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腹诊与用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腹诊与用药
  • 谭同来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772959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腹诊;中药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腹诊与用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一、腹诊概念1

二、腹证1

三、腹诊的适用范围2

四、腹诊与其他诊法的关系5

五、腹诊基本原理6

(一)腹诊方法论6

(二)腹诊与脏象7

(三)腹诊与经络10

(四)腹诊与气血津液28

(五)腹诊原理的现代观29

六、腹诊源流概略31

第二章 腹诊方法35

一、胸腹结构35

(一)中医腹诊分区法35

(二)正常胸腹40

二、腹诊诊察方法42

(一)腹诊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42

(二)被诊者与诊者姿势45

(三)腹诊诊察方法及内容45

(四)腹诊的步骤68

(五)虚里诊70

(六)腹部穴位诊76

(七)脐诊86

第三章 腹诊的临床应用100

一、明诊断100

(一)传统医学疾病100

(二)现化医学疾病109

二、辨病证111

(一)辨脏腑111

(二)辨表里112

(三)辨寒热112

(四)辨虚实113

(五)辨瘀血114

(六)辨水饮114

(七)辨宿食114

(八)辨燥屎114

(九)辨虫积114

三、析征象114

(一)观腹形114

(二)按腹力115

(三)测腹温116

(四)触痞硬116

(五)揣拘急117

(六)诊压痛117

(七)扪动悸117

(八)察虚里117

(九)视青络118

(十)探症块118

四、测预后118

(一)预后险恶的胸腹征象119

(二)预后良好的胸腹征象119

五、指导治疗119

第四章 常见胸腹病理征象及施治121

一、胸中灼热121

二、胸部冷感122

三、胸胁满胀123

四、胸胁苦满123

五、胸部高突125

六、胸欲压物126

七、胸不任物126

八、胸部紧闷127

九、胸部刺痛128

十、胸痛彻背128

十一、胸中懊?129

十二、气上冲胸130

十三、肋间及胁下疼痛131

十四、季肋麻木疼痛131

十五、乳房肿块与肿痛132

十六、虚里动甚133

十七、虚里动数134

十八、虚里结滞134

十九、腹部冷感135

二十、腹部灼热136

二十一、腹部皮肤黄鲜137

二十二、腹壁青络怒张138

二十三、腹部瘦削及凹陷139

二十四、腹部丰满及肥大139

二十五、全腹膨满140

二十六、大腹硬满141

二十七、腹脘满痛141

二十八、少腹硬满142

二十九、全腹硬痛144

三十、心下痞硬144

三十一、心下痞146

三十二、腹中空痛146

三十三、少腹疼痛147

三十四、肋下连胃脘疼痛148

三十五、胁下连腹疼痛149

三十六、全腹痛块149

三十七、右少腹痛块150

三十八、左大腹疼痛151

三十九、右大腹疼痛152

四十、脐旁压痛152

四十一、腹力虚弱153

四十二、腹中拘急154

四十三、小腹不仁154

四十四、腹中雷鸣156

四十五、胃脘振水音156

四十六、心动悸157

四十七、心下悸158

四十八、中脘部及脘腹旁动悸159

四十九、脐与脐周动悸160

五十、脘腹积块162

五十一、右胁下症块163

五十二、左胁下症块164

五十三、腹中痞气164

五十四、肋下连脐硬满症块165

五十五、脐旁及肋间痃癖165

五十六、小腹肿块166

五十七、少腹肿块166

五十八、绕脐痛及蠢动感167

五十九、脐部疝肿168

六十、少腹疝肿168

第五章 心血管病证与用药170

一、病毒性心肌炎170

二、高血压病172

三、冠心病175

四、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78

五、慢性风湿性心脏病179

六、心肌病181

七、心律失常183

八、心脏神经症186

第六章 胃肠病症与用药188

一、胃神经症188

二、食管裂孔疝192

三、返流性食管炎195

四、食管贲门失驰缓症199

五、食管癌201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206

七、上消化道出血211

八、急性胃炎216

九、慢性胃炎220

十、胃下垂224

十一、十二指肠壅滞症228

十二、幽门梗阻232

十三、胃癌237

十四、功能性消化不良240

十五、胃结石246

十六、胃肠积液248

十七、细菌性食物中毒250

十八、急性肠炎253

十九、慢性肠炎258

二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62

二十一、肠易激综合征265

二十二、克罗恩病270

二十三、胃肠息肉273

二十四、大肠癌275

二十五、肠结核279

二十六、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281

二十七、急性阑尾炎284

二十八、胃肠痉挛287

二十九、麻痹性肠梗阻289

三十、机械性肠梗阻291

三十一、习惯性便秘295

三十二、直肠脱垂299

三十三、吸收不良综合征301

三十四、营养不良性水肿305

三十五、细菌性痢疾306

第七章 胰腺病证与用药312

一、急性胰腺炎312

二、慢性胰腺炎316

三、胰腺脓肿320

四、胰腺癌321

五、巨脾症325

第八章 肝胆病证与用药329

一、病毒性肝炎329

二、肝硬化332

三、原发性肝癌335

四、胆石症337

五、急性胆囊炎339

六、慢性胆囊炎341

七、脂肪肝344

八、黄疸346

九、胆道蛔虫症349

第九章 肾膀胱病症与用药352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352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354

三、肾病综合征357

四、急性肾盂肾炎359

五、慢性肾盂肾炎361

六、肾结核362

七、尿路结石365

八、尿路感染367

九、尿潴留369

十、遗尿371

第十章 妇产科病证与用药373

一、月经过多373

二、月经稀发375

三、月经周期不规则377

四、痛经379

五、闭经381

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84

七、排卵期出血387

八、经行泄泻389

九、宫颈炎390

十、盆腔炎392

十一、子宫肌瘤394

十二、卵巢囊肿396

十三、先兆流产397

十四、胎儿宫内生长迟缓399

十五、羊水过多401

十六、死胎402

十七、妊娠尿潴留403

十八、妊娠并发泌尿系感染404

十九、产后出血406

二十、晚期产后出血407

二十一、产后尿潴留410

二十二、产后便秘411

二十三、产后尿路感染413

常用方剂416

参考书目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