阶的宽高比大于2.5226

十一、条形基础抗震设计的问题226

十二、宽度较大的双向条形基础,未考虑基础的交叉重叠导致的基底面积不足问题227

十三、钢筋混凝土墙的门、窗洞口下未设置地梁227

十四、条基梁及基础拉梁侧面未按混凝土规范配置构造钢筋227

参考文献228

第六章 筏形及箱形基础229

说明229

第一节 筏形及箱形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230

一、计算要求230

二、构造要求234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238

四、设计建议239

五、相关索引244

第二节 梁板式筏形基础245

一、梁板式筏基的组成245

二、梁板式筏基的计算要求246

三、梁板式筏基的构造要求248

四、理解与分析249

五、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250

六、设计建议250

七、相关索引250

第三节 平板式筏形基础250

一、计算规定251

二、构造要求253

三、理解与分析254

四、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256

五、设计建议256

六、相关索引258

第四节 箱形基础258

一、箱基设计的相关的规定259

二、理解与分析263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266

四、设计建议266

五、相关索引267

第五节 工程实例及实例分析267

【实例6.1】北京建宏大厦梁板式筏基设计267

【实例6.2】中国电信通信指挥楼/北京电信通信机房楼工程平板式筏基设计269

【实例6.3】北京天元港国际中心工程平板式筏基设计272

第六节 筏形及箱形基础的常见设计问题273

一、按弹性地基梁板法计算筏基时,计算结果不可信273

二、考虑半截墙(仅地下室有墙,地上无墙)对基础板的支承作用时,未采取相应措施274

三、多层建筑柱网很大且设有地下室,当地下水位不高时,仍采用筏基274

四、不区分具体情况,套用经验值确定筏板厚度275

五、带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基底平均反力计算不当275

六、主裙楼一体的建筑,减少主裙楼差异沉降的措施不当275

七、筏板基础悬挑端配筋设计不当276

八、外墙与筏板交接处配筋不当277

九、箱基或筏基与柱子交接处,墙或梁宽要求大于柱宽277

十、地下室结构强度计算与裂缝宽度验算标准不统一278

十一、筏板厚度较大时,混凝土采用28天龄期278

十二、筏基或箱基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水浮力计算差错278

十三、地下室外墙设置很长(或通长)窗井时,未设置分隔墙279

十四、后浇带设置的相关问题279

十五、对基础提出延性设计要求280

十六、箱基及筏板钢筋不区分情况全部通长281

十七、筏基设计时,基础的梁、板构件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281

十八、设置板中钢筋问题281

参考文献282

第七章 桩基础283

说明283

第一节 基本设计规定284

一、设计原则284

二、桩的选型与布置286

三、特殊条件下的桩基288

四、耐久性规定290

五、理解与分析290

六、相关索引293

第二节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293

一、桩顶作用效应计算293

二、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295

三、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296

四、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303

五、桩身竖向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307

六、理解与分析311

七、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313

八、设计建议313

九、相关索引315

第三节 桩基沉降计算315

一、基本要求315

二、桩距sa≤6d的群桩基础316

三、单桩、单排桩、疏桩基础318

四、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320

五、理解与分析321

六、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321

七、设计建议321

八、相关索引323

第四节 桩基水平承载力及位移计算323

一、单桩基础323

二、群桩基础325

三、水平受荷桩的桩身承载力验算326

四、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326

五、设计建议328

六、相关索引328

第五节 承台计算328

一、柱下桩基承台的弯矩计算329

二、承台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332

三、承台的受剪承载力计算335

四、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337

五、承台的抗震验算338

六、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338

七、设计建议338

八、相关索引338

第六节 桩基构造339

一、灌注桩339

二、混凝土预制桩342

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342

四、钢桩344

五、承台345

六、理解与分析347

七、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347

八、设计建议347

九、相关索引349

第七节 其他桩(墩)基础349

一、复合载体夯扩桩349

二、挤扩支盘灌注桩353

三、大直径扩底墩基础357

第八节 桩的检测361

一、一般要求361

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363

三、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363

四、单桩水平静载试验363

五、钻芯法366

六、低应变法367

七、高应变法367

八、声波透射法367

九、自平衡测试法367

十、理解与分析369

第九节 桩筏与桩箱基础369

一、计算要求369

二、构造要求371

三、理解与分析371

四、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371

五、设计建议372

六、相关索引372

第十节 工程实例及实例分析372

【实例7.1】北京名人广场写字楼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基础设计372

【实例7.2】福建广播电视中心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基础设计377

【实例7.3】北京银泰中心桩基础设计382

【实例7.4】青藏铁路拉萨站站房工程人工挖孔扩底墩设计391

第十一节 桩基的常见设计问题分析394

一、应采用试验桩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的工程,采用估算的承载力特征值设计395

二、对试验桩和工程桩采用相同的试验要求395

三、高度很高的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仍采用离散性较大的桩型396

四、有很厚砂层的场地采用预制桩396

五、挤土效应很大的场地,采用锤击桩或静压桩未采取减少挤土效应的措施396

六、基桩设计时,未考虑试桩对工程桩的试桩要求397

七、采用梁板式筏基时,满堂布桩397

八、基桩设计时,未考虑群桩承载力的折减要求397

九、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前,不进行试孔397

十、带裙房高层建筑中,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对超补偿基础的裙房采用抗拔桩抗浮398

十一、桩基设计的其他关注点398

参考文献399

第八章 挡土墙401

说明401

第一节 基本要求402

一、挡土墙的分类及平面布置402

二、挡土墙墙背填土的选择404

三、挡土墙的土压力及其变形条件405

四、挡土墙的土压力理论407

五、确定土压力的经验方法414

六、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415

七、相关索引416

第二节 重力式挡土墙416

一、重力式挡土墙的种类416

二、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417

三、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419

四、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的相关问题420

五、设计建议421

六、相关索引422

第三节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422

一、悬臂式挡土墙422

二、扶臂式挡土墙425

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427

四、设计建议427

第四节 地下室挡土墙428

一、地下室挡土墙的设计要求428

二、影响地下室挡土墙土压力的主要因素429

三、地下室挡土墙设计的相关问题433

四、设计建议433

五、相关索引436

第五节 工程实例及实例分析436

【实例8.1】按郎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的土压力436

【实例8.2】按库伦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的土压力437

【实例8.3】重力式挡土墙设计438

【实例8.4】带减压平台的挡土墙设计441

【实例8.5】悬臂式挡土墙的主要设计过程和构造445

【实例8.6】扶壁式挡土墙的主要设计过程和构造447

【实例8.7】单层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挡土墙设计449

【实例8.8】多层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挡土墙设计452

【实例8.9】非地震区相邻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土压力计算453

第六节 挡土墙的常见设计问题454

一、地下室外墙设计时,消防车荷载取值不正确454

二、地下室外墙设计时,未考虑永久性护坡桩对减少土压力的有利影响455

三、地下室外墙设计中,当墙高超过5m时,仍按边坡支挡结构的要求采用土压力放大系数455

四、地下室挡土墙基础设计时,未考虑土压力的影响455

五、抗震设计的地下室永久性抗震缝两侧的地下室挡土墙,未考虑土压力的影响455

六、挡土墙配筋与基础配筋不协调455

七、挡土墙下的基础厚度小于挡土墙厚度456

八、框架柱作为地下室外墙的扶壁柱时,采用柱下独立基础456

九、挡土墙配筋方式不正确456

参考文献457

附录458

附录A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458

附录B 北京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督管理工作有关规定(暂行)460

附录C 地基载荷试验要点4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