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王新婷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3830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传统文化-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文化的界定1

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6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10

第一节 大陆性地理环境11

一、半封闭的大陆12

二、极其宽绰的回旋余地15

第二节 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16

一、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16

二、农业型文化17

第三节 血缘宗法家族制度23

一、血缘宗法制度的形成及演变24

二、家族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1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9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雏型期——先秦时期39

一、上古:中国文化的开端39

二、夏商西周:中国文化的勃兴43

三、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47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定型及强化期——秦至明49

一、秦汉:大一统文化49

二、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53

三、隋唐:文化的兴盛55

四、宋明:文化的强化与成熟58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转型期——清至“五四”61

一、清:传统文化由盛转衰61

二、鸦片战争至“五四”:文化的转型63

第三章 儒家文化65

第一节 儒家的产生及发展65

一、先秦儒家65

二、汉代儒学79

三、宋明理学82

四、现代新儒家87

第二节 儒家的主要经典、主要思想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90

一、儒家的主要经典90

二、儒家的主要思想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91

第四章 道家文化97

第一节 道家的产生及演变97

一、先秦道家97

二、道家的发展与演变108

第二节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13

一、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113

二、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响116

三、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119

第三节 儒道互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122

一、肯定与否定123

二、人本与自然124

三、圣贤与隐士125

四、群体与个体127

五、刚毅与柔弱128

第五章 先秦法家学说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131

第一节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31

一、前期法家132

二、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137

第二节 儒法之争和法律的儒家化146

一、儒法之争146

二、法家思想由显转隐和法律儒家化150

第三节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征及缺陷151

一、中国古代法律发展概况151

二、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征157

第六章 中国古代宗教162

第一节 中国原始宗教及特点162

一、中国原始宗教的形式162

二、中国原始宗教的特点163

第二节 佛教及其中国化164

一、佛教产生的原因164

二、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165

三、中国化佛教——禅宗169

第三节 道教177

一、道教的产生和发展177

二、道教的经典和基本教义179

第四节 中国古代宗教的特点179

一、宗教观念淡薄179

二、王权始终高于教权180

三、重实用轻超越181

四、信仰包容183

第五节 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84

一、对哲学的影响184

二、对文学的影响186

三、对艺术的影响189

四、对科学技术的影响190

第七章 中国古代文学192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192

一、中国古代诗歌192

二、中国古代散文222

三、中国古代小说228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234

一、文以载道的现实主义传统234

二、深重的忧患意识237

三、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239

第八章 中国古代艺术242

第一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与成就242

一、戏曲242

二、音乐248

三、绘画252

四、书法258

五、建筑264

六、园林270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共同风貌274

一、刚柔相济的表现风格274

二、气韵生动的内在精神275

三、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277

第九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279

第一节 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279

一、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280

二、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290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近代落后的原因298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298

二、中国科技近代落后的原因304

第十章 民俗文化307

第一节 人生礼仪民俗307

一、诞生礼仪307

二、成人礼仪310

三、婚姻礼仪311

四、丧葬礼仪314

第二节 岁时节令民俗316

一、春节、元宵节318

二、寒食节、清明节319

三、端午节320

四、七夕节、中元节320

五、中秋节、重阳节321

六、冬至、腊八节322

七、腊月二十三、除夕322

第三节 饮食民俗324

一、饮食结构324

二、食物制作326

三、食物器具327

四、营养保健328

五、饮食审美328

第四节 民间信仰329

一、天、社稷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330

二、日神、月神、星辰崇拜331

三、风雨雷电、山神、海神333

四、鬼魂崇拜、祖先崇拜334

五、婚姻、生育神335

六、门神、灶神、城隍、关羽336

第五节 民间文学和艺术337

一、民间文学337

二、民间艺术342

三、民间工艺美术345

第十一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347

第一节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349

一、强大的生命力349

二、强大的凝聚力353

第二节 突出的人文精神354

一、重人生轻鬼神355

二、重整体轻个人358

三、天人合一360

第三节 偏重道德的价值取向362

一、人的价值在于道德362

二、道德价值至上364

三、重义轻利368

第四节 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370

一、整体思维370

二、直觉体悟373

三、辩证思维374

第五节 长盛不衰的美德376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377

二、以礼待人,厚德载物的仁爱传统377

三、重公爱国识大体的道德意识379

四、重名誉、尚气节的人格精神380

五、追求自我完善的修养观念381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383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与转变383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危机383

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386

三、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390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39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393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影响397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402

后记405

燕堂茶话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