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诗札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诗札记
  • 何庆善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0303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诗歌-文学研究-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诗札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文与诗之区别1

二、善作与善读2

三、炼句炼字2

四、诗到真时见性情3

五、云乎?人乎?5

六、灵襟慧口5

七、李白与月6

八、咏炭诗6

九、似琐屑实真率7

十、全用曲笔8

十一、写景逼肖8

十二、物同情异9

十三、触目会心有异趣9

十四、六朝诗四病10

十五、入境为上10

十六、陶诗琢句11

十七、以景境烘情境11

十八、眼高手低12

十九、“锁二乔”之妙12

二○、应酬诗13

二一、游览诗13

二二、“晨钟云外湿”的“湿”14

二三、学究解诗15

二四、诗画结合16

二五、传神的“望”16

二六、情到极处反无言17

二七、说诗趣18

二八、为友改词23

二九、七言舒缓,五言简劲24

三○、乱评一例24

三一、何满子一首剥皮诗25

三二、谢榛乱改古诗26

三三、直浅婉深28

三四、理趣入诗28

三五、梅兰芳自作戏联29

三六、模仿拙与巧29

三七、似异实同30

三八、一种春风两样情30

三九、对比见情31

四○、松柳不可互换32

四一、李白佚诗32

四二、忌六气33

四三、活脱33

四四、妙在构思34

四五、点铁成金35

四六、体物入微35

四七、施愚山佚诗36

四八、三者孰优36

四九、一字一泪37

五○、《寒食》析37

五一、捕捉眼前景38

五二、易道难言38

五三、逆光摄影39

五四、组合成画39

五五、学诗浑似学参禅40

五六、描写逼真41

五七、戴石屏奇对42

五八、陆游咏恋情42

五九、杏花诗43

六○、拙起巧收43

六一、《大风》与《秋风》44

六二、长篇叙事诗典范——《孔雀东南飞》44

六三、“瑟瑟”解45

六四、当句对46

六五、险诨句46

六六、描写邻舍诗47

六七、“一点”与“一照”47

六八、太白与古乐府48

六九、三句体49

七○、杜诗夺胎之妙49

七一、杜甫论诗50

七二、孟郊《四婵娟》诗50

七三、古诗二言至十一言50

七四、乱改古人诗例51

七五、山林真趣52

七六、不知所咏何物52

七七、山谷诗病53

七八、“自家语”最须下力54

七九、有形病与无形病55

八○、师友渊源55

八一、双声叠韵55

八二、以花比人和以人比花56

八三、七律典范56

八四、写雨佳句57

八五、作诗准则58

八六、人以诗名58

八七、写富诗59

八八、嵌名诗59

八九、层次纵深60

九○、梅圣俞论诗61

九一、用字传神61

九二、佳句集评62

九三、用典奥妙64

九四、太白忧愤65

九五、白居易人生感悟名句65

九六、香山点睛66

九七、杜牧咏扬州66

九八、写诗经验67

九九、诗格举例67

一○○、孟郊哭贫诗70

一○一、韦应物“恤人之心”70

一○二、诗之“五可”、“六要”71

一○三、诗之“三要”71

一○四、《梦游天姥吟留别》析72

一○五、贯休诗73

一○六、宋僧惠洪诗73

一○七、《全唐诗》统计74

一○八、冒春荣论绝句74

一○九、以乐器比各类诗75

一一○、五绝佳篇76

一一一、起句与结句76

一一二、“三上”诗77

一一三、东坡咏茶诗78

一一四、不约而合78

一一五、睹木兴叹79

一一六、杜诗集大成79

一一七、集句之始80

一一八、晋僧帛道猷名句80

一一九、捶碎黄鹤楼81

一二○、月黄昏81

一二一、绝句之难82

一二二、咏花遭祸82

一二三、诗贵立意83

一二四、诗序83

一二五、学诗六关84

一二六、吊古诗84

一二七、拟古诗85

一二八、咏物须切、工、精、妙86

一二九、贵有识见87

一三○、诗杂仙心87

一三一、借叶衬花88

一三二、诗忌滥作88

一三三、用律不用意89

一三四、绝句要领89

一三五、严羽论诗90

一三六、诗的灵感90

一三七、诗家相互承袭91

一三八、熟读深思92

一三九、药名诗92

一四○、杜甫咏马92

一四一、名人诗亦有所本93

一四二、评苏轼和陶诗93

一四三、与题何涉94

一四四、宋诗摘句95

一四五、诗见襟趣97

一四六、《饮中八仙歌》解98

一四七、工力不均何故99

一四八、学古有变99

一四九、唐代女子诗100

一五○、唐代僧诗101

一五一、论太白诗101

一五二、血痕与墨痕102

一五三、古体诗要领102

一五四、唐人以时俗语入诗103

一五五、禅家三昧103

一五六、师承与妙语104

一五七、三曹诗104

一五八、咏物拙劣例105

一五九、杜甫下苦工105

一六○、以人名代物名106

一六一、一字师107

一六二、借古翻新一例108

一六三、人生体验入诗妙句109

一六四、用典种种121

一六五、鸭绿·鹅黄124

一六六、宁可失粘124

一六七、黄生错解《滁州西涧》125

一六八、借有形显无形125

一六九、正反映衬125

一七○、妙在深转126

一七一、七八个,两三点126

一七二、步韵诗127

一七三、语异境殊128

一七四、司马相如作赋128

一七五、再说学诗与学禅129

一七六、荆公题诗石刻130

一七七、杜荀鹤诗中的吴越风情131

一七八、白诗从苦学来131

一七九、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131

一八○、黄叶村竹132

一八一、刘铭传诗132

一八二、咏塔诗比较133

一八三、王维诗134

一八四、《西厢记》诗所本135

一八五、《三百篇》语疵135

一八六、绝佳咏老态136

一八七、晋诗华而不实136

一八八、绝句滥觞137

一八九、脱俗137

一九○、力戒猎奇138

一九一、谚语入诗138

一九二、似褒实讽139

一九三、黄鹤楼诗139

一九四、唐代七绝压卷之作140

一九五、貌合神离140

一九六、自然与造作141

一九七、古人存诗141

一九八、题画诗142

一九九、庾信诗142

二○○、诗人之笔143

二○一、姜夔论诗144

二○二、虚与实145

二○三、雅与俗146

二○四、乔羽的《算盘歌》147

二○五、活用典故147

二○六、“三应”诗148

二○七、妙哉!咏物诗149

二○八、起句飘渺149

二○九、得于心,形于笔150

二一○、唐僧灵彻诗150

二一一、似与不似150

二一二、朱熹评宋僧志南诗151

二一三、以真为画和以画为真151

二一四、一意两用152

二一五、吴梅村评龚鼎孳152

二一六、古色古香152

二一七、藏与露153

二一八、十个“不如”154

二一九、李杜之别156

二二○、韵·味·才·气157

二二一、“瓮算”对“瓶笙”158

二二二、名家论诗名言158

二二三、翻新一例159

二二四、仇幼鹤风格160

二二五、蛙声十里出山泉161

二二六、巧用语典161

二二七、施愚山稿本的启示162

二二八、“转益多师”的“多师”166

二二九、讽喻诗167

二三○、痴语见真情168

二三一、两首《登鹳雀楼》169

二三二、两首《萤火》170

二三三、律诗对仗的变式171

二三四、回文诗172

二三五、读不懂的“诗”173

二三六、郑板桥咏竹174

附录 陶渊明名句小笺177

一、好读书,不求甚解。177

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78

三、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178

四、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鸡鸣。179

五、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180

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81

七、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182

八、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182

九、盥濯息檐下,斗酒散?颜。183

十、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184

十一、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184

十二、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185

十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186

十四、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186

十五、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187

十六、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188

十七、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188

十八、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189

十九、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189

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190

二一、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191

二二、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191

二三、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192

二四、皭皭荒山里,猿声闲且哀。192

二五、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193

二六、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193

二七、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194

二八、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194

二九、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195

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195

三一、新葵郁北墉,嘉穟养南畴。196

三二、微雨洗高林,清飚矫云翮。196

三三、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197

三四、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197

三五、凉风向夕起,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198

三六、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198

三七、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199

三八、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199

三九、萧条隔天涯,愁怅念常餐。200

四○、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200

四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而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01

四二、神渊写时雨,晨色奏景风。201

四三、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202

四四、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春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203

四五、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203

四六、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204

四七、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205

四八、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205

四九、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05

五○、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206

五一、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206

五二、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207

五三、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207

五四、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208

五五、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208

五六、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扣门拙言辞。208

五七、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209

五八、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209

五九、尘爵恥虚罍,寒华徒自荣。210

六○、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211

六一、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211

六二、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212

六三、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212

六四、进篑虽微,终焉为山。213

六五、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213

六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214

六七、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214

六八、我醉欲眠,卿可去。215

六九、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215

七○、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216

七一、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216

七二、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217

七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之无攀。217

七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217

七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18

七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219

七七、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219

七八、日入室中闇,荆薪代明烛。220

七九、宠非己荣,涅岂吾缁。220

八○、勤靡余劳,心有常闲。221

八一、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221

后记222

热门推荐